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炀师)


  李家人锒铛入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北边境,李正阳的嫡长子李玉龙却没有丝毫担忧的模样,反而露出了一抹诡异的微笑。
  在李家所有人被关入天牢的第二天,戚博翰终于回到了京城。
  第二天早朝,戚博翰就出现在了群臣面前,证明了禁卫军所说的自己已经“清醒”过来。
  戚博翰特意化了妆,脸色苍白地端坐在龙椅上去,气势不减,但是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他身体虚弱。如果陶笉然在场的话,肯定要夸一句演技精湛。
  戚博翰先是让群臣们依次报告他昏迷期间发生的事情,丝毫没有要提李家的意思。
  然而这早朝还没进行到一半,就有一个骑着快马在皇宫内奔驰的士兵闯入了大殿:“报——镇西将军反了!”
  那士兵撑着最后一口气说完,立即倒在了大殿上。
  戚博翰让范忠将士兵手中别着鸡毛的信件拿上来,又让小太监带人下去看太医,才拆开那封信。


第182章
  这封信是李玉龙的一名裨将传回来的。
  李玉龙在西北虽然一手遮天, 但明面上他还是瑞朝的臣子, 他的势力中, 只有部分心腹知道他的反意,其余大部分人都是认可自己瑞朝臣子的身份的。
  所以李玉龙一反, 就立即有人拼死将这封信送出, 比戚博翰的暗卫来得还要快一些。
  戚博翰看完,佯装被气到的模样,剧烈咳嗽了起来:“李家……咳咳。好一个李家!”
  戚博翰将信一扔, 就刚好甩到了站在前排的翁元基的脚下。
  翁元基立即将信捡起,看完之后又给其他人传阅。
  很快, 好好一个月度报告大会,立即变成了讨伐李玉龙大会。
  大会主要围绕谁带兵出征,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此时, 瑞朝可用的武将并不多。王家曾经是武将世家,但如今人丁稀少,这一代就一个王灵均。若不是旁支还有个王君浩,王家的武将世家的名头恐怕保不住了。
  而另一个武将世家,则是已经叛变的李家。
  余下的……都是一群只能在京城耀武扬威的酒囊饭袋!若不是自己的人手还没培养出来, 戚博翰早就想将那群人给撤了!如今更不可能将宝贵的士兵交给这群菜鸡带着去送死。
  一群人在朝中争论不休, 突然, 自从戚博翰登基后就一直致力于告老还乡的冯老将军站了出来:“陛下,臣愿带兵前往!”
  戚博翰看着冯老将军已经全白的头发,一时间没有答话。
  他一直不肯放冯老将军回去,只是想要塑造自己对前朝功臣很看中的形象, 实际上君臣两人这么久了,都没有什么深入的交流。
  原本戚博翰已经做好要荣养冯老将军一辈子的打算了,却不想这关头,冯老将军竟然出来毛遂自荐。
  说实话,如果不是冯老将军年纪太大了,这简直就是最好的出战人选。但年纪到底是硬伤,冯老将军今年已经六十有余,对于武将来说已经是高寿了,说句不好听的,他随时可能一觉睡过去就醒不来了!
  冯老将军见戚博翰不答话,自己也一动不动,丝毫没有退却的想法。
  一时之间,大殿中的气氛凝重了起来。
  王灵均在一旁,看着冯老将军老迈的身体,也是于心不忍。忽然,眼角余光扫到自家老爹,脑海中灵光一闪:“陛下,不如让冯老将军暂代京城防守一职,让王将军出征?”
  闻言,王将军也觉得自家蠢儿子难得聪明了一回,连忙站出来道:“陛下,臣愿带兵出征!”
  戚博翰给王灵均投去赞许的眼神,便定了这件事。
  王将军如今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行军打仗的本事不逊色于冯老将军。前些年因为戚博翰的缘故,被打压了许久,空有个将军头衔。若不是戚博翰登基,他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带兵呢!
  而戚博翰也正需要王将军多立一些军功,来给他增加更多的势力。
  至于出征会遇到危险这种事情,戚博翰倒不怎么担心。他可是亲身体验过,用新办法训练出来的士兵有多强的!再加上先进的武器,这场战不可能败!
  西北兵变的消息,并没有被宣扬出去。而京城因为戚博翰的苏醒,气氛终于不再那么压抑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行知中学的招生考试终于开始了!
