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涮羊肉......”顾老夫人一连报了好几个菜名,听得沈如墨肚子又饿了,“如墨,口水要掉下来了!”
她打趣道。
沈如墨傻乎乎地摸了摸下巴,光滑一片,一点都不湿,才知道自己被顾老夫人打趣了,他嘿嘿一笑,“奶奶真厉害!”
“你回来的巧了,刚好烤鸭弄好了,帮我试试咸淡。”沈老夫人用筷子夹起一片烤鸭,蘸酱,喂到沈如墨嘴边。
沈如墨也不客气,嗷呜一口,将烤鸭叼进嘴里,嚼了两下,眼睛一亮,“好吃!”
“好吃就再来一块。”顾老夫人弯了弯唇,很享受这种投喂的感觉。
自家几个孙子早熟,小小年纪跟老头子似得,一点都不好玩儿,现在家里多了一个活泼的,顾老夫人心里喜欢得紧,愿意多宠着沈如墨一点儿。
吃完午饭,顾老爷子闲着无聊,又开始讲他上战场的那些事儿,顾家几个孩子从小听到大,耳朵都磨出茧子了,一看顾老爷子开口,连忙找了理由躲了出去,只剩沈如墨坐在小板凳上,一脸崇拜地看着顾老爷子这个他心目中的大英雄。
顾老爷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讲得那叫一个抑扬顿挫,激情澎湃,沈如墨特别给力,听到紧张的地方眼睛瞪得老大,听到精彩的地方连连鼓掌,听到感人的地方也是红了眼眶。
顾叶锦掏了掏耳朵,用胳膊肘捅了捅百无聊赖地守着的顾叶临,压低了声音,害怕被顾老爷子逮进去残害自己的耳朵,“四哥,你从哪儿骗回来这个傻乎乎的小孩儿的?怪有趣的。”
顾叶临轻飘飘地瞅了顾叶临一眼,没说话,眼中的得意却是怎么都遮掩不住。
看小孩儿听得认真,跟顾老爷子相处不错,顾叶临放心,抬脚往外走。
“叶临啊,这快过年了,如墨这孩子要回家吗?”顾老夫人在外面浇花,看到顾叶临,问了一声,“我什么时候准备点东西,给他带回去。”
想到小孩儿要走,心里怪舍不得的。
“......”顾叶临沉默了一下,“他过年不回家,跟我们一起过。”
“哎?”顾老夫人愣了一下,“他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
“奶奶,他今年才十五岁,上面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哥哥,下乡的时候,只带了三件换洗衣服,旧的不行,料子都洗的薄了。到村里五个月,家里问都没问一声,也没寄过东西。写的那几封信,还都是抱怨他不寄东西回去。这次我陪他回家,落脚的地方都没了,他妈妈还埋怨他乱花钱。东西拿了,谁都没给喝一口,就把人赶出来了。”顾叶临嗤笑一声,“这样的家人,不要也罢。”
顾老夫人沉默了一会儿,理解了顾叶临的意思。
家里孩子多了,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沈如墨父母那样偏心偏到一定境界的,也大有人在。
这种事,他们管不了。
她叹了一口气,“这孩子,怪可怜的,以后你多照应他一下,我们顾家不缺钱,也不缺东西。”
“我会的。”顾叶临一脸认真。
沈家人不疼小孩儿,他疼。
那种眼皮子浅的,不接触也罢。
再回屋,沈如墨跟顾老爷子在下象棋。
顾老爷子是个臭棋篓子,沈如墨跟他半斤八两,两个人凑在一起,谁也不嫌弃谁,反而下得津津有味的。
顾叶锦蹲在旁边,脸色难看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几次忍不住开口,最后被顾老爷子瞪着眼睛赶到一边,他一脸怨念,蹲在墙角画圈圈。
顾叶临看到了,忍俊不禁。
心里也有些高兴。
小孩儿从父母那里得不到亲情,得不到宠爱,他愿意将自己的家人跟对方分享。
这样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阿临:沈家人不宠小孩儿,我宠!我还带着一大家子一起宠!
第98章
回家没多久, 过年了,大街小巷一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那天早上, 除了有要事在身回不了家的, 都忙活着贴春联和打扫卫生。
沈如墨摇摇晃晃踩着凳子,拿着沾了浆糊的门联往门上贴, 顾叶临看的胆战心惊的, 又不敢出声,生怕他摔下来。
沈如墨贴好了, 满意地拍了两下,抚平门联, 从凳子上蹦下来,搬着凳子准备贴另外一边的。
“我来吧。”顾叶临从他手里接过门联, 没用凳子, 手一伸, 门联就贴好了。
沈如墨:“......”
这该死的身高差!
