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銮驾入山东,驻跸齐河县邱家岸。
好不容易从一大堆河图中脱身的四阿哥,甩了随行的侍卫,偷偷带着一路上天天嚷着要出去玩的苏公公跑到了齐河县郊爬山。
齐河县周山地颇多,两人选了一座最为浓翠的野山进发。
山里空气清新,野草野花遍布,不知名的树木婷婷如盖,上山的路是是被採药砍柴的人走出来的,歪歪扭扭,却颇为有趣。
苏伟拽着新冒芽的柳条,一路搂草打兔子,搅的整座山不得安宁。四阿哥背着弓箭,在纯自然的环境下,打了两只野兔。中午时,两人就着松木,架火烧烤,吃的有滋有味。
日头偏斜,苏伟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跟着四阿哥下山。
野山不远处就是官道,张保驾着马车等在那里,苏伟拎着自己的战利品,几只硕大的蘑菇,欢呼着跑过去,却在临近时被几匹转弯处疾驰而来的马生生止住脚步。
“苏伟,”四阿哥惊了一头的冷汗,上前一把将贴着马肚子站住的苏公公拉了回来。
苏伟摸了摸自己被风扫过的鼻子,回头冲四阿哥愣愣一笑,“我忘了这时候没有红绿灯了。”
四阿哥瞪了苏伟一眼,没有理会他的那‘胡说八道’,只是眉头微蹙地看着远处扬起的沙尘。
“主子,”张保慌张地跑了过来,看看鼻头微红的苏公公,转头对四阿哥道,“主子,是御前的人,清一色的蒙古贡马。”
四阿哥点了点头,脸色微变,转头看看揉着鼻子的苏伟道,“咱们快些回去吧。”
京城,明相府
大阿哥下了马车,侯在门口的纳兰揆叙连忙迎了上来,“见过郡王爷,家父身体不好,特让小臣在此恭候。”
“明相太过客气了,”大阿哥抿抿嘴唇,“请纳兰兄带路吧。”
“是,郡王请,”纳兰揆叙躬下身子,掩去眉眼间一股冷淡。
纳兰明珠等候在堂屋内,脸色带着些许微黄,与大阿哥见了礼后,将大阿哥引进量内厅。
“明相身体如何,太医可来看过?”大阿哥坐在榻上,语带关心道。
“郡王不用担心,”纳兰明珠捻了捻胡须,“老臣这是旧疾了,如今年岁大了,不免时常反复,算不得大事。”
大阿哥点了点头,“我给明相带了几株上好的野参,还望明相多多调养,早日康复。”
“多谢郡王关心,”纳兰明珠微微颔首,复面色沉重道,“今儿个请郡王来,是有件重要的事要跟郡王商量。”
“明相请说,”大阿哥隆起眉心道。
“郡王可知,日前直隶总督李光地秘密进京了……”纳兰明珠压低声音道。
“李光地?”大阿哥略一怔愣,“他不是应该陪伴圣驾吗?”
“李光地正是见过皇上后进京的,”纳兰明珠继续道,“李光地进京后与不少八旗官员秘密通了消息,老臣的门人告诉我,李光地手上有一份皇上的密旨。”
大阿哥闻言蹙起眉头,“难道皇阿玛——”
纳兰明珠叹了口气,“可惜的是,密旨的内容老臣探查不到,但可以推断,皇上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在秘密安排什么。”
大阿哥抿了抿嘴唇,目色微动,“这个时候,京中能有什么特别的事,如此看来,定是与索额图有关了。”
“郡王爷可有什么打算?”纳兰明珠眉目浓重,“这些日子,王爷一直沉寂,若是索额图大胆冒进,说不定就是王爷出头的好时机。”
大阿哥敛眉沉思片刻,转过头对纳兰明珠道,“此一事还得明相帮忙才行。”
“王爷但请吩咐,”纳兰明珠微微颔首。
三月初八,銮驾驻跸长清县,康熙爷住在长清县界首辅南村内的一家大院里,几位阿哥扎营在村外。
傍晚,太子请四阿哥,十三阿哥一同用膳。
苏伟端着酒壶,站在四阿哥身后,看着太子一直未变的微笑,圆润雅致的举止,心里颇为难受。他有一阵子没近距离地观察过太子了,但在他的印象里,从前的太子不是这样的。一件经名家打磨的玉器,初始虽带着瑕疵,略有粗糙,却往往闪着无穷的灵光,而现在的太子就像一件已经趋于完工的作品,虽然竭尽完美,却没有了任何活力。
“四弟酒量这么多年也不见长,”太子弯着唇角道,“倒是胤祥饮酒,颇带着江湖的豪爽气。”
十三阿哥不好意思地笑笑,放下酒杯道,“四哥平日忙于正事,自是没时间锻炼酒量的。弟弟贪玩,贪杯,又觉着今儿的酒好,让二哥笑话了。”
四阿哥弯了眉眼,从旁插嘴道,“胤祥是谦逊惯了的,你若是贪玩,那四哥真不知该把十四往哪儿放了。不过话说回来,二哥今日请的酒真是香醇,弟弟酒量虽不好,但也想多喝几口。”
“合你们的口就好,”太子微微笑笑,“这本也不是什么好酒,是毓庆宫窖藏的五谷酿,只不过我日前依照仆从进上的古方,泡了些中药进去,没想到今日一尝,味道竟还不错。”
三兄弟酿酒品酒的说了一通,苏伟偷偷地揉揉肚子,他现在除了饭香,什么都闻不出来。
“什么味道?”十三阿哥突然问了一句。
众人这才惊觉,在酒香饭香中,竟有一阵呛人的烟气味飘了过来。
“殿下,不好了,”外面值守的奴才冲了进来,“南村里面着火了,看方向好像就在皇上驻地附近!”
