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枣儿沟发家记 (南侠小展)


  江逸凑上去问道:“这是艾窝窝吧?”
  “这是‘不落夹’,回回人最爱吃的‘不落夹’。”摊主操着拐了好几道弯的尾音回答。
  江逸又仔细瞅了瞅,外表白白软软,里面黑色的芝麻馅若隐若现,顶上还嵌着一颗喜人的红豆,虽然形状跟后世批量生产的不太一样,但的确是艾窝窝。
  原来这时候叫“不落夹”呀,兴许是音译。江逸毫无根据地猜想。
  “怎么卖?我先要一个尝尝,好吃的话我就多要。”江逸从苏云起手上接过钱袋,掏出几枚铜钱。
  摊主看着他,想了想,说道:“尝尝吧,尝尝不要钱。”
  江逸忍不住赞了一声,古人真朴实,少数民族真良善,幸亏我不是骗子——不过,似乎也没人骗一个艾窝窝吧!
  脑子里过着这些有的没的小心思,江逸不客气地拿起一块,细细地品尝起来。
  兴许是纯手工打制的原因,摊主的窝窝并不像后世机器搅拌的那般细滑绵软,外皮更显柔韧,馅心松散甜香,虽少了分精致,却更有人情味。
  江逸边吃边不住地点头,摊主也跟着松了口气。
  “给我包上十斤吧!”江逸财大气粗地说。
  摊主愣了一下,诚恳地说道:“这个,软时好吃,放久了变硬,不好吃。”
  “没事儿,我家里人多,不会放太久的。您就放心给我称吧!”江逸笑着回道。
  摊主这才将信将疑地给他称了起来,用布包好。一下子,摊上的艾窝窝就去了大半。
  旁边几位汉人看见江逸买了那么多,也好奇地凑过来,多少要了些,摊主忙不迭地称着,黑瘦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第109章 茯苓饼
  
  原本来丁字街是要买茯苓饼的,结果茯苓饼没买到,买了一大兜奶酪,一大兜肉脯,一大兜艾窝窝,现在又新添了一兜酥糖。
  江逸小心地抱着那兜酥糖,边走边兴奋地跟苏云起说:“你不知道,这东西有多棒,酥、脆、香、甜,不粘牙不腻口,里面的麻馅是一层层的,好吃又有趣,三叔公肯定喜欢,我觉得小爹应该也爱吃。只是做起来太麻烦了,要不我肯定早就做了。没想到在这里能买到,嘿嘿,真是赚到了!”
  苏云起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模样,也发自内心地露出笑脸。
  江逸转头看他,这才觉察到苏云起都快被零食兜给埋了。这么个玉树临风的男人,身上挂着几个散发着甜香气味的大兜子,说实话,有点滑稽。
  江逸不好意地笑笑,伸手去接苏云起手上的布兜,“我拿两个吧,你都拿半天了。”
  苏云起躲了一下,温声道:“你在前边看东西,我拿着正好。”
  “给我吧,你一个人拿这么多……”江逸还在坚持。
  苏云起干脆从怀里掏出钱袋递给他,玩笑道:“你拿这个吧,这个是最重的。”
  江逸原本想板起脸,却没忍住笑了,“哪里是最重,是最贵吧?”
  苏云起学着他的样子眨眨眼,带着笑意说道:“责任重大,你可得保护好了。”
  江逸撇撇嘴,“懒得理你,大男子主义!”
  苏云起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既然不是好话,还去追究干嘛?平白影响了感情。
  江逸嘴上说不理人家,没走两步就又忍不住开始说了起来。
  “以前我外婆最爱吃酥糖,她说唐朝有个大诗人,专门写了诗来夸它,怎么说来着……‘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每次买了酥糖外婆就要在我耳边念,我都背过了。”
  苏云起接口道:“外婆也是读书之人?”
  江逸点点头,有些怀念地说道:“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有学问的,只是后来因为一场政治运动落了难,事情过去之后她原本有回城的机会,但是被我连累了。”
  说到这个,江逸的心情明显低落下来。
  苏云起空出一只手,摸摸他的脑袋,逗弄道:“现在没了你,想必外婆过得不错。”
  想起那次魂穿回去短暂的交流,江逸猜想着外婆应该是跟着小姨去了美国。外婆原本就是对外关系方面的专家,至少语言方面不成问题,而且听说那边老年人的生活比较丰富。想来应该过得不错。
  想到这里,江逸心情确实明朗了些。苏云起也暗自松了口气。
  又沿着街道走了一会儿,并没有看到什么想买的。
  江逸把单子掏出来,边走边念叨着:“我想起来了,京八件和驴打滚咱们应该买不到了。得等到女真人入关后才有。”京八件是清朝宫廷传出来的,驴打滚似乎也是满州的吃法,后来才传到北京。
  苏云起瞄了一眼单子,纳闷道:“景泰蓝是什么?”
