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
村长看了大家一眼:“就是换田。”
“换田?怎么换?”
村长:“就是,一亩换一亩,比如我家有一亩良田,旁边是老胡家的一亩,我就拿另一块一样大的良田跟他换,这样两块田合在一起,原本要围八面,合一起后就只要围原来的六面,挨着的那两面就不用围了,也就不用弄那么长的围栏了。”
大家一听,嘿,有道理啊,那可以省不少功夫。
村长以防万一,又说道:“当然,这个大家完全自愿啊,良田换良田,差田换差田,如果换不到,就多费点功夫吧。就这么些事,大家散了吧。”
村民们就开始琢磨换田的事了,有脑子灵活的,已经抢先一步去找人换田了。
殷裴楠他们的田都是有围栏的了,不用换,小两口手牵手回家了。
第二天殷裴楠和左安就拖着板车出去了,先去县衙拿了路引,说是去那个行商的家乡找人,其实他们是到了隔壁县,然后找了个深山弄种子去了。
这次还跟之前一样,他们先找了间客栈,买了席子和麻布袋,便到了深山里,把板车藏起来,然后找了个有小溪的地方就开始工作。
殷裴楠把种子都催生出来,熟了之后直接让它们从植株上分离,左安就拿着麻布袋在一边接,然后弄去席子上晾晒。
有了左安帮忙,这次方便了许多。收完谷子,剩下的禾蔸都不用费力去埋了,左安直接操控异能把它们沉入了地底,然后再继续……
不费多少事,就是量有些大,席子买少了点,晒谷子的场地有些小。
把席子都晒满后,两人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殷裴楠开始试验他们自己要种的新种子。新种子麻烦一些,要试验好多次才能得到能稳定繁殖的植株。
不过这也在一天之内搞定了,剩下的就是重复的工作。此后几天,他们每天只要忙半上午,其他时间就坐在树下等着谷子晒好,太阳下山收谷子回客栈。
有时候会有猎户来山上打猎,听到有人来了,他们还要把谷子收起来藏好,等人走了再晒开。
幸好,他们选的山够隐蔽,这大山里很少有人来。
五月末的天气已经很炎热,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两人坐在树下躲阴凉,殷裴楠拿着蒲扇给两人扇风。
“今天一点儿风都没有,这古代的夏天也这么热。”左安靠着树干,头枕在殷裴楠肩膀上,焉焉的。
想着中午媳妇儿就没吃多少,殷裴楠心中一动,换了个手扇风,另一个手直接催生出一株西瓜苗。不一
会儿,苗就变成了藤,迅速开花结果……
“亲爱的,来,吃西瓜。”殷裴楠抱着一个篮球大的西瓜,用拳头砸开,再用匕首分成小块小块的。
西瓜!
左安一看见西瓜就来了精神,顿时盘腿坐直了,拿起一块就吃了起来。
皮薄囊红,又甜又多汁!
甘甜的西瓜汁盈满口腔,顺着食道滑到胃里,感觉整个人都为之一震。
“爽!夏天就应该吃西瓜!”吃完一块,左安感慨一句,又拿了一块吃起来。
殷裴楠也呼噜呼噜吃着。
一直吃了三四块,左安才停了手,有空说话了。
“要说夏天最消暑的,还是西瓜和绿豆汤啊。”
“那是。亲爱的,吃饱了吗?”殷裴楠问道。
“饱了,都要打嗝了。”左安看着地上一堆瓜皮,两人把一个瓜都吃完了,他就弄了个坑,把这堆瓜皮和西瓜藤给埋了。
殷裴楠想了下说道:“我们种西瓜怎么样?这个朝代有西瓜了吗?”在殷裴楠这个原身的印象里,还没怎么见过的样子。
左安点头:“有的,好像从西边传过来的,不过还很少,京城的王公大臣们才能享用,太贵了,平民买不起。”
殷裴楠双眼一亮,道:“那我们就种这个。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种?”
左安也很心动,道:“过几天先带两个有籽的回去,给阿娘他们尝尝,然后把瓜子先种院子里试试看。不行就明年春天种。”
“行!”
