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几日的秋雨,狗娃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一方面是天公不作美,总是阴郁的。另一方面,村里给狗娃介绍女孩的人越来越多了。狗娃以前说要给哥哥守孝,现在早早过了,想要打发,着实废了翻心思。
这头要想着应对。另一头铁蛋吃醋也要管。若是不把毛摸顺了,晚上就有的折腾了。
当然,吃醋的不仅仅是铁蛋,过来走动的人,也有要给铁蛋介绍人的。
给铁蛋介绍的不可能是给介绍媳妇。甚至连妾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只说贵人身边需要个知冷知热的人。谁谁家姑娘温柔贤惠,过来伺候几日正好。
这里头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狗娃拒绝的多了,倒显得他不知世故。只知道自己发达了,也不拉一把其他人。
有时候一天来三四个人。别说狗娃,光在里屋听热闹的铁蛋都觉得烦了。就干脆让郑四回来住几日。管他谁再来,只要不是太亲近的人,都一律拦在厨房喝口茶。村里人跟郑四都不熟。加上郑四也不是个太好与人相处的人,这人来人往,总算是少了下来。
这时候,本地的税收情况总算是下来了。这也是所有人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结果是让人高兴的。因为这边欠收,百姓疾苦。朝廷免去了今年的地税粮税。不过家里养牲畜的,只要有活着的牲口,那也是按只算税的。
不光牲口,鸡鸭鹅也是要交税的。只是相对交的少。
铁蛋让狗娃带上锁头去里正那里问一下牲畜是怎么收税的,让锁头都给记下来。
回头拿给铁蛋看,铁蛋给算了一下,所有的牲畜都算下来,税款有足足五两银子之多。这个价格,都够买两头半的牛了。这也是因为家里的牲口确实多起来了。铁蛋又偏偏放在了狗娃的名头上。
狗娃掏出钱袋子,用小称将银子称好了,掂在手里都觉得肉疼的慌。
“以前竟不觉得税款竟然这样高。”这五两银子,放在过去够狗娃好好过上一二年的了。眼下去缴个税就没了。
“税确实挺高的。”铁蛋点一点头。
“也许是因为我过去没养过牲畜吧。种地的税到不算高。”狗娃无奈笑道。
铁蛋摇摇头:“最近几年的税每年都在提高。只是土地税涨的不是那么明显罢了。倒退个五六年,家禽是不用上税的,就算是牲口,咱家这些,也用不上一两银子的。只是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打仗。朝廷银子跟流水差不多,这银子用的多,就只能从税收上下功夫了。”
国家大事狗娃是不明白的。他眼里,最大到地方就是县里。只是他眼里天大的地方,放眼整个大燕国,也只是个小小的地方。
“那以后还会涨么?”狗娃有些担心道。
“谁知道呢。若是不打仗了,也许能缓和些。”狗娃不懂,铁蛋懂得也不是很多。
而且这个时空是历史上没有的。铁蛋根本猜不出这里时光的齿轮会怎样转动。
“打仗……”狗娃努力去想想那时什么样的情景,“打仗应该是很恐怖的事情吧。会不会死很多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场胜仗,都是由皑皑白骨积累的。可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是免不了这种事的。若是偏逢乱世,那更是尸横遍野,民不聊生。你无须多想,咱们这里距离京城不远。若是咱们这也打起来了,那距离亡国也不远了。”铁蛋笑一笑道。
“就不能不打吗?”狗娃有些不理解。
铁蛋摇头道:“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纷争。一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变回想尽办法去争取,甚至走上歪路,更何况是一国的利益。这种事,不是三两句说的清的。不说这个了。你们这是这么上税的?这个我是没见过的。”
第55章
狗娃稳定了心神, 想一想才道:“往年, 都是在里正那里算好了要缴纳的粮食和银子。然后一块用车拉去县里。自有收税的地方。今年粮税是免了,村里头需要为此纳税的人也就不多了。今年粮食不多,舍得用粮食养鸡鸭人就更少了。说不定还会有在上税之前把鸡鸭都杀了的。”
“那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铁蛋算了一下, “这是还是要你自己赶着马车去。我在家里陪着锁头。县里你现在也熟了,交完了税,再去买些用得着的东西。”
