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两银子啊,这可不是小钱,不是谁人家里都拿地出这么三十两的银子啊!
“嘘,小声一点。”旁的人听了,拉了一把那人,就怕那才走出去的官差听到了,到时候可是自找苦头吃。人们也只敢小声地引论着,不敢大声暄哗。
百姓们最怕的莫过于朝廷打战了,这一打战就意味着朝廷要加重赋税,征兵送往边关去打战。家里有银两的还好,出点银两就行了,家里没有银两的,家里的汉子可是会被带走去当兵的。
镇上的征兵令出来了,下面村子里的百姓才知道朝廷打战要征兵了。朝廷有令,凡是家中有两个十五岁以前六十岁以下汉子的,就要出一个人去当兵,也可以用三十两银子来抵一个人,拿不出银子就要出人,以此类推。
去了镇上的人回来一说,村子里的人也知道了,顿时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恐慌了起来。家里有银子的就还好,家里没银子的就奔走四处相借,差个几两的还好凑,差地多了也难借到,甚至是有的人家里一点存钱都没有,那就麻烦了。
这来借钱的,我借给你又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定会还,你要是不还给我怎么办?这可不是小钱,这借钱也是要慎重。借了是情意,不借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不是谁都可以借钱的。
如今的曹家村里还好,比前从前是这十里八乡里最穷的村子来说,现在村里的只要肯勤劳干活的,家里多多少少都存了一点银子。不过三十两那么多,也不是人人家里都拿地出来。
上一年村里不少人的家里都分了家的,家里就只有一个汉子的就还好,不用出人也不用出这笔银子。家里有两个汉子以上符合征兵条件的,就要想办法出这笔银子了。
三十两银子啊,一想起心里就在滴血!
“阿爹,这可怎么办啊,三十两银子啊,家里哪有三十两银子!”一听到朝廷征兵,曹老五就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和他阿爹两个人都符合征兵的条件,家里这个时候哪里拿地出这三十两的银子?!他可不愿意去当兵,去了还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但是他也不好说让他阿爹去吧不过他们没这么多银子,他四哥那里有啊。
“阿爹,我们没银子四哥有啊,我们找四哥借去吧,四哥发了财,他的银子多到花不完,总不能见了兄弟有难见死不救。”说着曹高进就想立刻地去镇上找他四哥借银子。
曹阿爹见人真的就要去找四儿借银子去,他沉着脸把人喊住了,一双浑浊的眼就盯着他的么儿看,问道,“老五你想想你从你四哥那里借了多少银子了?你从前读书借,成亲借,媳妇儿做月子没银子买肉吃,还是你四哥给的银子买肉,你家小子满月要摆酒,你还是找你四哥借银子。么儿,你这要问你四哥借钱借到什么时候?你借的银子打算什么时候先还了你四哥,后面的再去借?”
“这,那,都是自家兄弟,那说什么借不借还不还的,这兄弟有困难帮衬一下不是应该的吗?”曹高进被他阿爹的话说地脸上有点讪讪的,感觉他阿爹博了他的面子,心里又不高兴了,怎么到了他这里就要还了。
见他当家的这么说五郎,陈珠不高兴地说了他当家的一句。
曹阿爹摇了摇头,想起他从四儿那里借的那么多钱,老二那里还花了两百两银子,他的手里倒是有自己存下的几两银子,还有四儿走之前给的一张银票,摸了摸口袋里的那张银票,他叹了一声,往外走出去了。
第460章 糟心的亲戚
朝廷的征兵令下来,好在他们都搬到了镇上来住,倒是省了很多麻烦事。他现在在村子里打眼地很,不然到时候村里没钱的找来借钱,借也不是,我手头上是拿了一点钱,借你一个总不能全村没钱的都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那么随便就能谁都借。
大院那里他大哥和二哥都分出去了,家中就只有一个汉子不在征兵的条件里,剩下的是他阿爹和老五还住在一起,他走的时候给他阿爹留了银子,就是拿出三十两银子也不是问题,所以知道了朝廷征兵,曹向南也不用担心大院那里。
住到镇上来之后少了大院那里的人没事都来找事,心情都好了许多,不是他不待见大院里的人,而是那些人做人就没法让人待见。
平常走地近的几家大家的手头上都存了点钱,拿出三十两银子也不是个什么问题,目前也没有人找到了他这里来,曹向南也乐得轻松,每日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朝廷的征兵令一出来,镇上开门做生意的生意都淡了许多。
外面的人都在说朝廷打战的事,朝廷一打战就要征兵了,怕是到时候不少的汉子是要被拉去当兵,不然朝廷那里来的人去跟兹奴打战?
