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吭了一声:“八兄和霍国公又不一样,阿耶你别乱想。”
“怎么不一样了?”李隆基兴味满满地说道,“你也说了,你上那奏疏就是为了同你八兄置气。八郎的武艺极好,毛仲年轻时也是这么个样子,况且两人的性子都傲,怕不是你平常心中有气,又听别人常议论毛仲的事儿,移情了,将对你八兄的气都撒在毛仲身上了。”
这么句话刚说完,李源还没怎样呢,不知李隆基想到了什么,脸色不似之前那么欢愉了。
李源在心中暗笑了两声,回道:“八兄能成什么事儿啊,将他与霍国公比,还是减了霍国公的军功呢!”
“你先前将毛仲说得,好似在宫中人憎狗厌,浑不似掌禁卫的将军,而是个幸进的小人,如今与你八兄一比,竟还是远远超过了?你看看你,同其他人处得都好,怎么就与五郎、八郎合不来?”李隆基用一种满是宠爱的语气数落起李源来。
“这又不干我的事,八兄嫉妒阿耶待我好咧!这几位阿兄他们的阿娘都是阿耶你从前宠幸的人物,可是有了阿娘,她们就失色了,阿耶又待我这般好,他们心中不满,又不能对阿耶说什么,只好寻我出气呢!”李源这时候说话,实在是显得太实诚了。
“你瞧瞧你,都胡说些什么。瞧你说的,好似朕亏待了他们似的。”李隆基虽然是在数落李源,但是话里的意思可不是在埋怨他。
“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呗。不过阿耶你放心,八兄的能耐还没像霍国公那么大呢,等什么时候他自己挣下一份军功来,我才服他呢,现在,阿耶你可别偏帮他们就行!”
作者有话要说: 天生皇帝命这一句,改自德川幕府的三代将军家光的“朕天生将军命也”,不得不说,挺霸气的
第152章 联系
李源和李隆基说完闲话, 回到十王宅, 果然一如从前安分守己, 李隆基对儿子的表现堪称老怀大慰。
果然他的九郎还是从前那个小乖乖。
但是对太子已经愈发不满的李隆基,对同样安分守己的次子李鸿,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了。
明明太子已经胆战心惊地尽量不结交大臣, 每日接受师、傅等人的教导也只是例行公事, 绝不逾矩, 但是在李隆基看来,他还是觉得太子不安分。
若不是给太子配备基本的班底,并且作为储君,太子需要接受足够优越的教导,恐怕太子如今就不仅仅是被剥夺居住在东宫的待遇、和一众兄弟们一起在十王宅“培养兄弟之情”那么简单了。
这日李源入宫,领着二妹出门——他的大妹上仙幼年因为体弱出家做了女冠, 一直跟在两位姑母身边, 另外两个同母妹, 二十一娘年纪太小,才出生没多久, 还不到能随便出门的年纪,因此只有二妹、在姐妹里总排行为十七的十七娘缠着他被他带出了宫——一道去四娘唐昌公主的公主府看花。
唐昌公主在公主中性格是比较安静的那一类,爱好也很文雅, 她极爱花, 不仅爱看各类花争奇斗艳,有实在心仪的,还会亲自动手栽培。
正因为如此, 在唐昌出嫁后,她的公主府就成了京中爱花的贵族们常常聚集的一处胜地。
大唐的公主们出嫁,都是由官府另辟新宅居住的,也就是说,唐昌公主并不和驸马居住在一起。
而她的驸马薛锈的家族与太子李鸿扯上了关系,若不是唐昌是自己单独分开来住的,恐怕纵使她的府上花开得再艳,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此赏景,或者有青年士子希望能通过被公主赏识的渠道博出个名声来,为之后的科举做准备。
来唐昌府上赏花其实不是李源的主要目的,虽然十七娘性子比较沉稳,喜欢跟性情疏淡的唐昌一起相处,但是如果仅仅是如此的话,李源也不会亲自出马将十七娘带出来。
和公主们相比,皇子的行动受到了天子更多的关注,李源虽然是李隆基的爱子,但是等到他回到十王宅那片区域中,自己的夏王宅之后,他这一日的行动就会被尽数呈报给李隆基。
不是李源自己小心眼儿,随意揣度对他很好的天子阿耶,而是当今天子他防备儿子是放在明面上的。
诸王并太子共同居于十王宅这片坊区,置一太监对诸王进行监管,太监除了安排年幼的诸王的日常所需外,还有向天子报告诸王种种情状的任务。
李源前些日子向天子说了王毛仲的坏话,又留了个由头,以待让他日后疑心太子并鄂王、光王,现在当然是要把之前留的伏笔用起来的时候了。