狗娃点头,道:“这眼瞅了就要入冬了。我还想着,顺便置办些东西送去给二姐。二姐现在身边带两个小子,肯定是有诸多不便的。只是不知今年冬天情况怎么样,若是雪小些, 过年的时候, 还能把他们娘仨一道接回来过年。”
铁蛋直到狗娃担心他二姐, 笑道:“回春堂那边我打过招呼了。记得告诉你二姐, 以后若是遇见什么难处, 只管着去回春堂。你去给他们买东西, 只管着买吃的就好。其他的, 云烟那边会吩咐着回春堂备着。”
有铁蛋这句话, 狗娃才算真正放下心来:“到底还是你想的周全。”
又过了两日, 里正带着簿子过来记录一下狗娃家要送上去的税务。回头要呈交上去。
“到底还是你家缴得多。算下来, 许是全村都比不上你一家的。今年的情况着实困难,也不知来年怎样。”里正叹了口气,将狗娃家的税记录好。
这村子本来人就不多,又都算不上富裕。早几年还有个富户, 只是人死后,家财被亲戚一分就不剩什么了。现在狗娃算是这村里唯一的富户了。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狗娃只认识陈二两个字。瞧见簿子上自己的名字,心里有种莫名的情绪,他自己也说不准。
“但愿吧。其实什么日子算好呢?别饿肚子就是好的。”里正收好了簿子,又说了两句家常就离开了。
又过了一日,里正组织了要去纳税的人一道过去。不需要纳税的人家,也都记好了名单。
其他人都穿着棉袄,有的还拿了破被盖腿一道坐着牛车去县里。只有狗娃坐着舒服的马车,还有郑四坐在前头赶马。马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跟在牛车的后头,不紧不慢的跟着。
前头的人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有的羡慕,也有嫉妒的。
原本都觉得村里头日子最过不下去的就是狗娃家了。还都挺可怜他,觉得他也许某一天就悄无声息的饿死了。
谁又能想到,这才一年的光景,人已经有钱成这个样子了。
就算是靠着别人又怎样?这眼下享受到了,就是赚到了。
为什么这样好的运气,就落到他身上了呢?
狗娃坐在马车里头,时不时挑开帘子看看外头。马车里没有炭盆,但有一个大铜炉子,炉子是上下扣着的,上面有一点透气口,里面烧着一点炭。热量散的慢,烧的慢。
不用怕人被熏到。热气刚刚好不会觉得冷。
临行前铁蛋给他准备了茶水和点心,怕他半路上渴了饿了。狗娃也有些日子没有一个人出门了,看着空空的马车里头,心里空唠唠的。
一路进了县里。交税的队伍排得有些长。不过照比往年已经好很多了。那收税的人也没什么精神,两个手持小称算银子的,一个记账的。
狗娃排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到自己。那记账的人喊了一声陈狗娃和要上缴的银子,再抬头看一眼陈狗娃都是一愣。没想到要缴这么多银子的人竟然这么年轻。这还是少见的。
缴了银子,在账本上自己的名字旁边按了个手印。狗娃也没跟村里其他人继续呆着,回马车里让郑四先去附近的商业街买些东西。先买的都是一些女人和孩子用的上的东西,尤其是两床厚厚的鸭绒被,差不多将马车里的空间都堆满了,这才驱车到了兰子住处。
兰子此时正在外屋洗衣服,大儿子正带着小儿子屋里屋外的玩闹。
狗娃下了马车,就先跟郑四一块将外头远门打开,先赶车进院子。兰子听见了声音,擦了擦手走出来。
“狗娃!”兰子忙叫两个孩子一块出来。
“外头冷,你们先进屋吧。我这边跟他把东西搬进去。”
大外甥瞧见了舅舅,顿时脸上笑开了花。他眼里,舅舅跟零嘴是划等号的。舅舅一来,他的小肚皮就要享福了。拉着小外甥,笑着过来抱住了狗娃。
狗娃摸了摸两个孩子,抱着孩子先进屋,随后再将买回来的东西一点点搬回来。
“家里什么都不缺,何必破费买这些东西。”兰子看着这大包小裹的东西,都心疼的慌。
“今年冬还不知什么个情况。若是下大雪,我怕是来不了了。所有干脆多买些东西给你们备着。你自己好对付,总要给我那俩外甥多吃些好的。他们这么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狗娃知道兰子对孩子最放心,便将俩外甥放在了嘴边,“今年过年的时候,要是有条件,我接你们娘仨回去。若是来不了。你们也别亏了自己。”
东西都搬进屋里头,狗娃还帮忙整理了一下:“这一包吃的放得住,可以慢慢吃。这两包尽快吃了吧。放坏了就可惜了。被子我给你买了新的。可衣裳还是没办法买。只买了棉花和料子。你手巧。看着给自己和孩子们做两身新的棉衣吧。其他时候也就罢了,今年过年,可一定要穿新衣裳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