“你去厨房给奶奶打下手, 这里有我跟哥他们就够了。”顾叶临把沈如墨塞到厨房里面,看着他小尾巴一样跟在顾老夫人屁股后面,嘴角轻轻勾起。
“哎,四哥,如墨呢?”顾叶锦从外面抱了一箱炮仗进来, 环顾四周,没找着沈如墨,问道。
“在厨房。”顾叶临拿起一个窗花, 贴在窗户上,慢悠悠地说道,“贴这些东西有点危险,摔着怎么办?你把手里东西放下来,过来帮忙,家里忙着呢!”
顾叶锦:“......四哥,你太偏心了,担心如墨摔着,就不担心我?”
顾叶临嫌弃地瞅了一眼顾叶临,毫不留情地嘲讽,“你皮糙肉厚的,抗摔!”
顾叶锦:“QVQ”
画个圈圈诅咒你!
呸!坏四哥!
吃晚饭的时候,外面陆陆续续传来鞭炮和炮仗的声音,无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此起彼伏的,特别漂亮。
吃了饺子,顾叶锦坐不住了,拉着沈如墨出去放炮仗。
“如墨他不去,你小心点,别受伤了。”顾叶临一把拉住沈如墨,瞪了顾叶锦一眼。
“......四哥我怎么觉得你在养儿子?管这么多!我爸都没像你这样!”顾叶锦嘴角微微抽搐,他眼巴巴地瞅着沈如墨,“如墨,别听我四哥的,走,哥带你去玩!”
“叶锦哥你去吧,我在心里陪着你!”沈如墨笑着给顾叶锦打气。
他挺怕炮仗的声音,砰啪的一声,小心脏都跟着颤抖一下,怪吓人的。
“那好吧。”顾叶锦有些失望,他扁了扁嘴,抱着炮仗走了。
“奶奶,我们回房拿个东西。”顾叶临打了一声招呼,带着沈如墨回房间。
“阿临,拿什么啊?”沈如墨疑惑地问道。
顾叶临没说话,坐到床边,朝他招了招手。
沈如墨乖乖过去。
“知道你怕炮仗的声音,带你上来躲一躲。”顾叶临弯了弯唇,把小孩儿搂在怀里,捂着他的耳朵,“等声音少了,我们再下去。”
“嗯!”沈如墨没想到顾叶临这么细心,竟然注意到自己的害怕,心里甜甜的,特别高兴。
以前可没人对他这么好。
过完年,沈如墨和顾叶临带着大包小包回到村里,里面装着的都是顾老夫人等人满满的爱。
虽然只相处了短短一个多月,顾家人对沈如墨这小孩儿喜欢得紧,让沈如墨有空多跟顾叶临来家里坐坐。
比沈家还像沈如墨的家。
回到村里,两个人捋起袖子收拾屋子,这时候,潘爱莲过来了,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她过年期间结婚了,嫁给之前救了她的李明德。
现在从知青大院搬了出去,看样子生活得不错,面色红润,脸上一直带笑。
肥皂厂的生意也好了,她又琢磨着服装厂的事情。
现在政策开放了,衣服的款式也不是单调的中山装和列宁装,一些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甚至有了颜色鲜艳的裙子。
小县城也开始跟风。
在这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只要胆子大,脑子灵活,就能狠狠赚上一笔钱。
沈如墨听了,一脸祝福,他也希望潘爱莲能好好生活。
过完年,开始春耕。
经过灵泉的温养和伙食的提高,沈如墨开始长个儿,几乎一点一个样。
本来只到顾叶临胸口,现在到他脖子了。
他现在还小,还会继续长高。
力气也大了许多。
春耕结束后,顾家送来一个好消息,顾叶临和沈如墨终于可以回京城了!
但是现在知青回乡的少,不能大张旗鼓办这件事儿,他们连夜收拾好东西,只跟关系好的那几家打好招呼,将锅碗瓢盆被褥什么的送人,轻装简行离开了村子。
沈如墨牵着顾叶临的手,走着走着,忍不住回头,眼睛有些湿润。
虽然在村子里需要很辛苦地劳作,跟其他人也有一些摩擦,但是这里还是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现在要走了,怪舍不得的。
“以后有空,我们可以回来看看。”顾叶临捏了捏沈如墨的手心,作为安抚。
“嗯。”沈如墨笑着点点头。
这次回顾家,心里没有那么忐忑了,沈如墨只恨没有生出一双翅膀,能够立刻飞回去。
顾叶峰提前打点好了,他们拿的是两张卧铺,还跟列车长打了招呼,这一节车厢只住他们两个,不让别人进来。
也就这两天不过年不过节,坐火车的人少,不然安排不了。
收拾好东西,列车长带着列车员过来问候,沈如墨从包里掏出几个空间里的水果。
对方一看,这水果看着品质很好,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肯定是特供的,连连摆手,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