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行有常 番外完结 (长恨歌行)


  即使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他爹也是一个标准的明君了。
  对于异人,,嬴政就勉强承认他是一个好国君的同时还是一个好爹好了。
  要看年纪的话,嬴政和他的老爹都属于早死的那一挂。
  毕竟和昭襄王比起来,他们的岁数都太年轻了。
  嬴政的祖父孝文王嬴柱在继位三日之后就猝死,而他的父亲庄襄王嬴子楚,也只在位了三年而已。
  嬴政在位的时间虽长,但是,他是幼年继位,真正论起年纪,死时和父、祖的年龄相差不大。
  计算起来的话,嬴政姑且不论——他除了后宫佳丽无数之外,还是古今第一迷信男,方士进献的“灵丹妙药”他也没少吃呢,鬼知道那里面有什么东西——他爹嬴子楚和祖父嬴柱都应该死于纵欲过度。
  虽然嬴子楚的子女人数比起嬴柱来只能算是毛毛雨,但是后宫的姬妾妃嫔却是不少的。
  而嬴异人嘛……
  虽然他的子女人数比起嬴子楚来简直是以倍数计,但是嬴政怀疑他属于有强迫症的类型,对后宫妃嫔居然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对待子女方面,除了嬴政这个特例,对其他人也是一视同仁。
  举个例子,汉朝的汉景帝刘启,他是那种几年以内只宠一个妃子,似乎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但是等到时间一过,马上就新人换旧人,将前任宠妃弃若敝履,而将新任爱妃又宠上了天。
  嬴异人没有像刘启这样给后宫错觉,他的后宫人数是固定的,到后来就没有再添人了,基本上后宫有数的妃嫔都有子女,至于是子是女嘛,就全看她们的运气了。
  嬴政觉得像异人这样会给自己的后宫排表的国君,也真的没几个了。
  异人自己“以身作则”,还对嬴政的后宫问题颇有管束。
  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一边高强度地工作一边灌溉后宫,那样最后累死的只会是自己。
  看着异人做了十八的泰帝,目测还能长长久久地当下去的嬴政表示他无话可说?
  你说得好有道理,我真的无法反驳。
  就算异人因为荆轲刺秦的时候一时“有恙”,但是这真的不是什么大病,换成嬴政自己,他可不会放权,谁知道异人居然干脆利落地退位了。
  还没等嬴政感动完呢,就听见他爹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儿砸,你现在和做太子的时候不一样,政务要比从前更重,所以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方士不能随便信,丹药不能随便吃,后宫不能随便宠,“夜御十女”之类的那是神话,千万不要尝试。
  害得感动到一半感动不下去的嬴政坚定地把这段话记在了自己的小本子上。
  有做爹的这么误会儿子的吗?这爹大概是不能要了。
  虽然一直说着什么这爹不能要了,但是嬴政也知道,他爹是真的为了他好。
  像他曾祖父,活了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就是能早日一统六国,到最后发现自己不能实现这个野望之时,也要抢先灭了韩魏两国,给自己混上一个玄帝的帝号。
  而异人,照他的身体情况,再活几十年不是问题,但是借着荆轲刺秦的事件,他就这么退位了。
  嬴政心中知晓老爹为什么会这么做,也承他的情。
  嘛,勉强承认,这个父皇不仅是个好爹,还是个儿控级别的好爹好了。
  但是,一码归一码,就算再怎么承认这是个好爹,该记在小本子上要等着“秋后算账”的事,他也不会放弃记录的。
  今天,始皇帝依然在努力地把太上皇的“罪名”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被我写崩了的政爹……
  一整天都在补作业的我,大概脑子已经坏掉了QAQ
  下一章是扶苏的日记,一定要写出一个光辉的政爹和光辉的异人出来!


