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 强推完结+番外 (兔月关)
多日观察,他不得不承认林泽的私塾尽管思想教育很气人,可教学成果和方法的确值得学习,就算不能学到林泽这里的独门知识,能够借用林泽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是巨大的收获。
如果进行交换后,他们私塾的学生能够接受泽珛的上课教学方式,并且使用这些方法加深学习效果,他日青山县的才子出现率必定比其他县城高出很多。
其实江老更想直接喊大家跟泽珛私塾合并成书院,这样就能够共享林泽的拼音数学速记等等独门知识。
可一想到林泽安排的那思想教育课,一想到泽珛私塾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已经被教歪的学生,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咱们还是不要太贪心,不然青山县教育事业肯定毁于一旦!
而如果交换的话,说不准等泽珛私塾的孩子们到其他私塾体验过后,他们还能重新教育下思想把人掰回来。
老家伙倒是打的好主意啊,学完他的好办法还想挖他墙角。
想得美……
林泽当然不能痛快答应,交换生他喜欢,但他是有条件的,
“不行不行,江老按照你这么交换我可吃大亏了,先不说你们学习我的方法我本来就比较吃亏,我私塾可是要住校的,你到时候拉一堆人来,光是伙食费我就得亏一大笔,我私塾食堂吃什么这段时间您可是看见的。”
泽珛私塾食堂饭菜确实值得一点,江老老脸红,不好意思,
“那其他私塾的学生来我让他们教点伙食费,交换一个月时间,伙食加住宿3两。”
“不行,这还是我亏啊。我私塾学生都是有教学承诺的,耽搁一个月落下课程到时候考不上童生,我是要退学费的,而且不客气的说,我学生学习进度那么快,去了你们私塾能学到什么,你们教学进度才教到哪里……”
这嫌弃的话并不过分,同样年纪的孩子,林泽这边教的东西却是多很多,且快很多。
在学认字的同时泽珛私塾的学生算术、诗词都在同时进行,哪怕算术诗词都是基础的,比起其他私塾还停留在单一的认字教学上,也是高出很多。
“那你小子提的这个交换生,到底想怎么交换?”
“很简单。首先第一,你们的学生到我这里学一个月,住宿伙食加杂费每人给5两,这个银子不能让孩子承担,那些孩子家境负担不起,这是咱们私塾的交流活动,理应由私塾承担,你们同行跟来的先生一个人我要收10两。”
“大家都是为了学生好,我就不计较你们偷学我私塾的教学方案,学回去的东西最终也是受益各大私塾……”
“这个可以。”,江老点头,觉得合适。
“第二,你们的人必须跟我签个契约,我私塾的教学方法有时候比较严苛独特,必要的时候会施行体罚,如果孩子受不了可以走,但事后不能找我麻烦。”
江老再次点头,赞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严苛是必须的。”
“好,最后我的学生因为教学进度,只能去你们私塾5天,届时他们的吃住条件你们不能安排的比我私塾平日的差,如果他们犯了什么错,你们记下来告诉我,我来罚,你们不许动。”
“你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听到这里江老瞪起了眼睛。
不公平啊,他们的学生交给林泽随便处理,林泽的学生他们却不能动,这是不平等条约嘛。
“要是你们不愿意,要罚也可以,我乐得轻松。但前提是,到时候我这些孩子做出什么惊人的事情,你们别找我告状。”
林泽无所谓笑笑。
闻言,江老凝咽,表情微妙。
回想多日所见所闻,半晌,才诺诺道,
“……那我回去跟其他私塾的人商量下吧。”
第119章
看着江老怀着忐忑的心情离开,林泽心情倍儿好。
江老是青山县的儒生大佬,威望高得吓人,再加上师门背景,基本在这个小地方对方说要做的事情,其他人就算心中不愿意也不会拒绝。
而交换生这个事情,更是怎么看都是他吃亏,有江老牵线领头,众人放着好处不吃。
不过在林泽看来他并不吃亏,胜利的最高标准是什么?兵不血刃、不战而败。
他这叫文化入侵,21天养成习惯,敢把学生往他这里放上一个月,他保证下回泽珛私塾招人的时候,青山县其他私塾只能干瞪眼,不想私塾倒闭,就只能乖乖听他指挥!
