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跟着姥姥学意大利语,日子还长着呢,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青川以前没想好未来做什么,其实学艺术最适合他,有基础在,也有家庭背景的原因(姥姥是学油画的),加上手里有点小钱,没什么生存烦恼。但之前他的记忆还没回来,就想着专业绘画不赚钱啊,就是说出去好听一点,除了顶尖的那一批,下面全是卖力气的。
所以选择了英语,琢磨着找不到活儿,自己以后做个翻译也好。
但是如今记忆也恢复了,一辈子从事英语职业估计是不能了。当然,学还是要认真学,每一次的学习机会都弥足珍贵。
在继父的帮助下,青川的英语进步飞速,教授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鼓励他用英语写日记,平日在家里使用英语会话。其实学校里还有许多英语很好的,父母辈有出国经历的,但反而是这样的人,却不选择英语专业,所以显得青川鹤立鸡群了。
虽然他成绩很不错,人缘也可以,教授们都说他可以直接去外国生活了,但大三的时候,系里的国际留学生名额还是没有他。他的背景不够纯粹,时代如此,个人的能力无法强行扭转。
八二年春,一月份青川毕业了,他既没有进入外交部,也没有留校,如果按着分配,他会被分配去某个国企,这不是他喜欢的,所以昭明拒绝了。
他在自己的四合院里,偶尔帮人翻译,自己酿酒,一个月也有几十块收入,足够一个单身汉吃喝的。
人人都盼着工作包分配的年代,轻易的拒绝了进入国企的好事,老陆恨得都想揍他一顿。但是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父母就拿他没办法了。青川自己有吃有住,不求人,也没得拿捏,老陆上门了几次没成功说服他,放言‘不改主意就别进家门’。
对此青川仅是摊摊手,表示不是太在意。
其实也就是半年,八二年的下半年,青川刚拿到迟来的学位证书,就考上了研究生。老陆那边听到这个消息,磨磨蹭蹭的又上门了,青川笑眯眯招待了他,仿佛已经忘记了他半年前气急败坏的样子。
“昭明师兄,楼下有人找。”
青川捏了捏鼻根,缓解了下长时间看书的疲劳,想到自己也该出去走一走,便准备去楼下看看谁来找他。走到寝室的门口,没看到谁,倒是看到不远处有个长发的青年拿着一把吉他在唱歌,很多女孩子围绕着他。
那个青年算不得多俊美帅气,但因为那留着长发弹吉他的文艺青年姿态,大家就觉得十分潇洒。
八五年的北大,是被文艺青年笼罩了的地方,女孩子崇拜诗人就像是后世的女孩子追星,若是这个诗人还会唱歌弹琴,那么这就是男神了。
青川因为会两种外语的关系,这时候也显得很洋气,会有女生去看他,看他拿着原文书阅读,很无趣的画面可以看一个下午。他已经二十七岁,这实在不是一个多小的年纪,已经是可以成家的人。
青川有一个挺大的四合院,每年翻译就能赚不少,且已经确定了今年可以留校,这个条件算得上金龟婿的,他的课业教授甚至要把家里的孙女外孙女介绍给他。
他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女性,不乏双商都高长得还漂亮的,但是吧,愣是没有眼缘。或许心里头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别的人再怎么的优秀,也看不上眼了。
“叔。”
青川转过身,第一眼差点没有认出来。
来人穿着一身在这个年代很洋气的宽肩西装,这种款式的西装是洋人款式,穿在身材不高的人身上就显得特别短胖,但在这个人身上却十分笔挺。
他的头发分成三七分,眼睛狭长,目光却十分清正,笑容有些含蓄,像是茶杯里慢慢展开的茶叶,清淡却韵味悠长。
“哟,不躲了?”青川微微挑高的声调有些懒洋洋的感觉,“能得你啊,让我喊哥,还学我说话,我是那么说话的吗?看你这身打扮,你这是哪儿发财去了?”
“我好想你。”
“甭转移话题。这些年去哪儿了?”
“去了几趟苏联。”卫戈笑了起来,“你来找我的时候,我找了个老师补习俄语去了,没有及时和你联系。不过我学习可能真的没什么天赋,学了大半年才会几句基本对话。后来我把工作辞了,借着县里名义自己组了运输队。前两年,我把公家的运输车买下来,自己弄了运输队,赚了些小钱,在这边买了房子。这才有脸来看你。”
青川轻哼了一声,“你现在住哪儿?”
