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兰又带着两人在书架中穿梭一阵,抬头看看每个书架上标注的类别,最后停在了一个书架前,一层一层细细地看过去。
苏子瑜虽不知道萧子兰在找什么,也跟着大致浏览了一遍这面书架上的书籍。
这一面书架介绍的都是一些上古神器,大多失传已久,也就只留存在书中罢了。
苏子瑜随意翻了几页书,忽然只听萧子兰道:“找到了。”
于是苏子瑜将书合上塞回书架里,转头看了一眼,只见萧子兰手中握着一本书页已经发黄的旧书,深蓝色的书封上用金色籀(zhou)文竖书四个字:太古遗音。
苏子瑜正要伸手接过,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微带愠怒的洪亮声音:“苏子瑜,原来你躲在这里!!!”
第31章 天风环佩7
是高天泽的声音,高天泽怎么会在这里?苏子瑜正伸出去准备接过书的手一僵。
回头一看,隔着书架的间隙,隐约只见藏书室门口站着一群白衣少年,大约有十几人,一个个都正笑盈盈地向自己这边望。苏子瑜再仔细看了看,并不见有高天泽的身影。
“你们……”萧子兰抬起头,微微惊讶道,“怎么进来的?!”
“芷华君对不起,您昨天突然下令不让进问津阁,我们就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所以我就一个人先偷偷潜进来看了一下。”一名白衣少年走上前,对萧子兰深深鞠了一躬,抬起头却是嬉皮笑脸道,“天地啊,我看到清仪君的时候高兴得差点没从楼上摔下去,我又怕您罚我不敢出来,就跑回去和他们说了。他们听了非要过来见见清仪君。我们刚才就想吓唬吓唬清仪君……对不起,我们错了!”
余下的白衣少年都深深一鞠躬,纷纷道:“我们错了。”
其实他们口中的“我们错了”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一句话,兴奋之情都分明溢于言表,一派明知故犯的味道。
萧子兰严肃道:“知道错就好,回去以后罚抄一遍《大成至圣先师训》,向大成至圣先师认错。”
《大成至圣先师训》,就是清徽宗的门规,记录了不知道多少年前那位大成至圣先师云若隐对后辈的谆谆告诫,再由历代宗主不断完善,早已成了厚厚一本。罚抄之前还要净手焚香,用双手接过,向这本门规深深一鞠躬,然后端端正正地坐着恭恭敬敬地抄写。
站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云寒琰忽然冷冰冰地开口:“三遍。”
云寒琰向来孤冷,几乎从不露面也从来没理过他们,自然也从来没给他们提过任何要求。这是他第一次和他们提要求,结果就是抄三遍门规。
又是为了看清仪君,又是宗主第一次提要求,少年们纷纷一口答应道:
“抄抄抄,我们一定好好抄!”
“芷华君,别赶我们出去好不好,我们不一定不捣乱也不告诉别人清仪君在这里……”
“清仪君,你还要走吗?车走了!要不然你把我也带走!”
“清仪君,我有好多话想和你说……”
一群少年激动地围住了苏子瑜,他们一直与苏子瑜感情颇深,确实好久不见,苏子瑜其实也挺想念他们的。既然他们都来了,也没必要故意躲开他们。
然而还有要事在眼前,道:“你们先去茶室,我等会儿再找你们。”
少年们听话地乖乖转身下楼去了茶室,藏书室里才总算是安静了。苏子瑜从萧子兰手中接过书来,大致翻了一遍。这本书说的也是一件神器,乃是一位没有在修真界留下姓名的上古仙人留下的一张神琴,名叫天风环佩。
据说天风环佩的琴声至纯至净,人间闻者为之清心,天闻之风轻云淡,地闻之草木生发,是一张足以感动天地鬼神的仙琴。
不过这张琴和这整个书架上其他书记的神器仙器一样,都只存在在书里,实物早就已经没人见过了。
苏子瑜合上书,抬起眸子,用一种“你不是在看玩笑”的眼神望着萧子兰。
毕竟这种“从前,传说中有一个厉害的xxx”的故事,早已无从考据。连那个“xxx”是不是被杜撰出来的都不知道,就算是真的,也早已不知所终,要找到这种事物可谓是天方夜谭。
“咳。”萧子兰看出了苏子瑜的意思,轻咳一声,道,“虽然我没见过,但是这张琴真的是存在的,而且后山禁地内有一阵法,可以直接通向它这些年所藏的位置。”
苏子瑜道:“哦?”
