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女装大佬在明朝 完结+番外 (三十六陂春水/偷吃锦鲤)


  李乘风点头,果然能来这“百花大会”的都是些官家小姐。
  黄娥又道:“方宛如家跟曾经跟张太后家里结过姻亲,虽然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但两家依然走的很近,他爹方生是个举人,但诗词在京中小有名气。按理说,我们两家素不相识,结怨倒也谈不上。只是……方宛如小时候曾跟刘侍郎家的大公子订过亲。后来两家闹得挺不愉快的,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再后来,刘家大公子跟我妹妹结了亲。那方宛如也不知道是听谁说我黄家看中了刘大公子的潜力,横刀夺亲,从她手里把人抢走……”
  嘴上是这样说,但二人心里都有数,十有八、九就是那蓝衣少女撺掇的。
  “之后在一次茶会上,方宛如来找我妹妹麻烦,我一时间气不过,回敬了两句,让她丢了个丑。从此,她就连我也恨上了。”黄娥说得颇为无奈,虽然方宛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每次要下手之前总能露出马脚,但架不住成天膈应人。
  李乘风听得好笑,这方宛如也是胆子大,只不过跟张家认识,便敢在太后宴会上捣乱。
  黄娥摇头:“可不止是认识这么简单,道长以为太后举办这百花大会所为何事?”
  “不是推广香水吗?”李乘风纳闷。
  “这只是次要的,关键是,当今已经十五岁,坤宁宫凤位可是空闲了许久……”
  李乘风如遭雷劈,朱厚熜可才十五岁啊!放到现在还是高一学生,在自己心里还是个孩子,怎么就找老婆了呢?
  黄娥却误会了他的表情,联想到关于二人的传闻,不由心生怜悯,连忙道:“道长您放心,皇上是断然不会娶方宛如的。”
  “啊?”李乘风没太搞懂她的意思,但也没放在心上,反而不可思议道:“方宛如不是跟人推过亲吗,她怎么进宫!?”
  黄娥无奈了,用手虚点了点远方,李乘风立刻反应过来,说的也是,张太后年轻时也跟人退过亲,定然是不在乎这些。
  当年张皇后跟一个秀才订亲,结果秀才大病无法如期成亲,正好宫里选太子妃,张皇后的父亲就请求亲家退婚,如此女儿便可参选。张皇后的前夫家同意了,没想到她竟然选上了太子妃,弘治皇帝心里对她的前未婚夫充满感激,也不知是不是脑子坏掉了,登基后竟然把这个秀才和他的哥哥封了官。
  李乘风此时心中颇有些失落又有些开心,更多的是“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慨。然后颇有兴趣的问道:“你说皇上不会纳方宛如,此话何解?”
  黄娥笑了笑:“这不是很明显的吗,我朝自来就有规定,妃嫔选民不选官,方家虽说钻了个空子合乎条件,但他们与张太后私交太甚,朝中文武定不会坐视不管。选秀是国之大事,太后还做不到一手遮天。”
  “另外皇上虽然年少,但从之前几件事也瞧得出,他是个胸中有谋略的人,哪里又肯任人摆布,想来方宛如无论怎样都不会入主坤宁宫的。”不过普通嫔妃的概率还是很大,黄娥看看李乘风,将后半句话含在嘴里没说出口,还是别告诉她了,免得道长伤心。
  李乘风听得津津有味,黄娥虽然是个女儿身,但眼界之开阔,思想之深邃,语言之幽默,就是在大部分男子身上也少见,跟她讲话大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最后李乘风都开始有些好奇他丈夫,也不知是谁三生有幸能将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娶回家。
  最后宴会散去,二人惜别,并约定好有时间一定再次相聚。李乘风打定主意要将她引荐给宫里两位公主,纯莹纯茵从小长于深宅,多跟黄娥这样的人接触接触对她们大有好处。
  次日,果然如黄娥所言,寿宁侯张鹤龄率众,以“后宫凤位空闲,请圣上开枝散叶”为由,要求举办选秀,广纳民女,填充后宫。
  黄娥这个远离权力中心的妇人都能瞧得出来的事,嘉靖又怎会不知道,于是以“先帝驾崩没多久,自己初登大宝,年纪尚小”作借口,驳回了请求。
  此时他原本以为以杨一清为首的重臣会怒斥寿宁侯的不怀好意,结果没想到他们在朝堂上竟然一言不发,赫然一副跟寿宁侯共进退的模样,朱厚熜鼻子都要气歪了。
  他哪里知道,接连经历弘治、正德两朝皇帝子嗣不丰,大臣们现在都害怕了,巴不得皇上后宫三千,哪怕成天在女人堆里,只要能生出儿子,他们什么都可以!
