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二去的,两人便渐渐互生出些情意。雪俏无家可归,钱大鳏居多年,二人也没再办什么嫁娶之礼,买了新衣新被,便算作结为夫妇了。钱大整日在河上飘摇,以船为家以橹为车,日子也算过得去,只是总不能叫一个女人一直住在湿冷的船上,与他一起吃苦。
所幸祖辈上曾是猎户,在帽儿山里有栋木屋,也算是个不错的居处。
雪俏,如今该称她为林乔了,林乔是她闺中本名,她笑了笑,自言也算是日子清美。又问起清欢,余锦年省去了其中诸多不顺,只告诉她清欢也逃脱了,虽然受了些伤,如今也都大好。她才放心下来,重新拿起篮子里的锦囊,边说边绣。
锦年道:“他可知你以前……”
林乔笑容甜蜜道:“我与他讲过,他说并不在意。且我脸伤成这样,想来就算是旧人,也不会再认出我了罢。”
这就好,余锦年点点头,钱大倒也算是个真性情的男人了。两人叙过旧,他这才问起正事:“钱大哥说你病了?”
林乔脸上微红,手里搓着线头,小声道:“是有些不大好……”她抬头看了看季鸿,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于是余锦年把季鸿向外一推:“你也去,看看你干儿子去!”
“……”季鸿无奈,“有事叫我。”
余锦年:“知道啦!”
季鸿依依不舍地走后,余锦年道:“雪俏姐姐,你但说无妨……可是妇人之病?”
林乔点头,怯怯地说道:“说来甚是羞愧,的确是说不出口的病,着实有些张不开嘴……我其实,这月事,已断断续续月余未止了……之前大郎请了位医婆来,只道叫我拿香灰敷一敷便好了,可敷过之后仍旧淋漓不止,这几日更是觉得身重疲懒,头晕难行,什么活儿都不想做了。”她望着窗外,余锦年也与她一同看去,季鸿正与钱大两个在鸡窝旁,不知说着什么。
钱大在窝里掏了掏,欣喜地从一只抱窝的母鸡身下摸出个蛋来,让季鸿伸手拿着。
季鸿第一次见母鸡下蛋,很是新奇,可要他去接这蛋他又一脸为难,这会儿回头看见窗里余锦年在望着他,这才勉为其难的接了过来,蛋还热乎乎的,他接来就要往袖子里放,准备拿进去给少年看。
被钱大拦住道:“哎哎,这可使不得,这么着蛋要碎了,衣裳可就臭了!小哥儿你要喜欢我就拿个篮儿与你装几颗。”
季鸿:“……”
余锦年吃吃笑他。
林乔又热了茶水,发愁道:“大郎体贴我,什么都不叫我做,可我总拖着病身……也不能给大郎添个一儿半女……”
余锦年听她所说,应该是女子经血淋漓不断之症。此时女子生了妇科病,大多囿于成见难以启齿,又或遮遮掩掩不敢语人。也有林乔这样请医婆的,这些医婆之中不乏也有民间圣手,但大多其实对医药之事全不通晓,只有手中几个家传秘方或者土方法。
林乔道:“因总也不好,大郎便说年哥儿有些巧法子,便请你来看看。”
余锦年仔细瞧了瞧她,见她确实懒洋洋的没什么力气,又摸了脉,查了舌苔,心道:“脉缓而弱,舌淡微胖且苔白,手也发凉,果然是脾气虚陷的毛病。”
“月事之血是深是浅?”
林乔想了想:“很是稀薄……”
余锦年问:“这症是从何时开始的?”
说起此事,林乔不由感慨:“便是月前,大郎听闻倚翠阁的事,说是有个闹事的姑娘被打发出去了,我只以为是清欢,一时伤感不能自已,恰逢那日来了月事,从此之后就不得好了。”
正所谓七情六欲皆可致病,林乔本就常忧常思,忧思伤脾,中气下陷,故而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所以才有了妇人女子崩漏之病。
理清缘由,余锦年也就知该如何医治了,只是这时许多药物不好去买了,便先就地取材,做些药膳与她吃,他率先盯上的就是院子里那只昂首挺胸的白毛乌鸡。
乌鸡补虚劳,宜妇人,若是有些当归便更好了。
钱大一听说自家养的鸡能给林乔治病,二话不说提刀便杀。他本就不擅长养这些鸡鸡鸭鸭,买来也是图好看聒噪,好给林乔解闷的,好歹院子里有些动静,能让她开心一些。
木屋后另有一个小茅屋,用作厨房,杀了鸡,余锦年借用了炉灶,起了一锅热水。他将鸡清理好,去除内脏后剁成块,直接放在锅里清煮。山里别的不多,各色野生药材与杂菜野菜却数不胜数。
切葱段的时候,季鸿提着篮子走来,钱大果真给他装了一篮子蛋。
余锦年回头看了一眼,又前仰后合地笑起来——季鸿身后竟跟着那只小鸡仔,寸步不离地踩着他的影子,季鸿忽然停住了,它还仰头看看发生了什么。
见少年满脸灿烂,季鸿也不禁莞尔,他径直走进茅屋,将篮子放在土灶台上,便去握少年的手:“山间多风,冷不冷?”
