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怀疑太子也被契丹擒住了,得等交换人质谈判时,才能知晓具体情况。
这消息不啻是一阵惊雷。
太子怎么会被契丹人抓走呢?
薛遥百思不得其解,五皇子自愿顶替皇帝当人质,已经被证实,太子的失踪却很蹊跷。
不管怎么说,现在这状况就更不能让皇帝驾崩了。
五分之一的兵权在佟妃哥哥佟宁昭手里,属于皇帝的五分之三兵权现在由三皇子代领,太子手里的五分之一备用军也交到了三皇子手里,因为他是目前营中最年长的皇子。
如今整个征西军,都属于佟妃娘家和佟妃儿子的了,皇帝要是驾崩了,薛遥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
皇帝在御帐里养伤,箭伤并无太大痛处,但他却出现了吞咽困难和面颊痉挛的症状。
虽然神志已渐渐迷糊,但他从前打过仗,知道受伤的士兵出现自己这种症状后,基本都会不久于人世。
塌边只有一个从早哭到晚的三儿子。
哭声成了皇帝的催眠曲,每次挣扎着醒来想要说点正事的时候,哭声很快又会送他去会周公。
或许只是身体支撑不住才会睡着,但这种时候,这个骄傲了一辈子的帝王,需要找个理由掩盖自己虚弱不堪的事实,就赖给儿子的哭声吧。
不知第几次醒过来被喂药的时候,皇帝吃力地抬手推开汤勺,嗓音低哑地说了句:“锦安来。”
三皇子立即上前哭诉道:“大哥受命渡河驰援,如今不知所踪,恐怕已落入契丹狗贼手中了!”
说完也不顾及皇帝心情,哭丧一样哭倒在塌边。
这个噩耗让皇帝心口猛跳几下,许久才全力稳下气息,低低开口:“叫你兄弟们来。”
三皇子的哭声哽住一瞬,哭肿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接连几日,他用尽一切办法禁止其他人探望父皇,自己做足了孝子的戏,就指着父皇得知大哥遇难后,把“重任”传到他手里。
半只脚踏进棺材的皇帝此刻要求见其他儿子,自然给三皇子带来了危机感。
有一瞬间,他想欺骗将死的父皇,就说弟弟们都被契丹人抓走了,但很快冷静下来。
舅舅私下已经跟他说了,目前的状况,皇帝一死,二皇子肯定会乖乖“让贤”,就算不让,也只能当个傀儡。
能得到皇帝名正言顺的立储,是最好的,不能也没关系,顺着皇帝的意思让他安心闭眼就好。
只要大权在握,天下迟早都是他陆崇山的,没必要关键时候折腾出个欺君不孝之罪,万一父皇挺过来了,他就无法收场。
三皇子一边抹眼泪一边暗暗自我安慰,却还是不想轻易让弟弟们见到父皇,便哽咽着劝父皇静养。
虚弱不堪的皇帝忽然睁眼看了儿子一眼,眼神是帝王震怒的眼神。
是那种被猛虎盯上的感觉,三皇子后脊梁一阵发麻,恍惚中以为父皇又变成平时雷厉风行的父皇,二话不说就惶恐地低头称是,转身派人去把弟弟们叫进营帐。
作者有话要说:
写给几位愤怒的读者:
每次一写太子跟太子妃的戏份,就有人谩骂嫌恶,于是我直接跳过铺垫,一笔带过了。
连上一章提起太子妃病危,也就几个字,都有人骂太子妃恶心没用不想看bg。
太子看信后的心理历程也不敢细写,怕被喷写bg线,然而跳过这段剧情又有人喷太子跟太子妃又没什么感情就撒手走了是崩了。
戴着镣铐的作者内心是崩溃的。
遥遥要是病危,七崽也会立即飞回,不让写太子感情,怎么知道他心里有多痛,他要不是一个感性的人,窝藏假太监这种大罪,也不会因为弟弟一句话就舍不得打鞭子。
太子去看病危妻子的时候,战局已定,契丹只剩几万残兵,齐军一人吐口口水都能淹死敌军。
其二,太子只是手握兵符,万一要支援,也只能派将领渡河,皇帝命令不让儿子渡河,这种情况下,他把兵符交给五弟对战局并没有影响,毕竟要上阵的是将领不是皇子,他也不可能上帝视角预测二线督战的皇帝会自投罗网。
只要一写遭遇困难波折副本,没有料事如神决胜千里吊打反派,就有看的不爽了上帝视角的来骂一通,我从蜀道副本被骂过来的,大家应该已经看出我喜欢写普通小人物面对困难的挣扎和平凡的伟大了,其实这看起来也很刺激,偶尔试试换换口味很好玩吖。
我自己喜欢看那种要么搞笑沙雕要么惊险刺激的文,主角太全能,金手指太大我就看不下去,这恐怕也影响我自己的写文风格,如果刚好不对你胃口,那我真的是很遗憾不能被你喜欢。
风格是很难变的,我只能接受被你抛弃的命运了,看在这文给你带来过欢笑的份上,好聚好散吧,不要章章互相伤害了……
