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回眸已半夏)


  黎锦想了想,一本正经的回答:“内子最好看。”
  陈西然沉默了,感觉自己受到了各方面的碾压。
  确实,黎锦的夫郎长得又乖又好看,就算站在黎锦这样出众的人身边,也不失风采。
  他怒道:“我决定了,我要赶紧考中,娶媳妇儿,生个儿子,你家崽迟早要嫁到我家!”
  这回轮到黎锦无话可说,他总不能默默诅咒陈西然不中吧?
  算了,还是期待陈西然头胎别在三年内出生吧。
  古时有‘女大三抱金砖’这么一说,但若是妻子或者夫郎比男人年纪大太多,那就会受到很多人冷眼和指责。
  不是说黎锦不想让包子嫁入陈西然家,而是他觉得结婚是自己的事情,这么早直接给孩子搞一个包办婚姻,以后也不见得一定会幸福。
  成亲这件事,还是等包子长大了再说。
  翌日清晨,黎锦习惯性早起,洗漱后先默了半个时辰书,陈西然那边才传来动静。
  随后几人一起下楼吃饭,早餐就是普通的清粥配酱菜。
  赶车的师傅去喂牛,黎锦和陈西然收拾好各种文书,准备进城去县署礼房领报名表。
  两人要去县署的时候得经过内城守卫,因为他们来自县城方圆百里内的村庄,可以免去路引。
  只要登记姓名和籍贯。
  守卫看着他们的模样,就知道是来报名童生试的学生,也不为难,直接让他们进去了。
  黎锦和陈西然到的时候,县署礼房前已经排起了长队。
  黎锦估计了一下,前面至少有三四十人,都不是熟面孔。
  他突然想到上辈子看过的文献上,有这么一句话“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生员就是秀才。
  只有考过了县试,才算童生。这句话说的就是一千个童生中,才有十个生员。
  这个几率简直太低了。
  他们来的早,礼房门还未开,周围只有衙役严肃的站着。
  虽然没人来维持秩序,但大家一到这里,就自觉缄默,并且跟着上一个人排队,没有人插队,更没认敢大声喧哗。
  巳时一到,礼房门开,在场的学生挨个上前呈上自己的履历、互结和具结。
  履历就是年龄、籍贯等,且规定考生不能在父母丧二十七月内报名。互结和具结指的就是五名考生互保,秀才和村里人具保。
  报名是个细致活儿,虽然黎锦前面只有三十多个人,但轮到他时,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他呈上自己准备好的文书,在一边填写报考名录。
  黎锦如今的字已经在整齐中带了自己的风骨,那边检查文书的大人甚至不禁多看了两眼。
  黎锦提交后,在外面等候陈西然。
  陈西然一早上没说话,拉着黎锦开始滔滔不绝:“这也太严肃了,寒冬腊月我居然站了一个多时辰都没跺脚,最后能抬脚走的时候,都快要没知觉了。”
  黎锦也觉得鞋底都是冰碴子,冷意从脚底板往上窜。
  “咱们去喝点热汤,然后我想去书肆。”
  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自然不能这么快就回去,黎锦打算找点书看,帮助自己了解这个时代。
  另外,县试是县官主持,书肆里学生多,万一能打听到一点县官的喜好,说不定回对考试有所帮助。
  毕竟宋先生也说过,县试一般是四场或者五场,具体怎么来,全看县官安排。
  如果是五场的话,最后一场考试,极大可能就是县官自己出题,来筛选考生。
  陈西然没什么打算,但他也决定跟着黎锦走,反正黎锦有什么消息也都会告诉他。
  也不能说他太依赖黎锦,主要是陈西然只喜欢小道消息,不喜欢跟书本有关的内容。
  个人性格使然。
  黎锦先把自己的想法跟陈西然说了一下。
  “你去县城里最大的茶楼,周围有人说道县官喜好,你就悄悄记着,千万别主动提问。”
  陈西然一口答应了:“好。”
  黎锦接着说:“我去书肆打听,下午咱们俩回客栈总结。”
  黎锦找人打听了一下书肆的位置,自己掸掸袍子,就朝书肆走去。
  在这里,黎锦发现科举方面的书架有五个,《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册占了三个书架,而另外两个书架全都是算术类!
