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这块,赚外国人的钱确实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事情,但和背着货往偏远山村走,利润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时尉上一趟山村,少说也三百,除以一个二,也是今天的三四倍收益了。
但时尉迟疑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周末去做货郎的打算。
货郎的钱来得快,但却不是那么好赚的,时尉不怕累不怕苦,但他舍不下重来一次的机会。
他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气,大概得是上上被子拯救了银河系才有了这么一次读档重来的机会,家里的一切还只是刚开始改变,他是怎么也舍不下把自己的性命忘在脑后的。
心里的想法转了又转,但表现出来的,依然是惊喜和开心。
“达先,吴盟,你们快点做小纸条,咱们明天背更多的东西上山,等我们的英语口语都好起来,一定能比现在赚更多的钱!”
四人从来没见过这么一大堆的钱,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神色怔怔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才好,听时尉说了他们也能赚钱,脸上的表情甚至是迷幻的。
“你、你刚才说什么?”黄达先愣愣地问。
“我说,你们快一点练口语,等英语好了,就也能赚好多钱了!”时尉数了一叠钱,全是一分一毛拼凑起来的,看着厚厚的一大沓子,但实际却没有多少。
“今天不管怎么说,你们都帮了我不少忙,没有你们帮忙背东西,那三大包我一个人可搞不定。”时尉一人给塞了五块钱,这次,林峰和徐施湾没有再拒绝。
不过时尉不觉得他们是没拒绝,应该是还沉浸在钱山给他们带来的冲击中,还没能和外界链接上。
不过时尉也没有嘲笑他们的意思。还记得,时尉上辈子大二的时候,靠着自己第一次挣到十块钱,并将钱攥到手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被钱冲击得甚至不会走路了。
林峰几个被冲击得神色恍惚,在抄小纸条的时候都是靠着肌肉本能动笔的。
燕京大学的学习管得十分地严格,时尉重来一次,绝大部分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让他高考一次,说不定连大专也考不上,他现在唯一庆幸的是,大学的课程和高中知识虽然有连接,但关联也不是那么那么的大,大家差不多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
时尉平时在学习上花的功夫不少,但因为时不时要出去赚钱或是想赚钱的法子,学习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充沛。
整块的学习时间少了,时尉就要把零散的时间给利用起来,比如说走路坐车的时候。
时尉抄了许多小纸条,写好序号放好,看一眼背一下,靠着这些老老实实的时间,他也是能背记好多东西的。
现在路上的车很少,除了公交车,就只有自行车,小汽车是属于绝对的稀罕品,马路上,时尉不看,只默背,这样也不怕出什么大事。
第43章
时尉不准备把这导游一直做下去,但怎么说也得先把黄达先和吴盟给带上一次。
林峰几个回见识过一回工作流程,就是说说英语推销推销旅游纪念品,算不上有多大的难度,但所有的关键都在一个英语上。有条件出来游玩并花钱买一些小东西作为纪念品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消费的主力军还是在那些和他们明显就看着不一样的外国人身上。
但想让这些外国人掏钱,坑是一个办法,但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做导游的来的美元确确实实地让人眼馋。
林峰几个确实是没信心,但时尉的那一大堆钱却给了他们无限的动力。
钱是人的胆,那一堆一堆的钱虽然不是他们的,但给他们起的激励作用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林峰他们几个家庭都不太好,手里的钱不宽裕,日子过得也艰难,光是吃饭就要扣扣搜搜的了,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发财路子摆在他们面前,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虽然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做到时尉的那种程度,但再怎么样,他们都得试一试。
不试,他们连吃饭都要勒紧裤腰带,试了,说不定就能赚了。
“时尉,谢谢你!”
