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松坐在竹林里喝茶,见水溶他们来了,眼皮抬都没抬。
“学生见过先生。”
贾环跟着水溶向沈玉松行了个礼:“贾环见过沈先生。”
沈玉松放下手中的茶盏,抬眸看向站在水溶身后的贾环。
贾环感觉到一股锐利地视线停留在他身上,他没有畏惧地退缩,挺直腰背任由沈玉松打量。
沈玉松第一眼见贾环,并没有觉得这个孩子长得好看,而是被贾环身上内敛稳重的气质吸引,还有贾环清澈又坚毅的目光。
这孩子明明才七岁,却不像个孩子,太过沉稳。
“你就是贾环?”
“是的。”
“读了什么书?”
贾环把自己读过书的一一说给沈玉松听。
沈玉松听了后,开始考察贾环的课业。先是让贾环被几篇课文,贾环一个不漏地背了出来。
见贾环从头到尾一个字没错地把课文全都背了下来,这让沈玉松心里有点小惊讶。随即沈玉松加大难度,让贾环背了几篇长篇大幅的课文,结果贾环又是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听完贾环背完书,沈玉松的眼神开始改变了,接着考察贾环的经义,贾环也一一回答了出来。
坐在一旁的水溶见贾环面对沈玉松的考问对答如流,心里也非常震惊。他似乎没想到贾环的功课会这么好。
沈玉松一开始并不想收贾环为学生,只是水溶强力地推荐贾环,他不好直接拒绝,就想先考考这个贾环的功课。如果贾环的功课不好,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拒绝。只是没想到贾环的课业不错,完全超出了他的意外。
贾环见沈玉松问的问题越来越难,心里不慌不急,依旧游刃有余地应答了出来。
沈玉松原本是坐着的,随着贾环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起来,站在了贾环的面前。
“背一首或者写一首有关竹子的诗词给我听听。”
贾环脱口而出郑板桥那首《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沈玉松听完这首诗,眼眸瞬间睁得很大,一张脸上写满了震惊。
一旁的水溶也被贾环这首诗给震撼到了,无比惊诧地看着贾环。他真没看出来环弟这么有才华。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沈玉松轻声地念了一遍,眼里充满惊艳,惊叹道,“好诗,真是一首好诗!”
水溶抬手轻轻地拍了下贾环的肩膀,满脸惊喜地说道:“环弟,没想到你这么有才华,你居然没有告诉我。”
“不错,真的不错。”沈玉松此时看着贾环的目光不再是漠然,而是充满欣赏和慈祥。
贾环被他们夸得一脸懵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们为什么夸他?
水溶问道:“先生,环弟通过您的考核了吗?”
沈玉松捋了捋胡子,随即微笑地点了点头:“通过了。”
“那先生,您愿意收环弟为学生吗?”
沈玉松看着已经呆掉的贾环,勾起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地轻笑:“他是个好苗子,我没有理由不收他为学生。”
“太好了。”水溶抬手拍了拍惊呆掉的贾环,“环弟,先生愿意收你为学生了。”
贾环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表情依旧呆呆地,有些不敢相信地问水溶:“沈先生愿意收我为学生了?”
水溶见贾环一副傻傻地模样,不觉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先生愿意收你为学生,还不赶快向先生行礼。”
贾环这下反应够快,连忙跪了下来,朝沈玉松行了大礼:“学生贾环拜见先生。”
沈玉松伸手扶起贾环,目光和蔼地看着他:“起来吧。”
“谢先生。”
“先生,拜师大礼选个吉日在正式举行吧。”贾环被沈玉松收为学生,水溶比贾环还高兴。
沈玉松听了这话,摆摆手说:“我不看重这些礼节,刚刚已经行了礼,贾环就是我的学生了。”
贾环问道:“先生,这会不会不太好?”
“我不在意这些,这样就行了。”
“先生,最起码让学生给您敬茶吧。”
“好。”
水溶叫人去泡了一杯好茶,然后让贾环向沈玉松敬茶。
贾环恭恭敬敬地向沈玉松敬了三杯茶,沈玉松笑地一脸慈祥地把茶喝了下去。
“从今天起,你贾环就是我的学生了。”
“学生贾环见过先生。”
接下来,沈玉松开始训话,就是让贾环遵守祖规,勉励他要做人清白,努力刻苦学习。然后告诉贾环他的门规,不能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更不能做些欺师灭祖的事情。
拜师礼完成,贾环正式成为了沈玉松的学生。
“贾环,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沈玉松问道。
贾环实话实说,没有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先生,学生为了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你考取功名是为了什么,为了做官,还是为了百姓?”
