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和前男友一起穿越了[种田] 金推完结+番外 (孟冬十五)


  这主意也是沈雄出的,他料定了李家军带着东西跑不快,意图人货两得。
  不承想,李家军各个拿出去都是帅才,可不像京城中水这么深,将官每做一个决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制胜,而是怎么才能不落人口实、不被政敌攻讦。
  那曲副将跑到河中府,眼瞅着追兵跟上来,一不作二不休,当即把三千斤面果散到沿途村落,自己揣上种子,带着亲兵,一头扎进了密林里。
  追兵们忙着抢面果去了,哪里还有心思追人?
  即便如此,村民们还是千方百计藏下了许多,一家几口想来可以活着度过这个冬天了。
  消息传回李家,李三郎破口大骂:“石家老贼,狗吃了良心!”
  阮玉跟着他一块骂,恨不得带上人杀到京城,把石裘从龙椅上赶下来。
  李四郎同样愤愤然,粗声道:“大兄,下令罢!”
  李曜摇摇头,面色平静。
  这样的结果他早就料到了,此时他的心里生出另一种担忧。
  石裘年纪越大,越没了魄力,他原本有六成把握能稳住对方。然而,并没有。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他找到了比自己更力的合作对象。
  是安州,还是南地?
  不会是琅琊,琅琊王的为人李曜了解,既然他选择了与自己合作,绝不会背信弃义。
  还有一种更恶劣的结果——契丹。
  除了沈雄,朝中不知道还有多少契丹的钉子,就连官家当年能够上位,也同某个契丹王子脱不开关系。
  说起来,李曜当初杀入契丹营帐,一连取了十余个契丹贵族的性命,却没有赶尽杀绝。如今正是当年同石裘有瓜葛的那位王子当政,成了新任的契丹王。
  李曜瞅了瞅眼,倘若石裘当真奴事契丹,皇城的寝殿就该换个人睡了。
  ***
  李家阁楼,灯火彻夜不熄。
  李曜同心腹们紧密布置,叶凡不耐烦听,便带着胖团和白鹿,绕着村子慢悠悠地走。
  李曜没有阻拦,只是暗中吩咐墨青远远地护着。
  胖团悄悄地告诉了叶凡,他只当不知道。
  不知不觉走到晋江边,此时已经进入冬月,江面上飘着薄薄的一层冰。
  码头那边原本用深色的木板搭着,有青色的石阶,薄薄的青苔,娘子们站在楼上可以看到一排排尖顶的小船坞,还能看到船工们打着赤膊,喊着口号,一箱箱一袋袋地往下搬货。
  村里的小孩过来摸鱼,会悄悄摸到船上,偷了管事的鱼网撒到河里。即便被发现了,不过是挨几句骂,紧接着便能得到一篓子鱼。
  然而,此时这些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两丈多高的土墙,将晋江截断,土墙中间盖着一座圆筒状的坞堡,了望台、射击口投石器一应俱全。
  只是没了鱼网和笑声。
  西边炭场,在榆树庄的西北处,不高不低的土山,底下挖出长长的矿洞,一车车黑炭沿着轨道被工人们拉出来。
  这条轨道还是叶凡想出来的,当然,他参考了系统里的资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效率。
  快过年了,这批炭石原本是要分给村民们过冬取暖的,这时候却被拉到了熔炉中,赶制出铁甲、兵器。
  叶凡从荷包里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的是大肚炉子,九十年代北方农村用的那种,里面放上蜂窝煤,取暖、做饭都好使。
  他原本想做出来,一个屋子里放一个,烤个芋头,煮锅毛豆,就着小酒,和前男友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估计,也是不成了。
  叶凡的心情无比低落,他怎么都没想到,李曜的大义,招来的却是对方的反水。
  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脑子清楚的吗?


第87章
  【就……这样认命吗?】
  朝廷的军队来得气势汹汹。
  与先前的犹疑和试探不同, 这次朝堂上下意见空前一致——拉拢叶凡,得到面果种子。
  樊副将丢下的那些面果让他们看到了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当然, 还有危机——倘若掌握在敌人手中的话。
  上位者忧心李曜以此为筹码拉拢朝中肱骨,在百姓中树立威望;各地节度使也担心大宁借此招兵买马, 一家独大。
  因此, 各方势力一拍即合,由京兆府、太原府、西京三支守军同时开拔, 朝着大宁进发。
  安王坐拥安州,没有响应京城的号令, 也没有站在李曜这边, 明显是想坐收渔利。
  安荣自知说不动安王, 打着交换面果的名义,给叶凡送来三十车年货。
  实际上,那些平板车底下全都安着暗箱, 就连押车的人都不知道——他们是安王世子安槐的人。
  要不是安荣打着换面果的名义,又主动说让安槐的人押车, 这些车子根本出不了城。
  “不就是猪头、牛头、鹿头么,大宁本地也有,干嘛叫人大老远送过来?”