  旁边有外来的考生询问,掌柜的笑道:“陛下今年起推崇算术,算天象、算工部制造、算户部的税务制度等等……”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的日期全都是农历。所以元月就是过年。
  【笞刑: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的轻刑,针对轻微犯罪而设。】


第63章
  黎锦按耐住自己震惊的心情,先拿了一本正统的史记看。
  如今他已经习惯从右往左、竖着看书了。
  这一看,黎锦发现其实这个世界跟自己上辈子的古代有很多重合的地方,只是在性别方面多了哥儿。
  并且,每个皇帝的名讳虽然不一样,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大概率类似。
  黎锦松了口气,一边听身边人讨论算术有多重要,一边又拿起了一本地理类的书籍看。
  原来这个时代的首都也是燕京,鸿雁村在整个国家的北方,如果按照上辈子的地图来算,那大概就是在陕甘这一带。
  黎锦其实对这里的地貌还算满意,毕竟古代交通不发达,大多地方都是土路,坑坑洼洼,下雨了更是泥泞不堪。
  如果他身在蜀地,那想要去燕京,至少得花三个多月的时间。
  陕甘这一代大多数是平原,而且连着渭水,交通较为方便。
  黎锦了解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又去看了一下九章算术,在他感觉饥肠辘辘的时候,才往外走。
  那书肆的老板见多了这样的外来学生,看一天书却又一本也不买,他也不恼,笑着看学生们远走。
  反正,他们过两天还是要来买算术书的。
  这会儿谁要是吝惜钱财不肯买,那就等着名落孙山吧。
  只要是明眼人,考虑之后肯定会来买。
  黎锦回到客栈,陈西然已经为三人续租,白日续租只需要九十文,能省一点是一点。
  陈西然看到黎锦后,赶紧叫菜,说:“我都要被饿晕了,阿锦,你此行可有收获?”
  黎锦看着他,淡定的说了两个字:“算术。”
  陈西然下一秒就要从凳子上跳起来,他压低了嗓音:“还真的可能要考算术?我还以为茶楼那群人框我!”
  黎锦说:“书肆里科举方面的书籍有近一半都是算术,应该没差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在宵禁之前,我们先去买书。今日前来登记的考生大概有九十人,报名时间一共五天,至少五百人考县试。
  咱们镇子上算术类书籍不全,我担心县城里的很快就被卖光。”
  陈西然只能跟着黎锦加快速度吃饭,然后去买书。
  这种时候就不要去堵那百分之十不会考算术的运气了。
  书肆的掌柜见这个年轻又俊朗的少年再次回来,说:“两位可要买书?”
  黎锦说:“是的,请问掌柜,哪几本算术书覆盖面广,又适合初学者?”
  掌柜的说:“既然你如此问了,那我也不诓你。”
  他转身去书架上拿了三本书,“这三本都是算数的入门书籍,这本是咱们知府大人主张编纂的。如今距离县试时日无多,习得一本已是不容易。
  悄悄给你们透露一下,我这里的书,都是衙门的师爷前日让我准备的。”
  前日……也就是前两天。
  黎锦想,那就代表县城的学生也是最近才知道要考算学,这么说来大家都在一个起点上。
  听到这话,黎锦不再犹豫,挑了一本覆盖面最广的书籍,另一本就是知府大人编的。一本三百文,一共花去了他六百文。
  不管怎么说,知府大人的面子一定得给,指不定县官也研究知府大人的书籍再去出题呢。
  要不然这本书也不会摆在这里。
  陈西然则没有这个顾虑,一次性三本全买了。
  黎锦说:“你又看不完。”
  陈西然:“我就买个心安啊!”
  陈西然还想给黎锦也把最后一本也买了,但黎锦摆手拒绝了,“内容大同小异。”
  入门的书籍而已,确实不需要太多。
  再者,他作为医学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医学统计学等,学了这么多年了,底子还是有的。
  况且,这种入门的算术习题,其实宋先生此前也讲过。毕竟算学也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
  只可惜宋先生之前说:“这么多年都没考过算学了,你们这次大概也不会考,这些你们只需要了解就行。”
  此前宋先生讲过最难的问题大概就是鸡兔同笼,只不过题目的描述比较晦涩,需要多看几遍,以免理解错了意思。
  但黎锦觉得,此次县试中若是真的考了算学,恐怕会跟实业沾边。
  知府大人这本书中就列了一些用基础算术解决生活中的采买问题。当然,若是涉及到工部和户部,那算起来就更加深奥。
  这已经不算单纯的算学了,前面应该加了‘应用’两字,成为‘应用算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