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回眸已半夏)


  要知道他跟自家弟弟们说话,都得带着命令的语气,不然他们没一个人听。
  莫子旋甚至还幻想过哪个弟弟可以乖一点,但刚生出来那会儿乖巧的,到后来就成了最调皮捣蛋的,比如老五。
  莫子旋也是一脸的郁闷。
  “泉叔,你说四叔什么时候娶妻生子?”
  知道实情的泉叔:“这个还得看四爷的意思。”
  莫子旋又说:“也就四叔性格沉稳了,他的孩子一定也这么乖。”
  泉叔:“希望吧。”看来自家小少爷很‘嫌弃’弟弟们。
  说话间,他们的主帐已经扎好了,几个弟弟腿脚上还带着泥,围坐在火堆旁等他。
  莫子旋让人拿了个盘子来,把糖放上去。
  “给你们当加餐了。”
  小包子的手才多大,再加上小孩子又不知道拢着手指,一下也只能抓五六个,这一把刚好是五个。
  四个人吵翻天,最后还是决定把最后一颗糖留给大哥。
  莫子旋正在扎马步,说:“我不吃糖。”
  作为最调皮捣蛋的老五突然一脚踩在大哥的脚面上,趁大哥张口的时间,把糖塞进他嘴里。
  老二老三老四都被他的操作惊呆了。
  老五拍拍手:“这不就完美解决了么?”
  莫子旋:“……”令人糟心的弟弟们。
  黎锦这边,莫子旋刚一走,小包子就拽着黎锦的手,“爹爹,包子站了好久,累。”
  言语间,对话这么多的莫哥哥有些嫌弃。不过,更多的是求表扬。
  黎锦赶紧把崽子抱起来,“包子很乖。”
  他另一只手撩起马车帘子,道:“文文,那边烤肉好了,我们去吃。”


第130章
  黎锦和秦慕文自小给小包子吃的东西就比较清淡,就算吃肉一般也都是精心的烹煮好,鲜少直接烤来吃。
  故此,第一回 吃到火烤兔子腿的小包子整个人都激动起来。
  很想一口气把兔子腿啃完,但秦慕文不让他吃那么快,期间还得让他喝点蔬菜汤。
  到底行路在外,蔬菜也大多都是挖来的野菜,煮好后只有淡淡咸味,完全不似阿爹煲汤那般好喝。
  更不像烤肉那般酥脆多汁,提前用酒腌过,烤的时候就算只洒盐巴,也自带一股鲜味。小包子很是喜欢。
  不过阿爹这么说了,小包子也只好照做,喝口汤吃口肉,很是乖巧。
  其实对比起黎锦和秦慕文来,小包子更听阿爹的话。
  如果爹爹这么说,小包子可能就‘演技派’的皱着一张脸,奶声奶气的说:“汤给爹爹喝。”
  但看着他吃饭的人是阿爹,深知他的小套路,包子只能乖乖照做。
  吃完后,那位千户适时的出现,带黎锦一家人去帐篷休息。
  而老五,正蹲在帐篷外默背《芄(wan)兰》,出自《诗经·卫风》。
  将军府的孩子,虽然主习武,但至少《四书》《五经》也是得会背的,字也得写的有风骨。
  可老五今年才八岁,《芄兰》都是半年前阿娘催他背的了,在兵营摸爬滚打大半年,他早就把诗经泡到九霄云外,这会儿哪会记得?
  “芄兰之支,童子佩、佩、佩……下来是什么啊!”
  老五找耳挠腮,老二老三老四一脸的爱莫能助,他们也大半年不学这些东西了,哪里会记得。
  可大哥说了,他最近性子太跳脱,要么背《诗经》里他最新学的一首诗,要么就背《圣谕广训》。
  不然回去就罚抄十遍。
  老五不想抄书,可这俩他一个都记不住。
  不过,对比起来,《圣谕广训》那玩意儿太拗口,七八岁的老五很不喜欢,反倒是《芄兰》他还有些印象。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小包子牵着爹爹的手,给他补充道。
  这首诗他给弟弟念过,背过。
  老五刚刚躲在远处见过小包子,这会儿再见到他,一眼就认出来。
  他眼睛一亮,“对对对,接下来呢?”