周日,时尉要带着黄达先和吴盟去做导游,当然也不能就那样把林峰和徐施湾扔掉。
时尉往他们的包里塞了一些书签、扇子、挂坠等等小东西。
“金属书签五十枚,一枚三分钱,红色挂坠十个,一个一毛钱,蓝色挂坠十个,一个九分钱……”
林峰和徐施湾拿着本子记得十分清楚。
这些纪念品都是时尉“垫付”的钱。他一次性买得多,一样东西至少是一百起买的,都堆在宿舍里,也就是他的这些东西体积都小,一样几百件收起来也就一小袋,往柜子、角落里、床底下一塞,也看不出什么。
时尉说了,让他们在把东西卖出去后再把成本给他们,所以就把他们的绝大部分风险给承担了。
做这种生意,风险就只是买东西的成本,不管是书签、挂坠、扇子还是什么,成本都不低,要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就能把他们砸得头晕脑胀,这个学期就别想再吃饭了。
但只要能把东西全部卖出去,别说这个学期,下个学期的饭钱也有了。
三分钱进的书签,转手卖给游客就是六分钱,一把扇子进价就七分钱,转手就能卖一毛两分钱,那些坠着漂亮石头的挂坠就更不用说了,漂亮石头虽然不是什么玉石金银宝石,但被人雕了纹样上去,看着还是很能唬人的,一个挂坠就能卖两毛钱,利润十分吓人。
第二天,时尉和室友们就在一边挤一边背一边做着挣钱的梦朝着香山出发了。
第三天,
从东门进去之后,时尉就说:“你们往静翠湖那里走,我们往绿云舫这边走,中午我们就在香山饭店集合。”
时尉三个和林峰两个卖的东西都差不多,如果一窝蜂地走,市场就没有多少了。从东门进去,差不多就是正中间,一边一队,下午再转换一下。香山说大很大,但说小也小,上午在北边下午再去换个地方,这样就能把顾客群给扩大一些了。
潜力顾客一扩大,即便一百个里面只有一个,那基数上来了,卖出去的东西也能得了不少。
时尉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带起人来就跟顺手了,一下带了三个人,最后拿小费的时候,绿油油的票子简直能把人眼红死。
黄达先几个没眼红,他们只是羡慕中沮丧。今天一天,他们几乎什么都没干,就看着时尉淡定自若地和三个毛发眼睛和他们都不一样的外国友人说说笑笑,一边推销华国的文化,一边把各种价格高昂的纪念品推销给外国友人,换来大把大把的钞票,而他们呢?全程插不上一句话,只能机械地在那里背包递东西。
都是上一个好大学的,但这这时候,双方的差距太明显了,明显得让他们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别急,我的英语也不好,都是生活逼的,多练练,回去就多准备一些可能会用上的英语句子,背熟了记下来,慢慢的就会好的。”事实摆在那里,时尉说得再多也只会让言语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和林峰徐施湾汇合后,时尉就拿了菜单点了一桌子的菜。
五个菜全是荤菜,油亮亮的光泽看得四人眼里也闪着了光。
只不过这光是泪光。
时尉装作什么也没看见,淡定地问起林峰和徐施湾今天的生意怎么样。
“我……”林峰和徐施湾低着头,声音干涩嘶哑。
第44章
林峰和徐施湾没赚到多少钱,他们的英语不行,如果只是写试卷,英语成绩还能有个可以看得过去的分数,但让他们出来和人交流,那就没有办法了,磕磕绊绊哼哼哧哧。好在他们能做国人的生意。
能有闲工夫出来旅游的人家不会是什么穷苦人家,来一趟香山,还是有想买纪念品的冲动的,但冲动归冲动,时尉给这些东西的定价并不低,犹豫的人比果断要买的人多了不知道多多少。
但价格上,时尉又是不能退让的,他的价格定的有可以还价和后续竞争的余地,现在其他压力还没出来呢,这会儿就随随便便地把价格降低了,那之后要怎么办?
降价是不能降价的,而且林峰小队和时尉小队的定价一定要一样,不然从一边买了纪念品,然后又遇到一个从另一边买了纪念品的游客,随口一唠,发现价格不一样——价格不一样,那一定是有一个要便宜一些的。
不管当时买下来是觉得有多划算,但知道别人拿的价格要比自己低一点,即便只是低一点,那也让人心里有疙瘩。
心里有了疙瘩,再细细一琢磨,越想越难受,越想越觉得这钱亏了,那对他们长期的生意就不好了。
导游这个项目不需要本钱,顺带着卖纪念品也是个赚钱的项目,时尉定价高,而且把目标人群定位在外国游客上,不仅加强了竞争力,而且把利润也给提上来了,他现在缺钱缺得要死,一定得是把这个项目细水流长地给经营好的。
所以差价问题不能出现,林峰和徐施湾就必须要照着时尉给的价格来。
他们的定价略高,林峰和徐施湾空知道英语单词和语法但话说不出口,向外国游客的推销力度不好,一天下来也只做成了十几单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