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唐谜 强推完结+番外 (书自清)


  须发苍白的赵使君子走上前去,拱手道:
  “伊先生,可用过晚食了?”
  伊颦见赵使君子来,忙回礼道:
  “见过使君子,末学用了点,已然饱腹。”
  赵使君子犹豫了片刻,还是道:
  “伊先生,老朽有些问题想请教,不知伊先生意下如何?”
  “使君子请,不必客气。”伊颦回答。
  于是两人迈步至一旁用来煎药的药庐中,于铺着的草席之上随意坐下。便听赵使君子问道:
  “伊先生放心,我并不会将沈大郎的身份说出去,这本也与我无关。我寻你,只是因为我今日为沈大郎号脉,深觉她脉象奇异,不由困惑不已。”
  伊颦点头,她已经明白赵使君子要问的是什么问题了。
  “我家大郎身上流着特殊的血。沈氏的祖上可追溯至上古蛮荒时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族群,每一位给沈氏后人切过脉的医者,都会有此困惑。乾坤颠倒,阴阳混沌,十分黏着的脉象。这是沈氏脉象的特征,却也不是所有沈氏的后人脉象都是如此。数千年与外族通婚,这种脉象已经很罕见了。查阅族谱,最开始还是代代皆如此,可后来慢慢的变成隔代才出现,及至后来,可能相隔七八代都不会出一个这样的后人。”
  “原来如此,怪不得沈氏需要族医。”赵使君子点头。
  “我伊家世代为沈氏族医,追溯起来,恐怕与沈氏传家的历史一般长。”伊颦道。
  “伊先生之医术,乃当世翘楚,老朽也是自叹弗如啊。”赵使君子道。
  “使君子客气了,术业有专攻,你我擅长之处不同罢了。”
  “今日,老朽真是大开眼界,昔年跟随师尊游历天下时,曾听闻众多的古怪传说,我却一直不当真。今日才知,我这数十年,是有多么闭塞无知。”赵使君子感慨道。
  “使君子,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而吾等所知,不若沧海一粟,实在少得可怜。”
  “说的是啊。”
  “使君子,不会将这些都说出去吧。”
  “呵呵呵呵呵……”赵使君子大笑,道,“奇闻奇事,即便说出去,也无人相信。况且,老朽绝不是多嘴之人,今日听伊先生一席话,权当听了一折话本故事,打发时间了。”
  “使君子妙人。”伊颦笑赞道。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是一首描写年轻女子出嫁的诗。
  快要进入第三卷 的主线案情了。


第九十八章
  四月十五望日大朝会, 圣人得拂菻传教士献宝——圣杯, 因而大喜。为了能让皇亲国戚、黎民百姓均可一睹这一遥远西方大帝国敬献而来的奇珍异宝, 以显我大唐国威。圣人决定, 将此杯于上阳宫北神都苑万象阁展出,从四月十八日开始, 至五月十八日,整一月时间。洛阳城中百姓均可前往端门外领取观赏卷, 入阁内观赏。但每人仅限一张券, 领券时会画押记录, 并被画下样貌。重复多领者,以罪论处。
  神都苑原名西苑, 是前隋建立起来的皇家禁苑。隋时, 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 周二百里,幅员广袤, 其内造十六院, 屈曲周绕龙鳞渠。院门临渠, 上跨飞桥,杨柳修竹,名花美草,隐映轩陛。龙鳞渠注入方圆十里的人工海里,为海周十余里, 中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相去各三百步,山出水面百余尺。唐后,西苑改名神都苑,虽整体面积缩小了一半有余,仍广不可言。
  而这万象阁,则是一处皇家藏宝阁,就在人工海的东岸,依靠着宣辉门,城外平民可从端门右掖入皇城,沿着城墙内的夹道向北,穿过宣辉门,进入神都苑范围。
  为此,皇家万骑营与飞骑营两大禁军开始大批巡防入城,将皇城一带严密看守起来。十六日至十八日三日内,整个皇城已然铁桶一般不可破。洛阳百姓欢天喜地,如过上元节般沸腾了起来。为了攀比心亦或好奇心,人人争先恐后前去端门处领取观赏券,若不是有禁军严密看守,以防生出事端,怕是早就有人为了争个先后打得头破血流。饶是如此,每日端门外也是排着水泄不通的队伍,真可谓一券难求。
  有人还因此起了投机倒把的心思,自己不去看,领了券来卖,也能卖出个好价钱。有的富贵人家把自己祖上所有已故的老祖宗的姓名全报上了,让自家的大批奴仆去领票,领来的票,又囤积起来,待价高时,全部转手而出,换得大量钱财。
  反正一人一张券,圣人也没说不能用死人来换券的。不过这种事到了后期也做不成了,因为圣人补充下令,不允许以死人之名兑换观赏券,以至于河南府把整个洛阳城登记在册的户籍簿都搬了过来,一一查照,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也因此,每一人领完券的过程又被拉长了,排队的人不见少,反而愈来愈多了。
