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螺髻山下客)


  林方启现在的心情却没有那么甜,因为他大嫂此时正在对面语气夸张地说道:“旭哥儿从小就聪明,果然是个有本事的,这下算是出人头地了,二弟打小就和他关系好,等二弟也中了进士,以后就有照应了。”
  还是秀才的林方启觉得压力有些大,想着自己每次月考的成绩,觉得自己还需要努把力,余悠然坐在一旁,看他面色愁苦,拍了拍相公的胳膊,给了他一个无声的安慰,心里却对自己这个大嫂非常不满。
  呵……,细数历朝历代有几个六首状元,再看有多少人白发苍苍还在参加童生试,当进士这么好考不成!
  进士不好考,如同今年的秋税不好收,眼看夏天便要过去,李县令并没有在衙门为着一方百姓贡献精力,而是跑到了栖霞书院,乌纱帽丢在一边,衣襟大开地坐在许昭对面,豪饮了一盏凉茶,才痛快道:“还是你好啊,就在栖霞书院教书育人,不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烦心,也是悠哉。”
  许昭放下手中的笔,看着他冷笑了两声,嘲讽道:“教书育人可不是我的初衷,你闲的没事干了,跑我这里来说风凉话?!”
  李县令苦着脸告饶道:“哎呦……伯道,我哪敢说风凉话,我这是发自肺腑的赞美呢,你可是教出六首状元的人,现在江浙一带,谁不知道你的大名!”
  “呵……”许昭翻个白眼,继续拿起毛笔,批阅起眼前的文章来。
  李县令等了一会儿,确定他真的不会主动搭理自己后,凑上去,夺过他手中的笔,搁到笔架上,严肃道:“伯道,我们之间也不讲那些虚的,我这次来找你,就想让你给我想想法子,今年秋税该怎么办?”
  许昭怜悯地看他一眼,不知道是在可怜自己这个左右为难的同窗,还是在为因为谷雨不足,而粮食减产的百姓发愁,过了一会儿,许昭才接话道:“你不是已经打定主意了么?”
  李县令苦笑道:“呵……,世人都说江南等地水土丰茂,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传说中的鱼米之乡,有多少普通百姓在为三餐不继而发愁。”
  许昭想着那锦衣玉食的江南世家,心中无奈,这便是江南的现状,世家官宦霸占了大部份良田,却因为身有功名,不用交税纳粮,朝廷压在江南等地的赋税任务便分摊到了本就地少的普通百姓身上。
  往年风调雨顺问题倒还不显,今年谷雨迟迟不至,最后稀稀疏疏的下了两次便收场,许昭特意去自家田庄看过,今年收成注定不会太好了。
  最终是将百姓收刮干净凑齐朝廷赋税,还是给百姓留有余粮,自己考评得个下等,就看百来个县令的良心取舍了。


第六十四章
  李县令作为很有政治报复, 但良心又还剩不少的官员, 他是痛苦的, 他做不到从百姓口中夺粮,也办不到默默无闻背锅。
  江南世家, 他们瓜分了鱼米之乡的大部份油水, 他们会为了一些利益相互倾轧,但当有人要动他们仓中粮, 口中食时,他们又会瞬间团结起来, 一致对外, 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典型代表事件,便是先帝决定要打过江南时, 董家牵头,一群人齐心合力捉了衰帝一家投献,用旧主全家的性命, 保全了自己, 没有落得跟北方被清隐田,查隐户的下场。
  先帝爷后来肯定是后悔了的, 估计想着当时真不该顾忌名声,也不该怕伤了国家元气, 就该一鼓作气, 彻底清光那些沉疴毒瘤的,也不至于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许昭看着同窗满脸不甘心地颓在那里,问道:“这次江南雨少, 粮食减产范围如此之广,你说其他县都会怎么办?”
  李县令想都不用想,嘲讽道:“朝廷只按照登记在册的田亩征收赋税,却不知道大部份田亩都在那些不用交税的人名下。朝廷只要有足够的钱粮入国库,哪管这些钱粮出自哪里!当地父母官又有哪个,有胆子跟那些个世家伸手,没见人家领头人还在内阁么?说起来你我的家族不也在此列么?!”
  李县令沮丧地靠在太师椅上,无限悲哀道:“碰不得啊……,碰不得,没见势大如孔首辅都不愿意出头么?你看吧,最终还是要从百姓身上吸血。”
  什么样的人活得最痛苦?坏,坏得不彻底;好,好得又不全面。
  李县令恰好便是这种不好不坏的人,幸运的是他有个能教出六首状元,见识不凡的好基友,只听他好基友怂恿道:“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依我之见,为何不直接一些,干脆就将这些个沉疴毒瘤直接甩到朝堂诸公面前,圣上说不定就希望看到这样呢。”
  李县令这时候不痛苦了,却被惊吓得差点跳起来,有些哆嗦道:“伯伯……伯道,这怕是太冒险了吧,那些人不得活撕了我啊?!”
