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南北杂货 (报纸糊墙)


  最后只剩下县衙、木轨车站、机器坊这些地方还亮着灯,还有城门口,城墙上,以及城中几条主干道上的公共照明,始终没停。
  这沼气一停,罗用原本还担心城里的气氛变得萧条沉寂,倒是没想到,城中百姓为了省点灯油,到了晚上一个个就都往街上跑,显得这城里头更加热闹了。
  街尾那家棺材铺的娘子为人慷慨热情,她家铺子里地方大,夜里点上两三盏油灯,罩上那钍石灯罩,照得整个铺面亮堂堂的,每日里招呼相熟的妇人们到她那里做针线说闲话,很多小孩也都跟着去。
  妇人们成堆坐着,或是埋头干活,或是嬉笑闲聊,小孩们也是三五成群嘀嘀咕咕,凑在一起各自玩着,也有在那一口口新棺材上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只要不损坏了物什,抑或是吵嚷哭闹起来,大人便也不管。
  男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酒,寻常也不去那些太贵的酒肆,只拣那几家物美价廉的,亦或是与店家相熟的铺子,少少花上一点钱,便能有滋有味地在那儿坐上一二个时辰,有些小孩也爱去,就跟在大人身边蹭几口小菜。
  十二月中旬,一群从长安来的僧人途经常乐县,这些僧人乃是为了迎请玄奘法师而来。
  几个月以前,他们这些长安僧人便听闻玄奘法师已经从那天竺回来,时下正在高昌城中讲经布道。
  僧人们知晓玄奘法师与那高昌国王交情颇深,再加上高昌现在也是比较有名的佛门之地,担心他在那里停留太久,甚至是被高昌人招揽,干脆就不回中原了。
  于是长安城那边的各大寺庙,便有不少僧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临时僧团,一同前去高昌城迎请法师。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确实也是有必要的,罗用在书上看到的原历史是: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七年离开印度,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城。
  这会儿都贞观十八年腊月了,他还在那高昌城待着呢,也不知道具体打算待到什么时候去。
  中原来的僧人不食肉,在这个一到冬天大家都集体吃羊肉的年代里,不吃肉就很麻烦了。
  好在常乐县这里豆腐豆干豆皮豆卷之类的吃食不少,又有豆芽胡瓜菘菜之类的蔬菜,再加上几种米面粮食,倒也整治出来几道像样的素食。
  罗用与长安各个寺庙的关系都还不错,前两年他们罗家出了一点事情,四娘杀了两名贼人,罗用为了她的名声考量,那段时间常常带她到各个寺庙行走,又教僧人们做豆腐之法,让他们传授给当地百姓。
  这一次,这些僧人途经常乐县,罗用也是十分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们,又是准备素食,又帮他们安排住处。
  这些僧人早前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听说罗用现在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当地百姓丰衣足食,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又有那《白叠之歌》做宣传,很多长安人都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想象成世外桃源一般。
  又道这罗三郎爱民如子,早早便把那红薯种子分发给了当地百姓,又使他们家家户户都能点起沼气灯……
  “这些事,就是长安城也是不及的。”有一个僧人如此夸赞罗用道。
  “如何敢当。”罗用连忙推辞:“这常乐县人口少,治理起来总是容易些。”
  “三郎莫要谦虚。”
  “并非谦虚,此乃实情也。”
  大娘早前也在信中与他提过,言是今年开春,在长安城那边,朝廷方面并没有把红薯种子分发给城中百姓,只是给了各地官府,还有一些官员,以及皇亲国戚。
  不少长安百姓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道是他们身在天子脚下,道不如常乐县那边陲之地。罗用当时一听这个话,便觉有几分不妙,怎的如今这僧人又提这茬,莫非这般说话的人很多不成?
