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恐惧,韩皎此刻几乎是恼怒了。
“殿下是天命所归,臣忠于殿下,便是忠于天命。”韩皎很不爽,自己无端被怀疑,还要反过来安抚燕王:“韩皎曾听闻,殿下出生之日,后宫上空出现异象……”
“就因为天命所归吗?因为这些天象谶语?”燕王打断他的话,第一次对韩皎露出无助的神态:“本王有没有些特别的秉性,值得你效忠?”
“殿下何以如此自轻?”韩皎定定看着燕王:“恕臣狂言,十位皇子中,不乏刚正耿直,如三皇子八皇子之辈,不乏勇武雷霆,如九皇子之类,亦不乏野心操持国政之徒,但是,集刚正、无私、勇武、野心,且心怀苍生疾苦之人,除燕王殿下,臣不作他想。”
燕王颓败的神色仿佛渐渐被点亮了,目光期待地注视着韩皎。
韩皎也目光坚毅的注视燕王,铿锵有力地开口:“坦白的说,臣从不相信天命谶纬之学,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帝王出生异象,臣以为,多半是有心之人的杜撰。这些个天命异象,只不过是强者成功后,锦上添花的陪衬,臣认为殿下就是这样的强者,臣这辈子的愿望,就是成为这位强者最耀眼的陪衬,不知这位强者,是否愿意真心给臣这个机会。”
燕王被这样豪情又坦诚的话语说得心头一动,眼圈竟然红了。
分不清是感动还是热血上涌。
嗓音哽住许久,燕王忽然神色坚定地哑声开口:“谢广对天盟誓,今生绝不负先生!”
没想到燕王忽然给出如此有份量的誓言,韩皎没有心理准备,眼圈都没来得及红,眼泪就直接掉了下来,十分没面子的撇着嘴,忍住嚎啕,双唇直打哆嗦。
其实他想回一句“韩皎今生绝不负君”来着,但此刻根本说不出来。
没办法,他骨子里的头铁遗传了亲爹,嘴硬心软遗传了亲妈,情绪上来了,根本控制不住!
于是,满腔热血的燕王冷不防被韩先生可爱的表情,逗得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哈抱歉哈哈哈哈……”谢广抬手擦了擦眼角不知是感动还是笑出来的泪花,憋笑道:“难怪九弟总说先生骨子里甚是有趣,今儿总算让本王见识了先生的真性情……哈哈哈哈实在是叫本王哈哈哈哈……”
韩皎:“……”
在大boss面前露老底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事情了,韩皎本来还打算在男主面前装装逼来着,这下全完了。
马车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似乎在韩皎背靠着的木板外停下了。
外面护送的侍卫们忽然异口同声道:“参见翎王殿下——”
韩皎闻声心下一惊,转过头。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车窗帘,被车外骑在马上的人用鞭子掀了起来。
猝不及防,韩皎仰着脑袋,与歪着头看向车窗内的大boss目光相撞!
大boss居然追上来了!
就因为他没有道谢告别吗?
亲眼看见小神童真的一声没吭跟着六哥跑路了,谢夺脸色冷得直掉冰渣,招呼都没打,一收皮鞭,松开车帘,打马离开。
韩皎这才回过神,赶忙让车夫停车。
燕王伸手拉住韩皎劝道:“有事明儿去宫里说,九弟的马很快,你追不上。”
韩皎说了句“九殿下是有话要对我说”,就飞快跳下马车,追着大boss喊:“殿下!殿下!”
听着九弟的马蹄声渐行渐远,等了许久,才见韩先生耷拉着脑袋,爬回马车。
燕王刚想问他什么事得罪了九弟,却见韩先生一脸逞强开口道:“臣已经跟九殿下说完了,走吧。”
“……”燕王严肃点点头,坚决不拆穿韩先生被九弟抛弃的事实。
作者有话要说: 说好只做boss一个人的玩具,竟敢在车里逗别人笑。
韩神童:???
第39章
马车里原本的君臣气氛被打破了。
见韩先生一脸担忧地低头发呆, 燕王开口劝慰道:“先生不必介怀, 九弟这性子自幼就被宠坏了,你不用搭理他,反正他也不会为难你。”
韩皎回过神,这才发觉自己无意间冷落了燕王,忙苦笑着应和道:“这个臣明白,九殿下本质上是位礼贤下士的主子, 不会轻易为难臣下。”
“礼贤下士?”燕王一脸藏不住的嫌弃:“你说我九弟?”
韩皎诚心诚意地夸赞大boss:“没错,臣认为九殿下骨子里是个豁达君子, 此前多次受臣牵累,却从未迁怒于臣。”
燕王笑道:“那是他没法对你动怒,他今儿还跟我说呢,说你是棉花做的?不扛揍, 还特地嘱咐说,你要是犯事儿,让我别对你动粗。”
韩皎:“……”
这难道就是大boss比原著中脾气好的真实原因吗?
