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行有常 番外完结 (长恨歌行)


  虽然殷商的史料在后世属于匮乏状态,但是历史总是相似的,隋唐的史料可不像殷商一样难以获取。
  杨广是怎么死的?硬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呗!
  他把自己作死了以后,他大修的京杭大运河、创建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可是整整造福了整个后世,不仅仅是一个李唐王朝啊。
  所谓的为他人作嫁衣裳,实在是令人垂泪。
  跨半步是天才,跨一步是疯子,比干觉得历史上的帝辛大概就是在天才和疯子之间游移,最后步子迈太大,把自己作死了,和杨广是何其的相似。
  当然了,作为穿越者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和历史上相比,大商的某些制度不需要帝辛推动,在他出生之前,比干就已经鼓动着老爹、老哥开始干了,有了文丁和帝乙两朝的缓冲,冲击也会小很多。
  只要帝辛不再像历史上那样,征战频繁,把整个东夷都灭得差不多了,弄了一大堆俘虏,最后弄得商军出征在外,内部兵力空虚的时候被周人趁虚而入,一大堆俘虏在牧野倒戈,大商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最起码,周人绝不可能做到一呼百应,起兵反商的时候,还有诸多对帝辛的政策不满的部族方国群起响应。
  帝辛大胜归来,又逢三年朝觐日期,便要季简继续留在朝歌,到时候也好认亲。
  显然,帝辛可不是好心好意让季简能和姬昌堂兄弟相认,毕竟泰伯、仲雍又不是无故与周部失散的,他们远走的“罪魁祸首”本来就是姬昌。
  等到方国侯、伯们都在朝歌聚集得差不多了,西伯姬昌依然没有到达,而他这人是不愿意被大商捏住把柄,一向表现得最为恭谨的,这种迟到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在姬昌身上。
  又过了几日,姬昌才赶在最后一批到达,因为他这也算准时,所以也没理由惩戒他。
  不过看姬昌新添白发无数的样子,显然最近有一件让他极烦心的事儿。
  子干日记:
  知道姬昌过得不好,我就开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的存稿快没了,懵逼。
  然而并不是很有动力多码几章,继续懵233333


第18章 黑手
  姬昌姗姗来迟,有心人当然想要知道周部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比干仿照后世诸如锦衣卫、血滴子的一系列机构在大商时代训练了一批专门打探周部消息的探子,真是用生命在怼周部,所以很快,他就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周人对朝歌这边的消息也是很关注的,所以季简作为他们家亲戚被请到朝歌的事情很快在周部传开了。
  伴随季简的名字出现的还有泰伯、仲雍二人的名字,通过追忆这两位姬昌孝友的伯父,周部内部再一次掀起了要求换继承人的浪潮。
  比干:伯邑考同学,我到底该说你什么好呢?你的人缘不行啊!
  当然实际上,周人权贵要求更换继承人和伯邑考的人缘关系不是很大。
  大商的传统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而且历代商王中,与先王互为兄弟的实在不少,可能连续三四位商帝都是同父所出的兄弟,而这个传统,无疑也影响到了周边的方国部落。
  即使是在继承人确定之后,他的兄弟依然不会完全打消自己的野心,这也是应有之义。
  关于伯邑考之死,以及姬昌的继承人最后为何会是姬发,后世的史学家们也多有讨论。
  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伯邑考兄弟十人中,德重才高者唯有日后的武王姬发以及周公旦,所以姬昌舍伯邑考而立姬发为世子;另一种说法则是伯邑考身体不好,早逝,因此继承人变成了他的二弟姬发。
  姬昌十三岁生伯邑考,十五岁生姬发,参考身体发育状况,伯邑考确实有可能先天不足,而武王姬发同他的几个弟弟们相比,也属于英年早逝。
  这个例子可以参考八岁登基的康熙皇帝,一直到康熙十一年,他才有第一个没有早夭而是成功长大成人了的儿子胤禔,之前生的几个儿子可是尽数夭折了,而康熙时代,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比大商时代要好上不少。
  按照推断,可能伯邑考的身体状况确实不是很好,所以周部权贵才会希望更换世子,谁知道伯邑考会什么时候突然驾鹤西去呢?
  在王室历史上,因为继承人的骤然逝去而引发的乱子实在是不少,足够令人警醒了。
  诸侯大朝之后,姬昌被留在了朝歌做客,根据大商的官方说法,是让他和季简好好交流一下亲情。
  偶尔显露出自己熊孩子本质的帝辛兴致勃勃地提议要不要将姬昌永远地留在朝歌,让他再也回不了周原。
  比干:子受,你的智商还在吗?
