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 强推完结+番外 (兔月关)


  虽然他们对林泽有很多偏见不爽,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在专门研究过科举考试中来自君贤书院学生的试卷,统一承认,君贤书院出来的学子确实都有真材实料。
  整个书院有四万多优秀学子,全部都是青州郡的人,这是何等惊人的数据?
  “这四万多的学生并不是仅仅只是科考的学子……”
  林泽解释,
  “书院在扩建之后,分了三个院区:一院是专门走仕途的科考学子;二院是专门学习各种技术的匠人学生;三院是师范院,顾名思义里面的学生是专门培养成教书先生的,到时候朝廷大力发展书院成立的时候,这些人就是中间人才。”
  如今的大稷国教育发展还只是重度于小学扫盲阶段,再往上学习深度比较高的私塾书院就暂时无法普及了,因为人才不够。
  众人闻言点头满意,发自内心的赞叹,“原来如此,这安排倒是不错。”
  “学无止境,并不只是书本才是知识,报效国家发家致富争头出息也不止科举一条路,人才丰富好多样化,才是朝廷真正需要的……这边是书院的图书馆,各位有兴趣可以进去看看。”
  林泽一边解说一边领着大家进入就近的图书馆。
  书院现在的图书馆是真正的图书馆了,比起刚开成立那会儿,这些年林泽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了不少的书籍孤本回来,几乎概括了各个领域。
  比不上皇宫藏书阁的数百年珍藏,但也是外界少有的书斋底蕴能够比的了,因为图书馆里,还有很多他默写的先进现代知识,以及他组织学生先生们共同编写的字典、地理、化学、数学等等相关知识的书籍。
  从君贤书院出去的学子口中提得最多的就是书院中的‘图书馆’,大家早有所耳闻,非常好奇。
  整个图书馆有好几层,修得十分宽阔广大,不仅有放书的书架,还有很多用来自习看书的书桌,以及每层楼都有个服务台,管理借还书书籍和各种事物。
  “图书馆里不许喧哗,具体的差不多就是这样,你们可以自由闲逛观看,有什么需要找每层楼的服务台就可以了……”
  现在图书馆还有很多看书自学的学生,为了不吵到大家,林泽没有再继续解说。
  反正整个图书馆的情况一幕明了,各种规矩也标在墙上,用不着多说,大家自己逛逛就能了解了。
  众人没有意见,觉得正合心意,点头各自分散开。
  张大人是一个人离开自己参观的,他是几个大臣中对林泽意见最深的,因为不止他本身年纪大了思想比较难改变,更是林泽这几年提出的很多政策意见对他家族影响是最大的。
  他们家族是世代氏族传承的权贵,林泽虽然没有明说要对贵族怎么样,但所作所为却都是在不着痕迹的太高百姓的地位,拉进百姓与贵族之间的距离。
  特别是对小哥姑娘的保护律法宣布后,普通民众或许只觉得是日子轻松了点儿,那些遭受歧视虐待的小哥姑娘不可怜了。
  但是对于贵族中读过书的姑娘小哥们来说,他们就学会了利用新出来的律法来保护自己,甚至争取更多的利益,这并不是个好现象,对汉子们的地位已经产生了一点动摇。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其实就是自古汉子为了自己群体的强权,控制镇压姑娘小哥们的瞎扯借口罢了,汉子们并不喜欢姑娘小哥们太聪明。
  最令大家不解的是陛下竟然还对此非常的纵容,竟然那么配合采纳林泽的建议,实在让人不解和心忧。
  所以朝中的大臣一直对林泽看不顺眼很正常。
  张大人怀着凝重的心情在图书馆闲逛了一会儿,就趁着大家不注意,悄悄溜出了图书馆。
  林泽是陛下唯一的关门弟子,他才不相信陛下真的能够大公无私一点消息都不给林泽说,就带着他们来微服私访呢!
  他始终觉得,从下船到现在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青山县的表象。
  林泽今年才多少岁,不过三十左右,这等年纪就能以一己之力领导青山县发展到如此繁华的模样?怎么可能?一定都是假象!
  从图书馆出来,张大人就离开了书院,随便叫了辆马车,自己一个人到处瞎逛起来。
  “我听说你们县的林大人住在河坝村?林大人可真是个传奇人物,能带我去河坝村参观林大人的故居之地吗?”