  许昭嗤笑道:“谁让一个人去做了,你也太高看自己了,竟觉得你一人便做得下来了?!附耳过来……”
  几日过后,栖霞书院门口,纸墨铺子老板对着店小二叹气道:“今年夏天真的是太热了,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一次见到,你看就连栖霞书院的学生都放假了。”
  热倒是真热,但放假却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们的先生有事要忙,早两日前,便已经离开了五仪县。
  金华府到杭州的官道两旁是连片的水田,长得稀稀疏疏禾苗在烈日下显得无精打采。
  田头处的水车旁,挤满了等着汲水的百姓,但大多数人早已经等不急了,正挑着担子,一趟趟地从河边往田里担水,生怕晚了一时半会儿,便没了过冬的口粮。
  许昭站在官道边上,看着几个光着屁股,穿着粗布小褂子的孩子,大一些的抱着木盆,小一些的捧着瓦罐,小心翼翼地跟在长辈后面,心里泛起了无尽的酸楚。
  许昭的小厮看了看自家老爷的脸色,小心提醒道:“老爷,吹风了。”
  许昭似乎没有听见他说的话,只看着那个三四岁的小儿,因为将瓦罐里的水不小心倒在了别人家的田里而沮丧不已,旁边的大人也顾不上安慰他。
  突然,天边响起一道惊雷,微风也变成了狂风,吹得云层翻涌,吹得禾苗沙沙作响,没过一会儿便有豆大的雨滴,陆陆续续往下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田里的百姓都还没反应过来,一个个呆呆地望着天空,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三四岁的小儿,只见他将自己的
  瓦罐顶在头顶,高兴地蹦着,跳着,欢呼着:“下雨啦,下雨啦!”
  许昭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看了一眼要么击掌欢呼,要么跪下谢天谢地的百姓,转身道:“走吧,是时候了!”
  对啊,是时候了,许昭翻身上了马车,脱掉身上外袍,想着在金华府与苏大人的谈话,心里微微动容。
  到现在他还记得苏知府听他说完后的亢奋神态,以及那番斗志昂扬的话:“伯道放心,老夫这一大把年纪,庸庸碌碌地混了这么些年,临到要递辞呈了,还能为百姓请命一回,老夫就是舍了这身官皮又如何,只是伯道别是诓老夫才好。”
  许昭自然不敢诓他,若是一直不下雨,彻底绝了收,倒还给了那帮人钻空子的理由,老天爷不赏饭吃,朝廷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彻底免了赋税,这样他们也不用再去压榨百姓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朝廷财政吃紧。
  现在好了,因为这场及时雨,粮食减产不绝收,没了减免赋税的理由,他倒要看看他们打算如何收场,多半还是会像往年一样,一群人团结一心,欺上瞒下地从百姓口中抢!怕是由不得他们了!
  这一场雨下得真是时候,许昭顶着这一场及时雨,隔了许多年,再一次踏入了商府,拜见了自己的授业恩师商仲淹。
  师生两人关起门来,谈了些什么暂且不提,只知道出来时,许昭眼睛发红,并在商府住了下来,接下来商府的客人便多了起来。
  远在京城的林方旭还不知道他恩师和师公正在为他一直等待的契机而谋划,当然他上辈子其实也不知道,那个契机的背后有自己恩师的推动。
  难得的休沐日,他还在睡回笼觉时,听林方远禀告,说是姜公子来了,他还以为能看见小云。
  哎……,林方旭无精打采地坐在姜世武对面,心里感叹着,自从香山回来后他都多久没看见小云了?!
  姜世武却不能理解他的思念之情,粗暴地拍了他一把,说道:“嘿……!发什么呆呢?我问你话呢,你怎么不说话?”
  林方旭揉了揉被拍疼的肩膀,无辜道:“你问我什么来着?”
  姜世武没好气道:“就是陈恺和商婉君两人是什么时候看对眼的啊?!”
  林方旭惊奇道:“你怎么知道他们看对眼了?!”
  姜世武终于忍不住,怒道:“我刚刚不是跟你说了!他们两人前两天定亲了么!肯定是早就看对了眼儿,哼……,两人在杭州时便经常一起玩儿,我早就察觉不对了。”
  林方旭满心无语,虽然他自己早就猜到这是迟早的事,还是附和道:“你真睿智啊!”
  姜世武见他这样,也有些无趣,没意思道:“算了,不说他们了,反正小云现在也跟你定亲了,他们怎么样也武安侯府没关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