“这张琴的主人已经不可稽考,为何会被人藏在如今的位置也不清楚。先辈发现这张琴后,并没有贸然取出,而是设了一个能够直通过去的传送阵法。”萧子兰道,“但是由于阵法年久失修,如今方位可能会不太准确。”
“这倒是小事。”苏子瑜道:“后山的确有这样的阵法,为何从来没听人提起?”
“啊,首先多年来这张琴都没有人真正见过,更是无人踏足附近,所以久而久之为人淡忘,你从来没听人提起也属正常。”萧子兰微笑着答道,“我也是读书时偶然发现,否则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萧子兰读的书比一般人多不知道多少倍,所以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但是毕竟书中之言真假参半,也不可尽信。苏子瑜道:“我们先去后山禁地一看虚实。”
“好。不过也不急在一时,那些孩子还在茶室等你呢。”萧子兰笑道,“你不在这些年,他们可是一直心心念念想着你的。你过去就和他们处得好,先下去和他们聊聊。”
“好,师兄请先行一步。”苏子瑜看了云寒琰一眼,道,“我想看会儿书……”
萧子兰自然知道苏子瑜这么说定有不想被人知道的事情要做,便告辞下了楼,云寒琰和苏子瑜之间绑了一道锁仙链,苏子瑜心道反正他和自己一样没文化,就带着他一起学习学习。
萧子兰走后,苏子瑜在藏书室里找了找,终于和云寒琰到了一架书前。这一排放的是一些工具类书籍,字典词典与韵书一类。苏子瑜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词典,当着云寒琰的面,翻到了“断”这一字。
这本词典非常详细全面地介绍了以“断”开头的所有词语与典故,苏子瑜往后翻了几页,便翻到了“断袖”这个词。
云寒琰垂眸望着苏子瑜手中的词典,微微眯起了眸子。
苏子瑜想,不懂就学习,自己的确没什么文学素养,这也没什么丢人的。
这本书对断袖一词的解释相当详细,还讲述了一个历史故事:“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悦其仪貌,宠爱日甚。出则参乘,入御左右。常与上卧地。尝昼寝,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1]
然后词典又十分隐晦地附上了一小段解释:“后世遂以断袖称男子之间,不可启齿之私密关系。”
感受到云寒琰的目光逐渐落在了自己身上,苏子瑜忽然觉得双颊一热,心中莫名十分紧张,慌乱地将书合上往书架里一塞,此地无银三百两道:“啊,‘断垄’原来是这个意思……下楼,他们久等了。”
云寒琰知道他目光一直落在哪个词上,也不出言戳破,随他默默下了楼。
苏子瑜一下楼,少年们便都为了上来,围着他叫清仪君长清仪君短,给他端茶送水捧着水果点心送到面前,要多殷勤有多殷勤。
“清仪君,请喝茶……”
“清仪君,您喜欢吃橘子,给您剥好了,您尝尝……”
“清仪君,您教我那套剑法我天天都有在练,芷华君说我进步很多了,你快夸夸我……”
苏子瑜只得把他们奉上的茶水点心都一一尝了一遍,拍了拍最后那少年的头,道:“不错啊,千辰一向都很勤奋。”
那个被苏子瑜拍拍头的少年叫魏千辰,被苏子瑜拍拍头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一把抱住了苏子瑜,“呜呜呜”地哭出了声。
云寒琰脸色一沉,冷得能把周围空气都凝成冰。
魏千辰入清徽宗时只有七岁,小时候就跟着苏子瑜习剑,那时候苏子瑜十四岁。他第一次见到苏子瑜就向来双手要抱抱,苏子瑜就和他抱了一下。也是魏千辰入宗门的第一天,他就被云寒琰揍了一顿。第二天,他还是不死心要抱抱。即便经常挨揍,但是以后的每一天里,他见到苏子瑜都要一个抱抱。
魏千辰从前一直没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会挨打,直到今年十六岁了,好像方才明白过来,云寒琰和自己一样,对苏子瑜似乎都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
苏子瑜的怀抱好像有一种奇妙的魔力,仿佛海棠风杏花雨一般温柔甜蜜,令人无比沉醉痴迷,抱住了就不想放开。
七八岁的时候抱抱还是正常的,转眼少年都已经十六岁了,还这么像当面还是小孩子一般的抱过来,苏子瑜的身子一僵,只听魏千辰哽咽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你回来了太好了!以后谁再敢伤害你一丝一毫我就和他拼命!!!”
“好了好了。我死了你再哭不迟,还活着有什么好哭的。”苏子瑜轻轻拍了拍魏千辰的肩膀,微笑道,“你看你都大男人了,说话别这么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