  “嘿嘿,这位老爷您可真有眼光,来咱们青山县就知道直接奔到书院跟河坝村来玩,这可是来咱们青山县必去的两个地方嘞,而且小人就家住河坝村,跟林大人是同村的,老爷若是不介意,小的带您去参观我们河坝村……”
  赶车的车夫不知道张大人心中是打着找茬注意,非常热情的招呼毛遂自荐。
  林泽是他们河坝村最大的光荣,河坝村的村民最喜欢的就是给外头闻名而来的人摆他们河坝村的发展历史和‘伟人’事迹了。


第169章
  因着书院挨河坝村距离近,村里闲着没事的村民就大多都会选择去书院门口做点小买卖和拉车什么的。
  并且书院需要的粮食蔬菜水果等等,也都是河坝村提供的,所以基本在书院周围晃悠的百姓都是河坝村的人,年纪大的村民趁着闲暇时间赚点外快。
  李四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他家有驴,所以干的是拉客赶车的买卖。
  其实河坝村并不止李四家有驴,因着有林泽的帮衬,河坝村这些年越来越有钱,村里有近一半的人都置办了牛或者驴,另一半没置办的则是不需要。
  “……呵呵,这村里有个有出息的人就是不一样,毕竟同宗同族,哪有不帮衬的道理?说来我也是我们村比较出息的,我自个儿做买卖,雇佣的全是咱们村的人,现在我们村也富裕得很。”
  张大人听着李四的炫耀,笑着附和,然后不着痕迹套话,
  “诶,小兄弟,你们村的林泽可是当官的,听说前些年你们这边搞什么拆迁规划,想必林大人还是给乡亲们谋了不少福利吧?”
  赶车的李四年纪今年都快四十了,不过张大人有六十,叫声小兄弟也没啥问题,这般称呼显得很熟络。
  想要套话,当然要先打好关系。
  李四没什么文化,也就这几年跟着上过官府小学的成人扫盲班,认识些简单的日常用字,文化水平不够自然察觉不到别人的用心,没什么防备笑道,
  “是啊,林泽是咱们村出去的,当然要给我们谋福利,咱们村仔细算起来那是家家户户都跟林大人有亲戚的……”
  “哦?小兄弟说来听听?”,张大人来了精神。
  “那说起来就多了,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就简单说几个吧。首先是规划拆迁,本来吧,按照官府的规定,咱们只能按照人头来算分房子的大小,虽说住是住得下,可过两年孩子们成亲再生娃,家里就得挤了。可是咱们穷苦人家又没银子补钱分大的,所以……”
  张大人慢点兴奋打断,“所以你们林大人就稍微运作给你多分点?”
  “老爷,啥叫稍微运作啊?”
  不过李四文化水平不够,没听懂。
  “意思就是你们林大人悄悄做主给你们多分点房子啊,这事情我们也常做,我做买卖雇佣咱们村的人,工钱都会比其他给得多点。”
  这下李四明白了,瞪大眼睛,“这位老爷,你们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自家乡亲当然要多帮衬,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小兄弟,难道你们林大人不为你们同村的人着想?这只是一点点的职务便利,很正常的,反正无伤大雅……”
  “这才是不正常!”
  李四非常鄙视和气呼呼,就是因为有面前这种老爷的存在,他们以前出去做工才被各种克扣。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克扣的工钱都被用到哪里去了,不是被管事贪了,就是贴补给那些有‘关系’的工人去了,做买卖的商人又不是傻子,天天贴补自家亲戚哪里行,为了不得罪‘亲戚’,肯定就要从其他地方扣出来补漏子了。
  李四想起以前在外面做工的委屈,直接没忍住吐槽,
  “我们林大人才会那样做呢!这位老爷,你们是拉把了自家的宗族同亲,但是这些拉把贴补的银子从哪儿来?还不是从其他人身上扣出来的,如此不厚道的贴补我们才不要,要知道有时候那几文钱可以救一家子命的……”
  “我们河坝村的人每户人家分的房子确实比别村要宽敞很多,但这都是林大人自己掏钱贴补给我们买的,那官府的登记上都有写着,十里八乡也都知道,林大人做事情向来都是公道为先,人情在后,绝不贪一分一毫!”
  “你知道当初林大人刚上任的时候砍了多少贪官污吏的脑袋吗?抄了多少银子宝贝出来吗?这些财富全部都当着咱们百姓的面清点的,然后充入官库,用来开办官府小学和救助贫困家庭,这就是咱们青山县为什么看不到乞丐流浪人的原因。”
  李四积极科普,他真希望全天下都是林大人这种官员,那百姓真正有好日子过了。
  林泽真的没贪一分一毫?
  张大人可不相信,水至清则无鱼,哪有什么真正两袖清风的大人,百姓如此推崇,只能说林泽隐藏的功夫比较深,手段比较高明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