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行有常 番外完结 (长恨歌行)


  第一次是东晋末,篡位的权臣桓玄下令改简为纸,强行推广了白纸在官方的使用;而宋朝的白纸的大量推广,则是原料的改进,宋时所用的纸原料多是竹,其时大量使用竹纸,与前代的树皮制纸、藤纸之类相比,材料更为易得,制的纸也愈多。
  如果单纯按照历史发展的步骤的话,杨坚纵然有心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却碍于现实条件无能为力,但是谁让杨俨他开挂了呢?
  第一世的时候,学校组织的那种旅游、游览名胜古迹,他曾经见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如何制纸他也是看过的。
  而上一世的时候,他也命人试验过这些方法,希图为自己这一脉增加威望,只可惜最后试验结果出来后,成果只放在那里,等到杨勇这个太子被废以后,更是没了用武之地。
  但是这一世,他可以将这些快速地命人重现。
  杨俨将自己的想法一一与杨坚说了,因着纸张在史书上能找到例子,他也不用费尽心思去找什么借口,杨坚只会认为是他从史书中亦有所悟,能以史为鉴,很是聪慧罢了。
  至于雕版印刷,他只说若是能有东西像印章一样印在书上便把字都印出来就好了,杨坚便闻弦歌而知雅意了。
  杨坚贵为一国之君,他既然已经被杨俨说动,打定了主意,那欠缺的就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时间。
  杨坚为人比之杨广,虽也有些急功近利,但程度已经轻了许多,又是大隋的开国皇帝,虽然得国轻易,但完成了天下的一统,权威却是不可撼动的,杨广不能与之相比。
  若是其后的第二任皇帝的话,依杨俨的看法,与其选择一个激进的君主,倒不如选择像他父亲杨勇那样,虽然在武功方面有所建树,但是性格偏于宽仁的君主,这样才能更好地守住江山,而且这样还能更好地贯彻杨坚制定的国策,又不至于太过于急功近利——是的,杨俨指的就是他的二叔杨广。
  至于第三任皇帝,更不用说了,他自己是个穿越兼重生者,外挂这么大,又已经吃过苦头了,还能又一次阴沟里翻船?
  杨俨已经在美滋滋地畅想未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卷的主要目标是打倒杨广同学,不过金鳞儿小朋友开外挂了,所以再搞一件大事以后,这一卷就要完了233333
  这一卷的番外想要去大唐双龙的世界去看一下,我觉得我大概是疯了233333。小天使们觉得怎么样?


第133章 变天
  开皇十年二月十六, 皇孙杨昭受封河南王、杨楷受封华阳王。
  河南王杨昭是晋王杨广的嫡长子,而华阳王杨楷则是蜀王杨秀的儿子,杨坚于诸多孙儿中, 只对三人特所钟爱, 一个是受封长宁王的杨俨, 另外两个就是杨昭与杨楷。
  其受宠的证据,只看他们受封的年纪就知道了。
  若说他们都是长子的话,秦王杨俊作为兄长,其子杨浩出生的时间比杨楷早, 可是却没有同堂兄弟一起受封。
  要杨俨来评价,自己的阿翁与阿婆最宠爱的儿子是幼子杨谅,最看重的当是他的阿耶杨勇。
  阿婆独孤皇后对晋王杨广,大概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温良恭俭让而另眼相看,不过那也是杨广努力装模做样了多年的结果。
  杨勇这些年出镇洛阳,有了距离, 便不让杨坚因为太子的出众而感到如芒在背了。
  而且又有谶语之言,让杨坚心中总疑心杨勇这个储君最后遭了什么不幸,因此更是对杨勇宽容起来。
  作为太子,杨勇处理朝中政务都是合格的, 在群臣之中的人缘也很不错, 要不然, 前世在开皇十八年的时候,也不会有数量众多的朝臣一起去东宫朝贺太子。
  观以往的朝代,天子尚在而太子坦然接受百官朝贺的, 几乎不存在,若说是杨勇已经不满太子之尊,想要再进一步,朝中的官员要是有许多不服这个太子的话,也不会在朝贺的时候形成惊动天子杨坚的大场面。
  独孤皇后相较于杨坚更为感性,她对杨勇依然有一个不满,那就是府上庶妾过多,至今无有嫡子。
  若不是杨俨自幼养在她与杨坚身边,又很得太子妃的喜爱,一直是充作嫡皇孙教养的,还不知独孤皇后会有什么想法呢。
  二月末,帝旨传到洛阳,召太子杨勇回京。
  太子回京的时候,正值春日。
  从前北周的高官显爵们,就喜欢在这春日晴好的时候玩马球,术语叫做“击鞠”,按照杨俨的理解,就是“用来击打的蹴鞠”,太子杨勇出生在北周末,当时作为随国公之子,一应交游自然也同时人一样,这些年做了太子,虽有些沉迷女色,后来慢慢地转圜回来,将“击鞠”发展成了一大爱好。
