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别闹,搞基建呢! [金推] (手帕望明月)


  “买到了。”童冉道,“苏婆婆请了我去她家做客。”
  高卓:“买到了便好,大人要做什么?我叫人去找师傅。”
  童冉:“我哪里是要用木棉做东西,做了也用不上。”
  高卓:“那大人去苏婆婆处是为了?”
  童冉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我去瞧瞧穷人家的房子长什么样,平时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也好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多严峻。”
  高卓面色更严肃了几分:“何事?”
  童冉道:“小锅县城及下属乡里,年收入不足三十担的贫困户有多少?”
  高卓当县令后一直兢兢业业,此刻不假思索道:“去年是二百零六户,今年减少至九十八户,除一户两人是去年冻死的外,其他人家都是由于小锅县整体情况的改善,而脱离贫困。”
  童冉点头:“除了那两人,去年还有多少人冻死?”
  说到这个,高卓也顿了顿:“一共六十三人。”这六十三人中,有一小半都是未满五岁的孩童。
  每年严冬都是最难过的,贫苦人家买不起炭火,房子又漏风,还有欠了钱被赶出住所的,各种情况都有,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饥寒交迫。
  高卓当县尉的时候,每年冬天都要带人收好几次尸,不是冻死的便是饿死的,所以童冉问起这些,他感触尤深。
  “今年,我要这个数字降成零。”童冉道。
  “这……何其艰难。”高卓本来想说不可能,但在童冉手上,许多不可能都成了可能,他也不敢随便质疑,但这事情是真的难。
  人说救急不救穷,因为穷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很多时候救无可救。
  每一年县衙和城中富户都会设粥棚施粥,可是僧多粥少,每一年也还是有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童冉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他只是普通的富家翁,开一个粥棚赈济穷人便已经是有善心了。但他如今是一地父母官,这个地方的百姓便都是他的子民,他如何能看着治下子民挣扎在饥寒中却不施援手?
  当然,要济贫也得有方法,只是单纯地发放钱粮,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还有两个月,每年死人的高峰在冬至之后,尤其最冷的三九四九,在那之前把许多事情解决好,还是有机会安然度过的。”童冉道。
  高卓:“只是简单地发放钱粮不顶事,县里面也没那么多存粮,大人看该从哪处着手?”
  童冉早已想好,毫不迟疑道:“房屋。人都需要一片瓦遮挡风雨,我今天去苏婆婆处,她家的房屋到处漏风,到了冬日里,即使有炭盆也会冻得瑟瑟发抖,所以这样的房屋一定要修。”
  高卓恍然:“大人说得有理,我这便去组织人手,给下头乡里还有城里的贫户修补房屋。”
  童冉却拦住他的脚步:“县衙里必然是要出人出力的,但也不必上赶着。你拟一个章程,三十担以下的贫户可免费修补房屋,但每户必须出一人到工程队里帮忙。这些贫户家里可能没有壮劳力,妇人或半大的孩子都可以,能帮队里干些杂活也好,切记要出人出力才给修,平白得来的东西人都不懂得珍惜。”
  高卓听了童冉一番话,深觉有理:“下官明白了,这就去拟章程。”
  高卓走后,童冉又叫了一直在旁的傅禃。
  傅禃笑嘻嘻道:“大人是不是有什么取暖的好法子?”
  童冉:“你怎么知道?”
  傅禃道:“大人说了要修补房屋,却不说下发炭补,我就想着也许有其他取暖的途径。上午大人才带我们做了蜂窝煤球,那东西是可以烧的吧?”
  小老虎喝光了童冉递来地茶,懒懒的窝进毯子里,在童冉腿上打瞌睡。
  童冉放下茶盏:“那你猜猜,是什么样的东西?”
  傅禃扁了嘴:“大人,您还是别卖关子了,这一点也没有提示的,我要去哪儿猜?”
