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呆呆望着床帐,回想着梦中情景——这到底是喜兆还是噩兆?
若说是“喜”,那为何他的名字会变作一句骂人之语?若说是“噩”,对方又说他榜上有名,而且杨大人的确是身着蟒服的三品官……
“丕休哉……丕休哉……”谢林反复默念,突然,他脑中浮现出今日席上程岩等人古怪的神情,好像就是在他说了“丕休哉”以后……
莫非,这几个字有什么深意不成?
下一刻,谢林猛地坐起身,眼珠子几乎要脱出眼眶。
“丕休哉、丕休哉……哈哈哈哈,居然还有这个意思!”黑夜中,谢林的五官扭曲到狰狞,“怪不得!怪不得姓程的会是那种表情!好好好!我倒要看看,皇上口中忠孝仁义的你,到底写是不写!”
到了八月初九,乡试当日。
天不亮,程岩和庄思宜就乘着马车前往贡院。
乡试一共三场,每场头一日点名入场,须得在考棚里关上三天两夜才能放人,从初九起,足足要考到八月十七。
也就是说,程岩十九岁这年的生辰,便要在考试中度过。
等马车停下,两人提着考篮下车,入眼便见到一座巍峨高楼,楼上挂着一方匾额,上书“明远楼”。
明远楼居高临下,对贡院内外情况一目了然,历来为监考官以及巡查官稽查考生是否舞弊的地方。
程岩对这座楼并不陌生,他随意看了眼,便收回目光往贡院端礼门去。
此时,贡院门前已等着不少人。
由于昨夜刚下过一场雨,天气陡然凉了不少,瑟瑟秋风一吹,直把程岩冻得一哆嗦。
他心想还好南江贡院的号舍比武宁县要结实一些,至少三面都有遮挡,否则就这种鬼天气,又不能添衣又不能暖身,没准儿考场上就要被冻出病来。
“你冷了?”
庄思宜见他发抖,便想叫庄棋回马车拿件披风,却被程岩拦住了,“别,反正进去了还得脱。”
正说着,贡院门已开。
乡试的搜检比院试更严格,端礼门和龙门前都设有关卡,倘若在第二道门时搜检出夹带之物,头门差役则按照舞弊论处。
此外,朝廷还颁布了悬赏令,搜得作弊者一人,赏纹银百两,可谓非常有诚意了。
甜枣大棒一块儿来,差役们能不积极吗?
程岩麻木地被摸了几遍,终于过了两门,又被差役领去沐浴。
他一进澡堂,就被浓郁的酸臭味熏得难受,只想“早洗早超生”,于是麻溜儿地脱了衣衫。
由于他生得白,每次沐浴都会引来旁人打量,这回也不例外。
而跟他一道进来的庄思宜,见别人总往程岩这儿看,心头莫名不爽,又不敢随意发脾气,否则怕是会被差役给叉出去。
他正憋着火,就见程岩相当干脆地将裤子脱了……
庄思宜一怔,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像燎原野火般疯狂蔓延,脸颊顿时热起来。
他虽和程岩同住多年,但平时擦身也不用脱个精光,若是沐浴则会搭上帘子。总之,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赤条条的程岩……
庄思宜这边正别扭,程岩却大咧咧地转过身,“你还不脱?磨叽什么呢?”
“……”
庄思宜飞快移开视线,垂眸道:“你先去吧,我马上就来。”
程岩不疑有他,往浴池而去。
只是看见浴池中的水,他就忍不住想吐了……
等人一走,庄思宜长舒了口气,这才心不在焉地脱衣服。只是脑中时不时闪过程岩白皙修长的身体,让他心口一阵阵发烫。
等他将自己脱光,才发现周围好些人在暗搓搓瞄他,庄思宜皮笑肉不笑地看回去,那些人忙捂着不可描述的某处,似乎耻于见人。
“哼!”
庄思宜终于舒坦了,他慢悠悠走向浴池,特意找了个离程岩远些的位置,才忍着恶心下水。
而程岩并没有发现庄思宜的回避,他一门心思默数,一到规定的时间便赶紧从浴池里爬了上来,一息也不愿多待!
