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每次穿越都奇葩 (旖旎)


苏洛真觉得这小太子在兄弟里的人缘实在不怎么不怎么好。
“可以请父皇发布皇榜,让这些志在框扶天下社稷的贤者毛遂自荐。又或者可以请各地的官员举荐。派遣一个刚正不阿又慧眼识珠的大臣作为中正官做判断,最后由父皇下最后的决断。这不就行了吗?”
“这……”
刁钻的提问都被太子殿下这一番给回答完了,众臣们也就无言以对。
“那么敢问太子殿下该派遣何人作为中正官呢?”
苏常安,他又来凑什么热闹?
“各地就派各地的官员,然后再由圣上派遣两三位的中正官到各地去审查。”
皇帝整日里对着这一班同样的文武大臣倒也真是有些厌倦了。再想到如今皇权之争,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的,也确实需要一股清流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太子说的办。只是这朝中的中正官人选太子可有何建议?”
“这选贤不避亲,儿臣推举文渊阁大学士上官无忧。”
上官无忧?就是太子的小舅舅,太子殿下一来就举荐自家人倒让众臣有些愕然。到上官无忧无论从家世与才干都无可挑剔,因此作为中正官之一倒也无可厚非。
接下去的两位中正官,苏洛各从宣王和睿王那一派中挑了两人,倒也是谁也不得罪。
平均制衡,向来是皇上最熟稔的手段,太子殿下由皇上亲自教导,果然得了真传。
既然已下定论,又有如此安排,睿王和宣王也不再说些什么。
最后皇帝再派了太子、睿王和宣王作为监管就让中书令拟旨了。
他们的行动倒也快,第二天,街上都贴了皇榜。
只是这皇榜张贴了数天,竟无一人敢自荐。
这启夏国民真是受这贵族官僚制度的荼毒已深了。
为了唤醒他们,苏洛就下令让人下去找那些有名的才子。
结果有趣的事。
在一处京畿的小巷子里一群人正在高谈阔论,他们讨论的核心是那张已经张贴在街头数天的皇榜。
其中有一人突然说“其实我觉得住在巷口东边的那位李才子应该去试试。”
结果就见一大堆官府地去搜捕那个李才子了。
众人见了还以为这李才子犯了事儿被抄家了呢!
第二天,他就衣锦还乡了。
就导致源源不断的人前去抢皇榜,去中正司接受考核。
这些人里良莠不齐,但绝大多数倒真是有才之能。
中正司按照他们品行才学的考核一一记录整理成档。
而最终这些档案交到了仁心殿苏洛的手上。
看着这眼前一大堆的文案,苏洛觉得眼睛都要发花了,早知道就不去争强好胜出风头了,早知道他洛哥最讨厌的就是看书了。
“太子殿下这是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民间都赞颂殿下贤明,怎么一脸愁眉不展的?”
苏常安一进来就看见太子殿下把头埋在一大堆卷轴里,看上去苦大仇深的样子。而小福子则在一旁茶点水果的伺候着。这才故意打趣他。
“皇上将这吏部重新选举官员的事交给殿下了。近日来各部都呈上了不少关于官员人选的折子都堆积成山了,殿下正在为这件事儿烦心。”
这苏常安如今是把这仁心殿当成自己家了,进进出出的不分时候也不行礼。而这小福子呢?也将他当成自己人了。什么话都告诉他。苏洛都觉得他俩倒快成一家了。
“既是如此,微臣就帮殿下解忧吧。”
苏常安刚说完,就对上太子的眼睛,只觉得那人眼睛是漫天星河的倒影在发光,可爱得紧。