因为韩皎决斗时输给了绑匪, 就认定了他是棉花做的!
罢了罢了, 大boss以为他不扛揍也不是坏事, 毕竟,在大boss眼里,扛揍的人恐怕命不长, 走得还很不体面,都是全身粉碎性骨折那种。
回到家,韩皎清空思绪, 开始仔细回忆宴会上发生的事。
燕王为什么会忽然转变态度?
整场宴席,除了被那武官骚扰期间,韩皎一直在关注燕王跟其他皇子的交流。
燕王一直跟大boss坐在一起,中途多数是对大皇子、三皇子几个关系不错的皇子敬酒。
原著中,李阁老派系的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几乎跟燕王没有任何交流。
这么看来,最可疑的就是韩皎不太熟悉的大皇子。
仔细一想,散宴后,燕王带着校霸三皇子找他时,态度还跟从前一样随意,被三皇子打跑后,再回来时,才开始不对劲。
当时韩皎正专心致志向三皇子解释查案过程,没注意那期间燕王去了哪里,现在想来,很可能是跟大皇子私下攀谈了几句。
这个大皇子。
韩皎皱起眉,大皇子原著中是个没用的墙头草。
起初,燕王是最合祖制的嗣君人选,这位大皇子从少年起,就私下拼命巴结燕王。
后来,杀良冒功案被血气方刚的燕王闹大了,皇帝丢了颜面,以勾结边防将领的罪名处罚了燕王,大皇子见风使舵,转而投靠李阁老派系,甚至还回头狠命踩了燕王几脚。
丢了嗣君之位的燕王,受尽奚落嘲讽,这才变成了原著中那种城府渊深的隐忍性格。
原著的主体事件,是从燕王二十六岁开始记载的,杀良冒功案只是原著中一小段背景回忆,简单说明了男主性情转变的原因。
燕王在斗垮李阁老之后重新得势,而最终大boss谢夺在暗中崛起,与此同时,大皇子因为把燕王得罪得太狠,马不停蹄跳去了谢夺的阵营。
而此时,跟着李阁老一起失势的二皇子党羽,失去了对北镇抚司和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掌控,也就是失去了龙吟卫和北方驻防军的势力。
这两股势力,被苟延残喘的李阁老,转移到了大皇子手中,以求卷土重来。
这个时期的大boss虽然身为太子,但黑化之前,他没有培植过嫡系势力,于是接纳了大皇子的投诚。
这也许是大皇子最失败的一次翻墙头了,投靠男主至少还能保住条小命,而他投靠大boss,还偷偷挖boss墙角,企图为李阁老复出积累实力,结果就很凄惨了。
那个时期的谢夺已经黑透了,跟大皇子一起出征后,暗地里策反了与鞑靼联合作战的异族部落首领。
第一次交战后,大皇子被鞑靼俘获,谢夺密信提醒被自己策反的异族首领:别让大皇子把他们两方秘密联合的事情告诉鞑靼首领。
异族首领得到消息,吓得连夜将被俘的大皇子灭口了。
两军决战之后,一切如谢夺所料,异族军队与大楚里应外合,干掉了鞑靼主力军。
本来应该按照秘密协议达成和解、瓜分鞑靼,谢夺却在此时提出,先去鞑靼驻地救回自己的大哥。
异族首领一听直接傻眼了,心想你大哥不是知道咱俩的秘密,让我灭口了吗?
他憨厚又抱歉地把大皇子已经被宰了的事情,在酒桌上跟谢夺这么随便一说,没想到“兄弟情深”的谢夺雷霆震怒,说“我只是示意你别让鞑靼严刑逼供我大哥,你居然把老子的大哥给宰了?那可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于是大boss手起刀落——
强悍的异族首领都没来得及拔刀,就被大boss秒了。
这个首领死不瞑目,真没想到谢夺敢动手,因为当时的情形是在异族首领的营帐里喝酒庆功,谢夺加随行侍从,一共三个人,而异族首领加四个儿子加族中最勇猛的将领,共计三十四个人。
谁能想到,大楚的这个小白脸皇子一拔刀,唰唰唰,把三十四个顶尖高手给全秒……
这还是人么?
于是,威胁仅次于鞑靼的强大异族部落,就这么群龙无首了,被谢夺利用完之后,又以杀兄血仇的名义全歼。
凯旋之后,举国百姓欢庆太子殿下一战扫灭侵略大楚数百年的两个部族,还不顾安危、深入敌营,手刃杀兄仇敌,简直是重情重义的英雄楷模,千千万大楚少女的梦中情郎。
借刀杀人干掉了鞑靼和大皇子,又拿大皇子当合理借口,干掉了借来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