  小包子被突然冲到面前的老五吓得后退一步,半晌,说了俩字:“忘了。”
  老五还想再靠前一步,莫子旋叫住了弟弟:“不得无礼。”
  若是他不开口,黎锦就得把小包子抱起来回屋了。
  老五说:“大哥,你刚刚可没说不能问别人,泉叔不给我说,二伯又休息了,好不容易有个人会的,你可不能拦着我。”
  莫子旋一脸的黑线,没说不能询问,但也不是凑到人脸上这问法。
  小包子皱皱鼻子,是真的被吓到了,嗓音里带了哭腔:“我真的忘了。”
  老五当下就手忙脚乱,“你、你别哭啊。我不过去了,我往后走,你别哭。我认错。”
  黎锦让小包子先行进帐篷,自己跟管家说这个误会。
  虽然莫子旋身份尊贵,但他到底是个小孩子,黎锦还是更情愿跟成年人交流。
  管家无比通情达理,说:“希望不要吓到小哥儿。”
  当晚,将军府五个小少爷住在一个帐篷里,莫子旋起夜解手,听到老五睡梦中还在嘟囔‘你别哭,我再也不敢了’。
  过了会儿,莫子旋回去睡觉,老五又说,‘你眼睛可真好看,笑一个给我看看,我就给你表演猴子捞月’。
  莫子旋挑了挑眉,凭着月色能看到自家五弟上扬的唇角。
  过了会儿,莫子旋原本准备睡了,突然身子一僵,黎叔叔的帐篷和自家挨着,他、他不会能听到吧?
  黎锦能不能听到老五的梦话,谁都不知晓。
  只是后面几天,都没再让小包子单独出来跟玩耍了。
  一行人就这么奔波了十一日,总算可以眺望到京城了。
  不出意外,午时前应该可以进城。
  之前赶路时候,管家泉叔偶尔会跟黎锦闲聊,说了些京城街道的风貌。
  以免黎锦刚到就人生地不熟的碰软钉子。
  距离城门还有段距离的时候,黎锦也主动提出了脱离将军府的队伍。
  毕竟他只是来进京赶考的举人,没道理直接就傍上将军府这棵大树。
  管家泉叔也是个明白人,在黎锦的马车脱队后,直接吩咐其他人加快步伐,很快就跟黎锦拉开了差距。
  老五数次想撩开窗帘看那辆马车的踪迹,但都被他家大哥按回去了。
  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呢。
  =
  庞老给的宅院位置果然不错,里面还有将军府派来的仆役天天打扫。
  黎锦一家人午时后进门,每个房间都被打扫的纤尘不染。
  黎锦给了车夫几块碎银赏钱,车夫当下就明了的拱手:“老爷放心,小的绝对一个字都不往外说。”
  “有劳了。”
  将军府买下这院子子的时候很低调,庞老也没来住过,故此周围邻居并不知道屋主的真实身份。
  这会儿黎锦拖家带口搬进来,他们也仅仅是按照礼节前来道贺而已。
  黎锦拱手还礼,顺便解释自己的情况:“在下黎锦,字修之。这房子是亲戚的,在下来京城赶考,故此暂时借助一年。”
  邻居是私塾的先生,见多了白发苍苍的新科老举人来京赶考,黎锦这么年轻的还真的是少见。
  他笑道:“巧了,咱们这周围赶考的举人很多,你下个帖子,改日大家聚一聚。”
  邻居见黎锦年纪不大,孩子却已经不小,一个说话做事很是乖巧,另一个虽然尚在襁褓里,但看起来也到开口叫人的年纪了。
  本朝有考中秀才再娶妻生子的惯例,邻居以为黎锦少年时就考中秀才,对他夸赞了一番。
  黎锦笑着解释:“非也,我是壬寅年的秀才,成家在先,科举在后。”
  “那你的定力可真的让人佩服了。”
  邻居回去后,深深一想,新搬来的黎修之前年才中秀才,今年就来京城准备会试,这岂不是代表他短短两年就考中了举人?!
  去年正科,今年恩科,也不知道黎修之是哪一年考中的。
  但无论他哪一年高中,这个速度都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快了。
  一家人就这么在京城定居下来,这里的物价比宁兴府要高了一半,但能买到的东西种类也更多。
  牛乳、牛肉、螃蟹等在宁兴府基本上看不到的东西,京城都有。
  黎锦当天下午只买了些必备的瓜果蔬菜和木柴,剩下的摆件以后再置办。
  傍晚,他又写了几封拜帖寄给京城外的书院和文人圈子。
  如今已经十月底,算上过年的时间,黎锦最多也只能复习准备三个月了。
  其实,真考中了举人,就不必拘泥于去书院学习。
  一般情况下,乡试前几会拜自己中举那年乡试的主考官为师,进京后就常去师父门下拜访。
  黎锦跟很多普通举人的情况一样,没有拜主考官为师。他唯一的师父还只是教书法的。
  但黎锦依然得给京城的文人圈子和书院寄拜帖。
  其中也有他自己的考究。要知道,文人都是讲究风骨的,之前在府城没寄拜帖是黎锦的失误,京城藏龙卧虎,他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就算人家看不上他一个小小的解元,但自己礼数得周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