  但朱厚熜不管这些,原本他性格就偏激执拗,自打入京,觉得朝中文武勋贵都与自己为敌。好不容易杨廷和辞官,他与官员们的关系刚刚破冰,如今又闹出这么一出。
  被人管束的憋屈感加上心中对某人求而不得的渴望,使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刚好这个年国库丰盈,四海升平,大家都闲得没事干,于是,他开始作妖了。
  小皇帝冷笑,你们不是愿意管真的家事吗,好,就让你们好好管管。他驳回了张鹤龄的奏折后,也没给对方反应的时间,直接大笔一挥,以“迎接新皇”有功为名,封张鹤龄为昌国公。张家得到安抚,暂且消停几天另想方法。
  大臣们正议论纷纷,朱厚熜又发布了一道震惊朝野的手谕,称他父亲,兴献帝为皇考兴献帝,母亲蒋氏为圣母皇太后。他朱厚熜从此以后只有一个爹!一个妈!
  百官们一脸懵逼,皇上,这事我们不是说好不提了吗!怎么又翻出来了,这才几个月啊!
  可不管他们如何劝说,嘉靖始终表示“不听不听,王八念经”,摆出一副心意已决,拒绝沟通的样子。不仅如此,也许是被念烦了,他干脆将远在南京的张璁调了回来,让专业喷子对付他们。
  张璁也不愧是被皇帝寄予厚望的人物,还未到京城,先干了一件大事——上奏折向已经辞官的杨廷和开炮。
  虽然这不过是表个态,因为众人都知道,哪怕杨廷和致仕回乡,皇上也不敢动他。但此时杨首辅刚走没多久,余威犹在,他张璁一个小小的六品官,二甲进士出身,竟敢对其发难。
  最可怕的是,这次支持他的人比从前更多了!其中一部分是杨廷和的政敌,希望落井下石将他钉死,另一方则是杨廷和之前打压的王守仁的弟子,心学一派。要知道不光是杨廷和,他儿子杨慎也几次公开诋毁心学。好多心学门人都找他辩驳过,无奈杨慎才高八斗,头脑灵活嘴皮子又快,把对方气到差点吐血,杨慎的思想只有一个——你们的心学,啥也不是!这怎能不让人恨得牙痒痒。
  之前支持杨廷和的官员直接就炸锅了,这是要偷自己方基地啊!于是纷纷一股脑痛骂张璁,一时之间朝堂上鸡飞狗跳,再也没人管皇帝娶不娶媳妇这回事。
  嘉靖每天悠哉悠哉工作陪家人,稳坐钓鱼台,冷眼看着下面几帮人争斗,心中即得意又厌烦。觉得所谓的名臣,也就那么回事儿,自己就像是逗狗,随便扔下一块骨头,都有一堆抢着撕咬。
  第一个发现他心态出问题的自然是经常见面的李乘风。刚开始问这死孩子还嘴硬不承认,后来被揭穿才说出心中所想。
  李乘风听完后暗暗心惊,只能说不管历史如何改变,嘉靖果然是嘉靖吗。玩弄权术人心的天才,这才登基没几个月,就已经将帝王之术用得这么熟练,平时也没见他怎么研究啊。
  搞不清楚自家小孩脑子里成天想什么东西,但这样下去可不行,小小年纪这么腹黑,男孩子还是得阳光一点。
  于是,不顾嘉靖的反对,执意要带着他出宫微服私访,体察百姓,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能放松放松下心情。
  朱厚熜一百个不情愿:“朕又不是从来没见过平民,安陆百姓生活比京城里的苦多了,奏折也天天在批,有这时间在宫里看看书写写字多好。”
  李乘风无语:“重点是这个吗!皇上你才十五岁,不要每天活得像个小老头一样,多出去走走心情才能好啊。何况这怎么跟电视剧里的不一样,皇帝不是都很喜欢微服私访的吗,怎么轮到你了就这么宅。”
  朱厚熜听不懂他说的什么电视剧,翻了个白眼不去追究,嘴里嘟嘟囔囔:“外面都是些土路,一张嘴灰都进去了,等下出去你戴个帷幔,要不是周围人多,朕也想戴一个了。”
  “快走吧!我精致的猪猪男孩!”李乘风笑着推他,总算让其离开皇宫。
  此时的北京城人口众多,城建又不是很好,他们出来正赶上饭点,只觉得四处都是人,朱厚熜走两步就耍赖不想走了。
  李乘风看看四周,也觉得人太多有点危险,于是顺从小皇帝的意思,找了间茶楼进去歇脚。那帷幔风一吹直糊脸,李乘风实在带不习惯,左右礼不下庶人,在室内他干脆将其解下去。
  现在茶楼正是人多的时候,楼里最受欢迎的说书先生手持惊堂木在台前讲故事。明代世俗小说高度繁荣,不少文人墨客为了生计或单纯兴趣所在开始写书,今天这说书人讲的就是北宋见的一桩奇案,听名字便很惊悚,名叫《王相公大战武则天》!
  李乘风:“……”这都什么鬼,他读书少,武则天不是唐朝的吗?!他觉得无语,偏偏底下听众如痴如醉,等说书人中间休息的时候叫好声不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