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亦忍不住抬头看房梁,心里想,啊,说不定连男主都是穿越的,毕竟最近穿越行业那么火,也许穿着穿着好几个人就凑一块了呢。
萧亦:“重点是性别好吗?俗话说的好:性别相同,怎么谈恋爱?少爷,我们之间是没有结果的。”
不等君寒开口,萧亦又道:“少爷,我知道你不怎么信任我,毕竟我来历不明,不过为了自己的小命,我还是要坦白一点,我是稀里糊涂睁开了眼就到了这里的,我跟这里的人都不认识,除了你。”
萧亦认真地看着君寒,君寒还是双手托腮,手肘支在桌上,一副兴致欠缺无可无不可的态度,“然后呢?”
“你能给我个准话吗?是死是活就一句话,我可受不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提心吊胆。”萧亦幽怨地道,“你知道这对一个得过且过并且智商只在平均水平线上的人类来说有多么痛苦吗?”
君寒并不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放下了右手,放在桌上,食指有一下没一下的轻点着桌面,左手托着腮帮,歪头看他,说道:“你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是什么意思?是暗示自己还有可能被人收买吗?“可是,做亏心事也会怕鬼敲门的吧。”
君寒道:“你说的对。有时候笨蛋比聪明人难对付。”
萧亦想这两句话上下文之间有联系吗?
萧亦无奈地道:“少爷,你对我有什么建议吗?”
“哦,有的。”君寒歪着头笑,“好好干,你会有前途的。”
萧亦:“……”
从话里听出了威胁……
此次一役,萧亦战败称臣,萧亦想这辈子他再也不要和这种人说明白话了,他们不想听的你根本没那个本事让他们听明白。算了,以后好好做人,挣个好前途。
君寒显然并不喜欢他手下的人擅自拿主意,所以接下来萧亦都是一直向着他希望的方面做,静静听着他的吩咐,无论他说什么,都点头说好。
照他话里的意思,萧亦想,这下自己是彻底踏上工作的道路了,以后除非君寒不在君府,他都要随身伺候,偶尔也要被他出门应个酬什么的。
完全的围着他绕。
君寒突然问:“阿亦,你见过茶家的少爷了吧?”
萧亦道:“嗯,见过了,他人不错。”
“你们见过几次?”
“两次。”
“才见过两次你就说人不错?我真担心哪天你出门被人骗去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
萧亦忍不住道:“少爷,人家不缺钱,还有,像我这样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卖去做苦力人家都嫌弃,谁会费那个心思?”
君寒:“你还有几分姿色,卖去勾栏做小倌,总是不会赔的。”
萧亦:“……”你这存心打击我的呢吧。
“阿亦,你和阿九不同,我不希望你和他走得太近。”君寒动作间还是一副不正经的模样,然而萧亦知道这话他是认真的,认真到自己必须把这当成命令去执行。
萧亦没有问为什么,多做事少说话,识时务的人总比聪明人要活得久些。
因为君寒的这一句话,萧亦打消了之前要和茶点墨搭上线的念头,同时他也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怎样一个大错误,古代十分重视忠孝之道,他要是真做了,那就是大不忠,毕竟他签了卖身契,在得到自由身之前,他都是君府的人。
“少爷,我以后会注意的。”萧亦冒着冷汗道。
回到小屋后,萧亦躺在床上,心想自己还是太天真了,君府毕竟不是的一般的大家族,它有钱有权有势,说不定从他刚踏进大门的那一刻,他就被藏在暗处的人关注了,一言一行都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可笑自己如今才想明白,好在自己并非心存恶念之人,否则这就是分分钟把自己蠢死的节奏。
生活为何如此艰难?盖因小生无钱也无势,身无长物,一介孤寡庶民而已。
萧亦想着,嘴角露笑,又翻了个身把脸埋进被子里。怎样才能回去呢?这里一点也不好玩……
除夕夜君府家宴,萧亦被指派往厨房帮工,他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是微微笑着和其他人一起努力把工作做好,然后凑在一起听着他们扯皮,偶尔自己也插几句。事情忙完之后,萧亦也没有去做其他,回到小屋打了盆冷水擦身,然后上床睡觉。
醒来后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君府外面的情况很是热闹,萧亦趁着君寒上任当差的空经常拉着十四去茶楼听各种消息,有时候十四忙,他也不怯场,自己一个人出去几回也就习惯了。
元宵还没过,朝廷就发生了一次大震荡,一纸万民书,状告朝廷命官福州知府井秀青,贪污受贿,欺上瞒下,克扣灾饷,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种种罪名,是他自成为朝廷命官后利用职务之便一项一项堆积起来的,他为官几十年,就为恶了几十年。安帝纵使是少理朝政,接到万民书时也不由大怒,更何况那万民书血迹斑斑,可想而知是经过了多少艰难才送到他手里,而朝廷里清流一派的官员本就对贪官污吏极为厌恶,万民书传阅到他们手里时,看着那一个一个用血书写已成黑红色的名字,也是愤恨至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有多大的仇恨,才会不惜自残用血书写?
