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爸爸:“有什么办法?”
韩妈妈一拍儿子脑门:“你们父子俩笨一块儿去了,我叫婉婉回来的理由是什么?”
韩琪:“想认识簌簌姐?”
韩妈妈:“对嘛,咱爸也很喜欢那孩子,就对他这样说……”
韩老爷子散步回来, 发现家里三口人都盯着他瞧。
韩爷爷问:“你们干啥?”
韩琪:“今晚姐不是和她朋友一起回来吃饭嘛……”
韩爸爸:“她朋友就是上次弹琵琶那个,您说很喜欢的。”
韩爷爷:“废话,我当然知道。”
“……”韩妈妈面不改色十分自然地接了下去:“所以今晚我们主要目的是认识那姑娘,和她多说话,不能让她感觉受冷落了。”
韩爸爸、韩琪:“对!”
韩妈妈继续:“婉婉那么久没回来,对我们一时半会也不那么熟悉。所以我们就打算呢,先把婉婉离家出走这回事忘记,把她当作外边来的朋友一块儿招呼。这样大家也和睦,您说是不是?”
老爷子瞪眼:“什么她离家出走,是我把她赶出家门的!”
韩妈妈:“……好好好,您把她赶出去,所以她回来的时候面子会挂不住。您就尽量和她少说话,别说话。咱家就好好地吃一顿饭,暂时把婉婉当成客人,把师簌簌当成您孙女,成不?”
韩爷爷对这样的角色扮演似乎挺有兴趣:“把那师簌簌当成我孙女是吧?”
韩琪:“是的是的!”
韩爷爷:“把韩婉那孙忘记?”
韩爸爸点头。
在韩琪韩父韩母的共同努力下,韩老爷子满口答应:“没问题。”
韩妈妈喜上眉梢为自己骄傲,韩爸爸觉得今晚稳了。只有韩琪忧心忡忡,总担心哪儿不对劲。
韩琪想了想,给师簌簌发了一周来第n条信息:“簌簌姐,今晚我家里人可能会对你比较热情,你稳住,别慌。”
*
傍晚。韩家。
饭菜已经做好了,在锅里保温,还没上桌。
师簌簌和韩惘准时出现在韩家门外,按响了门铃。
韩琪本想去开门,奈何被门口旁边的老爷子抢先一步,老人家三步并作两步,“唰”地开了门。
韩惘在家门口情怯,动作慢半拍,师簌簌先入了门。
开门前,韩琪还在对爷爷说:“爷爷,记得啊!”
记得什么?
把那师簌簌当成我孙女。把韩婉暂时忘记。
师簌簌礼貌一笑:“爷爷好。”
韩老爷子开怀地道:“哎,你好!回来啦!”
韩惘站在师簌簌身后,因为帽子的缘故显得高出一点点。帽檐在前面压得低,又是一身男装。
老爷子对这身打扮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你对象?你过来还带男朋友呢?”
此言一出,韩家满室寂静。
只有厨房里烧水的电热水壶发出嘟嘟的声响。
师簌簌:“……”
韩惘:“……”
韩琪:“……”
韩爸韩妈:“……”
韩惘面无表情地说:“对,我是她对象。您好。”
作者有话要说: 韩爷爷:???(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
谢谢地雷和营养液!么~
这个字数……咳咳有点心虚(抱头)。不过明天也有!明天继续来,明天更精彩!
第50章
韩惘一开口, 老爷子终于从她的声音中找到了一丝丝熟悉感。
再仔细一看, 得, 把自家亲孙女给认成别人对象了。
老爷子死活不承认自己眼花, 对韩惘嫌弃道:“看你这身穿的……”
韩惘直挺挺地站在那任爷爷打量。她觉得自己这身没毛病,特别帅。
韩琪及时插进对话里:“咳咳, 姐,簌簌姐, 你们过来啦。”
师簌簌配合道:“对。叔叔好, 阿姨好。可以吃饭了吗?我中午特地没吃饱, 过来的一路上可饿死了。”
“哎,簌簌你好!”
师簌簌环顾一圈屋内, 韩妈妈身上的围裙还没解下, 韩爸爸放下了手机去帮韩妈妈到厨房拿东西。
韩老爷子慈善地对师簌簌笑了笑,而后嫌弃地看了韩惘一眼,慢腾腾地从门口挪到饭桌边去了。他走动得不快, 时不时还回头看韩惘的方向,似乎在等着什么。
但韩惘说了“我是她对象, 您好”那句话后就没有再出声, 对着屋里人的目光稍一点头算作招呼。
老爷子气哼哼地坐下了。
“簌簌姐最近忙么?”
