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琝的脸上一副:你少骗我的表情。
陆含之笑了起来,说道:“这叫手枪,自动手枪,是用来打……”
陆含之忽然住了口,脸上的表情变得微妙。
宇文琝疑惑的看向他,陆含之清了清嗓子,说道:“没……没事,就是这样,扣动扳机。我们去靶场吧!室内不适合开枪。”
于是,两人一起去了靶场。
结果,宇文琝用光了他的全部子弹。
一把手枪,配一个弹夹。
他看了一眼新弹夹的兑换点数,区区一百兑换点一只。
哈,枪兑换得起,子弹买不起。
他这会儿穷得想当裤子,新的任务虽然奖励丰富,完成难度却很高。
虽然他已经get了预制水泥板和各种建筑材料,却忽略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十层楼的高度,该怎样把水泥板运上去。
他现在已经开始盖前三层,盖完前三层,第四层和第五层也好说,但是上去六层以后呢?
虽然高空作业可以系安全绳,但那些水泥板怎么往上运?
陆含之很头疼,他记得,古代也是有近百米高的建筑的。
比如应县木塔,以及武则天的通天浮屠,都是近百米高的建筑。
但这些建筑都是塔类,比如大昭,也有九层高塔。
陆含之觉得,四层的楼房自己建起来是没问题的,十层,真的很困难。
但是依系统的尿性,不困难,怎么可能是任务?
有了这个十层的高楼做里程碑,其它的楼房建筑,便也可应运而生了。
陆含之决定,请教一下工部的大人们。
于是他第二天,便和宇文珏,一起去了工地。
一到工地,便见到工人们竟依靠着脚手架,将大楼盖上了第六层。
而这一块一块的楼板,竟是他们一块一块抬上去的。
而上楼板的时候,则是将横梁搭在最高处,再吊上绳子,慢慢一块一块吊上去的。
陆含之站在下面看了半天,对宇文珏道:“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的。不过……这样往上吊,终究还是费力了些,我倒是能想个办法,让大家省力一些。”
力学原理当中,有轮滑与杠杆。
把横梁之下吊上一个轮滑,再装一个盘钢丝绳的装置,再装一个摇动杠杆,这样往上吊水泥板的时候,可以省下很多力气。
陆含之又拿了张纸写写画画,工部的周聪周大人便感兴趣的凑了过来。
周聪暂时负责陆含之这边的监工,他笑嘻嘻的说道:“殿下,您画什么呐?”
陆含之高深莫测道:“升降神器!”
周聪看着他绘制的那图纸,说道:“哦哦,这个臣能理解,不如交给臣来督造?”
陆含之看向周聪,点了点头,说道:“也成,除了此物,你再给我造一物。”
周聪问道:“何物?”
陆含之又拿出一个图纸,说道:“安全帽,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造好后,人手一顶。不戴安全帽,不许上工地,违者饭量减半。”
周聪:……
他这是第一次见到,会为力巴安全考虑的王妃。
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来,周聪也是穷苦人家出身,他以为王族之人,全都是高高在上的,却没想到,竟是个心细如丝的好人。
周聪本来就不是个正儿八经的性子,继续嘻皮笑脸答道:“殿下放心,下官一定把差办好。”
陆含之拍了拍手上的尘,眼看着日近正午,陆含之便招呼着宇文珏,一起去了他上次藏蛋的地方。
差了两个小厮把那满满一大盆的裹满石灰的蛋类拎了出来,陆含之大手一挥,说道:“为了犒劳工人们,今天少爷我给大家加餐!”
说着他便指挥着两个小厮,扒开了蛋上的石灰。
宇文珏一脸疑惑的问道:“含之,这个东西满是泥巴,确定还能吃?”
陆含之递给宇文珏一枚蛋,说道:“二嫂,你打开看看。”
宇文珏心道,不就是一枚鸡蛋吗?打开顶多流一手蛋黄。
于是他轻轻磕开,却发现里面的蛋青凝固住了。
他疑惑的扒开蛋皮,更是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里面蛋青竟呈淡金色的半透明状,表皮上还有一些漂亮的花纹。
隐隐约约,还能看到里面微黑的蛋黄。
宇文珏惊讶道:“这……怎么会变成这样?”
陆含之笑,说道:“今天中午我请大家伙吃姜汁松花蛋!”