在皇帝和清流一派的忠臣、纯臣的愤怒之下,朝堂上形成了共识,这事要查,要狠狠的查,揪出那些为害乡里,鱼肉百姓,目无王法,同流合污的贪官污吏!
朝廷将要迎来一次大肃清,有人想要阻止,但是声势太大,况且因为心虚,并不敢出头,只能一边提心吊胆,一边暗地里使出小动作,能掩藏的尽力掩藏,能把自己摘出来的尽量把自己摘出来,一时之间,朝廷上人心惶惶。
而在民间,传出这等事,百姓们只拍手称快,兴奋地等着自己知道的贪官污吏落网。
萧亦在茶楼听到事情越闹越大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事君寒也插了一手。
他带了一样东西去拜访大理寺卿裴即思府上,明面上是和裴府的公子相约出游,实际是为了见裴即思一面,然后把一本小册子交给他,只说是他一个江湖朋友受人托付,让他想办法送到有能力的正直官员手里,除尽那些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青天白日。
裴即思知道君寒没有全部说实话,他也不在意,他只要这本小册子里的名单和信息不是无中生有的就好。
裴即思收好东西,与君寒默契一笑,不再说什么,只笑看着君寒与自家儿子说说笑笑的出了门。
裴即思在位大理寺卿多年,家族稳固,有了这小册子,更是如虎添翼,查起事来那叫一个势如破竹,只是让他预料不及的是这雪球越滚越大,眼看着就要控制不住了。
那日君寒正值休沐,萧亦随着他出门采买笔墨,才出店门口,就被人拦住了。
那是一个书童打扮的十三四岁的少年,他揖了一礼才说道:“君少爷,我家公子有请。”
君寒认出那是裴家公子的书童,便也没多问,跟着他去了一个茶楼。
上到三楼雅间,书童打开门让君寒和萧亦两人进去,便自外面关了门。君寒一愣,也不迟疑,迈步走进去,看到里边桌椅上坐着的的确是裴家公子不假,只是又多了一个人。
君寒拱手作揖道:“裴大人,敏杰。”
说罢君寒看向裴即思,道:“不知大人找我是有何事?”
裴即思看了君寒身后的萧亦一眼,摆手道:“坐下吧。先来尝尝这的梅花茶,滋味很是不错。”
“谢大人。”君寒走到那父子俩的对面坐下,萧亦就站在他身后,风吹不动。
尝过了茶,又谈了些时事,裴即思才开了口说亮话。
与君寒所猜的不错,裴即思正是为那近日的肃清贪官污吏一事而来。听着裴即思说道那些过程,君寒喝了一口茶,道:“裴大人为民请命,不畏强权,乃是绝世的大好官。”
裴即思不语,只是苦笑。
没多久,裴即思就自行回去了,留下两个小辈眼瞪着眼。
裴敏杰自小便惧怕裴即思,待他走后才暗暗松了口气。他看向君寒道:“原来那东西是你给我父亲的,我就说那天你怎么就上门找我来了,原来我只是个幌子。”
君寒笑笑,摇着头道:“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裴敏杰拿起茶壶给自己倾了半杯茶水,边道:“你这手一递,倒也轻巧,只是我父亲日夜酬劳,到最后也不知能得个什么结果。”
君寒道:“裴大人是大功臣,自然是论功行赏。”
“便希望到时,如你所言。”
作者有话要说: 很久没有更新了,今天来一发~
☆、第四十九章
安元二十年,这是安帝继任以来朝堂上最混乱的一年,也是大越百姓最开怀的一年,历时三个多月的大彻查,许多贪官污吏纷纷下马,查抄的财物也收入国库,让国家财政一下子轻松不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朝廷职位空缺,无人坐镇,长此以往,必出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