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君夫人不是河东狮,更不是悍妇,只是君将军爱惜她而已。
君将军看君夫人神色认真,不似作假,叹了一声道,“最近一直有人在跟我暗示寒儿到了娶妻的年龄。”
“可不是嘛,前几日在宫里头,也有不少诰命夫人在打听,明里暗里跟我说她们的女儿有多贤惠,乖巧。”君夫人笑着,笑意却不达眼底。
“那夫人怎么说?”
“我怎么说?”君夫人得意地笑起来,道,“我跟她们说,我们家寒儿是个有主意的,打几年前就跟我和将军提过醒,说将来娶的妻子得是自己挑的姑娘,我和将军不能随便给他定亲。”
“她们信?”
虽然事实上君寒没说过这样的话,但确实表现过这样的意愿,可君将军可没答应过,况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有之,谁会相信他们这么放纵孩子?
君夫人对那些诰命夫人相信与否一点也不在乎,不屑道,“爱信不信,反正这话我已经放在明面上了,识相的就不要往前凑上赶着找没脸。再说我溺爱孩子的名声也不差再加上这一项,我就是溺爱了,他们管得着吗?”
“夫人啊,”君将军道,“这事你做得有些欠妥,要是太后那边问起来……”
“你以为我做这事没有别的考虑吗?”君夫人一个眼神瞪过去,截住君将军的话。
夫妻多年,彼此的默契自是不需要多说,君将军赶紧上前凑近君夫人,两人说起了悄悄话。
作者有话要说: 快不行了,存稿要完了……还没有写新的。断一下就要酝酿好久才能接通当时的脑电波,加油吧!(??????)??
☆、第二十六章
君夫人皱起眉,满脸的忧虑,“这次进宫陪太后,太后也跟我提起过寒儿的婚事,你知道,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太后开了这个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的朝廷上,安帝只知享乐,不理政事,除了几位老臣,其余大臣早已离心。御座下,三王爷位高权重,群臣观望。
早年夺位失败敛起羽翼跪伏不是因为臣服,而是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可以说,三王爷各方面都很成功,当年在众多皇子里面是一匹不可多得的黑马,力压群皇子的风头,只可惜没有一个得力的外家,上面又压着一个深得帝后喜爱的嫡长皇子,而年轻时候的安帝也没有现在表现出来的那么废物,这才哄得一心想为国挑个好皇帝的先帝放弃了实力超群的三皇子水临散,而传位给四皇子水肆安。
安帝登基前几年虽没什么作为,却也还算勤勉,只是到了后来,就渐渐的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是没劝过,但是安帝不知是缺了哪根筋,说朝堂有三皇兄,朕可安枕无忧。
真不知道该不该说他心太大,但也没有人敢明着说人家三王爷盯着你屁股下的椅子,不想给你坐了。不说皇帝相不相信,只让三王爷听见这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小命就随便丢在哪了。皇帝要糊涂,他们也不能拿着自己的命陪着皇帝去糊涂呀。
自在位以来,安帝为自己的后宫添过不少新人,但却子嗣稀少,除了在后宫争斗中死去的,也有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撑不了多久就夭折的,其中更深刻的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总之,安帝后宫美人多,但美人脾气也不好,后宫起火虽然烧不到他身上去,却在某种程度上断了他的子息。
到如今,安帝除去几位公主,也只有一个坚强地活了下来的皇子。可以这么说,所有的人都可以七分确定,如果不出意外,那么下一任皇帝就是这个皇子,因为安帝明面上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然而问题也出现在这个皇子身上,这年纪太小了,才九岁,而安帝眼看着也没有几年了,三王爷又虎视眈眈,这怎么算都是一笔烂账。
远离朝堂的君夫人尚能洞悉如此,君将军身在朝堂,处于漩涡之中,又如何不清楚其中的危险,当即也严肃起来,“那太后的意思是?”
“太后倒没说什么。”君夫人并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太后不说不代表她不会做,“我是真怕了太后会起那个心思,皇子年幼,还担不起大任,皇家里靠得住的也没有几个,在平洛,有皇家血脉有为太后所熟悉信任的除了我们君家,不过是还有一个十二嫁过去的薛家。两家对比,太后更注重君家,比起薛家的孩子,寒儿也更让太后满意。”
君将军沉声接道,“不管是为了小皇子还是为了自己做打算,太后都不会想让三王爷坐上皇位,那么她必定是要拉拢权臣站在她和小皇子那一边,而我身为镇南大将军,又有爵位在身,还娶了公主,无论如何都是要拉拢的对象。”
“是的,”君夫人的声音冷了下来,“而他们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会像当初那样,随便把一个公主抛出来,用联姻的绳子把我们和他们绑在一起!”
