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金推完结+番外 (夏夜鸣蝉)


  “至少比铜灯便宜。”崔瑛笑笑,大周此时已经有了曾经北宋时期经济繁荣的影子,柴荣不反对大臣过舒适的生活,甚至对官员家庭经商做出了一些让步,官员们不以权谋私的奢侈甚至成为一种美谈,这也是他敢在未来皇帝面前“炫富”的原因。富裕幸福的生活,结合他之前流民的身份、在东宫学习的经历,简直是送上门的宣传材料,给了寒门学子前进的动力。
  “你这蜡烛,是蜂蜡?”走到半路,赵匡胤问。
  “是啊,蜂蜡方便。”崔瑛不在意,其他人又一阵无语,石蜡比蜂蜡便宜十倍好么。
  “您瞧,我这蜂蜡都是自家养的蜂儿割的,方便也便宜,蜂蜡烧起来还有一股清甜味儿,可比石蜡强。”崔瑛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花房说道。
  温室的菜园子与花房格局一样,站在花房里,盈盈的橘光,满天的星辰,鼻尖萦绕的淡淡花香,美好的像仙境一样。
  当天晚上,用竹管里流出的,据说是用太阳照热的水,配合带着花香的据说叫大豆皂的澡豆,洗了一个舒服的澡;裹着轻软的棉被,睡在烧起地暖的房间里,将睡未睡的太子殿下在心底默默地记着:明天一定写信给父皇,这样的人才还是应该放到汴梁城才能舒展开拳脚,他的生活真是比皇宫里还要舒服。


第58章 回京
  舒舒服服地一觉睡到天明,崔瑛贴心地找了城里手艺最好的裁缝连夜赶制出修身的棉袍,交由侍卫送到了他们的房中。
  昨日皇家父子俩穿着那笨重的棉大衣,两手揣袖口里的形象实在是与他们俊秀的外表太不相符了,有点伤眼。
  侍卫轻手轻脚的将衣服放在崔瑛所说的薰笼上,薰笼坐在一个小炉子上,而这个泥砌的小炉子,烧得东西,据说是安德裕为了要酒喝,强行卖给崔瑛的石碳。
  柴宗训觉得这小泥炉子特别可爱,一块块方形的石碳块,中间是四排整齐的小圆孔,颇得地方天圆的意趣。炉壁上粗陋而喜庆的泥塑也极有乡间野趣,砖石砌出的烟道直通屋外,壁上却悬了几盆吊兰,青绿可人。
  穿上崔瑛特意送来的衣服,果然比昨天的要轻便些,柴宗训在心底悄悄嘲笑一下崔瑛的小讲究,抬脚出了屋门。
  山间深秋的寒风卷着黄叶飘落一地,院中是鼻尖冒着汗珠的崔瑛在一拳一脚的练他那套奇怪的家传拳法。叶知秋和赵匡胤在切磋,柴永岱应该还没起床,没有看到他的踪迹。
  “殿下早!”崔瑛正好练完收功,对柴宗训抱拳一礼。
  “如今还能坚持练习?”
  “是,家父教导拳不离手,家师则告诫瑛一日不练手生,家传师传不敢背弃。”崔瑛肃手答道。
  柴宗训对些回答颇为满意地点点头,“今日有什么计划?不必顾及孤王,你自己的打算做什么。”
  “打算收拢一下萃取的杜仲胶,几辆减震的马车,殿下你们回程舒服点,然后竹山村里的琉璃作坊、抄纸作坊之类的产业也要梳理一下,盘盘帐目。”
  “哦,那孤王就不客气了,马车规制你不懂,但减震的车胎孤要四套。”崔瑛还没来得及应声,他便接着说,“今天先去琉璃作坊瞧瞧?孤很好奇,你昨日说这琉璃灯比铜灯要便宜?”
  “殿下不如先进了朝食再说?”崔瑛实在不想对上柴宗训那兴奋得闪亮亮的眼神,直接祭出了美食大法。
  在崔瑛弄出了炒锅之后,六安的美食就已经不受崔瑛的控制了,已经能吃饱饭的六安百姓们在这一年里创造出了许多美食,便是朝食也有七八种饮子,十二三样点心了,足够汴梁城来的客人们享受好些天了。
  #
  柴宗训与柴永岱在六安看着无尽的新鲜事儿,而远在汴梁的柴荣最近心情就有些不太美丽了,儿子和孙子跑去六安帮他“鉴定”一下六安的治理情况,结果除了来京的书信从一封变成了三封外,他看不到任何儿孙思念他的痕迹。
  瞧瞧自己的亲孙儿说什么,“皇爷爷,六安新嫁接出来的苹果又甜又脆,可惜结的太少,等孙儿回京给你捎一点哦!”
