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我脚下[快穿] 完结+番外 (萌神大白)
但是温如瑾一个不接,《质子》本来就是他在影视方面的收官之作。
温如瑾不继续接剧本是有原因的,他早就给自己定下了未来的计划。
《质子》之后他就要准备个人的全国演唱会,为了推广他当初费劲了无数尽力为hua国古代经典的谱曲。
传唱经典,本就该有人来做,温如瑾并不吝啬在这个位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是全国巡演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导致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不接剧本的原因,甚至有些人觉得他演了“始皇帝”这个角色就沉迷其中,怕是这个演员走不出来就要毁了。
简直……无稽之谈!
完全是温如瑾不想干了好吗!
--------------------------------------
《击鼓》《桃夭》《关雎》《蒹葭》《七月》《氓》《采葛》《采薇》……一首又一首人们曾在垂髫小童时牙牙学语的诗,又被温如瑾以新的形式,带到了国人的面前。
《观沧海》《西江月》《天净沙·秋思》《泊秦淮》《浣溪沙》……
《鱼我所欲也》《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将进酒》《行路难》……
《满江红·怒发冲冠》《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国殇》《天问》《离sao》《湘夫人》《山鬼》……
《西都赋》《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
让所有曾经曾孕育过这片土地,曾为这片土地的生灵发歌的经典,都以这样一种不期而遇的方式,与人们再次相逢。
这就是,温如瑾的演唱会。
将祖先们曾经的鲜活而伟大的灵魂,与现代音乐的优点相结合,糅合古老的腔调、唱法与现代音乐的流行元素,这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残酷的大浪淘沙而伫立不倒的经典,以一种新的面容,再一次和人们相会。
蓦然回首,原来我曾经听过这首诗、这首词、这曲长赋……
人们为他的歌而双目含泪。
不,人们是为感受到祖先的灵魂,感受到本身的热血,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赤诚而落泪。
--------------------------------------
如果要说谁是整个娱乐圈最大的奇葩的话,那温如瑾认第二,无人敢应第一。
不说谁进这个圈子挣得钱多还是钱少,倒贴钱的就温如瑾独此一家。
不仅仅是把出道以来所有的代言费、片酬之类的统统公开透明地捐献给国家各个项目,甚至要倒贴钱开演唱会。
是的,他开巡回演唱会,那是不收门票的。不仅仅不收门票,为了满足基数甚大的粉丝群体,他的一个巡回演唱的地点都是包下了当地最大的体育场。温如瑾的巡回演出包下的体育场座位最少的也有两万,能容纳人数最多的是首都某个尚未完全建设起来的广场,至少可以容纳十五万人。
为了满足这么广阔的地域,这一场场的演唱会在各种设备和人工管理方面就要耗费巨额资金,温如瑾表示要最好的设备,最完善的安保设施,最妥善的安排合理的进场退场以免发生踩踏事件之类的意外事件。
对于这些要求,许知之表示:“兄长我心有余,而钱包不足。”
于是温如瑾飞了一趟,跑到许女士身边卖卖萌,徐女士可是挥手花了十几亿买下一个超大型连锁超市都不眨眼皮的人,自然是“我儿高兴比什么都值得!”
难得回去一趟,温如瑾自然又去拜访了家中老人家,老人家对他的“个人爱好”很理解,甚至主动开口给他“赞助费”。
不缺钱,真的,不缺钱。
他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
温如瑾的演唱会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微博甚至一时之间服务区崩溃,可想而知多少人在为他的演唱会而奔走疯狂。
温如瑾亲自发了演唱会的时间表,并表示:“不要为了听一场演唱会而特意飞跃无数城市,你在当地城市的,你方便就来,不方便,那就上网看直播。”
为了避免造成交通瘫痪,温如瑾都是提前到当地城市向当地zheng府进行报备,并且尽努力配合zheng府部门的工作,而对温如瑾这样一个“形象好,三观正,宣扬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传统文学……”的明星,也是第一印象很好,都在尽力地配合他。
有很多粉丝都会在深夜就跑到即将开场的体育馆门前排队,这个是怎么拦都拦不住的,温如瑾只能在演唱会开场前,让工作人员给他们一人发几包零食或面包包子等和一瓶矿泉水,并且提供垃圾袋。
每一次演唱会——座无虚席。
或许是他的粉丝/歌迷太爱他了,为他深夜排队。
或许是当地人很近,反正也是个明星,反正又不要钱,不听白不听,于是也拖家带口地跑去听。
温如瑾本人在每一场演唱会开场前,除了感谢粉丝们的到来,还会亲口要求他们“你们座位上就有垃圾袋,听完了歌,记得要带上它们一起走。”,更会严格地要求“在场维持秩序的很多都是我们的人民警察,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听歌就乖乖听歌,不要扰乱秩序,否则请离开。”
全场鸦雀无声,有个阿姨自以为小声地说:“哇,始皇帝果然好霸气哦!”
