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陶乐颠颠地自己回老家了。秦妈对自己儿子放心的很,绝对不会有人能拐了他去的,就说是晚几天再过去。
就晚了这么几天,让秦思陶捡了个空子,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起因有两个。
第一,他刚回姥娘家那天又碰见小舅妈在院子里摔摔打打的指桑骂槐,给姥娘姥爷添堵,小舅照旧听而不闻。
第二,大舅得知外甥回家了,听到风声得知他要有大出息了,想要请秦思陶回家吃个饭拉近拉近关系。秦思陶看大舅一脸憨厚的讨好他,姥娘姥爷虽然平时也气他不够孝顺,但是心里照旧是疼儿子的,也劝他去吃个饭,但是自己却是不去的。秦思陶刚逞了逞口舌之利把小舅妈气着了,也不想把还凑活的大舅关系也给断了,上辈子他虽然不算孝顺,倒也还凑活,起码秦妈一直没跟他断了来往,于是就去大舅家吃饭了。
结果大舅妈阴阳怪气的给自己男人下了个绊子,本来听说秦妈得意洋洋的炫耀了他儿子考了个省状元要去京城上大学,而自己儿子却是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打工了,心里自是酸溜溜的又觉得秦妈的得意很刺眼,自家男人居然还叫外甥回家吃饭!请客吃饭不花钱呐?钱这东西,照着自己儿子话花多少都不心疼,向着别人的儿子花上一块钱也让她难受!结果大舅吩咐了大舅妈一声,到了饭点儿拉着秦思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就看见她端上了一碗饺子放在桌子上,桌子旁坐着他大儿子李东和小儿子李南。
然后,没了。
大舅的脸涨红了超大舅妈吼:“不是让你做一桌子菜招待客人么?你这败家娘们怎么这么不知道礼数啊!”
大舅妈彪悍的对吼:“外甥算什么客人?请客不花钱呐?到底谁败家啊?我辛辛苦苦的为你操持这个家你好意思为了外人吼我!天呐!我不活了!”
秦思陶看着,被气乐了。自己这个大舅妈也是个奇葩。为什么这么极品的媳妇都被自己舅舅们娶了呢。
上辈子自己这个大舅妈干的最损阴德的事情是把地里的姥爷的坟刨了土垫沟。这地还是姥爷分给他家的呢。或许这世上冥冥之中真是有神灵,结果半年不到,她自家儿子就开着拖拉机撞了车,把刚攒下的一点家底给赔了个精光。
这辈子嘛,秦思陶扫了一眼桌子上可怜巴巴的一碗饺子,看了看也觉得尴尬的两个表哥,说:“大舅你我还有事,先走了。”
小心眼的秦思陶立刻就跑了趟镇上,定了镇上最大的饭店,付了定金定了十几桌菜,饭店老板痛快的说定了第二天不接待外客,全部用来置办秦思陶的升学宴。
秦思陶在这家饭店吃了一顿,慢悠悠的回了村子,也没回姥娘家,直接跑到了李良老头那儿。
这些年虽然回老家的日子不多,但是秦思陶一直坚持给李良写信,李良老头虽只是在秦思陶提些医药上的问题的时候才言简意赅的回个信,但是见面的时候完全没有生疏之感。
进了屋,秦思陶就自觉地找了笔开始写请帖,这写帖子的红纸还是他在镇上专门买的呢。
李良笑骂:“猴儿,你又抽什么风?”
秦思陶头也不抬:“写帖子请村里人明天去镇上吃我的升学宴。”
李良狐疑的看着磨墨的秦思陶:“你这毛孩子弄什么升学宴,你妈不是还没回来吗?”