  叶凡戳戳猪皮子, 敲敲山羊角,小声嘟囔:“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不说带着人过来帮忙,还想要我的面果, 妄我平时把他当朋友!”
  李曜听着他不满的话,一句都没替安荣辩解——尽管,他心里已经明白,安荣此举绝不是为了送三牲,更不是为了换面果。
  车队进村时他就注意到了,夯实的路面留下明显的车辙印,可见车上之物十分沉重。
  更何况,腊月都没到,却早早地送来年礼,还是在这种敏感的时期,怎么看都不像安荣的作风。
  看着车上的“节礼”,李曜眯了眯眼。
  古时铸剑,剑成之后需以三牲之头祭祀上神,用的便是猪、羊、鹿三牲。
  安荣的意思,不言而明。
  李曜给墨白使了个眼色。
  墨白当即会意,笑呵呵地请押车的亲兵们去喝酒。
  这些人得了安槐的吩咐,起初不敢离开车子,却架不住墨白口才实在好,终于没把持住,被墨白拉到李家大灶上吃面果饽饽去了。
  叶凡冲李曜竖起大拇指,“你身边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李曜笑笑,“二姐叫了两趟,别耽误了,去用饭罢。”
  “你不来么?阿姐说今日蒸了花馒头,还有甜窝窝。”
  说这话时,叶凡的语气有些低落——想到眼下的形势,真不知道这种平静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李曜低垂着眼睑,眼光专注地看着他。他抬起手指,将指肚放在他嘴角旁,向上提。
  “幼稚。”叶凡扬起嘴角,拿手肘杵了杵他胸口,“请你吃饭,到底去不去?”
  “你先去,我稍后就来。”
  “那我们先吃,可不等你。”
  “好。”
  “放心,给你留俩花馒头,老鼠模样的,哈哈!”
  叶凡占了个口头便宜,笑嘻嘻地跑到了坡上。
  白鹿没进院子,兀自到南坡吃蘑菇去了。
  胖团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终还是朝李曜挥了挥手,飞着找叶凡去了。
  李曜背手而立,直到看着叶凡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这才敛起眼中的暖意,面色严肃地朝着李家庄园走去。
  三十车平板车整整齐齐地停在内院——这里是整个庄园中最安全、最不会被人窥探的地方。
  院中的女眷得了二夫人的吩咐,早就回避了。
  李曜命人将车上的猪头羊头卸下来,车板撬开,露出一格五尺多长,三尺来宽的暗箱。
  暗箱中塞满茅草,茅草之间竟是一支支锋利的箭头!
  不用李曜发话,长随们便激动地将其余车子一一拆开,果然,都有暗箱,箱中除了箭头,还有长刀、枪.尖等。
  墨青啧啧称奇,“裹着茅草便不会发出铜铁碰撞之声,除去木杆只留箭头,能多装十倍不止,这个安二郎可真聪明!”
  不得不说,这三十车“节礼”对李曜来说的确很有帮助。
  “此事不要张扬。”
  “即刻命人重新造车,将暗箱除去。”
  “不要留下破绽。”
  墨青一一应下。
  之后又想了想,忍不住问:“小郎那边也不说么?”
  “不必说。”李曜毫不犹豫地答道。
  墨青愣了愣——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些节礼是给叶小郎的吧?
  李曜挑眉,“有何问题?”
  “没!”墨青本能地答道。
  李曜满意地点点头,负手而去。
  在那个小小的窑院里,凡凡在等着他吃饭,还给他留了裹着糖的花馒头。
  虽然……是老鼠模样的罢。
  ***
  各路人马来到大宁之后才发现,事情根本不像他们想得那么容易。
  先说太原守军,连大宁县的城墙都没瞧见,便被早已埋伏好的晋州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太原节度使是个怂货,年过半百就指着这么点人马养老呢,单单打了一仗便死的死,伤的伤,还莫名其妙丢了许多。
  ——得了,面果不要了,老子回家抱孙子去了!
  李曜听说了这件事,派人送过去一千斤面果,一来奖励他的识相,二来也算换他那些人。
  太原军中原本就有许多晋州人,不过是让嗓音清亮的小娘子唱了几首家乡小调便勾来了几千人。
  一斤面果换几个人,这买卖划算极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