“这朝廷要打战,店里的生意都没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祈晚风说起了今日店里的生意,话里很是感慨。
平日里店里的生意都不错,今日店里都没什么人来买东西,到了下午的时候都剩下不少,就是后面便宜卖了都卖不出多少,今日的生意是亏本了。他们店里的东西都是当日做了当日卖的,后来他就只好送了些给店里的伙计,拿了一些回来家里给小孩吃。
“现在的生意是不好,这战打起来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店里的东西可以做少一点,实在不行的话就改成只做早上的蒸包,蒸包一直都卖地还不错,先维持了店里的生意,只要不亏就行了。”曹向南安慰着人,他从南阳回来是知道这一打战很多东西都会受影响,这店里的生意自然也是跟着不少。
他们在这小地方,平常大家的口袋里有点钱的都舍得花几个铜板去买点新鲜好吃的,现在要用钱,这钱紧了自然就舍不得花了。
“好。”祈晚风听从夫郎的建议,觉得夫郎说地有道理。
“若是实在没什么生意就先把门关了,等这事过去了再开门做生意,这个时候你和孩子在外头我也不放心你们,有我在,我养着你们。”银子他们家里现在是不缺,曹向南是知道祈晚风也喜欢找点他自己喜欢的事做,他一直也支持。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晚风那边店里的生意做不做都无所谓。
祈晚风想的是店里的伙计们,他这边一把店里给关了,那店里做事的两个哥儿就没事可做,他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觉得店可以先开着,赚多少是多少。
两个人在这事上商量了一下,曹向南也同意了媳妇儿的说法。
以前曹家村是十里八乡最穷的,现在大家都知道曹家村好了起来,这手上自然就有了点银子了。外村的不少找来曹家村找亲戚借钱,附近几条村这村的嫁到那村去,那村的嫁到这村去,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
“没有没有,我们自己家的都拿不出银子来,哪有银子再借给你,你再去找别人问问。”这借银子不是相熟的真的不那么好借银子,我又不是跟你一个人是亲戚,总不能每个亲戚都借吧。
陈红娘家的亲兄弟找来,他两个阿兄还和阿爹一起住没有分家,家里的小子有两三个都满十六岁了,他阿兄和阿爹也在征兵的条件里,这算下来就还几个是符合征兵的,这一下子就要拿出上百两的银子,阿爹和阿兄求到他这里。
一听这么多银子他也犯难,但是也总不能把家里所有的银子都借出去,这么多银子借给了娘家日后大概也是难要回来的。他自己也还有夫郎和孩子,他自己也要过日子,陈红就只好把这事跟家里夫郎说了。
“媳妇儿,我都听你的,你想给就给,你若是不想给……”曹大鹏是个听媳妇儿的,家里都是媳妇儿做主,回来的银子他每月也是给了媳妇儿。
他家里兄弟也找来借银子,他并没有松口,银子都是媳妇儿管的,说好了银子是媳妇儿做主,他都听媳妇儿的。陈红也是知道大伯他们来借银子的事,若是要给的话两边都地借,他叹了一声。
有的时候就是亲兄弟的,各自成了亲有了家,感情也不是那么地亲厚了,谁都有私心。
一时间大家各自奔走,借到银子的自然是欢喜,借不到银子的什么样子都有了,人心的丑陋在这个时候是尽显,为了银子是什么都干地出来。
街上走动的人都少了,店里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和阿宁商量了一下,祈晚风就决定先把店给关几天,放伙计们回去先,这样每日开门都是亏本,这生意也没法继续做下去。
街上的铺子有的人还坚持开着,没了生意也有的人关了门。
“这也好,我养你们。”曹向南知道了媳妇儿关了店里的门,笑着凑过去亲了两口媳妇儿,就是媳妇儿什么都不干他也绝对不会饿了媳妇儿的。
他最近每日里也会进村里,多多少少都会听到村子里的一些事,好在他们来了镇上,把门一关倒是谁也找不到他这里来。
眼尖的小宝儿见阿爹亲了阿姆,小短腿奔着过来伸着手就要阿爹抱抱,等阿爹抱抱了就把小脸凑过去给阿爹,意思简洁明了,他也要亲。
“亲……”见阿爹不亲他,小家伙还着急了。
“你看你!”祈晚风拍了夫郎一把,手上也没舍得用力,都教了宝儿什么了。曹向南哈哈大笑,亲了宝贝儿一口,又趁媳妇儿不注意,又给轻薄了一口,惹得媳妇儿瞪着他又是无奈地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