“还挺忙的, 工作日总加班。”
“你和我姐是不是又在准备一场演出?在哪儿,什么时候?”
在饭菜上桌的过程中,韩琪和师簌簌尬聊。该了解的先前在微信上都了解过了,现在说说话就使那边面对面坐着的爷孙不那么尴尬。
“是啊,簌簌, 你们那表演什么时候开始?”韩妈妈边摘围裙边问,瞅的却是师簌簌旁边的韩惘。
“具体日子没定,大概是在下个月月初。也不远了。”师簌簌应着。
“远不远,我们能不能去看?”韩爸爸问,把一套碗筷放在了韩惘面前。
“远,您要是去只怕还挺麻烦。”回答的依旧是师簌簌。
“这次姐开不开直播?”韩琪顺口问道。
问完他就开始后悔,一不小心把话题往他姐身上引了。不过他刚说完,全家人的目光都终于光明正大地落在了韩惘身上。
韩惘严肃地盯着桌上的饭菜,“还没决定。可能开吧,要问音乐会主办方允不允许。”
这是她在进家门后的第二句话。
略有拘谨,不过好在没出什么岔子。
众人一齐点头。
“开饭了,随便吃!”
韩妈妈宣布。
韩家人坚决贯彻实施“重点招呼师簌簌”的原则,轮番上阵和师簌簌搭话。
师簌簌见过的场面多了去了,应付一些善意的询问不在话下,侃侃而谈应对自如。
“既然是老师推荐你们过去的,你们就得好好练习啊。”韩爸爸道。
“我们会的。”师簌簌笑。
“刚刚好像听你说总加班,那你每天抽多少时间练琵琶呀?”
“平时忙的时候两到三个小时,主要还是周末练得多,周六日每天五个小时以上。”
“这么久?”韩琪讶然。
韩父韩母也很惊讶。
韩妈妈突然想起了什么,更不可思议地问道:
“啊!我听老师说,簌簌你才学了一年琵琶,是不是?”
明着是一年,暗着是数十年,这可怎么说呢?师簌簌犹豫了一瞬,还没应答,韩惘已经点了点头。
他们都时刻关注着韩惘,一看她的动作就当作是替师簌簌回答了。
韩妈妈恍然大悟:“怪不得弹得这么好。你练那么久,就是再难的曲子也弹得会了。”
“那你一定很喜欢琵琶吧?”
众人都以为会得到一个无比肯定的答案。
谁知,师簌簌说:“很喜欢称不上,只是有点喜欢吧。”
韩老爷子饶有兴趣地问:“有点喜欢,就能坚持那么久嘛?你们这些年轻人工作老忙,回家之后多累啊,你还能弹上两个小时,就只是有点喜欢?”
师簌簌点头:“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习惯吧。习惯了这么一件事,一闲下来不戴戴指甲拨拨弦就浑身不对劲。本想只弹一小会儿活动活动,结果右手基本功二十分钟,左手基本功半个钟,弹一弹必练的曲子、喜欢的曲子、有意思的曲子,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老爷子哈哈大笑:“好啊!”
韩妈妈给师簌簌夹菜:“你这难道还不算喜欢?”
韩爸爸道:“这习惯的养成也不容易。”
师簌簌心道,近二十年的习惯,改掉更难。以前准备比赛的时候,一天练六七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左手的茧子厚极了却也被磨掉不少次。比赛前的一段日子更是没消过肿,弦都快和左手长在一起了。那滋味谁弹过谁知道。
师簌簌轻快却坚定地道:“真的不是,平时哪有那么多喜欢呀。就是再喜欢也不行,练得累了还练不好的时候,可不得因为自己弹得难听而哭死难受死。坚持下来靠的还是习惯。”
“那你什么时候才最喜欢?”
“——但是偶尔会很喜欢。”
韩惘和师簌簌同时说。
师簌簌对韩惘眨眨眼,韩惘听出了她未尽的话。
师簌簌接着道:“平时练习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是缺点,弹出来都是侮辱了谱子。可是偶尔的,某一刻——”
“天气好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洒在琵琶上;在老师那儿,手上的琵琶都环绕着茶香;或者,在舞台上,那么多人都安静地等着你弹。”
“那一刻,我突然发觉,自己做的事情,很浪漫。”
“咕噜咕噜。”韩爷爷喝了口汤。
“簌簌来试试这个。”韩爸爸给师簌簌夹了菜,放下公筷时筷子和碗碟碰出“哐哒”一声。
“谢谢叔叔。”师簌簌道了谢,低头扒饭。
韩琪还在品味师簌簌说的一番话,捧着碗半天没下嘴,琢磨着觉得有点意思,但是又没法完全参透那种感觉,琢磨不出那个劲儿来,只说:“簌簌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