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沈木棉横插一竹杠,多了一个亲戚,万一沈木棉这糟老头子不同意这门婚事,他哭都没地儿哭去!
于是,顾老爷子死活不同意沈木棉认孙子。
“呸!我孙子只是借助你家!他姓沈,不姓顾!来,乖孙孙,跟爷爷回家,爷爷手里有不少好东西,全给你!”沈木棉也伸手拉沈如墨,跟顾老爷子杠上了。
“别吵架,别吵架啊!”沈如墨一个头两个大,连声劝道。
“爷爷,别闹了,既然宝宝愿意,就让他跟了沈爷爷吧。”顾叶临弯了弯唇,开口道,“我们家跟沈爷爷关系这么好,平时走动挺多的,这孙子认不认,不都一样?再说了,宝宝又不会有了爷爷忘了我们。”
他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宠着自家小孩儿,虽然有些冒酸气,心里还是开心的。
顾老爷子瞪了不成器的四孙子一眼,他这样都是为了谁!
但是四孙子都松口了,他再犟着挺没意思的,哼哼一声,心不甘,情不愿松了手,“行吧,便宜你这个老家伙了!”
他跟沈木棉是老交情,看着老伙伴这么多年孤身一人,怪可怜的,难得老伙伴愿意松口,认一个孙子,有亲人陪伴,他心里也放心许多。
沈木棉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原先他心情抑郁,脾气阴晴不定,后来见着沈如墨,心里喜欢,又收了徒弟,在沈如墨的陪伴下开朗了许多。
现在认了孙子,有了亲人,对未来也有了盼头,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他就像一棵枯死的老树重新焕发生机,整个人都年轻了许多。
约好第二天就去民政局改户口,沈木棉乐呵呵地回去收拾屋子,让沈如墨有个住的地方。
本来沈木棉那里只有一间卧室,其他房间都空着,因着沈如墨过去,特意收拾了一间歇脚用。
但是现在是自家孩子了,房间总得好好布置一番,原先的,太简陋了。
沈木棉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变一个好房子出来,让沈如墨这个新鲜出炉的孙子住。
京城这边欢天喜地,另一边的小镇上,却是电闪雷鸣。
火车哐当哐当了几个小时,沈家人终于到站了。
出站的时候,天都黑了,乌云遮着月亮,一颗星都没有。
一阵夜风吹来,冻得一哆嗦,他们缩了缩脖子,慢慢往家走。
“妈妈,我不想回家,我想住在招待所!”沈小弟拉着沈妈妈的手抱怨道,“家里床太小了,还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也没有冒热水的花洒!我们回去好不好?”
“......”沈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在沈小弟的央求下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幺儿啊,你要是想住好房子,就好好读书,以后出人头地了,想住什么大房子没有?妈妈就指望你了!”
“我不我现在就要住!”沈小弟深得沈妈妈真传,一言不合就往地上一做,撒泼打滚。
沈妈妈一个头两个大,怎么哄都不见效,最后还是路两旁的住户被烦得受不了了,打开窗骂了一顿,沈妈妈这才将沈小弟扯起来,连忙往家里走。
沈二哥骨头接回去了,看着安然无恙,但是那种骨头被卸下来的剧痛还徘徊在脑海里,经久不散。
他没想到,以前那个任他揉扁搓圆的弟弟竟然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想到沈如墨微笑着将他的骨头一块一块卸下来的样子,胆子都吓破了。
从车上下来,他直接上了火车,都没来得及换条裤子。
现在还湿漉漉的,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味道。
风一吹,屁股那里凉飕飕的,脸上却是火辣辣的。
经过这件事,短期内,他不敢再撺掇沈妈妈去找沈如墨的麻烦了。
“咚咚咚,咚咚咚。”
“谁啊!”一个不耐烦的女声从屋内响起,“大半夜的,神经病啊!”
沈妈妈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悦,“儿子,妈回来了,快开门!”
下火车的时候,沈妈妈没注意,把钥匙弄丢了,只好敲门。
想到不受控制的沈如墨,她心里更加不爽。
作者有话要说:俗话说得好,恶人自有恶人磨,不用墨墨出手,沈家人自己能把自己折腾死
第108章
屋子里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传来拖鞋趿拉的声音,沈大哥打开门,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大家子, 愣住了, “妈,你们怎么回来了?”
不是说好了去京城找三弟吗?
“别提了, 晦气!”沈妈妈摆了摆手, 进屋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问道,“有水吗?我快渴死了!”