  童冉总算也没有再卖关子,而是从怀里掏出了两张图纸。
  “这些是我画的火墙、火炕的图纸,有些家里适合火墙,有些适合火炕,这两个用木柴烧是最好的,但煤球也可以,只是要记得把密封做好,煤球燃烧的气体若堆积在屋内,会致使人中毒。”
  “能用煤球的话敢情好啊!”傅禃道。
  小锅县这一代树木少,木炭和木柴都要从外头运来,费时不说还贵,对宽裕的人家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贫苦人家来说,一文钱都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煤球的原料在不远的黑石六村,除了煤灰,就是水和黄土,比木炭木柴易得许多,若能用它的话,应该要比用木柴木炭便宜。
  童冉把图纸给他:“你找几个得用的人,到县衙里找不用的屋子试着先砌,熟练了后就带人去县里给人砌吧。还是一样的规矩,三十担以上的人家得给工钱,三十担以下的,必须派一人来做工。”
  “明白。”傅禃道,开开心心抱了图纸到后头去了。
  *
  事情交代下去,童冉倒反而闲了下来。
  第二天煤球晒好,他去煤球坊里看了一眼。高卓已经在着手招工人了,招子上还明明白白地写了,小锅县人士优先。童冉去问他,他便道给县里的人多一个挣钱的途径,总好过县衙一次次帮扶。
  高卓不是个具有开拓性的人,但只要认可了一种思路,他便会忠实地执行下去。这个主意不错,当天便有许多秋收后农闲了的人来应征。
  又过了一天,下午的时候傅禃过来道炕砌好了。
  童冉跟他道后头去看,有两间屋子都被他改造过了,一个砌了火炕,一个砌两火墙。傅禃还总结道:“这火墙适合大户人家,可以在厅堂里砌,火炕的话倒适合贫苦人家。这样一来,砌火墙的价钱我把它定得高一些,火炕低一些。”
  童冉:“你写个章程给我看吧。不用想着挣钱,县里面也会有所贴补。”
  傅禃:“好嘞!”
  傅禃也是个动作快的,章程很快便出来了。火炕的价钱果然定得很低,堪堪够工人的工钱而已,材料什么的县里还要贴补,火墙则直接翻了一倍有余,不过因为是县里面的福利工程,比外头请人肯定是便宜的。
  高卓负责的房屋修葺也已经开始,思路跟傅禃差不多。平价的那个,就保你房子不塌不漏,不用受冬日冷风的摧残,若想要整修得漂亮气派,那要价就高了,没有档期的话还不接。
  这两项工程县多少要县库贴补,小锅县因为修路的关系,余钱不多,童冉便叫人从金河监运了过来。
  童冉接手后,金河监的炼铁营生慢慢从用木炭转向用焦炭,成本下降许多,铁的品质也好,黄泰等人从他这里尝了甜头后,又介绍了许多客户。童冉向外出售时没有刻意降价,基本保持与其他铁矿差不多的售价,只是凭借着质量与口碑,生意做得红火。
  成本降了,售价却没有,如此一来,金河监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金河监是小锅县的上属衙门,运钱粮给小锅县没什么好置喙的,但同样隶属于金河监的定县,就有些酸了。
  立冬前后,童冉在小锅县执行的一系列措施传到定县,定县县令大呼不公,连夜写了长篇大论痛斥童冉偏心。他挥洒完一腔热血,将文书封好,准备着第二天着人递到童冉眼前。
  然而他第二天刚刚睁眼,便有衙役冲进他家传讯:“金河监副监察使顾岚带了工人和银钱前来,已经在县衙大厅里喝上茶了。”
  “快快快,快给我更衣!”定县县令几乎是从床上跳起来的。谁说童大人偏心了?这不是把人和钱都送来了!
  *
  顾岚去定县之前,已经到过小锅县,童冉让他观摩了高卓和傅禃手下的人干活,后又派了几名熟手给他。有了小锅县的经验,顾岚到定县后,与定县县令了解了一番县中状况,便也开始了定县济贫防寒的工程。
  另一头,柯阳和桑乐也带着熟手和童冉的命令回了金河监,他们要组织人手,将矿区那个环境糟糕的居住区也给改建一番。
  小雪那日还不怎么冷,到大雪的时候,气温骤降。
  苏婆婆的儿媳端了刚煮好的热粥进屋,她将粥放到桌子上,手指捏住耳垂降温。
  县里组织了修葺房屋和火炕的工程队,一开始他们也没抱什么希望,后来听说三十担以下的贫户可以进工程队里做杂工抵偿,便来了劲。
  她身体不好,不能日日做工,婆婆眼神不好,很多事情也不方便。
  所以她俩一直是轮流去的,她去的话便是帮忙给工人们做饭,若是婆婆去,便到工地帮忙做些不算重的小活,总之他们都尽量发挥一些用处,不让自己白拿了县里好处。
  因为要修的人家众多,县里面有统一的安排。他家有老人孩子,得到了一些特别照顾,在小雪的时候便修好了。
  房子的外观有了一些改变,原本歪斜的屋顶正了,各处漏风的地方也都用水泥和砖块堵上,屋顶的空隙也都修补了一番,如今在屋子里呆着,即使不生炭盆,也能生出一些暖意来。
  修火炕的时候,县里的工程队把她家火炕的生火口和灶台连了起来,只要打开一个小机关,做饭的时候便能有热气传进屋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