两人过得还是很逍遥的。
早上吃了早饭上山,用一个时辰忙活完,然后就在树下纳凉,看看书打打盹。中午自己带了锅,随便煮点平常不能吃的菜,过过瘾。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就收谷子回客栈。
山里没人,有时候他们来了兴致,也能幕天席地地进行一下和谐的身体交流。
树下,草地上,溪水里,反正哪里都能找到野外的乐趣。
“能行吗?硌不硌手?要不要换个地方?树干也可以。”殷裴楠从身后揽住媳妇儿的腰,凑近了他耳边,担心地问道。
溪水边长着一棵比较大的树,树下有块半人高的大石头。阳光从树叶间隙洒下来,在石头上留下了斑驳的光影。
左安双手撑在大石头上,石头不太圆润,有些棱角,殷裴楠怕把媳妇的手给硌了。
左安双脚踩在过膝的溪水里,闻言摇头道:“不用,这里凉快,继续。”
说完,他扭过头。殷裴楠会意地迎上去吻住媳妇儿的唇,开启征程。
微风轻拂,溪水哗啦啦地欢快流淌着,水面上斑驳的光影时聚时散。
一圈圈的涟漪从石头那边一直荡漾开来,为小溪增添了一点别样的风采……
第60章
“哎哎哎, 小木头阿娘, 你急急忙忙拿个麻袋跑什么啊?”
“哎呀,你不知道吗, 殷裴楠和他夫郎回来啦!”
“什么?他们回来了?哎哟, 我赶紧告诉我家老东西去!”
十二天后, 殷裴楠和左安回来了, 带着四辆马车,车后是绑得结结实实的谷种, 都用大麻袋装着, 每辆马车上都有十来包。
村民们知道他们回来后, 各个拿着铜板和麻袋就往他家跑。在地里田里忙着的, 得到了消息, 也急忙跑回家, 拿钱拿麻袋就往村口左安家跑, 生怕跑慢点就没谷种了。
殷裴楠他们弄了足够的谷种,他先把给郑文浩家和姥爷家准备的谷种给留了出来。
郑文浩家虽然以金铺和布庄这些生意为重, 但是田其实也挺多的,所以殷裴楠给他们留的也多。
然后剩下的, 再卖给村民们。
殷裴楠跟村民说道:“各位,谷种运回来了, 按照我们之前的经验,每亩田大约只要十五到二十斤谷种就可以了,大家自己算算自家要多少啊。”
“什么?只要十五到二十斤谷种?不能吧?”
“这么少?万一到时候没发芽没出秧苗怎么办?”
村民们听到只要这么点的谷种,都很怀疑。这也不怪他们, 这个朝代,本地的水稻种子品质不高,出苗率很低,他们往常每亩田都要准备三四十斤的谷种,才够种。
殷裴楠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反正谷种都只有这么多,他便说道:“大家要是不放心,到时候你们再多撒点旧谷种吧。反正这里的谷种只有这么多,每户人家按照每亩十五斤的配额买,到时候有多出来的,再分。”
“阿楠,多少钱一斤?”
殷裴楠道:“对了,说到这个,我要跟大家约定一件事,你们得答应我才行。”
“什么事?”
殷裴楠认真忽悠道:“是这样,我夫郎翻阅了许多书,从书上看到种子的培育方法,我家以后会以这个种子为基础,不断尝试培育新的种子出来。如果成功的话,到时候水稻会不那么容易倒伏,也能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就会增产。不止是水稻,还有大豆花生等其他的作物,都会培育新种子。”
“阿楠你是说,以后说不定稻子比你们今年的还要结得多吗?”
“对!”殷裴楠点头,然后道:“所以,以后我们的种子会越来越好。所以,我要跟大家约定一件事,以后有了新种子,我可以优先卖给大家。但是,你们到时候多余的粮食,特指使用了我的种子种出来的粮食,要是要卖的话,要优先卖给我,我会以市价收取的,怎么样?”
“啊?什么意思?”村民有些不懂,“你还要买粮食做什么啊?”
殷裴楠答道:“要是我们培育了新种子,你们又要买的话,那我家七亩田,全部的谷子也只够给大家做谷种的,那我们不得买着吃了吗?”
其实他是想到时候开个米粮店,专门卖新品种的大米大豆花生什么的。
“哦,对,都做谷种了。”村民们反应过来,有好的谷种,他们自然愿意买更好的,便答应道:“可以的,优先卖给你们。”
殷裴楠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相信大家,也就不跟大家签字画押了。”反正到时候谁没遵守约定,就不卖新谷种给那人就是了。
“好好好,那怎么卖,快说吧。”
殷裴楠道:“咱都一个村的,也不多收大家的,比市价多两文钱一斤。也可以先欠着,到时候谷子收了之后,来换,一斤谷种换一斤半旧的谷子。大家排好队啊,一个一个来。”
还算合理,看起来比他们的谷子贵了许多,但是全部谷种只要几十斤,到时候长出来,每一亩都能多不少了。
大家便拿着麻袋和铜板排队一个个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