第158章
几个小厮和宇文珏都惊呆了, 众人拉着陆含之不让他走,纷纷想知道其原理。
陆含之乐呵呵的说道:“原理啊!其实很简单。” 说着,他拿起一枚蛋,把蛋壳剥开,指着蛋体上的白色霜花说道:“你们看, 这个花纹,像不像松枝?”
众人随手在窗外的松树上折了枚松枝下来, 纷纷点头。
陆含之点头, 老神在在道:“因为这花纹,所以它被称作松花蛋。又因为它嚼起来弹牙Q软, 像肉皮一样, 又叫皮蛋。”
“至于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石灰能发热,大家是知道的吧?把生蛋裹到石灰里, 没多久就被烧熟了。石灰里碱性物质,和蛋白中的某此矿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一种盐,这种盐又会产生结晶。而这些结晶像冰花一样, 也会变成漂亮的松花状。”
“大概原理就是这样,具体的, 我也不清楚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好吃就行了,我们何必管那么多?不过我还是提醒大家一句, 我们用这种传统方法制出的松花蛋不宜多吃,尤其是孕者和孩子。吃多了,对他们的身体不好。普通人也尽量少吃, 偶尔吃一回,下下酒,解解馋,开心开心就好了。”
众人听完后,都觉得无比神奇,迫不及待的想尝尝这个松蛋蛋的滋味。
陆含之几种蛋类各留了几枚,带回去给陆煦之和宇文琝尝鲜,剩下的便让伙头全都剥了,拍上姜汁蒜泥,用酱油醋调味粉抖一下,再洒上香菜香葱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工人们一听说中午王妃给加餐,纷纷干劲儿十足,又盖了一层楼上去。
陆含之不止一次的叮嘱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甚至还让人用红布拉起了条幅:安全是第一生产力。
工人们十分感动,最让他们感动的,还是工资日结。
这个工地有一百多名工人,每天放工前,周聪会把工钱如数结给他们。
周围的村民也开始打听陆含之这边招不招工,虽然辛苦些,却能养家糊口。
让村民们意外的是,含记竟然常年招工,给的待遇十分优厚,甚至还包吃住。
再去京城一打听,哦嚯,的确,含记的实力的确能养得起这样的工人。
只不过工人待遇也是分阶层制的,普通小工只能拿足够温饱的工钱。
如果想涨工资,你可以选择加班,也可以选择做技工。
做技工前两个月待遇稍低,学出来,就可以拿到较高的薪资。
这个模式,是陆含之参照现代工厂管理模式复制来的。
因为只有这样,工人们才能有更高的进取心,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
在他的含记,只要工作四到六个时辰,不划水,努力进取,待遇都不差。
别说养家糊口,哪怕多一两个孩子,也是没有问题的。
陆含之再在已经拥有了五家工厂,百来家店面,甚至已经发展到外省。
钱他是赚了不少,后面不论想发展什么,也都有资本支持。
这大概也是系统的目的,让他先把经济搞起来,再弄别的东西。
如今再搞教育和民生,让他不至于捉襟见肘。
中午,陆含之和宇文珏和民工们凑到一起吃了饭,普通的杂粮米饭配白粥,菜是大锅菜。
里面有肉块,有血肠,还有满满一大盆盖汁皮蛋。
民工们看着那一大盆黑玉似的皮蛋议论纷纷,都表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第一个打到饭的民工尝了一口,忍不住赞道:“好吃!太好吃了!”
众人迫不及待,打饭的速度都快了很多。
陆含之也端了饭碗,一边吃一边问道:“好吃吧?是不是很好吃?好吃大家就多吃点!吃饱了下午才有力气干活儿。”
大家乐呵呵的朝陆含之道谢,纷纷看着这个没有任何脾气的王妃,觉得新奇。
这一点宇文珏就挺佩服陆含之的,没想到他竟然就这样轻松的和普通百姓打成了一片。
宇文珏本就不是一个有架子的人,却仍然没有办法做到像他一样,随随便便就能和普通百姓热络起来。
这大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魅力,让人忍不住便想亲近他。
下午,陆含之又盯了一下进度,十层楼,在古人的智慧结晶脚手架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五层。
陆含之看着那缓慢的进度条,总算是看到点希望了。
这栋楼建的便是大昭第一处义学,如果可以,还能设为公学。
初期,也只能以义学的名义来办学了。
在学校建成之前,陆含之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比如招生,比如师资,他都必须要在开学前准备好。
回去的路上,他一边写写画画,一边和宇文珏商量着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