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封建士大夫重生之娶夫娶贤 (螺髻山下客)


  商仲淹老了,商谭中了乡试五魁,办这场宴会其实为了将商家未来的话事人推向台前,也是为了让商谭以后能够更好的接过爷爷手里的政治资源。
  林方旭看着众人中间的一老一少,想象着以后有一天自己身边或许也会站着一个林家小辈,然后自己将手中资源递给他,同样也将家族重担交给他。
  商家的这场交接大会,办了三天才完全结束,商家的客人基本都已经离开,林方旭当然是高兴的,毕竟自己来求学的,又不是来玩耍吃席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此时姜世武就正在试图劝说姆父多玩几天再回去。
  商道虞哪里肯答应,说道:“你父亲倒是不用管,可你大嫂还怀着身子呢,必须回去!”
  姜世武不假思索道:“那让大哥先回去,不就好了。”
  商道虞瞪他一眼道:“你大哥一个大老爷们,再说他还要去京营当值,能起多大作用。”
  没多大作用的姜世民:“……”
  商道虞看儿子垂头丧气的模样,想了想道:“要不你和小云就在杭州再呆一段时间吧,也替姆父在外祖父面前尽尽孝,会试时,还可以跟谭儿一起回京。”
  和姜世武不同,陈恺是被他母亲逼着留下来的,她原话是这样说的:“你和小云已经定了婚,就留下来陪陪他,多相处相处。”
  陈恺不情愿道:“他又不爱和我玩儿,再说,也只是您和舅舅口头上定的婚约……”
  姜荷不等他说完便怒道:“住嘴…!母亲好不容易才让你舅舅点头,你倒拆起台来了?母亲还不是为了你好,你现在就承了个空头爵位,以后能不能某个一官半职还得靠你舅舅,你难道指望你那群庶兄弟?”
  陈恺见母亲发怒,面色发白,却还是声若蚊蝇道:“就算我不娶表弟,舅舅肯定也会帮我的。”
  姜荷听见后,并不想理睬他,‘呵,人家有自己儿子,轮到你得什么时候去了。’
  尽管姜荷再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自从她嫁到陈家后,就不再是姜嫁女,而是陈家妇了。
  自己儿子也姓陈不姓姜,没道理人家不把政治资源给自己儿子,反而给你的,只有娶了小云,加深了这层纽带,才能分得更多。
  就这样,陈恺被迫留了下来,还被母亲赋予了加深纽带的重任。
  商婉君和陈恺、姜世武都不同,当她跟姚氏说要留下来时,姚氏是不同意的。
  姚氏将丫鬟婆子遣出去,柳眉微蹙,为难道:“小武、陈恺他们想留下来多玩几天,怎么你也想了?你又是不知道,你祖父向来不待见我们家,留下来惹他生气不说,自己也不快活。”
  商婉君不答,反问道:“母亲,祖父为何不喜我们一家人?”
  姚氏似乎被触痛到了什么伤心事,目含哀愁,却故意风淡云轻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怪只怪,你父亲当初不顾你祖父反对娶了我,让你祖父失望了。……你父亲当初还是不该娶我的,他若不娶了我,你祖父也不会放弃了他,害得你父亲仕途不顺,怀才不遇。”
  姚氏说着说着小声啜泣起来,商婉君赶紧掏出帕子,上前为母亲擦拭泪珠,安慰道:“母亲别难过,都这么久了,祖父也该气消了,若是没消,我便留下来作这个出气筒好了。”
  商婉君看母亲还要劝,忙说道:“昨天,祖父一直将堂哥带在身边,好像默认堂哥以后就是商家的领头人了,可……,可明明爹爹才是嫡长子不是?总不能一直这样远着呀,到最后亲人不似亲人的?”
  姚氏听女儿说完也不哭了,沉思片刻,便点头答应了。
  所以,昨天姜荷将儿子托付给商家后,隔了一天,姚氏也将女儿托付给了弟妹,磕磕巴巴地说了许多好话。
  钟氏将大嫂送出院子回来后,对着商道庭感叹道:“哎哟……,跟大嫂说这么会儿话,可真是把我给累死了。说起来,大嫂之前还一副怕父亲不让她们进门的样子,这时候怎么愿意让女儿留下了?”
  商道庭慢悠悠地品着茶,在钟氏快要不耐烦的时候,慢悠悠地说道:“估计昨天看父亲带着谭儿,急了呗……”
  钟氏听完,面色凝重道:“我其实早就想问,父亲这样越过大哥,会不会不妥当?”
  商道庭嗤笑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商家本来就是父亲说了算,他愿意给谁就给谁,他觉得谭儿合适,给了谭儿,怎么你这当娘的还不乐意了?”