  僧人们赶着要去高昌城迎请玄奘法师,只在常乐县中休整了一日,隔天便走了。
  然而这些僧人们的到来,却给罗用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信号,长安百姓若是见天的说,身为长安人还不如常乐人这类的话,有些人听了肯定不高兴啊,莫说那长安县令,皇帝估计也不爱听。
  长安城那边若是不想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把罗用调任到别的地方上。
  虽说罗用原本也没打算在常乐县这个地方扎根,但是眼下这时候,修水渠的事情才开了个头,南北杂货还未开张,城北的新区也在规划中,这么多事情没做完,突然就被调走了,那算是怎么回事呢。
  罗用一时并不想离开常乐县,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早作打算。
  水渠该修还得修,城北新区的规划可能就要先放一放了,他们马上就要开张的这一家南北杂货新店,暂时还是先开在老城区比较稳妥。
  罗用这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长安城那边,果然也没让他失望。
  从开春那时候便已埋下的隐患,到了冬天这时候,终于还是有人拿它做了文章。
  近来,圣人因为那高血压的事情,好像又不怎么想要御驾亲征了,一些原本打着各种主意的家族,这时候便也不得不把那些计划搁置下来。
  却也没有真正清静几日,有些人便又要开始闹幺蛾子,横竖在这朝堂之上,家族派系之间的争斗从来也没停过,这一回,有人又把矛头指向了罗用。
  “小小一个常乐县,竟敢与长安城相比,那罗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就是一些坊间闲话,陈右丞未免危言耸听。”
  “那罗用乃是难得的良才啊。”
  “虽有才干,然依我之见,此人分明就有反骨!”
  “……”
  “圣人明鉴。”
  “……”
  皇帝老儿在龙榻之上坐着,眼睁睁看着下面这些臣子们因为罗用的事情又吵起来。
  这朝堂之上因为罗用的事情发生争吵,那也不是头一回了,只是这一次为罗用说话的那些人,不再像最初那般,仅仅只是出于惜才的心理,亦或是站在公道的角度,有些人现在分明也是与罗家有了往来,于是这回就站到了罗用那一边,还有一些人不欲与罗家人交恶,亦或是同样有心结交的,这时候便也跟着打太极和稀泥。
  再看看这回挑事的那些人,他们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呢。
  坊间百姓都说罗用有大才干,他把那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然后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听了之后一生气,就把罗用给捋下去。
  事情若是果真如他们所愿那般发展,那将来这天底下的人该得怎么评价他?
  这些人莫不是真以为他老糊涂了不成?
  又想除掉罗用这个眼中钉,又想让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给他们背锅,倒是挺敢想。
  待到下面这些臣子们吵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道:“罗用既有大才,便不能只叫常乐县那一方百姓受益,长安百姓也需要这般有才干的父母官啊,依我看,还是让他回长安来当县令吧。”
  “至于此人心性,届时还要劳烦诸位爱卿仔细考查一番啊。”
  你们这些人不是要算计我吗,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406章 谋划
  长安县天子脚下,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长安县令哪里又是那么好当的。
  皇帝老儿老奸巨猾,罗用这次回往长安城,若他在这般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果然吃瘪,那皇帝也是比较乐意看到的。
  坊间百姓不都说你罗用有才干,把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吗,然而就算你那么有才干,到了这长安城还是不行了吧,更别说我这个当皇帝的,治理的可是一整个国家啊。
  罗用要是能把这个县令当好了,皇帝那儿也不亏啊,既然你们都说罗用有才干,我就把他调回长安城给你们当父母官了,你们看看,我这个皇帝果然很有胸襟吧。
  这回让罗用回长安城,皇帝也是想好了,将来甭管罗用和各大家族怎么闹腾,他都不掺合了,他现在这个血压实在太高了,需得静养,不宜动怒。
  没几日,圣人要调罗用回长安城当县令的消息便传开了,果然,长安百姓对李世民的好感度顿时上涨不少。
  先前还有人怨皇帝不把红薯种子分与城中百姓,这会儿不少人又改口了,都说圣人体察民情,着实很难得,要说有什么不好,那大抵还是如今这位长安县令不够好。
  长安县令:呵呵!
  换那罗用回来给你们当县令,果然就那般好?且等着吧,有他哭鼻子的时候。
  罗大娘这边,通过四娘与白家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便安排了她铺子里的一名青壮,带上她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奔赴常乐县而去。
  朝廷这边突然要调罗用回来,事出突然,她这边早一日把消息传给罗用,罗用那边就能多一日的工夫做准备。
  别的不说,光是那水渠的事情就是个问题,罗用在那常乐县中经营数年,这一次终于决定倾其财力,去修这一条水渠,如果说到时候调令下去了,罗用走了,那条水渠还未修完,结果下一任官员就接手了,那官员若是不能好好把这一条水渠修完,那罗用先前那番努力岂不是白费,那官员若是修完了,那么这一条水渠最后又要算作谁人功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