  《封神演义》里对这一段有所提及,帝辛在他的宠臣崇侯虎的怂恿下将姬昌幽禁在了羑里,还把一心救父的孝子伯邑考宰了变成了肉饼饼送给姬昌食用,前半段内容还被记载在了《史记》之中。
  但是实际上,这一段话里简直是错漏百出,比干都不想说什么了。
  首先,大商已经步入文明社会很多年了,把别人家的继承人说宰就宰了,真当大商那么能吗?
  其次,羑里地处于安阳城附近,而商都变成朝歌已经好些年了,大老远地把姬昌关押在羑里一点都不安全,真要关人的话,应当是选择朝歌附近的地方才对。
  最后,崇侯虎并不是帝辛的宠臣。那位名为虎的崇侯是最被推崇的高宗武丁时代的武将,还是武丁的三大心腹爱将之一,战功赫赫,需要注意的是,他曾经将包括周在内的许多方国打成狗,让他们趴在地上仰望大商爸爸。
  帝辛的意思,是斩草除根,把姬昌宰了,让周部就这么乱下去吧。
  比干真是不忍直视,这个时代做坏事真是一点都不掩饰啊,让他深深地感觉自己坏得冒黑水。
  #我分明还是个纯洁的好宝宝啊!#
  比干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从商到周的那一段路上有许多的山林,只要找一个地方,做成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的假象,就能让姬昌的意外死去变得名正言顺。
  要比干来说,商帝因为忌惮季历而手段粗暴地把人弄死什么的,难免为人诟病,把事情做成“意外”,不仅能降低大商的嫌疑,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把事情扯到天谴上去,简直一举两得有没有。
  姬昌不需要在朝歌留太久,只要等到多雨的夏季来临之前把人放回去就可以了。
  而姬昌在路上的行程最起码也要几个月,他自己在路上出了意外,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大商的事儿了。
  姬昌已经被预定了死期,帝辛和比干等人也就不再计较他的态度,反而言语之间颇为亲昵,多番向他打探该怎么处理子嗣争位这种事情。
  大商贵族的这种表现,倒是被留在朝歌的姬昌暗暗的放下心来。
  他也知道自家的事情不是什么密不透风的消息,他被留在朝歌这些日子,肯定有人去周部打探了消息,便是没有,大商总是有聪明人的,便是猜也能猜出几分来。
  知道大商的“不怀好意”之后,姬昌反而淡定了下来,大商对他还有怀心思就好,要是没了,他估计真的离死不远了。
  比干:其实我们就是想送你早点去见你爸爸呀呵呵哒。
  姬昌是和季简一起启程的,虽然他极力邀请季简跟他一起走,大商这边也对季简多有鼓动,但是季简还是决定返回句吴,毕竟周原那边的水太深,他怕自己贸贸然趟进去会被淹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快,就传出了西伯姬昌在回周原的路上不幸遇难的消息。
  在山地地区,森林茂密的地方,是会出现火灾,除了人为的事件之外,还有因为雷点火、自燃等导致的森林火灾。
  严重的森林火灾会导致水土流失,毕竟树都被烧干净了,发大水或者下暴雨的时候,泥土还安稳地不动,那才叫怪事,而在水土流失的地方,暴雨容易导致泥石流或山体滑坡。
  这个时代的人也是知道森林火灾的,毕竟在故老相传的故事中,在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前,人类的火源就是来源于天然的森林大火。
  死的人不仅是姬昌,还有随行的诸多人员,只有寥寥几人能够逃脱,毕竟姬昌作为西伯,他朝觐的队伍人数并不算少,总有人能逃生的。
  而姬昌死于意外,在他遇难地点进行仔细探查就能够知道,严重的森林大火之后,暴雨会导致泥石流,这个时代的例子还没有那么多,比干算是利用了时代之间的信息差,制造了一场完美的“谋杀”。
  幸存者们作为人证存在,也排除了其他部族,最重要是大商的嫌疑。
  至于负责计算姬昌等人的行程、速度,选好地点烧山的那些人,他们属于比干精心培养的暗卫,还因为怼的是周部,特意选了和周人有血海深仇的那种,要是这样他们都会泄漏消息的话,那只能怪周部的主角光环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也无可奈何。
  姬昌死了,可以想见,周部要混乱好一阵子了,毕竟,在他来之前,周部就为了继承人而争论不休,伯邑考想要顺理成章地作为世子登上周部之主的位置,还有的熬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