“我这就去倒。”沈大哥应了一声, 去厨房倒水。
听到外面的声响,沈大嫂穿上衣服鞋子出来, 看着整整齐齐的一大家子人, 了然的同时也有些烦心, 她皱了皱眉, “你们怎么回来了!”
“老大家的,你这是什么态度!”沈妈妈有些不悦,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大难题,媳妇哪怕做得再好,婆婆都看不惯。
更别提沈妈妈和沈大嫂都是那种要强的性子。
要是其中一方圆滑一点倒也罢了, 站在针尖对麦芒,可不得天天吵嚷?
“我什么态度?妈,您当初走的时候, 不是说要去京城享福吗?怎么,您那宝贝儿子不愿意接手这一堆烂摊子,把你们赶回来了?”沈大嫂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早在沈妈妈打包东西想走的时候,她就知道会有今天。
她家跟沈家离得远,但是对沈家三儿子的事情,却是有所耳闻。
刚开始,是因为知青下乡的事情,人家去的都是成年的孩子,再不济,那孩子至少有十七岁。
沈家倒好,上面明明有两个成年儿子,反而让还没十六岁的三儿子下乡,插队这是好事儿吗?要下地干活儿的!十五岁的孩子能有多少力气,做得了多少活计,这不是逼着三儿子饿死吗?
这件事只是一个开头,有看不惯的,将沈家小三这么多年过得日子陆陆续续说了出来。
沈家的家务活儿全沈如墨一个半大的孩子在干,不但如此,他还要出去捡垃圾,补贴家用。
有时候回家晚了或者捡的东西少了,还要挨骂!
邻里邻居的,为了这件事,没少说沈爸爸和沈妈妈,无奈,前者跟闷葫芦一样一声不吭,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后者像炮仗,人家稍微一说,立刻炸了,横眉竖眼的,说一会儿就把孩子送到说话人家里,让他养!
硬生生把人气得没话说。
要不是当初沈妈妈确实怀孕,也确实在医院生了孩子,他们都以为沈家小三是捡来的!
没想到,沈家小三气运挺好,在乡下遇到贵人,现在去了京城。
别看沈妈妈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背后没少人准备看她笑话。
要是其他孩子出息了,沈家人说不定能沾点光,这沈家小三就说不定了。
当父母的,不说一碗水端平,至少做出个样子,不能太厚此薄彼,否则,寒了孩子的心,得不偿失。
也就沈家这两个拎不清的,往死里糟践孩子。
虽然沈大嫂跟丈夫接了公公婆婆的班,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像别人家一般,一家几口人住在一起。
但是说不定沈家小三是个傻得,真的在京城给他们买房子安排工作呢,凭什么所有好处都让别人得去了,自家只见了别人不要的?
想到以后婆家人全都到京城去,就他们夫妻俩窝在小镇上,沈大嫂心里特别不得劲。
沈妈妈当初走的时候,她也闹着要跟过去,就算住不了京城,也能卖惨说个好话,从三弟手里抠点东西出来,怎么着也比呆在家里好?
结果,沈妈妈死活不肯,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沈大嫂把沈妈妈恨上了,现在看到沈妈妈他们狼狈归来,心里有一种解气的感觉,说话更加难听。
左右现在房子是自己的,工作也捏在手里,沈妈妈和沈爸爸他们不得看着自己的眼色过日子?
所以,她还要忍什么?
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了!
没一会儿,婆媳俩吵了起来。
这筒子楼不隔音,楼上走路,隔着几层都听得一清二楚,更别提吵架了,没一会儿,就有人过来敲门,让他们安静一点。
明天还要上班呢!
沈妈妈要强,就算家里再不好,也不愿意让外人看了笑话,当下偃旗息鼓。
但是,当他们看到主卧被大儿子和大媳妇占据了,自己的东西丢在一边,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老大家的,你这有点过分了!”沈妈妈气得不行,“我们才走多久,你就把主卧弄去了,我们现在睡哪儿?”
“次卧不是有地方吗?”沈大嫂撩了一下头发,笑着说道,“我跟下面的弟弟们没有血缘关系,住在一个屋子里像什么?爸妈你们是他们父母,住一个屋没人说什么。”
“你!”
“算啦算啦!你闭嘴吧,还不够丢人的!”一向沉默寡言的沈爸爸终于开口,他拉了一下妻子的胳膊,整个人瞬间老了几十岁,脸色都灰败了。
这些年,家里对小三的忽视,他是知道的,但是家里孩子多,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也就没管。
没想到,最后家里最有出息的,却是这个不受重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