卫戈报了一个地址,不是最近流行的高层公寓楼,是四合院。
“是我那片儿?”青川看了卫戈一眼,“看来是真发财了,那片地方的房子不便宜。”青川那三进的四合院如今已经报到八十万的价格,那片地方的四合院大致都是这个价位。这两年房子涨价太厉害了,而这还远没到高峰期。
“嗯,想离你近些。”
这一脸的乖巧都是假象啊,青川一想到对方还试图模仿自己,还模仿得那么遭人厌,就生气。他有那么吊儿郎当流里流气么?学都学不出精髓。
狼崽子!
第53章
青川看着他添了些许风霜的面容,感受到对方那一丝丝的不安和忐忑,忽然就心软了。不知不觉,自己以为铜墙铁壁的防护罩,也被这种沉默而执着的情感穿透了。
“这几年不容易吧?”
“没呢,就是来回跑,没别的。”
“胡说,在我这还报喜不报忧?你打小就这样,硬抗着,觉得自己特别有男子汉气概。”
“哪有打小,我到你身边都十二了,不小了。你再仔细看看我,哪儿就小了?”
卫戈说着,自己忍不住笑出来。一到青川身边,甭管他们年纪怎么样,卫戈的心理年龄都要缩一截,有时候自己都没注意到,就是对着心里的支柱撒娇的口气了。
他在苏联的活动不像是表现得那么轻松,别人都去那里做生意,他是去搞资料和高新技术。现在,这其中大部分已经无偿送给国家,他赚到的钱反而不多,买了四合院之后就不剩什么了。
现如今四合院也贵,地段好的更贵。
卫戈这些年人在外头,其实一直托人打听青川的事,就是几日前的事都知道。他不放心,心上人那么好呢,大家总不至于都眼瞎看不见。
万一呢?
回头他事业成功了,阿叔跑了,到哪儿哭去?
“叔,我听说你家里人找你麻烦?”
“这也知道?行了,这点事我自己就解决了。”
青川那房子,一千两百多平米的三进院子,加起来二十多间屋子,每间屋子十七八平米,就住了他一个人。而老陆家呢,四口人挤着半间小四合院,加起来四间屋子,比下有余比上不足。
凡事就怕对比。
且人的贪念一起,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老陆自己没脸上门要求充公的,他这个人,特别要脸。继母说过几次想要来借住,但是有老陆拦着,她如今又属于说话没底气的,只能默默眼红,然后三番两次的把两个弟弟送来蹭些好处。
青川无所谓,来也行啊,自己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于是他两个弟弟住了半个月就败退了。
那位感情路线几次波折的继母姐姐倒是舍得下脸皮,见青川如今出息就想贴上来要点好处,话里话外是姐弟,但青川对她是没有半点情面的,连门都不给开。别人问就说‘假的,是假的姐弟,没有血缘也没有亲情,倒是有仇。’说的这么直接明白,谁还敢来讲和?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他两个弟弟要结婚了,他继母就想要借青川这个房子给他们结婚。这房子不好借啊,只怕借了还不了,何况青川是相当不喜欢别人出现在自己的地盘,所以他一口拒绝了。
为这个事,老陆跑来找青川,青川笑眯眯和他说,“你和两小的说,他们老婆能借,我这房子也能借。”气得老陆脸都紫了。
没完,青川的妈知道了这个事,她打扮时尚靓丽,开着小车踩着恨天高跑老陆那边狠狠冷嘲热讽了一顿,邻居在外面听热闹,老陆躲在家里羞臊得抬不起头。
她不只是教授,最近还开始拍电影了,很多人认得她。
这几年外头的变化一天一个样,好些人做生意赚了钱,经常可以听到谁‘下海’赚了大钱的消息,他的童年伙伴也有几个去了南方,来回倒腾,果然挣了钱,比那死工资多了不知道多少。
青川的母亲被邀请去拍了两次电影,其中有一个讲母爱的电影,她就突然的火了,青川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个星二代。
相比之下老陆的日子就不太好过,所在的工厂裁员,一大批人就丢掉了铁饭碗,老陆就在其中。他那么大年纪,很多事儿不好做,别人给他介绍看门的工作,他又拉不下这个脸。继母是没有工作的,家里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每天就在那儿愁啊。
后来青川托关系在一个中学里给找了个小卖部的生意,听着比看大门好听,赚的也不少,他们夫妻两个一个进货一个买卖,倒也足够过日子,这会儿两个孩子到结婚年纪了,人家姑娘却不满意这房子。这不,就开始琢磨青川那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