第63章 番外:扶苏的日记
  二世三年岁首, 祭太庙。
  因为嬴政一统了天下,号始皇帝, 所以秦国的太庙,除了一直以来供奉的祖宗的那座以外, 又另外起了一座,供奉的是玄帝、泰帝和始皇帝这三位。
  泰帝的爹孝文王嬴柱属于被追封,因此被移到了原先的宗庙里,和历代先君一起排列。
  二世皇帝扶苏需要在一日之内带着宗室诸王以及大臣们在两座宗庙里头往返,可以说这个时候是年末最累人的时候了。
  和大部分兄弟一样, 扶苏是在祖父在位时期出生的, 他也经历了秦尽灭诸国一统天下的辉煌。
  扶苏出生在父亲加冠仪式前, 成长在章华宫之中。
  扶苏有数量庞大的叔父、姑母, 但是他的父亲地位稳固, 可以说, 只要他的父皇没有倒霉到像曾祖父孝文王一样在太子之位上被老爹熬死的话, 继位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说一句不客气的话, 扶苏的那些叔父们, 不只年纪比不上他的父君, 才情、智慧、威严、魅力, 与他父君相比, 通通有所不及。
  扶苏小时候不是养在父亲身边的,嬴政作为太子,加冠以后, 异人就光明正大地放权给他了,忙得很,没有空去管教孩子。
  相比之下,扶苏小时候竟然还是被异人带在身边多一点。
  再加上异人退位之后教导扶苏的那些年,可以说扶苏是异人一手带起来的了。
  早先的时候,扶苏的母妃芈姬经常来看他,但是内侍们在她来的时候从来都像失明了一样不会看眼色趁机下去。
  后来扶苏才慢慢明白,他的母妃是楚国的公主,而自宣太后开始,楚人就致力于通过影响秦国国君与储君来影响朝堂,被已经去世的华阳太后迷得五迷三道的孝文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扶苏是楚女的孩子,更容易被他们笼络。
  他是长孙,不能被楚人“养歪”,所以不同于其他长于内宅妇人之手的公子王孙,扶苏是祖父带大的,若真要说其中还有谁出了力的话,那就是他的父亲嬴政了。
  正因为从小被他们带大,待遇与其余兄弟不同,又在听着父祖的传奇故事的同时能亲眼见到他们的处事方法,扶苏心中对祖父异人与父亲嬴政的亲近、崇拜之前远超他人想象。
  异人有记事的习惯,也不用丝帛,而是专门记在竹简上,有些是没被史官记下来的逸事,扶苏发誓自己不是有意看到父亲的黑历史的,谁让祖父不仅记下来了,还光明正大地让他看呢?还有些则是异人想出来的理政方法,确实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异人还专门交付了扶苏,让子孙后代见机行事。
  但是,扶苏觉得光是祖父和父亲时代推行的法令,就能保大秦数百年无忧了。
  因为受了祖父的影响,扶苏也养成了这个所谓的日记的习惯。
  不过虽然说是日记,但是什么时候记,记什么事,都是看心情的。
  很多时候,扶苏都在自己的竹简上写上一句“今日饭食为某某。上朝,某卿与某卿因某事而争吵不休,拳脚相加,后变混战”,日记就没了。
  但是还有时候,扶苏是会详细记录某件事,并且对它发表评论的。
  祖父还在位的时候,虽然父君的地位稳固,但是总有叔父不死心,想要争夺储位。
  那时候祖父已经开始实行分封制了,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分封诸子为王,多是在韩、魏、赵楚新并之地封王,以稳固大秦社稷。
  按理说每个人都能称孤道寡,已经不错了,但是总有人不甘心,封国和整个大秦相比,明眼人都能看出哪个更重。
  到了扶苏的父皇称了皇帝,一统天下,荣耀加深,他那几个叔父更是不满起来。
  扶苏的弟弟们数量也不少,除了扶苏是近乎板上钉钉的太子,他那些弟弟们也要受封。
  从前的六国之地,也得拿出来分封宗室、功臣,以稳固江山社稷。
  除去实行郡县制的地方,好地方其实不多,其中与齐鲁之地最为富庶。
  不患寡而患不均,因着分封的封地一事,扶苏的那些叔叔们便闹起来,顺带也拉上了他几个不满意封地的弟弟。
  后来便有传言传始皇帝薄待兄弟,苛待子嗣,有数的富饶之地都封给了喜爱的子嗣,剩下的地方,就让弟弟和不得宠的庶子去吃沙子。
  扶苏还记得父皇当时气得暴跳如雷,要真的“让那些不安分的去吃沙子算了”,但是最后,事情还是没有按照嬴政的想法进行下去。
  按照始皇帝的威严程度,大概就是“有什么不服到朕的面前来说就好了,朕专治各种不服”。
  简而言之,嬴政走的是简单粗暴流,劝谏什么的,有用的他还会接受,但是专门给他找碴的话,那么很抱歉,统统弄死再说。
  扶苏也不觉得自家父皇这么做事有什么不对,但是太简单粗暴了,总会有后患,就算没有后患,也总会让人心怀芥蒂,难免不美。
  能用这种方法的,除了嬴政这个始皇帝,后世没多少人能学。
  为了避免给后世留下嬴政不悌兄弟的名声,多年不参与朝政的太上皇异人亲自发旨,给几个闹腾得欢的儿子换了封地。
  原本他们想着法不责众,而且就算不能换地方,最起码也能升个爵位,从异人那时候只能封的郡王级别的爵位升到秦王级别的爵位,王爵的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可是大有不同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