段文赛等人离开,紧接着河边村的河鲜也打捞好匆匆忙忙送了过来。
光是鱼虾蟹足足就有万斤左右,其他螺蛳贝肉黄鳝等等约莫五千斤,领头送货的人是王毛子,销路是他联系的,村里也不管他才十几岁,反正交接工作交给他主持了。
“你们这是怕我跑还是怎么的?一下子给我送这么多。”
林泽看着码头船上密密麻麻的货物没忍住嘴角直抽抽。
虽然最近天气开始转凉,东西不会坏得那么快,可河鲜这东西不同,一旦死了没有急冻保存是很容易腐败臭的。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想好保存的办法,非常简单的硝石制冰,找个地窖做简陋的‘冰箱’使用,可头一次就送这么多数量他这边具体大排档开摊情况还没稳定呢。
章珛也非常为难,“我记得按照契约首次送货我定的是八千斤鱼虾蟹,两千斤螺蛳贝肉这些……”
“林先生林夫郎,是这样的,今年河里的产物比往年多了很多,我们怕不捞点都堆在河里闹腾,后面就都死了,所以才多捞了些,这多余的我们就当半卖半送,你们给半价就行。”
王毛子也不好意思。
不过谁让今年河里产得实在太多了,再不赶紧捞些出来,河里挤在一起后面很容易全部光荣牺牲,这些都是淡水河鲜,不敢往远了靠海那边游。
林泽闻言沉吟一会儿,才脸色严肃点头,
“既然如此,这次就算了,但以后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必须先按照契约来,不然我跟你们签契约做什么?我这边销售数量也是有预估的,超出了预估剩下我就得赔钱。”
“这次作罢,如若再有下次我会找你们按照契约索赔,你回去告诉那些村民,如果担心鱼捞不完死掉的话可以先风吹腊起来,我到时候也会收购,你们那边村子过年不是都擅长做腊鱼干虾么。”
“林先生,你还要买腊鱼干虾啊?这农家人都会做,能,能卖得出去吗?”
王毛子听他们竟然要风吹腊鱼跟干虾,有些吃惊。
他们河边村子因为鱼虾太多,每年过年其他村子人都做腊肉香肠什么的,河边村就只能做腊鱼干虾,如此方便保存。
以前大家也不是没想过卖鱼虾的干货,但是大多跑商根本不愿意带这种利润低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一般农家人自己都会做,根本舍不得花钱在外面。
所以林泽要收购,王毛子确实吃惊得很,想不出林泽有什么方法变废为宝。
“我自有我的办法,你们做好原产提供就是了,银子不会少你们……”
河鲜死得快,着急处理,林泽可没时间多啰嗦。
给王毛子结了账,当天下午就回村把之前招好的人手喊到一起,交代安排,务必尽快把手上的河鲜卖成银子。
村民们早等着林泽发话上工赚钱,各个激动兴奋,认认真真把林泽交代的话记牢,然后按照分组抽签,决定他们上工的地方。
6人一组,分了10组,数万斤的河鲜跟螺蛳黄鳝分下来,一组大概能拿到一千多斤的货。
如果是平日,村民肯定得发愁这么多的河鲜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就卖完,今天卖不完死掉明天可就臭了。
但现在大家不愁了,暂且不说林泽配好的调料做出来的河鲜味道堪比酒楼,就是单单是林泽神通广大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的冰,就足够大家信心满满,不愁卖完不东西坏掉了。
一千多斤的河鲜货听着多,可只要大家认真卖,一个城镇完全很快就能消耗掉。
河鲜货送过来的当天晚上,林泽就把大排档营业的事情安排了下去,抽签抽到近的就回家休息,抽到比较远的镇担心去晚,连夜就赶车出发了,为了挣钱所有人都很努力。
每个镇上的摊位林泽也都是提前打点好的,所以大家只需要为招揽顾客发愁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
青山县数十个小镇,不约而同在最热闹的街头出现一个用油布搭起来的大棚子。
那大棚子十分特别,油布是喜庆的正红色,非常醒目,里面整齐的桌椅板凳,炉子开火马上飘出的鱼汤味儿,顿时就吸引了路过所有人的视线和嗅觉。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天气凉,各位进来歇脚喝完鱼汤暖暖身,咱们‘好味道’河鲜今天头一天开张,鱼汤免费喝,其他吃食打八折,消费20文以上还送一盘麻辣螺蛳,味儿十足。”
“对对对,今天买就送,多吃多省钱,不吃进来喝完免费鱼汤给咱们凑个人气,咱们也乐呵。”
随着人群的围观,大排档干活的村民马上就招呼喊了起来。
有些话是林泽教她们的,有些话是她们自己经验琢磨的,反正第一天开张不管赚多少,总之先把客人招呼进来坐下再说,有人气才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