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宋家老太爷教导子弟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姚圣安从前还嗤之以鼻,不以为然。此刻想想,果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当年宋家老太爷之所以会教导子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是为了享受此刻这种绝处逢生的喜悦。
姚圣安想把洗白姚家的希望寄托在他到宋家坟前磕头赔罪的行程上。
这种想法,陶暮自然是知道的。虽说沪城一行后,陶暮看似不再关注圣安集团和姚家。但曾经受过宋老爷子恩惠的那几位受害人,却一直惦记着要报答陶暮和宋老爷子的恩情——当然,也是为了跟陶暮以及隐藏在陶暮身后的厉啸桁套套近乎。所以时不时的打通电话,报备一下姚家如今的处境,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陶暮对于姚家的现状,也是了如指掌。以己度人,他能想到姚圣安为什么会这么积极。换了他是姚圣安,只怕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洗白兼示弱的机会。
他从前就说过,世人慕强且怜弱。这其实未必是件好事。陶暮自己便利用过这一点,如今换成姚圣安,这老王八蛋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点。他是算准了网上总会有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键盘圣母,不明真相却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弱者的立场。
比如说当初强行碰瓷陶暮的陶海国夫妇。再比如说如今垂垂老矣英雄末路的姚圣安。
犹记得当年圣安集团欺压陶暮和宋家——彼时圣安集团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餐饮巨头,陶暮和宋家处于弱势地位,便有一帮人同情陶暮和宋家人的遭遇,声讨圣安集团的所作所为。
如今圣安集团元气大伤苟延残喘。姚圣安一介老朽,拖着白发苍苍的病体残躯从沪城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就是为了到宋家的坟山磕头赔罪。只怕有人见了这一幕,又要忘记宋家当年惨死的多条人命,还有姚圣安层出不穷的龌龊手段。开始同情姚圣安的年迈不易。
更何况就算没有人站出来同情姚圣安,姚家也可以雇佣水军带节奏。
重生十年,上辈子跟姚文霄交手过无数回的陶暮几乎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姚圣安能使出什么招来。只怕沈毓当初的脑残猜测,真的有可能成真。只不过带着摄像机来拍摄姚圣安磕头赔罪这一幕的人,是姚圣安自己而已。
果然,听到陶暮不以为然的一句质问,姚圣安默然片刻,声音艰涩的说道:“我只是想说,如果宋老太爷能够原谅我的话,我愿意在恩师的坟前跪拜一天一夜。”
零下三十几度的天儿,你要在宋家坟前跪上一天一夜。你想干什么?
做戏也不至于做到这种程度吧!
饶是陶暮心有准备,此刻也不觉被气笑了:“老爷子,姚圣安说他想在宋家祖坟前跪一天一夜,表达他对宋家的忏悔?”
因为要动身去祭祖,宋老爷子正一边收拾香烛供品,一边兴致勃勃的跟大家讨论年夜饭和明早要祭祖的菜。刘耀孟齐陶院长冯远还有苟日新母子以及秦妙茹和她的兄弟们都在四合院。一大帮人闹闹哄哄的收拾东西,嘴里还商量着晚上看春晚的时候能成几桌麻将局,就听见这么扫兴的话。
整个宋记的气氛都微微一沉,意识的看向老爷子。
为了烘托过年的气氛,一大清早,大家就在门外张贴了新对联福字,饭店里也挂上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老旧的四合院梁高檐深,采光并不算好。陶暮便让人把灯都点着了。古色古香的九格宫灯在头顶摇摇晃晃,宋老爷子半边脸融入在红彤彤的灯光中,一时竟有些恍惚。
沉默半晌,宋老爷子缓缓开口:“让他明天早上四点钟,直接去宋家祖坟。”
陶暮应了一声,隔着电话把宋老爷子的意思传达明白了。
按照姚圣安的想法,他其实更想带着摄像机去宋记拜访一番。最好能录到他忍辱负重负荆请罪宋家却不依不饶的一幕。可他也清楚,依照宋道榛的脾气,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他的拜访。更重要的是,姚圣安也没有把握,陶暮会不会任由宋道榛落入他的算计中。一想到那个难缠的小王八蛋,姚圣安就头疼。
现在姚家已经算是腹背受敌岌岌可危。这个节骨眼上,姚圣安不怕自讨没趣。但不想横生枝节。
所以,再听到宋道榛的吩咐后,姚圣安当真便乖乖的等在酒店。准备第二天一早去宋家祖坟。