秦思陶抬头笑眯眯的说:“就是因为我妈还没回来才请啊。”巴拉巴拉把大舅小舅家的事儿一说,完了说:“不能老让他们给我姥娘姥爷添堵啊,我也得给个回礼才是。”
李良皱了皱眉,秦思陶就知道他又要说什么行医之人要中正平和之类的话了,抢先开口:“孔子都说了,‘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以直报德,以德报德。’”
李良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你啊。还是过于年轻气盛,不知道分寸。”
秦思陶笑眯眯的:“我还小嘛,村里人心里都清楚。我都没有以直报怨,就是恶心恶心他们罢了。”
李良心知秦思陶也顽固的很,还是想劝劝他,毕竟这是自己这些年来最喜欢的小辈了。“你把全村人都请了就是不请他,就能恶心到他么?这世上无赖之人,你还是估计得太少了啊。”
秦思陶巴巴的挨家挨户的送了请帖,村里人也很好奇,秦妈不在,这小孩子自个操办的升学宴干啥呢。但是听说是在镇上最大的饭店,也都答应了。
秦思陶用电话通知了大姨小姨家,叮嘱大表哥早些来帮他。
姥娘姥爷一大早就被秦思陶通知了今天在镇上办升学宴,唠叨秦思陶做事一点也不跟大人商量,在这么好的饭店订了宴席得过贵啊,村里人送的礼金一定是按平时的分量的,这实在是划不来。
秦思陶也不敢告诉姥娘姥爷他就没想着要回收点礼金,就是为了给大舅小舅添堵,口里应付着把姥娘姥爷推让上了早订的三轮车去了镇上,只于早到的大表哥,就让他去在门口坐了收礼金吧。
秦思陶和姥娘姥爷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小舅和小舅妈。小舅妈照例骂骂咧咧的,姥娘姥爷的脸拉了下来闷不吭声的。秦思陶毫不客气的跟小舅妈对瞪了一眼。小舅妈想起前一日这小子的厉害,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小舅默不吭声的进了伙房给烧饭。
结果吃完饭小舅去地里干活,看村里男人们几个几个的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自己靠近了就不说了,心下狐疑。结果干活干到太阳有些大了,扛了锄头往回走,发现平时在地里干活的村里人都不在了。村子里也比平时空荡了许多。
正疑惑的时候,看到自己嫂子怒气冲冲的上门了。两个平日里不对付的妯娌凑在一起破口大骂秦思陶这个小白眼狼,请了全村的人就闪下自己两家,气冲冲的要去镇上找他麻烦。
秦思陶他大舅今天刚好被邻村的人请去帮忙盖屋去了,一天给10块钱还管饭,大清早的就走了。大舅妈出门去地里干活,嫌热就早早的往家走,结果正好遇上村里的女人结伴一起说说笑笑的往村外的公路走,大舅妈耳尖,正好听到什么“秦思陶”“有出息”“升学宴”“镇上饭店”的字眼,看到这些女人穿着平日里吃喜酒之类的时候穿的齐整衣服,当下把人拦下要问个明白。正好这些人里面有大队书记的老婆,看不上这小家子气的女人,讽刺了她几句,把大舅妈气的浑身发抖。冲回家,看到自己男人不在,儿子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疯玩了。正生着闷气,小儿子李南急呼呼的回来了,后边跟着拉长了脸的大儿子李东。
一进家门李南就嚷嚷:“娘,村里的小子们说秦思陶下了请帖请他们家去吃他的升学宴,你咋现在才回来啊,咱什么时候去啊。”
“什么?升学宴?帖子?秦思陶这个小兔崽子!”男人不在,去妯娌那儿看看请他们了没有!
大舅妈又是庆幸又是生气的发现小舅妈也完全不知情。于是结成暂时统一战线的两妯娌在秦思陶姥娘的院子里破口大骂。
大舅妈看小叔子回来了,就叫他领着她们去镇上饭店。
小舅听了原委,满眼复杂的看了这两个女人一眼,转身进了伙房烧饭,不理会这两人。小舅妈怒了,摔摔打打的骂自己男人,见这家伙照样跟榆木疙瘩似的不说话,就拽上自己女儿,和大舅妈一起搭伙着去镇上。大舅妈也拽上了自己小儿子。大儿子不去,说是嫌丢人,被她骂了两句。
镇上的饭店不算多,这俩女人挨个打听了打听,找上了秦思陶请客的那家。
村里人看秦思陶在这么好的饭店请客,分量还很足,菜色很丰富,吃的很高兴,一直夸秦思陶有本事有前途来着,看秦思陶笑眯眯的听着,觉得自己给的红包有点少了。见两个女人找上门来,热闹的气氛一滞。
听着这俩女人带着孩子撒泼,纷纷明白了秦思陶只剩下这两家没请。
看着这两个破口大骂的女人,村里人也不觉得秦思陶不厚道了,只暗叹这两个目光短浅的女人连这么好的亲戚都得罪得狠了,以后人家发达了看在老人的面子上不找她们麻烦就是好事了。
姥娘这才发现不是儿子们来的晚了,是秦思陶压根就没请,脸色一下子难看了。儿子再怎么不好,现在还没干出秦思陶上辈子那种把自己和老伴赶出自己家门的事儿,姥娘还是很心疼儿子的,一时间对着秦思陶脸色很难看,被姥爷拽了一把,瞪了她一眼。
秦思陶看到姥娘瞪自己,也难受的很。心说昨天李良说的对,无赖之人确实不好打发啊。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恶心到了。
村里人吃人嘴短,这个时候纷纷支援秦思陶,谴责这两个女人。
大队书记老婆跳出啦,冷嘲热讽:“呦,现在急眼了,当初干嘛去了。叫你们不孝敬老人,看,遭报应了吧,自有孝敬老人的晚辈看不下去。你要是对人家稍微好一点,人家能这么对你?人家这么对你就算好的了,不就是请客没请你嘛,要换我我早就报复你了。”
村里人纷纷附和。
秦思陶看着涨红了脸的大舅妈和一脸桀骜不逊的小舅妈,看着放声嚎啕大哭的表妹和难堪的开始抹眼泪的只比自己大几个月的小表哥,又看了看沉着脸坐着的姥娘,心里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