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穿越都是系统的错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你们这群凡人现在知道了,还不快跪舔#
  天底下所有的傻爸爸都认为自己的儿砸最棒,就算是祖龙也不例外。
  秦国的人办事一直都是很有效率的。
  赵王丹没过多久就听到了自己左右近侍都在说老将廉颇不中用,快投降了。
  而秦国最惧怕的居然是一个年纪轻轻的连兵都没有带过的马服君赵括。
  虽然赵括是前任马服君,赵国军神赵奢的儿子。
  要知道,赵王丹这个人吧,有一个特点。
  有时候特别执拗,耳根子又特别软。
  当初冯亭献上上党郡的时候,赵王丹就心动了。
  但是平阳君赵豹不同意啊,什么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什么秦国势大,冯亭这是要移祸赵国啊,理由一堆一堆的。
  赵王丹无奈地被劝住了。
  但是当平原君赵胜一开口,一劝。
  赵王丹发现,寡人的想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嘛,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十七座城池,还是有很多人支持的嘛!
  于是赵王丹欣然接纳了上党郡。
  哦,对了,和赵王丹一样眼光有些不咋样的平原君他……是名满天下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呵呵。
  现在,被左右一说,赵王丹也想到了更换赵军主将。
  主要是赵国国内压力大啊!
  赵国近年开始闹饥荒,国内的粮食本来就没多少,结果还要筹集起来当军粮。
  如果真的在打也就算了,可是廉颇一直就驻兵守城,动也不动,多少人怀疑廉颇【划掉】和秦国主将有私情【划掉】和秦国相勾结啊!
  就算当初力挺廉颇的蔺相如也有点吃不消赵国国内的民怨和谣言了,更何况是赵王丹呢!
  换句话说,当初任命廉颇为主将,本身就不是因为他多厉害,而是因为他名声大,赵王丹被很多人安利了。
  廉颇的本事没有看到,粮食是一车一车地被吃完,赵王丹悲愤的心情早就把他从安利漩涡里“拯救”了出来。
  这时候,他非常信任的左右近侍告诉他,廉颇和秦国相勾结?
  赵王丹早就信了大半了。
  至于秦国害怕赵括?
  还不算智硬的赵王丹把赵括叫来,要考校考校他。
  而且为了让别的重臣也信服,赵王丹是在早朝的时候提出来要更换主将这件事的。
  赵国的公卿们没有太大的反应。
  主要是没粮食吃,民怨太大,他们内心对廉颇的埋怨也很多啊!
  就连廉颇的好基友蔺相如都默认了赵王换将的决定,区别只在于换谁上而已。
  李牧那边真的抽调不出来,而且李牧还有一个缺点。
  他不是贵族公卿出身的世家子弟。
  调到秦赵战场上,除了他手下跟了他一段时间的兵马之外,没人信服他。
  且不说除了元王改革后的秦国之外,诸国实行换将制,一个将军都不会让他们在同一个军队待太久,就说就算李牧能带着他熟悉的兵去秦赵战场,但那又怎样?
  赵国抗击匈奴的边防,那就空了。
  最近流言中的赵括其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的父亲是赵国军神马服君赵奢,当初带兵连秦国都被力压一头,威望极大,就算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大军也会听他的指挥的。
  而和赵王丹对答的赵括,也表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傲气。
  赵奢评价自己的儿子,是他谈起兵法,便眼空四海,目中无人。
  赵括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放在眼里。
  这起码说明了一点,赵括展现出来的军事才华,是真的很不错。
  赵括在最后狂妄地表示,如果是武安君白起率领秦军,他还会勉强考虑对付一下。
  但是现在,秦军主将是王龁。
  王龁只不过是廉颇的对手罢了。
  连廉颇都对付不了,实在是不足为惧。
  赵王丹下达了命令。
  以赵括为主将,更换廉颇。
  为了保证胜利,赵王丹又让赵括率领二十万大军到秦赵战场。
  加上之前驻扎在那里的二十万赵军,赵国的军队已经增加到四十万。
  这并不是因为赵王丹疯了,而是因为,赵国,快要撑不下去了。
  赵括承诺能快速地解决掉战争,而这,正是赵国如今最需要的。
  赵国群臣默认了赵王的决定。
  他们也觉得,似乎,赵括确实是个好人选。
  就算赵括不行又能怎样?