  钟氏被他堵得心头憋闷,一把夺过他手中的茶杯,连带茶壶一起,气呼呼地端走了。
  商道庭好笑地摇摇头,慢悠悠地躺倒在摇椅上,姚氏也是好笑,总认为父亲和大哥的不合,只是不满意他们的婚事,她觉得留下个女儿能起到什么作用?
  她确实不是父亲中意的儿媳,可大哥自小寄养在舅舅姚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早就暗生情愫,又有母亲说和,父亲最后不也没说什么。
  父亲和大哥最大的不合,其实是不满大哥这些年在京城四处钻营,不懂进退。
  哼……,大哥始终没明白,父亲要的是退,他自己的退,他们兄弟这一代人的退,为谭儿这一代人留一个进的机会。
  不,或许他是明白的,只是不愿意,不死心罢了。
  可是不死心又怎样,董阁老就是不死心的反例,现在被架在那个位置上进退不得,进一步刀山火海,退一步万丈深渊。


第三十五章
  商家的处境和林方旭暂时没有关系,不过商仲淹的为官之道,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九月底,送别了姜道虞一行人后,商家除了多出来的几个年轻人外,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
  当然,一群小辈留在商家,商家人也不能不管不问,让他们自己钓鱼摘花不是?
  商仲淹秉着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一视同仁的原则,干脆给所有人都统一上课。
  姜世武、商语几人又不考科举,当然不能天天讲四书五经,商仲淹就讲自己最擅长的。
  商仲淹擅长什么?问这个,不如问他和年轻人有什么不同?
  他比年轻人活得久,他比年轻人去得远,他比年轻人经历的事情多,包括林方旭这个身心不和一的家伙。
  商仲淹每隔三天,给九个小辈讲一些自己经历过或者别人经历过的事,算是给他们上课,讲完后还要求回去写写听后感什么的。
  林方旭、许仲康、商谭三人还会单独再布置几道时文题。
  要参加会试的人,听一样的故事,总不能跟其他人做一样的课后作业不是,商仲淹作为前朝进士,点评点评今朝科举文章还是游刃有余的。
  姜世武和姜世云作为只好武不好文的典型代表,按理说是应该觉得外祖父要求写文章这事,简直是无情无义又无理取闹。
  可是谁叫京营考试多了文考呢,再无情无义无理取闹,为了梦想,也得忍着写啊。
  不过,可能外祖父还是心疼他俩的,头一次上课就讲了一个战场上的故事。
  话说十国战乱那会儿,赵国和胡国相邻,胡国势弱,赵国势大。
  赵国想将胡国吞并,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发动了战争。
  赵国兵强马壮,物资富饶,自然是势如破竹,但当打到胡国都城时,却久攻不下。
  胡国人借城池之利,持破釜沉舟之势,让赵国军队在攻城中损失不小。
  赵国先锋将军洪契,最后可能是迫于无奈,也可能是立功心切。
  再一次攻城时,洪契命人拿刀枪驱赶大量胡国百姓往前冲,最后是踏着胡国百姓尸体磊成的人墙攻进去的。
  胡国灭国后,洪契作为拿下胡国都城的功臣,后任京卫指挥使。
  过了五年后,有御史因为他当初攻城时,驱赶普通百姓送死,参他草菅人命,残害良民,最后被罢了官。
  商仲淹慢条斯理地讲完后,看几人一眼,继续说道:“洪契当时被罢官时,有人为其开解,言说当时死的都是胡国人,乃是敌国百姓,算不得良民,不能因此抹杀了洪将军的功劳。又有人说,现在整个胡国都姓了赵,哪还有什么敌国百姓,你杀了我赵国子民的家族亲人,还不算残害良民?”
  商仲淹说完,见以姜世云为代表的几人,跃跃欲试地想要发言,便点名问道:“小云啊,你觉得洪契该不该被罢官呢?”
  姜世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道:“不该,他打下胡国都城是事实,不能因为谋略不当,就罢了功臣,这样太令人寒心。”
  等他说完后,姜世武在一边赞同地直点头。
  商谭等他说完后,主动站了起来,恭敬道:“祖父,孙儿有不同看法。”
  商仲淹也想听听他的见解,便鼓励到:“那你说说吧。”
  商谭正色道:“国与国之间的征战,都由掌权者决定,百姓何其无辜,却要因此饱受痛苦,孙儿觉得洪将军确实犯了草菅人命这一条,该被罢官。”
  姜世武听后,忍不住大声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再说他也只是个听君命的而已。”
  商仲淹见商谭要开口反驳,阻止道:“好了,我之前就说过,会给你们留课业。今天的课业就是,你们觉得洪契该不该被罢官?不管是觉得该也好,不该也好,都把自己的理由写清楚,两天后再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