  嫁接是什么,苹果又是什么,还有你们什么时候回京,你倒是说清楚啊!柴荣在心底里默默的抓挠,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儿子年长些,书信比孙子要靠谱不少,他在里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翻六安的衣食住行,还给他捎回来一身大棉袄,然而也没有写上半点打算年前回京的话语。
  叶知秋的信是最靠谱的,依然还是对崔瑛在六安的整理措施进行了记录,比如崔瑛用水泥代替条石来修桥礅啦,崔瑛和喻皓计划在六安城外建了一座漂亮的学馆供小孩子念书啦,还有范知远正拉着赵将军和崔瑛一起操练庐州军镇司里的兵卒啦。
  柴荣看完他们的信,除了知道崔瑛很忙很靠谱,六安好吃又好玩之外,依然什么也不知道。
  “官家,大理寺已经审理过六安纵火案的犯人了,相关人等已经在偏殿候着了。”
  “嗯,六安来的?”柴荣的思绪被“六安”两字打断,看了一眼低头称是的内侍说道,“叫进来吧。”
  “喏!”
  “等等,叫六安的衙役到殿外候着,朕一会儿要见他们。”
  “喏!”内侍低头行礼,倒退着走出了殿外,片刻之后,大理寺卿等一干人便进了殿。
  案情很清楚,纵火未遂,可能牵连众多无辜百姓的性命,不是简单的笞杖之刑可以解决,所以崔瑛将犯人往上送;安德裕当时觉得徒刑也过轻,便又将犯人发送到京,大理寺最终判了主犯杖二十,流放三千里,从犯流放一千里的决定。
  大理寺卿禀告完案情,将卷宗呈给柴荣,柴荣点了点头,转而开口问道,“依卿所见,六安如何?”
  “依臣浅见,”大理寺卿直起身微微一拱手,“六安吏治清明,积年老吏也怕被县尊查出差错来,且观押解的差人也是知礼守节,想必崔县令治理有方。”
  柴荣的嘴角不自觉得轻轻一勾,打发掉大理寺卿之后,直接传了押差进殿。
  之前李壮已经入京了,暂时还在禁军里待着,虽然叶知秋在信中写了衙役们如何如何之好,但只一人,武力也不如何出色,柴荣见过一面之后便失望地随意安置了。
  这一回,儿子孙子都说六安的衙役出色,连跟自己征战多年的老兄弟都对衙役们赞不绝口,柴荣好奇心再起,便将三人招进殿来一看。
  “卑下见过官家!”三个衙役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整齐响亮,好像一个人一样,即使是按礼仪单膝跪地,也是腰挺背直,精神得像初春的翠竹。
  “好!好!好!”柴荣毕竟是打下江山的开国之君,见到如此精神的小伙子打心底感到喜欢,“快起来,来人,赐座!”
  “谢陛下!”三人再次异口同声地谢了,一齐地站起身来,一齐地右转,一齐地站到胡凳前,再一齐地坐下。
  他们所有的礼节动作都是崔瑛根据现代军队操练手册修改过的,但精确好看的原则依然如故,因而三人落坐后不是现代军人那样分开双膝目视前方,却在符合这个时代礼仪的同时更干脆漂亮。
  “真好,你们这是训练了多久?”
  “回陛下的话,”三人中的小队长起身抱拳行礼道,“卑下等在离开六安前在县尊手下训练了一个半月,其后在路上,虽未特意训练,但随时遵守县尊的规矩。”
  “好啊!”柴荣感叹了一句,又问道,“你们觉得现在的崔县尊怎么样?”
  “县尊年纪虽小,却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咧,”一说道日常的话题,小队长的语气中也带起了乡音,“咱们县尊是个好人咧,税收的明白,对小娃娃好,对咱们也好咧。”
  柴荣在心底对自己摇摇头,这能问出什么来?
  “你们先在驿馆住下,朕还有事要问你们。”柴荣也是见猎心喜,不打算让这三个衙役回去了,就这样的人物,合该在禁军里待着。
  将事情处理完,柴荣看着儿孙的信,有点犯愁。六安现在肯定是很好很好的,可惜再好他也看不见,反而勾得儿孙乐不思蜀了,这就让他有点憋屈了。
  “去宣范相进宫。”柴荣吩咐道,这种官员调动的事,至少要参知政事首肯,要不然弹劾崔瑛幸进的折子怕是少不了。想想那小孩儿芝麻大点的胆子,再想想他为了不冠上佞幸之名,明明已经以巧思擅算中了神童试,却还死命读他自己不喜欢的五经,就为得一个堂堂正正的出身,还是,不要让他的努力功亏一篑好了。
  柴荣想到自家一样不那么喜欢五经,更喜欢折腾各种小东西的皇后,温柔地一笑,越发舍不得这个皇后的同门受这种委屈了。
  “陛下想调崔瑛入京?”范质也是从一开始就跟着郭威打天下的老人了,他很直接地问道,“崔德华的人品臣是不怀疑的,但陛下调他入京来,准备给他什么职位?”
  不等柴荣张口,他便接着问道,“崔德华年不及弱冠,功不显于当事,名不昭于朝廷,一任未满,甚至一年都未满,他的功劳可长久吗?是不是吕圣功的遗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