“先生,不瞒您说,学生一开始决定好好读书参加科举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贾环把自己在荣国府的身份和处境,毫不隐瞒地告诉了沈玉松。
沈玉松早就从水溶那里得知贾环的身份,现在听到贾环如实相告,他心里还是有点意外的。他原本以为贾环会说出那些大话,没想到贾环并没有,这让他很是欣慰,因为贾环没有欺骗他。
“等考□□名入朝为官后,我就要在其位谋其职了。”贾环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您会不会觉得学生读书的目的太势力了?”
沈玉松看到贾环眼里地不安,对他温和一笑:“不会,你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
听到沈玉松这么说,贾环心里松了一口气:“学生以为您会觉得学生读书的目的太功利了。”
沈玉松听了这话,不由地笑了出来:“这个世上会有几个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读书的。为师我当年读书,也是为了入朝为官。所以,你有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
“先生,您这么说,学生心里就放心了。”他真怕沈先生是那种非常清高的先生,觉得以考取功名为目的而读书太过功利。
“我听水溶说你想考应天书院?”
贾环点点头:“是的。”
“既然这样,为师会好好教导你。”
“谢先生。”
水溶不用参加科举,所以沈玉松教导水溶就是智谋方面的事情。而,贾环不一样,他要参加科举,所以沈玉松必须教他经义和八股文方面的内容。
“环弟,我就说你可以的。”水溶见贾环在读书上有很高的天赋,觉得自己赌赢了。
“大哥,这都要谢谢你。”
“跟着先生好好读书,不要让先生失望。”
“大哥,你放心,我会努力读书的。”
拜完师后,就正式上课了。
☆、38.拯救林黛玉(38)
在沈玉松的教导下,贾环的功课成绩又上升了不少。虽然周先生教的也很好,但是周先生学识和沈玉松相比就差的太远了,他教的内容没有沈玉松教的有深度。
沈玉松教了贾环几天的课,就发现这个学生是极其的聪慧,教给他的东西不仅很快就能学会,而且还能举一反三。遇到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会很喜欢,想要把自己毕生所学教给他,让他日后能青出于蓝胜于蓝。
再说,贾环这个学生的态度认真又刻苦,又非常懂规矩,这样听话的学生,有哪个老师不喜欢。
贾环成为沈玉松的学生没几天,就成为了沈玉松最“心爱”的学生,这让水溶还小小地嫉妒了下。
沈玉松学识渊博,跟着他学习,能学到很多东西。对贾环来说,受益匪浅。这让他对读书学习的激情又增加了很多,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使我快乐中”。
贾环连续十天没有回荣国府,这让一直等着贾环被北静王府赶回来的王夫人他们很是失望。
“这都是十天了,贾环那个小瘪三还没有被赶回来。”王夫人手里的佛珠越转越快,可以看得出来她现在的心情很焦急。“难不成那个小瘪三在王府站住了脚?”
前来汇报府里事情的王熙凤听到王夫人这句话,连忙讨好地说道:“太太,贾环那个小畜生哪里来的本事在北静王府站住脚,说不定过两天就被赶回来了。”
“这都十天没有回来。”王夫人每天都在等着贾环被北静王府赶回来。如果贾环真的在北静王府站住脚,那就不妙了。
“太太,贾环没有那个本事,您就不要担心了。”王熙凤觉得王夫人太过担心了,“一开始贾环那个小瘪三在王府里肯定小心谨慎不会犯错,但是时间一长,他肯定会闹出事前,到时候就会被北静王府赶回来。”
王夫人听到王熙凤这么说,心里稍微好受了点,转动佛珠的速度慢了下来,没有再说贾环的事情。
把事情汇报完,王熙凤回到自己的院子,刚好贾琏从外面回来。
“从老太太那里回来,还是从太太那里回来?”
王熙凤伸手接过贾琏脱下来的外袍,笑着说:“刚从太太那里回来,你这是从哪里回来,怎么一身酒味,你不会又去喝花酒了吧?”说完,王熙凤的一张脸就沉了下来,目光闪烁着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