男人的手冰冰凉凉的,余锦年不自觉地反握住与他搓了搓,道:“我不是很冷。你若冷得厉害,我与你煮些姜茶。”
季鸿微眯双眸:“好。”
余锦年说着用小茶壶闷上生姜片与两颗红枣,便坐到泥炉上小火慢煨,没过多久茅屋中就散发出丝丝生姜辛辣的味道,这时,余锦年又向壶中投入小小一块红糖,煮化了,便盛给季鸿喝。
季鸿捧着茶碗,鼻尖萦绕出一团白雾,他静静地观察少年,过了一会道:“昨日……”
噗通,余锦年脸色一变,瞬间将一把葱段并花椒,合一碗糯米倒入煮着乌鸡的锅子里,盖过了季鸿的声音,假装听不见。
煮上糯米乌鸡汤,他又一刻不停的打好鸡蛋,切上葱花,本想炒个简单的葱蛋,没想到找盐的时候,竟叫他找到一罐晒干的艾叶,便改主意,做了个艾香蛋饼。艾香蛋饼说来很是简单,直接将晒干的艾叶揉碎撒到蛋液里,葱沫炝锅以后将蛋铺成蛋饼即可。
糯米乌鸡汤能够补血调经,艾香炒蛋又能温经止血。
最后又烹了壶红糖蜜枣饮——红糖甘甜温润,蜜枣补益脾胃,平日即可煮来代茶饮,再好不过。
那锅糯米鸡汤刚煮得香味四溢,钱大忽然一脸惊慌失措地远远喊道:“不好了年哥儿!”
余锦年端着盘子,愣愣问:“怎么了?”
钱大不好意思道:“你拴在山脚下的驴子不见了……年哥儿,你们今晚怕是走不了了……”
第32章 酒蒸鱼
一听说驴子没了,余锦年着急起来,驴车是他雇的不说,他可是在人家那儿压了银两的,若是驴子丢了,他可就赔大了。
他焦急地问:“驴子怎么会不见?车呢,车还在吗?”
钱大道:“车倒是还在,只驴没了。栓驴那棵树底下的草都薅光了,我估摸着是驴嚼秃了草,自己挣开了绳儿,一路吃进山林子里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馋驴,为了两口草连绳子都挣开了!
钱大见余锦年一脸痛惜,更是觉得不好意思了,是他请年哥儿来瞧病的,末了还把人家的驴给弄丢了,忙又说:“刚才在山脚下我已粗找过一遍,这家豢的驴性子没那么野,指不定明早就自己溜出来了呐!”
听他都如此说,余锦年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没什么办法,只好暂定下心,先将手头的活计做完。
木屋后头摆了两口硕大的石缸,一口用来蓄水,另一口则用来存鱼。钱大毕竟是以捕鱼为生,此时,缸里便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鲫瓜子,长约六寸,身扁肚白,一瞧便知是肉嫩骨松的好鱼。
水中之物,各有裨益,如鲤之下乳平喘,蟹之益阴补髓,这鲫瓜子自然也不无好处,其甘温入脾,补气摄血,亦能化湿,算得上是鱼中上品了。
余锦年取出其中稍小的一条鲫瓜子,拿刀背猛地拍昏了,便剖腹去鳞,剜去内脏。鱼之一味,胜之在鲜,必须现吃现杀才行,且若是想品鱼之本味,其实重油重盐、过火过酱皆是下法,唯有蒸之一字,方能聚其鲜美。
因钱大家中有一坛上好的秋油——有道是“日晒三伏,晴则夜露,深秋第一篘者胜①”,讲的便是秋油了,实则就是经过三伏曝晒慢酿而成的好酱油,其味香醇厚美,入菜蘸食,荤素相宜——于是余锦年便打算做个酒蒸鱼。
蒸鱼是最容易不过的烹鱼法,他将洗好的鲫瓜子摆在大盘上,在鱼肚中填上几段葱姜,再将家中自饮的粗酒淋在鱼背,浇上两盏秋油,直接入锅以水热蒸。蒸鱼务必要阖好锅盖,一气蒸熟,否则鱼的鲜美之气便要顺着缝隙蒸走了。
这样蒸出来的鲫瓜子脂软肉嫩,且无鱼腥,而又不只是鲫鱼,边、鲤之类皆可如此酒蒸。鱼蒸熟后,余锦年又快手将切碎焯熟的香蕈笋丁洒于其上,阖盖微焖,即可出锅尝鲜。
最后干烙几张黍米饼,清烫一份在木屋后林里鲜采的野黄鹌菜,便能上桌开饭了。
钱大进屋时见菜肉满桌,简直比过节还丰盛了,其中食材俱是自家林间之物就罢了,还能治病,一时目瞪口呆,没等落座就要下手去捡那菜吃,被林乔照手背打了一下,嗔怪道:“年哥儿和季公子都还没坐呢,你便下手去抓,也不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