  赵国已经不能再支持廉颇那守城不动的战略了,等到国内崩溃,赵军早晚还是要败的。
  放赵括上,只不过是赵国无奈中的拼死一搏罢了。
  秦王政十六年年末,赵易主将,以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
  消息传回秦国,秦人就知道,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秦王政十七年,秦王增兵,以武安君白起为主将,信陵君王龁辅之。
  将士敢有泄武安君为主将者,斩。
作者有话要说:  唉,任命赵括为主帅真的是赵国君臣的无奈啊……
不过看到长平之战的起因,赵国笑纳韩国上党十七城的时候我也是醉。
自作孽啊,因果啊赵王!
韩王胆子忒小,秦国一打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韩王就对上党郡手动拜拜了……
赵王呢,胆子忒大,秦国费心费力打韩国就为了个上党郡,你妹一兵一卒都没出就要笑纳……换成我是秦王我也气死。
其实到现在,时间线都换了,人物出场完全不考虑年龄诶嘿~
为了因果,我觉得长平四十万赵军啥的,也不要这么……但是不杀又不造该咋办了。
查资料的时候看见,据说有个地方,疑似长平遗址,然后里面的尸体都是断手断脚,被杀了以后才被埋的。然后那个坑很大,疑似本身是天然形成的地裂啊陨坑啥的,反正不是人工挖的。
话说回来,四十万人被活埋,那个坑该有多大【泥垢!
要是挖很多的坑……秦军人手也不够啊,而且就为了活埋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不值得啊……

  ☆、二世:千秋霸业一朝定(五)

  既然领兵的是武安君,那么此次战争,秦国胜利的结局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了。
  太子扶苏却陷入了烦恼之中。
  他对大秦的虎狼之师自然是抱有万分的信心,烦恼的也不是这件事。
  而是,数量众多,达到四十五万之众的赵军,该怎么办。
  妄造杀孽,则因果循环,日后……报应不爽啊!
  更何况,他记得的资料里,白起是将那些赵军坑杀了的。
  哦,坑杀,换成人话就是……活埋。
  虽然这件事怎么看怎么像后世写史书的人泼脏水,但是那些确实阵亡的士兵将会产生的怨气还是不容小觑的。
  有伤天和……
  皇帝这种生物,其中一个好处就是杀人不偿命,一句命令下去,血流成河。
  可是妈蛋,现在要的是不妄造杀孽啊!
  想了想,扶苏做出了决定——找爸爸。
  虽然本君是太子,但是果然这种事情还是要找父王的好吧!
  #有困难,找爸爸#
  #世上只有父王好,受宠的孩子像块宝#
  被扶苏这么一提醒,嬴政也犯了难。
  把赵国士兵全部干掉的想法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寡人从来没想过别的方法啊!
  但是……
  #如果说自己不行,扶苏宝贝儿不再崇拜寡人了怎么办#
  #作为一个好爸爸,就要为儿砸解决一切烦恼#
  #寡人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国君#
  #隔壁赵王不要闹了,呔,赵军快快束手就擒#
  赵军为秦王的威势所迫,拜倒在陛下十二章纹冕服之下……
  这是在痴心妄想。
  最后还是被扶苏想到了一个也许能尝试一下的主意。
  让修真者给那些赵军下个符啊咒啊的,让他们真正地降服于秦国。
  这样,不仅解决了杀孽的问题,秦国还白得了四十多万,接近四十五万人的赵国军队。
  至于修真者的人选?
  当然是陛下自己,或者太子殿下他了啊!
  秦王陛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天元秘录》里面介绍的法门里也确实有相关的东西。
  不过特意亲征什么的,又太惹人注目了些。
  于是陛下除了特意下诏,让白起注意着,若是赵军投降的话,便先将那些降将降兵收着之外,别的动作,也就只有对每隔几日便送回咸阳王宫的奏报多注意了些。
  秦王政十七年,霜序【九月】。
  因秦国以玄冬【十月】为岁首,故而很快,便到秦王政的生辰了。
  秦王政生于正月初,故被庄襄王取名为正【政】。
  天气已然寒冷了起来,位于长平的秦赵战场早已飘起了雪。
  秦军传回来的奏报是一连串的好消息,正是为了给秦王政的圣寿增添光彩。
  白起用兵老道。
  赵括一改廉颇的用兵战略,让赵军不顾一切的冲锋,完全将死守战略抛到了一边。
  白起只是老神在在地让秦兵配合赵大公子的游戏。
  秦军完全不在意他们在赵军交接时期打下来的地盘,“溃败”到之前驻扎的营地才停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