  中学的入学考试并不复杂,就考文理两科的卷子,一天之内答完即可。
  两个考场,各有一千多名考生,这交上来的试卷,老师们废寝忘食批改了足足三天三夜,才把分数排出来。
  宁安的考生成绩比京城的要好一些,考到九十分通过的,有近五百人。而京城这边只有三百多人。
  陶笉然得到消息后,倒也不意外,如果不是王琬凝临时开放了阅览室的话,京城那边的分数可能还要更低。而对此,王琬凝早有打算,很在民生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
  行知学院准备在京城筹办一个图书馆。又将宁安的图书馆运营模式说了一下,还细数了图书馆的总总好处。最后不仅写了要面向全社会募捐钱财和书本,更是非常撩火地刊登了王家捐赠了一千两和一百本兵书样板的消息。
  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图书馆有什么好处,对那些世家来说完全不值得关注。但王家!一个舞棍弄枪的粗人世家!竟然都捐了一百本书!你其他世家不捐,那不是说明自己家的藏书连王家都不如?
  不爱攀比还能叫世家?特别是,民生日报现在虽说只在京城和淮阳卖,但实际上却是远销全国。在这报纸上做个好事露个面,那可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谁还没个虚荣心呢!
  王琬凝一下子就抓住了世家的两大软肋,招生考试刚结束,就开始轰轰烈烈地在京城建起了图书馆。
  陶笉然得知后,不由得有些惊喜。
  他原本还想着开个私库,给王琬凝拨款去建图书馆呢,没想到王琬凝竟然也学会了空手套白狼这一招。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招生考试结束之后,就到了棉花收获的日子。
  陶笉然按照三娘寄过来的样品,让工匠们做了一批处理棉花的小物件。
  棉花采摘下来后,里面会掺杂着种子,想要把这种子完好无损地给弄出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还好五娘心灵手巧,给弄出了个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于棉布的纺织技术,陶笉然并不打算这么快普及。只有在棉花能供应百姓们穿暖的前提下,才是棉布推广的最佳时机。在此之前,倒可以把棉布当成高档布料,先狠狠地宰有钱人一笔!
  采摘棉花的工作有邱勤业和李琼组织,但在开始采摘那天,陶笉然还是亲自到了现场视察。
  只见十名农户腰上绑着一个大大的麻袋,天才刚刚亮就开始采摘已经完全冒了出来的棉絮了。虽说沂州不常下雨,但未免有个闪失,农户们的动作还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画册上可是写着了,若是这些棉絮被雨淋了之后,轻则质量大打折扣,重则就全部作废了!
  辛辛苦苦中了大半年,农民们可把这十亩棉花当成了自家粮食在伺候,若是功亏一篑,就算不亏钱,那也得心疼死!
  陶笉然看大家对这片棉花田,比他这个领了推广任务来的还要上心,心虚之余也安心了不少,干脆也不放精力在这里了,而是开始专门折腾起了坞堡里的士兵!
  一百名特种兵已经全选出来了,陶笉然让影一充当临时教官,每天拉着这一百人出去秘密训练,暂时先练戚博翰提供的方法,其余等丁青云他们来了再打算。
  这一百名士兵每天训练累成狗,其余的士兵训练量却比平时降低了一些。
  陶笉然为防匈奴来袭,不敢对士兵操练太狠,就怕士兵白天训练的时候耗费光了力气,晚上匈奴来偷袭就好玩了!
  而且坞堡也提前进入了备战状态,联合作战训练日,变成了分组对抗练习。王涛和李威各带一万人,进行模拟对战。不仅可以锻炼士兵上战场后跟将军指挥的默契度,更能给两个裨将锻炼行军布阵的能力。
  而且为了避免两方士兵长期跟同样的队友和指挥官一起作战,跟另一方的战友没有默契,每天的分队都是随机抽签的,可以说是思虑周详了!
  比赛完后,陶笉然还要求王涛和李威对比赛进行复盘,自己深刻地检讨了一下失误后,第二天还要给士兵们进行复盘。士兵们复盘完后,就要跟着识字的士兵,开始扫盲。
  第三天则是又继续打!如此反复循环。
  当然,既然有输赢,也自然会有奖赏。摊上陶笉然这么一个不差钱的一个长官,赢的那一方晚餐能多一块牛肉干!输的一方虽然没有惩罚,但看着别人吃肉而自己不能吃,这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
  短短几日,不管是裨将还是士兵,实际战场对抗能力,都在飞速上升。
  陶笉然虽然看不懂门道,但还是能察觉自己手下这两万士兵,在战场上越来越有条不紊,将军的指令也都逐渐得能执行到位,对战看起来也越来越有意思了!
  陶笉然在沂州玩着模拟战争,京城那边已经点兵完毕,开始真正地上战场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