  江逸比他还惊讶,“你不知道?”
  苏云起摇摇头,“从未听说。”
  江逸皱眉,“不应该呀,像你们这种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是对这种把玩之物十分精通的么?莫非是现在不叫这个名儿?”
  “什么模样的?”
  “嗯……颜色跟唐三彩差不多吧,花里胡哨的,铜胎,也有金的,常做成镜面、圆盘、细颈瓶……”江逸十分不专业地描述了一番。
  苏云起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应该是‘奇宝烧’,也叫‘佛郎嵌’,那个买不到,是皇宫专用。”
  “唔,那就之后再说吧!”原本想给孩子们一人买个小葫芦挂在脖子上的,这样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家孩子,多拉风。
  江逸有些失望,低头看了眼单子,嘟囔道:“就剩茯苓饼和烤鸭了,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苏云起指着一家店面问:“那个是不是你要找的茯苓饼?”
  江逸抬眼一看,刷着红漆的匾额,崭新的店门,精精神神的店员,竟是家不错的点心铺子。
  他拿眼往铺子里看了半晌,纳闷地问:“哪里有茯苓饼?”
  苏云起抬手指了指柜台角落,木质吊牌上用墨写着四个楷体小字:茯苓夹饼。
  江逸呆了一下,不由地竖起大指挥,“眼神真好!”
  苏云起笑笑,“去看看吧!”
  江逸点点头,边往店门处走边小声对苏云起说:“茯苓饼流行起来是在几百年后了,其实我也不确定这时候有没有。”
  “兴许是呢,看看罢。”苏云起接口道,“若不是,咱们就去买些茯苓霜,你自己做。”
  江逸赞许地点点头,“若是自己做,我就做果酱味的,那个不甜不腻最好吃,不过要等到夏秋两季了。”
  “眼瞅着也就到了。”
  几句话的功夫,两个人就迈过门槛进了店门。
  店里的小伙计热情地迎上来,看到苏云起身上的大包小包不由地愣了一下。还是老掌柜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是来了大主顾。
  老掌柜给小伙计使了个眼色,小伙计便反应过来,更加热情了些,“二位想要点什么?咱们店里点心样式全,材料好,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们都叫丫环小厮过来买!”
  江逸笑笑,直接走到掌柜面前,指着“茯苓夹饼”的小吊牌说道:“老先生,有句话我就直说了,若是有冒犯之处您别介意——我想知道,这茯苓夹饼可是用茯苓霜和精白面粉抖匀了做成薄饼,中间再夹上蜜饯馅料等物?”
  江逸说完,便看见老掌柜的脸色明显变了,于是赶紧解释道:“我们是慕名而来,找了好些地方都没碰到,倘若您这里就是这个,我定当多买些。我们兄弟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
  兴许是江逸所说“远道而来”的话语让老掌柜放了心,他看着江逸半晌,狐疑地问:“客人先前吃过?”
  江逸点点头,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别人送的。”这也算是善意地谎言了。
  老掌柜松了口气,叹道:“能一口把材料说出来的,八成也是懂行的。我也不瞒你,这样点心确实如客人所说,用茯苓和白面粉做成饼,中间夹的馅料不同,口味也有所不同。”
  江逸看了看苏云起,喜道:“还真是找到了,老先生,我看这柜台上只有木牌却无点心,这是何故?”
  老掌柜耐心地解释道:“客人有所不知,这样点心做起来并不容易,且用了较为昂贵的茯苓等物,卖价不低。一般散客只看价钱,并不清楚其中的好处,所以即使摆了上来也乏人问津。”
  “如今店里还在售卖么?”江逸有些担忧地问。
  老掌柜笑笑,说:“客人放心,虽然这茯苓夹饼不在明面上摆了,可高门大户那些老主顾们却会天天派人来买,所以作坊里每天都做。”
  江逸松了口气,像前几次那般说道:“先给我一样来一个,我尝尝若是好吃就多要。”
  虽然即使一个茯苓饼的价钱就顶其他的一斤点心,可老掌柜看出江逸是诚心要的,于是也没吝啬,直接叫小伙计去后面一样拿出来一个,端到江逸面前。
  江逸一眼看过去,稍微有些失望,面皮不像后世那般薄而柔韧,馅料也不是那种细腻而半透明的色泽,不知道味道会怎样。
  他拿起一片放进嘴里,连皮带馅地咬了一口。
  唔……入口就是一股清香,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似乎还有蜂蜜,面皮虽厚些,却并不黏腻,许是加了茯苓霜的缘故反而入口即化,满口留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