  这中间的过程里,还真有抱着侥幸心理,打算蒙混过关,却被查出来的人。当场就被禁军拖了下去,也确实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那些动小心思的人,都老实多了。
  圣人似乎并未后悔这般兴师动众地举行这样一次展览,并铁了心要将这一次展览办好。他还特意将展览期间的安全防卫之事交给了李瑾月来做,这期间禁军由她负责调动。表面上看,圣人好似转了性,忽的宠信起自己这个多年不受待见的大女儿起来。可知道内情的人却明白,这是圣人对李瑾月的惩罚。
  最近,虽然圣杯展览之事在洛阳城中算是头一等的大事,可还有一件风月丑闻也在暗中流传。据说,雪刀明断沈伯昭爱慕曲江张九龄之女张三娘子若菡,向圣人求取赐婚,圣人应允。晋国公主李瑾月因而大怒,与沈伯昭在天津桥之上血战,争风吃醋,以致沈伯昭重伤。这件事让圣人知晓了,圣人面上很是挂不住,又不好明着去惩戒李瑾月,那反倒是承认了这件事。便罚李瑾月承办此次的圣杯展览之事。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费神费心不说,干得不好,可得得罪不少人,哪怕干好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奖赏。
  这些传闻在茶肆酒楼里不胫而走,人们纷纷指责起李瑾月来。堂堂帝国嫡长公主,私德不修,玩磨镜这种事也就罢了,居然还搬到台面上来,不知廉耻。最可恶的是,竟然还想拆散人家正经的有情男女,实在是淫-妇,失德无伦。
  也有人谩骂张若菡,说此女子乃是红颜祸水,年近三十也不婚配,成日里混迹于上流贵族之间,勾引众多人为她神魂颠倒,此女子才是最毒妇人,失德失品。
  而人们普遍同情沈绥,慨叹她堂堂好“男儿”,想娶个妻子却这般困难,要于晋国公主剑下委曲求全。也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沈绥是自己犯贱,眼光有问题,看上个祸水,还惹上了晋国公主,最后屈服于女人的淫威之下,实在是丢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威严,很是瞧她不起。
  呵,人言可畏。
  这些随意传出来的流言,并不会困扰沈绥。这些日子里,她每日专心致志地养伤,不理世事。她的伤好得很快,大约到了第七日时,最严重的左肩剑伤已经结疤了。赵使君子与伊颦都觉得她已经可以离开药王堂归家了,不必再留宿于此。此后只需安静在家养伤,不做重活,再过两旬,方可痊愈。
  这七日里,很多人来看过沈绥。沈缙和颦娘已经搬进了药王堂,日日守着沈绥,以呼延卓马、柳郦为首的千羽门的弟兄们也大多来看过她,虽留的时间不长,但每一个人关怀的神情,都让沈绥温暖。
  张若菡自是不必提的,每日必来,一来就是大半日,直到黄昏时才归去。最初两日,沈绥昏迷,她每日也是直接宿在药王堂中。后来沈绥醒来,家里人又催她归家,一个未嫁女为了情郎,连夜在外住宿,这传出去实在不像话,她迫不得已,才每日归家就宿。白日守着沈绥,与她说说话,或者也不交流,只是捧着书卷坐在她身旁翻着看,也是很好。吃饭喂药的点,她总会准时端来药食,细心地喂沈绥吃下。沈绥想上茅房了,她也艰难地扶她起身,让她坐上恭桶。最后,还亲自将恭桶提出去倒了。她还会亲自绞了热帕子给沈绥擦身,这些脏活累活细致活,每每做完,都会累得她一身汗,疲惫不堪。
  她甚至是不允许无涯或者颦娘帮忙的,每件事都亲力亲为。那种细致精心的地步,让无涯心疼不已,以至于就连从小照顾沈绥长大的颦娘都自叹弗如。沈绥更是每每感动到无法言语,甚至想要流泪。她是那样一个高洁的人儿,本该捏笔、抚琴、执卷的细腻双手,却为自己做这些琐碎杂乱又低微的事,沈绥的心太疼了。可她却不曾试图劝过她不要做,因为她明白她心里不好受,她在做这些事以宣泄自己内心的抑郁,沈绥又怎么会阻止这样的事呢?她只怪自己好得太慢,还不能将她迎娶回家,好好照顾,让她享福。
  连带着,无涯与千鹤也会经常来。无涯是天天都会来的,张若菡要亲自伺候沈绥,可总得有人来伺候张若菡呀,她是离不开的。
  倒是千鹤,发生了这一系列的大事,她却好似事不关己般在边缘晃荡,出事那天也不知去了哪里。这些日子偶尔也会跟着张若菡主仆来,可呆的时间不长,很快便走,也不知在忙些什么。张若菡也没心思管她,她的心思全在沈绥身上。对于张若菡来说,千鹤其实是个相对自由的人,她们之间并无主仆契约,千鹤的身份也并不是奴仆,她是个良民,在大唐是有户籍的。因而,张若菡与千鹤的关系,更像是来去自由的雇佣关系,张若菡不太管着她,她爱去哪里就去哪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