  太子好击鞠总比亲近那些庶族女子要好,因此杨坚与独孤皇后都乐见其成。
  四月初一,太子与一群近臣组织了一场击鞠,不料中途,他的宝马突然失控,径自将太子从马背上摔下来,在高速运动中坠落,太子当场便陷入了昏迷,鲜血染红了一片草地。
  虽然是农历,但是在杨俨看来,这一天似乎正是一个黑色的愚人节。
  杨俨作为太子长子,自然是时时刻刻在东宫侍奉昏迷的杨勇,对于内情也知道的更多,杨勇的情况怕是不容乐观。
  虽然在杨坚与独孤皇后的严厉要求下,宫中的御医已经在尽全力救治,但是为了保住小命,不让太子病情生变后他们被天子、皇后迁怒,这群人依然先透露出了太子殿下可能“不豫”的消息。
  杨坚下令严查太子坠马一案——因为是在击鞠时发生,此案后来又被称为击鞠案——只是线索都已经被人抹掉了。
  为太子养马的童儿足有十数人——这便是杨坚与独孤皇后对杨勇另一个不满的地方,认为他过于奢华,只是杨家的皇族如今都是这么个模样,只有晋王杨广才好一些,原本晋王的做派该得到天子与皇后的赞许,但有了谶语在前,杨坚看次子的行为与他子不同的时候,并不认为是此子天生便俭让,却道他学王莽未篡汉时装出的一副恭谦样子——虽每匹马都有专门饲养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有嫌疑。
  击鞠案后半月,有两人自杀身亡,线索断掉之后,剩下的养马人也统统被杨坚降罪,最终横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击鞠案有关的人员,都受到了严密的侦查,只是太子杨勇依旧未醒,而且因为天子杨坚的震怒,导致外面关于太子现状的传闻越来越邪乎。
  有传闻说太子殿下已然命不久矣,陛下此番才会如此震怒,若是太子薨逝,怕是又得有一大批人陪葬;又有传闻说太子同从前一些击鞠的时候受伤的倒霉蛋一样,落下了残疾,怕是难以治愈,一国之君,岂能容有疾之人充任,纵是天子,遇此意外也就罢了,只是如今这位还只是东宫,别看天子震怒,只怕等那位醒来的时候,储位就不保了。
  如此传闻,连杨俨这个在这段时间内几乎足不出户的人都知晓了,更何况是杨坚这个天子。
  他近日对有关太子的一切风吹草动都很关心,这些消息自然早早就收到了。
  长子受伤之后,杨坚与独孤伽罗夫妇已然忘记了对他的一切不快,转而化为浓浓的愧疚与怜爱,朝野之中肆意传播有关杨勇的不利消息,已是让帝后二人厌极。
  杨俨侍奉受伤的父亲,熬得近乎形销骨立,被杨坚盛赞“真吾孙也”。
  又有一应赏赐,在太子缠绵病榻期间流水般地送入东宫,有许多都是给杨俨的,这也是告诫外头的大臣,东宫的圣宠依旧,还有长宁王在,轻易垮不了。
  不几日,杨勇醒了过来,杨坚大喜过望,杨勇因为伤势有些心如死灰,杨坚与独孤伽罗也都只是耐心安抚他,并无他话。
  杨俨在杨勇醒来后便撑不住,被杨勇吩咐着回去先好好休息一下。
  睡了足有七八个时辰,杨俨才醒来。
  醒来之后,他未曾叫人,只是从里衣内特意让人缝制的小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书几个蝇头小字“太子手足皆废,足可行,手不可用”,看罢,他便和着房间内的一壶已经冷掉的茶水将纸条咽下去了。
  他阿耶此番的情状,倒比他知晓的还惨一些。
  他之前在东宫正殿知晓的情况已经是美化过后的版本,说是太子只是双手轻度残废,若是潜心医治,说不定还有复用的可能,现在看来,果然是早就得到消息的阿翁让御医改口了。
  不过纵是如此,杨勇残废,这也已经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了。
  杨勇的身体因击鞠而致疾,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很快,朝中就大致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一时之间,宰相高颎等太子党凄风苦雨,中立派或者与太子有隙、转而支持其他皇子的人则觉得自己得到了机会。
  很快,就有人上书,太子有疾,无以振国威,难以理国事,请废之,更易储君。
  最先出头的自然不是哪一位皇子的人,这年头,看不清形势又心急想吃热豆腐的人多的是,随随便便在朝中拢拨一下就能找出几个出头鸟来。
  杨坚大怒,严责了上奏疏的人,只是这种口子,一旦开了,打着为大隋江山的名义的人多的是,更有一些悲观的太子党,认为太子已废,倒不如现在趁早让他退下来,日后还能得个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