等程岩穿上贡院准备的衣服,见庄思宜也过来了。他平淡地瞟了眼庄思宜的身/下,心中阴暗地想着——大有何用?不孕不育,嘻嘻。
不久,有兵丁带着他们往号舍去。
贡院的号舍分列龙门两侧,以“一字”南向排列,每排号舍间隔只容两人通过,看上去像是一条条长巷。其中长排的有号舍近百间,短排的也有五六十间,而号舍最末的一间则是茅厕。
号舍均以《千字文》编列,一字一间,其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人待在里头是站也站不直,躺也躺不住,非常煎熬。
这一回好运依旧伴随着程岩,他同样躲过了臭号。
等他将灯烛、文具等放入号舍墙龛中,便开始慢悠悠地研墨。
乡试三场,首场最重。
简单来说,首场决定你是否能被取中,后两场则是用来定名次的。即便如此,后两场也不能太过草率,否则也有被黜落的风险。
随着研墨时快慢适中的动作,程岩渐渐静下了心。
这时,忽听钟鼓敲响,贡院大门被彻底锁上!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小庄:不孕不育的梗是过不去了……
岩岩:嘻嘻。
——
【小故事】
因为考试要糊名,没人知道卷子是谁的,所以就有了很多暗通关节的事。
统筹全局的故事,想了解得更具体可以百度翁同龢。
至于丕休哉,是北宋时有位叫杨亿的翰林,他作为会试主考官,请了同乡的考生们来家中赴宴,诸位考生化身水军对他一通狂吹,有考生就问能不能特殊照顾一下?他立刻骂道“丕休哉”!然后气哼哼地走了。
后来,但凡在卷子上写了丕休哉的考生都被取中,不过这件事还是曝光了,只能说杨大人真的好戏精啊。
------
本章参考:《清代广西贡院》
我见有的小天使似乎误会了,南北榜发生在会试,乡试是不存在的,还可以苟!
第45章
按照朝廷律例, 乡试首场考七题, 分别为四书三道, 五经四道,考生选本经作答。
当然,这七道题中又以“两个第一道”为重中之重。
有书吏举着贴了试题的木牌来回走动,程岩快速一扫,见四书第一题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而《周易》五经首题则为“垂衣裳而天下治”。
他将几道考题誊抄在纸上,又写上姓名、籍贯、本经等等,便闭目沉思起来……
巷道中有巡考监察,由于程岩名声在外, 刚才唱名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他, 因此巡考们也不免多关注了几分。
可半天一晃而过, 程岩却一动未动。
若换了其他人,巡考只会当对方肚子里没墨, 但见程岩如此, 他们则认为此子果真稳重, 不愧是皇上看中的人才。
对此,程岩并不知道,他只是想把题答得更好一些。
院试他故意藏拙,但乡试却不会了。
一来, 乡试中人才济济,藏拙只怕会被挤下去;二来, 程岩总要对得起皇上的夸赞,若文章不好,岂不是落了皇帝的面子?
“偶像包袱”极重的程岩,在冥思苦想两个时辰后,终于提起了笔。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破题之意很直白,即“如果百姓治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这道四书题出自《论语》,其核心便是“富民”。
当时鲁国财政十分困难,鲁哀公便问孔子的弟子有若,“如果遇上饥荒,又该怎么办呢?”
有若回答:“可以消减田税,只抽百姓一分税。”
鲁哀公很不解,鲁国现在只抽两分税都不够用,若再减少一分,还不得穷死?
有若却说:“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会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必将使国家民不聊生,那您又怎会富有呢?”
此题答起来并不难,但要答得出彩还是要下一番功夫。
首先,你要明白主考官选择这一题的意义。
程岩琢磨了杨文海的性子,认为其表面上是让考生阐述儒家的富民之方,但真正用意无非是想跟土改新政扯上关系,拍一记皇上的马屁。
因为圣人所说,皇上正在施行。
但你也不能真拍马屁,毕竟这是一场考试,皇上虽说不年轻了,但还不至于昏聩至此。
你要借圣人之口讲出你的主张,并且让读卷的人知道,那些美好的前景,皇上正在带领我们实现。
因此,程岩先是论述了一番“富民”的重要性,又相继提出了“节爱用人”、“什一而征”、“先足其民”等等观点,从而推衍出民本、仁政的结论。
由于早已打好腹稿,他写起来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很快便作成一篇。
细细检查一遍无错后,程岩没有急着誊抄草稿,而是看向了后两道四书题。
后头两道都是截搭题,所谓“截搭”便是将句子截断再行牵搭。比如第一句是“今日,你吃饭了吗”,第二句是“王兄,准备去哪儿”,截搭起来就可以是“今日准备去哪儿”。
相似小说推荐
-
[快穿]我就看看不碰你 [强推] (语惑绯) 2017.12.11完结5708 营养液数:2836 文章积分:81,849,904 嘴甜人可爱的津韶是位非常勤奋优秀的剧情维护师,然而...
-
大毁约师 (茶鲤CC) 白熊2018.10.6完结呆冷忠犬攻×话唠迷弟受。因被意外卷入一个时间循环,华非被迫面对着被女友一次次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