这话说完,君将军和君夫人双双沉默,不可控制地想起了以前。他们自小青梅竹马,彼此有意是不错,但这桩婚事是政治婚姻也是实实在在的。
当初,君将军还是个清秀少年,因着长相柔和的关系,出了门谁都会错认成是一个小书生,直至年少成名,夺了武状元,别人也都笑称他为玉面小武状元郎。后来,边境起乱,武状元请命跟随出战,这仗一打就是几年的光阴,他也从一个小小的军士被提升到副将,直至归朝,他已是小将军。
当时少年君书玉不过是想像他的祖父一样为国作战,保护大越朝百姓不受敌侵,从未想要掺和什么朝堂争斗,但他已然军功在身,是朝堂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当时皇帝又新立,政局还不稳定,而那时的安帝还是有心于朝政的,面对这样一支潜力股,没道理只看着它不管。
于是太后先对安帝说了,把公主嫁过去,两家联姻,扶持君家成为朝堂上的一支忠诚于新帝的力量。
这里的公主不是特指,安帝和太后不会在乎一个最终都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的公主,更何况,皇家的女儿,往往都是为了皇帝拉拢臣子而作为政治婚姻的棋子存在的,他只会在乎她们能为自己带来多少利益。
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十公主水拾蓝听见这消息被震得不轻,躲在在自己闺房里哭了很久,傍晚时分才狠下心把所有都抛开去求见太后,声泪泣下,与太后诉说自己对小将军的爱慕,以及听到这消息的惶恐,苦苦哀求太后把自己许配给小将军君书玉,两人这才得以结为连理。但这桩婚事却永远甩不掉政治婚姻的阴影。
那时君书玉身披将军战甲,骑着骏马凯旋归来,光鲜无比,之后又迎娶公主,成为皇家姻亲,招惹无数人艳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君家祖上门楣光耀,让多少人眼红,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被迫披戴上的光荣背后有着怎样的心酸与血泪。
当年,君家大盛,嫁公主是安帝示好,君家却不能娶了公主没有表示,为了君家的未来,当时被誉为平洛第一美人的君家长女君书颜含泪出嫁,进了安帝的后宫,在同一天,十公主进了君家大门。忧愁各是。
这对于君家来说并不是荣光,君家被迫和皇家绑在一块,为了保全自己只能第一保住安帝的位置和权力,而君书颜年纪轻轻便死在后宫,君家敢怒不敢言。君书颜死后留下的一个女儿在后宫里无依无靠,若非君家和公主一直费力照看着,得不到皇帝喜爱的十六公主,早就被皇宫里那些捧高踩低给欺负死了。
“我们已经一脚踩在泥潭里头,万万不能也把寒儿拉下去。”君夫人抓着君将军的手,已然哽咽,“若是寒儿真被迫娶了那什么公主,外人看着光鲜,实际怎样,我们还不知道吗?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君将军抿着唇,终于低叹一声,神色说不出的沉重。他将伤心害怕的君夫人轻轻拥进怀里,承诺道,“我不会让寒儿娶皇家的女儿,总有一天,我会把霜儿从皇宫里接出来。”
得到这样的承诺,君夫人心里好受不少,很快便压制住了心里的悲苦,脸上镇定起来。退出君将军的怀抱,君夫人看着君将军的眼睛道,“眼下传出寒儿是断袖的事正好,左右断了一些人的想法。虽然这名声不好听,可好处实在,太后不至于没有任何顾虑就赐婚给寒儿,所以,这事你就由着寒儿去吧。”
君将军点点头,真心实意的,麻烦自己走开总好过自己人费力去摆平。不过……君将军拧着眉毛问道,“寒儿他真的是断袖?”
君夫人笑了,道,“我看着不像。他这个年纪,又是这样的性子,哪里像是要开窍的模样,我估计着他还没怎么真心喜欢过一个人呢,不过……”
“嗯?”
“他要是真喜欢男人也没什么,只要他喜欢的人对他也是真心,且品行良好,是何出身,性别男或女,我都是不介意的,只要寒儿觉得开心,我也就没什么好反对的了。”
听完君夫人的表白,君将军心说他家夫人真是宽宏大量,这样的事都能就这样笑笑就接受了,不得不说,对孩子真是溺爱呀!平洛第一“慈母”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