第57章:一言不合就拥抱

苏洛把治吏之事办得很好。
因此不论在民间还是在众臣中都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威望也更高。
总之,就是太子殿下在政事中终有所建树。
皇上对他有如此长进自然也是倍感欣慰。
只是太子一方势力渐长。势必压制睿王和宣王两派。
在这样得局势下,说不准会让睿王和宣王联合。
不过在今天的早朝看来睿王和宣王还是针尖对麦芒的敌对的关系,但这也不能排除他们以后结盟的可能性。
因此苏洛他们现在的局势实在不容乐观。
在这早朝之上尚未出现什么新面孔,毕竟这官吏的轮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所以早朝依旧还是两派相争的戏码,不过苏洛也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也有拥护者,虽然只有那么一个两个的。
苏洛也知道这朝廷官员在自己出冷宫之前已然分好派别了,要从睿王和宣王手里抢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中立一派的大臣都是老顽固,或者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观望这场三王之间的角逐。
皇上对于太子还是偏爱的,给了苏洛一大堆事情做,也许是想让太子在政事上树立起储君的威望。
但这对于苏洛而言是悲喜交集。他根本不喜欢处理繁琐的政事。倒是如果让他现在领兵打仗,他会很乐意的。
或许是因为他的怨念大过强大,结果还真有人拿着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上殿。
“报,冼鹞国在我国边境集结了五万大军,意图侵扰我国。虎威大将军率众严阵以待。但双方人数实在差距悬殊,因此恳请圣上派兵。”
冼鹞国位于启夏国西北部,两国接壤。冼鹞国小国寡民,而且其国内大多是沙漠草原,少有耕地,因此他们经常遇见粮食不足的问题。而启夏国边疆有个神女湖,那一带水草丰美,粮食变量也高。所以冼鹞国有些人便会扮作土匪前去骚扰。
这些兵匪都是小打小闹的,因此就算两国使臣多次就这个问题商议谈判终究是无疾而终。摆明了是他冼鹞国故意纵容包庇。
今年遭逢雪灾,恐怕冼鹞国少有的耕地都颗粒无收。因此这帮蛮夷干脆就撕破脸皮,大方地派兵前来侵扰了。
“简直是岂有此理。”
闻言,皇帝勃然大怒。
“这些蛮夷之辈,多次侵扰我国边疆。朕念在两国相邻,有睦邻友好之意。可他们却将朕的好心当成了纵容。居然敢派兵压境,当启夏朝内无人了吗?”
“皇上息怒。”
皇帝这次怕是真的被激怒了,势必要派人前去镇压。
可众所周知的是冼鹞国的军队是出了名的彪悍和难缠。如若不是征战沙场已久的将军,去了也会吃大亏。
另外这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在路上显然已经反语了许多功夫。边关军情瞬息万变,如今决定派何人领兵才是当务之急啊!
“众位将军可有人愿意替我启夏去教训这帮化外蛮夷?”
皇帝说完,竟然发现竟无一位武官敢应。“皇上息怒,听老臣说一句。这出征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年的寒冬实在令我启夏损失惨重。如此再要以举国之力出兵讨伐,实在不妥。”
“是啊!皇上,那些冼鹞国的人不过是要些粮食和钱财。派个使臣拿着这些前去讲和便是。”
“李大人,此言差矣。我们央央启夏还怕了那些土匪不成。皇上依老臣之见这战还得打呀。若是皇上不嫌弃就派老臣去领兵打仗吧。”
说话的这位老人,是朝廷的镇南王,是皇上的亲舅舅,一生光明磊落,军功卓著。只是如今年事已高,苏洛可看见这位老王爷好几次在早朝的时候打盹了。没想到这一提到领兵打仗还有如此雄心壮志。
苏洛佩服是佩服,但到底是不会同意让这老王爷去的。
自古一旦碰到战事,朝廷就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两派就打不打这个问题至少要讨论半个月。这样下去,仗都打完了。
“够了。众卿还有什么想说的?太子?”
“父皇,依儿臣之见,此事不需要商议。这天灾哪国的百姓不受苦。就前几日父皇还差大皇兄前去赈灾呢!自己国家的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凭什么要这金银粮食平白地送给他国。这仗得打,必须打。而且儿臣恳请父皇让儿臣领兵出战。”
太子殿下一番陈词慷慨激昂,没想到还要求亲自领兵出战。这倒让众臣始料未及。
太子是一国的储君,太子出征万一有所损伤那才是真正动摇国之根本的大事啊!
而且太子从小受皇上宠爱,从未有过带兵的经验,更别说这是要去边疆打仗了。
因此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就太子殿下的亲舅舅都站出来反对他了。
另外也令朝上的两位王爷实在不解,这领兵打仗稍有差池就会死无葬身之地,这太子是在仁心殿待得太安逸了吗?
“臣以为太子领兵,实在不妥。如若皇上信得过微臣就让微臣前去吧。微臣一个武将在家闲置多日实在手痒了。恳请皇上恩准。”
苏常安?
他不是前一个月才打完狄冗族回来吗?怎么如今又要去?
这也是苏洛想问的,怎么哪都有他的事啊!
“父皇,儿臣以为苏王爷刚从战场回来,又要奔赴战场。实在过于奔波劳累。也不利于前方战事,还是由儿臣领兵出征吧。”
怪事。
这宣王怎么也来插一脚。宣王那文弱书生样,怎么能领兵打仗呢!
“行了。你们吵得朕头都疼了。这样吧。由苏卿挂帅,着虎威将军为前锋,太子为监军则日率领十万兵马出征。由兵部详拟出征事宜。粮草问题就交由户部了。”
皇帝也觉得一阵头疼就让人喊了退朝,先行离去。
可看起来宣王殿下还有话说呢?只是如今也只能作罢了吧。
苏洛回到仁心殿,就发现宫里上上下下都忙活开了。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