因为这一通电话的缘故,宋老爷子的兴头明显降了下来。刚刚还跟大家伙儿说今儿年三十儿,他也要好好玩两锅牌。这会儿也不吱声了。蹲在厨房里闷头盯着他那些盆盆罐罐。灶上的炉火静静燃烧着,发出幽蓝的火光。将人的脸庞映照的明明灭灭的。
一大帮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陶暮钻进厨房里哄了有哄,总算把老爷子哄开心了。
也是。沉冤得雪,大仇得报。今后就该好好过日子。没必要因为一个畜生,就坏了自家过年的心情。
不管是真的想开了,还是不想孩子们跟着担心。反正刘耀拉着宋老爷子和陶暮去上坟请祖宗的时候,宋老爷子表现的特别平静。回来吃年夜饭的时候,老爷子也特别乐呵。之后打麻将,陶暮和他耀爸小齐爸联起手来给老爷子喂牌点炮。配合的那叫一个赤果果。
最后老爷子都不好意思了。说什么都不跟这爷儿仨一桌。要公平的对战。结果跑到秦妙茹和苟日新他们那桌,被三个不知道敬老的年轻人搂的一毛钱都没剩。
但老爷子还是特别开心。直到春晚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老爷子还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儿,才在一帮孩子们起哄煮饺子的动静中回过神来,原来十二点已经过去了。
旧的一年终于彻彻底底的过去了。崭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饺子味儿里,老爷子默默的喝了两盅温酒。
这一年过的真是特别快。老爷子还记着夏天的时候他还跟陶暮这小王八蛋置气,担心这小子不务正业,将来没有好前程。哪想到臭小子从H镇折腾回来,不但自己开了公司,还给自己找了俩爸。如今家庭有了,事业有了,还把他们老宋家的菜谱要了回来。
怎么就跟做梦似的。
宋老爷子被孩子们扶到堂屋床上睡觉的时候,还晕晕乎乎的。他想起往年的这个时候,他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四合院儿和老旧的电视机,守着怎么也过不完的漫漫长夜。电视机里阖家团圆,年年岁岁,可宋家却只剩下他这么一个人,对着满桌子从热气腾腾到冷盘冷碗的年夜饭。
窗外有落雪的声音簌簌落落,西北风穿堂而过,呜呜咽咽的声音穿过老槐树的枝杈,卷着枝头残雪,钻进老旧的窗棱里,和着冰冷的白酒吞进胃里,于是心里也跟着空落落的。
可是今年,向来冷冷清清的四合院里住的到处都是人。一大帮不知道羞的大小伙子蹲在天井里放摔炮堆雪人。一大帮人围在饭桌前包饺子,往年从热气腾腾摆到冷盘冷碗的年夜饭,今年差点没够吃。原本以为漫长寥落的守岁,不过两锅麻将牌的时间。就连每年守岁喝的酒都是温温热热的。
熏的人心都跟着醉了。
宋老爷子半躺在雕花木床上。感受着温热的毛巾在脸上脖子上和手上细细的擦拭。一颗浑浊的泪珠儿便顺着热气的氤氲滚滚落下,落入斑白的鬓发中。
真是老了。喝这么点儿酒就醉了。醉的这辈子都不想醒过来。
第106章
宋老爷子其实并没睡多久, 就被陶暮小心翼翼地摇醒了。
“老爷子, 咱们得去上坟了。”
按照宋家规矩,年三十接祖宗,年初一送祖宗。送祖宗要掐着吉时,送祖宗之前还得做出三十六道宋家村祭奠祖先。以证明宋家薪火传承绵延不绝,这样祖先才能放心的回去。
要做三十六道菜, 自然需要耗费时间。虽然在此之前, 基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完了。但光是上灶,至少也得一两个小时。要是搁以前, 宋家子弟繁多的时候,每人一两道菜,或许还能快点。但现在只有老爷子跟陶暮两人,老爷子还得做二十八道菜。这就是个大工程了。
宋道榛被叫醒的时候竟还有些恍若隔世的错觉。怔愣了好半天, 才回过神来。
陶暮顺手打开空调,将挂在暖气片上的棉袄披在老爷子身上, 又将被窝里捂着的棉裤拽出来,给老爷子穿鞋的时候, 皱眉表示:“这屋怎么还是这么冷?要不咱们请人, 通个地暖吧?”
“这么老的房子,就别费那工夫了。”宋道榛摆摆手。宋家这套祖宅是从清朝传下来的。对外说着是古董,瞧着特别有牌面。可是谁住谁知道。冬凉夏暖, 采光也不算好。前些年好容易通了水电暖气,可这么些年官道老化了,又总是出问题。
去年陶暮在H镇赚了钱, 回来就把孤儿院和宋家大宅的线路管道大修了一遍。尤其是宋家东西两边厢房,还专门到琉璃厂请修文物古迹的工程队来修葺一遍。从窗户墙壁到屋里边的各色陈设。那会儿又修又造闹的满院子七零八乱。把宋老爷子烦的不行。
好容易挺过去了,他才不遭二遍罪。
“那你又不爱吹空调。”陶暮蹲在地上给老爷子穿好鞋:“电热风都是明火,太不安全了。而且点时间长了还觉得口干舌燥,容易上火。总得想办法让屋里暖和点吧。”
相似小说推荐
-
全文打码[穿书] (吴星纬) 晋江2019-03-23完结小簧文是不需要剧情的!满屏XXOO,一言不合脱衣上床。穿入一本肉香四溢、汁水横流的小簧文怎...
-
安才游记2 (褚篱) 晋江2019-3-10完结安才成为了执行系统管理者,只可惜这似乎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他不应该好好享受公费旅游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