第159章 大火
康熙四十二年
长清县首辅南村
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个天际,夕阳斜下,夜幕中笼罩了整个村子的烟雾犹如张牙舞爪的厉鬼,在呼啸中吞噬一切。
太子,四阿哥一行冒着滚滚烟尘,赶到皇上暂住的大院时,房架的正梁整个砸了下来。
“皇阿玛,”十三阿哥一声惊叫,推开拦在身前的侍卫,向熊熊大火里冲去。
“胤祥!”一阵烟尘掠过,四阿哥赶在又一根梁木掉落前,将十三阿哥拦腰挡在塌落的大屋前。苏伟捧着水桶由后跟上,不由分说地将两人兜头彻尾地浇个透湿。
周遭烟尘滚滚,火情借着风势愈演愈烈,“主子,这里太危险了,咱们快走吧,”苏伟在混乱的人声,水声,土木的崩裂声中冲四阿哥大声喊道。
“好,走!”四阿哥拖着十三阿哥往外撤,反应过来的扈从侍卫纷纷拎着水桶围拢过来。
康熙爷暂住的大院连着南村的粮仓,晾晒的秸秆堆满了院子,周遭的房子又多是木架草顶,可说是沾火即燃。不过,初起便这么大的火势还是让人匪夷所思,皇上身边御前侍卫,八旗兵甲,将院子绕了三圈,如今却一个人也见不到了。
“老四,十三,你们怎么样了?”太子被一队侍卫死死挡在一个角落,寸步难行,只能隔空对两人喊话。
“我们没事,”四阿哥扶着胤祥,走到太子身侧,苏公公捧着个明晃晃的大水桶,跟在两人后面。
“二哥,皇阿玛他——”胤祥哽咽地不能出声,太子一时怔愣,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着火的大院。
四阿哥看着太子,微微蹙起眉头,恍惚间一股熟悉的味道顺着灼热的风飘到几人身侧,“这是什么味道?”
苏伟跟着嗅了嗅,朦胧地想起了什么,“这是酒的味道,是刚才太子殿下请两位阿哥喝的五谷——”
话音未完,苏伟猛地一顿,背脊上突然蹿起的凉意,让他慌忙收敛声音,垂下脑袋。
十三阿哥兀自伤心着,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对话,只剩了太子与四阿哥了然于心地默默对视。
南村的火势俨然是控制不住了,随侍的大臣、救火的侍卫慢慢围拢到几位皇主子身边。与此同时,一个犹如晨钟暮鼓,震响人心的意识在众人间逐渐升腾。
皇上葬身火海,未来的九五之尊会是谁?
朝中的大臣轮番折腾了十几年,储位依然未变。太子的声望,索额图的权势,如今看来,哪怕颇受争议,离天子的位置最近的还是入主东宫二十余年的大清嫡子。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到这些,以往与索额图做过对的随扈臣子都开始暗暗抹汗。
而此时,火场外的氛围逐渐紧张起来。
太子与四阿哥相对而立,默然无语,却壁垒分明。各自的随从侍卫看着自家主子的脸色,慢慢将手放到了刀鞘上。
苏伟咽了口唾沫,往四阿哥身旁蹭了一小步,不远处飞腾起的火星夹杂在浓黑色的烟尘中一溜烟地刮过,苏伟清楚地看到,不少大臣与护军开始向太子身后移动。
一阵木架倒落的声音轰隆隆地响起,夕阳已落到群山之后,两队对峙的人马站在冲天的火光与无边的黑暗中间。
苏伟低着头,能清晰地看到四阿哥越握越紧的拳头,自己脖颈上的汗顺着下巴落到地上,此时只知道一个模模糊糊的结局,对身在其中的他当真一点用也没有。
“臣等叩见新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涨满空气的皮球终于被一针扎破,一个高亢难掩兴奋的声音率先响起。
十三阿哥略有惊愕地抬起头,火光照耀下,人群渐渐松动,一个跪下,两个跪下,转眼间吾皇万岁的呼喊声响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