另附上从开文至今被厌恶的情节评论总结:
“六皇子戏份怎么这么多好烦他”
“大皇子怎么这么多戏份搞得跟正牌攻一样”
“买粮副本不能一笔带过吗我是来看搞笑日常养崽的”
“这种幼儿园日常什么时候才结束我是来看恋爱互动的”
“张四怎么这么多戏份不能一笔带过吗”
“不想看平榕县任务我是来看霸总文的”
“鼠疫描述有必要这么详细吗,古代人古代医生怎么可能这么蠢,强行拉低他们智商拖时间”
“不准写太子妃我不看bg”
“再不写恋爱互动就弃文”
“打仗副本科普孙子兵法概要和常见误区就是注水”
上面列举的评论,大家一定能找到共鸣或反对,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试图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删减禁锢,反而不会有任何亮点了,看得愤怒不能接受的仙女们不如容忍我这个沙雕作者自生自灭,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文看
第93章
太子要把自己八百里加急送回妻子身边。
路上每隔一个驿站, 都换一匹上等的伊犁马, 马都快被他催逼得累死了,就他自己不知道累。
不吃不睡飞奔两天,中途只下马喝了几口茶水, 再继续飞驰。
五皇子偷派出来追太子爷的亲信哪里追的上他?给杨贵妃送新鲜荔枝的哥们都没太子急。
太子以前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急, 现在已经这么急的时候,还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急。
他脑子里没一个清醒的念头, 只是一会儿浮现苒苒从前安静羞怯的目光,一会儿浮现苒苒如今变得娇憨与依恋的目光。
这些曾经让太子觉得寡趣乏味的瞬间, 都成了他此刻想要拼命抓住的回忆。
人总是不太清楚唾手可得的幸福对自己有多重要, 非得来一场灭顶之灾,非得老天爷明确通知还有几天就会收走幸福, 非得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即将失去,才知道自己有多离不开。
因为没有大军过境的通知,官道上没差役洒水, 尘土漫天,骑马赶路的人,两天就能被沙子雕塑成一座兵马俑。
所以太子日夜兼程赶回宫的时候,已经脏成了个泥人。
宫门守卫都认不出他, 刀拔出鞘了, 才看见太子把腰牌掏出来,赶紧退开放行。
太子争分夺秒的赶回来,太子妃第一次不给丈夫面子,依旧昏睡不醒。
皇后在太子殿守着儿媳妇半个多月了, 心情一直不大好,儿媳产下的孙子都不能让她扫除心底的惆怅。
不可能是后悔自己从前苛待儿媳妇,她觉得自己只是教她懂规矩。
只是太子妃这丫头脑子一根筋,生孩子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皇后问她有什么想说的想做的。
本以为太子妃要留下遗言,让陆锦安将来对她儿子好一些,却没想到她只说“母后卧榻南边一只椅子前腿松了,要仔细叫人修理”。
这姑娘临死前的遗言居然是提醒婆婆修理椅子以免摔伤,真是不分轻重。
就这话,让皇后难过到现在,
突然发现自己对付了许多年的对手,从头至尾根本没进入战圈,只有皇后自己一个人蠢笨地在战圈里舞刀弄枪的拼命。
看见兵马俑一样灰扑扑的儿子为了这个女人从边疆的战场赶回来时,皇后第一次没有酸儿媳的得宠。
太子冲到妻子塌边,伸出发抖的指尖,探了探鼻息,又摸了摸妻子脸颊的温度,随后就缓缓瘫跪在塌边,用灰扑扑的大手抓着妻子的小手,脸颊贴着手背,就这么以跪姿昏睡过去了。
应为赶路途中几乎没有进食和休息,疲劳让太子睡得很沉,嘴角还有白沫往外冒。
像他这样注重仪态的贵公子,这辈子或许不会有第二次如此狼狈的时刻。
皇后让人给他擦干净手脸,都没能弄醒他,就是扒拉他握住太子妃的手的时候,他会突然惊醒,生气的不许人分开他和他妻子。
后晌,太子妃醒过来一次。
她微微一动,太子就跟着醒了,“嗖”地站起身看向妻子,宽阔的肩膀把照在太子妃脸上的夕阳都挡住了。
太子妃眼睛现在看不清东西了,又被挡住光,睁开眼,只看见黑黢黢的一个高大人影罩在自己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