王毛仲有两位妻子,俱都封了国夫人,后头那位李氏还是当今天子亲赐的。
既然能让天子赐女,又封为国夫人,王毛仲的圣宠先不提,只说他和发妻虢国夫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因为这件事有了嫌隙。
说来也是可笑,两位国夫人在王毛仲面前不知如何,只说互相攀比争锋,是常有的事,就连去参加宴会,都不愿让别人压了自己一头。
不过论起出身,元配虢国夫人是王毛仲未完全发迹前娶的,虽然也过着富贵生活,但在别人看来却是一副暴发户的做派,因此像有赏花宴这种风雅之事,都是后头那位李氏夫人出面参加的,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她也乐意彰显自己的出身比虢国夫人高。
说起大臣后宅之事,只要不是特别拎得清、或者后院清清白白的,总会有一些腌臜事,而且身居高位的官员和贵族,后宅的事情总会让人多关注一点,不过人家可能治家严格,只传出来一些风言风语,但是像王毛仲这种做事不收敛,后宅方面两位夫人并立尤其吸人眼球的,外头多的是风言风语。
唐昌是公主,被赐给王毛仲做夫人的李氏其实也能和李唐宗室扯上关系,近来安业坊公主宅花期正盛的消息传得连宫内的十七娘都想着出来看阿姐的时候顺带赏花,更不用说其他人。
李源是夏王,身份本就高,在谈话中,只要他想引导,话茬基本上都握在他的手里。
通过唐昌,与王毛仲的夫人李氏,让天子注意到王毛仲,同时加深他对驸马及太子的怀疑。
五郎鄂王和八郎光王一向同太子交好,而他们两人作为皇子,在臣子中的名头竟一点都不弱,还分别传出了善文、善武的名头。
李源实在是想要冷笑,这两位哥哥大概当年是过过母亲是宠妃的好日子,被宠得有些看不清形势了。
朝中有诸多大臣同情太子李鸿的处境,认为当今天子防备子嗣,诸王不出阁,这没什么,在则□□之前,只有受宠的皇子才会延迟出阁就藩,但是现在的皇子受封之后都是没有实封,遥领职务的,出阁与否真的没那么重要,对大臣们来说,李唐直系宗室的力量削弱其实还是一件好事,要不然被卷到夺位大戏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但是太子他不一样啊!
作为储君,太子除了一个名头,其他的一应待遇居然和诸王没什么不一样?
什么都不学,什么实事都不做,天子是想让太子依靠自己的灵光一现来治理国家吗?
若真的是这样,怕是大唐要完了!
天子对太子防备太过,隐隐有当年武周时期,作为则天皇帝的亲子的皇嗣却生活得战战兢兢、终日惶惶的状况,大臣们对此忧心不已,与太子交好的光王、鄂王在这种时候传出才名,未尝不能看作是朝臣中一部分拥护储君的人对他们的支持。
可是这群人也不想想,越是这样,只会让天子的防备心更重。
毫不夸张地说一句,李源实在是这一辈里最得宠的皇子,然而纵然是他,也只敢传出一个仁厚的名声,什么文武双全,有天子昔日风范,纵然有第一回 ,后头的夸赞,他也是要尽量掐灭在摇篮里的。
这群人不知死活,但是李源却不想拉他们。
太子妃薛氏和皇家也有亲缘关系,论起来,李源当唤她表姐,不过李唐皇室这么多代开枝散叶以来,和皇家有亲缘关系的人不在少数,除了有亲戚关系外,太子妃能入选,和她的家世还是有关系的。
太子妃的“薛”能和关中四大士族的薛扯上关系,她的同胞兄弟就是唐昌公主的驸马薛锈,而她的母亲是先帝睿宗的第七女鄎国公主,父亲驸马都尉薛儆有个驸马叔叔,有个驸马哥哥,还是淄川郡王的外孙,基本上从全方位和李唐皇室有着血缘的联系。
唐昌公主的驸马和太子等人交好,而且因为父母的关系,他是能接触到甲兵的。
被剧透了一脸的李源表示机会太好,不坑太子阿兄简直对不起给自己剧透的阿飘祖宗们。
为了完成祖宗们的愿望,他就只能请太子二兄退位让贤了。
至于为什么非得把王毛仲和他们绑起来,也是因为时机,以及王毛仲掌北内禁军,他的事情发生之后,天子一定会详加思索,依照天子的脑补能力,能联想到哪个地步,就连最开始挖坑的李源都不能完全确定呢!
王毛仲的两位夫人,前头已经说过了,平日里素来是争锋相对的,但是在某些时候,李夫人比较出风头,尤其是这一年,她又怀上了麟儿,更是得意,等到月份稳了,像是宫中参宴这样的时候,她是一定会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