一下子戳中了大家的笑点,伴随着笑声的是无数的掌声。
因为是为传统的诗词歌赋谱曲,所以温如瑾的曲调本身就很有这些诗词歌赋的原汁原味。
在各场演唱会,偶尔唱完一段,温如瑾就会用当地的方言无缝衔接唱下一段,江南话、湖南话、客家话、粤语、江西话、闽南话、山东话……
那时候,听众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等当地的听众反应过来之后,整场演唱会仿佛被点燃了火//线,直接爆//炸了一样。
激动难耐地观众们疯狂地为他加油,挥舞手中的荧光棒,甚至想占到高处为他摇旗呐喊,但是pi股刚离座就想起来开场之前的要求,只能强行按耐住激动坐在椅子上。
他们激动到呼吸加速,满面潮红,温如瑾早就带了医疗团队,果然派上了用场,并没有影响正常演唱会的进行。
--------------------------------------
多年之后,人们回想起这个从来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明星,依旧记忆如新,那是一个不可超越的神话。
“你说温如瑾?那个会藏语的那个?我当然记得他!他在演唱会现场,用自己翻译的藏语唱了一段《蒹葭》。后面应藏民要求,还唱了一段《阿诗玛》,唱的可好了!”
少年会说:“当然知道他!他简直就是神话好吗!?不可超越的神话,因为他,我的初中必背古诗文、高中必背古诗文才不是噩梦!”
有些老人家茫茫然:“哦~你说演始皇帝那个?知道知道,那是我们当地的娃儿,老厉害了,是个大明星咧。啊……?什么?你说他不是我们当地的?胡说八道,他都会说我们本地话、唱我们山歌的。”
“本来不知道他的,但是有些人嘛,你知道了就得喜欢上,你喜欢上就忘不掉了,我也没办法的。”
我在修仙界搞珠宝设计
那个名为温如瑾的男人, 是这个圈子最为率性而为的人。
他想当明星, 于是他便借助家族庞大的实力, 轻而易举地入圈, 站在了多数人奋斗十几年都站不到的高位。
他不喜欢委屈自己, 于是从来不扮演人设, 不论在公众面前还是在私下里, 都洒脱地只做自己。
他想演戏,于是有了hua国影视剧历史上里程碑一样的存在——《质子》。
他想开演唱会, 于是就租赁了全国大大小小的无数体育场。
他想为古人先贤而唱, 于是唱遍了千百年来在历史长河中烨烨发光的诗词歌赋。
他说:“我只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他说:“对于我而言, 粉丝们都是小天使, 人的一生要为了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努力,我希望你们有一天, 也能和我一样, 对讨厌的人、讨厌的事,说不!”
他说:“但是我们都知道, 这太难了,所以为了能够有一天, 不向讨厌的人和事低头,现在就开始奋斗吧。好好读书,努力充实自己, 努力成就更好的你,然后,就可以离我更近, 你会发现你越来越爱那个变得越来越好的你自己。”
于是叛逆的追星少年们,咬着牙回到了课堂。
我才不是爱学习,我讨厌父母总是拿学习说事情,但是温温说了,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知识是为了让他遇到更好的我们铺路的石块。
抱着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与偶像相遇的决心,她们埋头苦学。
可是多年以后,回过头来,这才发现,其实,这一切,都应该仅仅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也仅仅只能是为了自己。
--------------------------------------
全国巡演过后,温如瑾的名气如日中天。
广告、代言、通告、电视剧本、电影剧本……雪花一样飞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