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都变成了杨勇的亲生儿子,原著都已经被毁掉一半了。
整个世界气运最盛的人是大隋的皇室,那么大隋的天下已经保住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
首先,阿摩同学得不作死,其次,其他的人如李渊、窦建德等要不作死。
不过就算他们作死也没事嘛,大不了让仲郎再去把天下打回来嘛!
#只要不送给李世民,那原著铁定就是寇仲的天下啊#
#这么说起来,仲少也是个缺,啊不,是个实心眼儿啊#
大业三年。
阿摩同学现在还没有怎么作死,但天下就逐渐开始流传起当今残暴的消息了。
#次奥,这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仔细查证之后,观源发觉散布流言的源头是慈【尼】航【姑】静【庵】斋。
就算当年的杨坚得位有佛教势力的帮助,在他继位之后佛教的名望也增长的极快,但是,作为皇族,就算是杨坚自己,也察觉到了慈航静斋的违和之处。
她们的势力太大,野心也太大了。
而作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一有权,就任性的男人——杨广,他对慈航静斋的态度更是不好。
因为杨勇和石之轩的潜移默化,杨广的情感更偏向于魔门。
反正武林中人都是在打打杀杀,谁死不是死?!
魔门和佛门天然对立,可是他们至少真啊,杀了人也不会各种推诿找借口啊!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魔门和慈航静斋为首的佛门,真小人和伪君子,在认为侠以武犯禁,这些人统统都有罪的阿摩陛下眼里,果断还是魔门的看着更顺眼一点。
而且,因为慈航静斋老是说她们是代天择主啊什么的,她们的皇家仇恨值,特别是小心眼儿皇帝阿摩的仇恨值,早已经突破天际了。
在发觉其他的世家和门阀都因为所谓的皇帝残暴和慈航静斋保存的和氏璧蠢蠢欲动的时候,皇帝无疑只能将信任放在自己的心腹和亲族身上。
由于太上皇和太后健在,对付慈航静斋的任务的执行人之一,是皇帝极为防备的长兄杨勇。
杨勇的行动力很是迅速。
慈航静斋当年的代天择主使用了和氏璧,所以皇族对她们一直都非常关注。
她们能依靠的,不过是她们的好名声,以及武力高强的宗师们的帮助。
但是,当尼姑庵藏污纳垢、慈航静斋图谋甚大的流言开始流传,又接着,在流传中增加了各种消息,又各种扩大的时候,慈航静斋的神座就开始坍塌了。
她们因门派功法的因由,在外人眼中都好似仙女,也因此俘虏了很多男子的心。
所以,许多女子本就不喜欢她们,这是天然的对立方。
所以关于慈航静斋的那些不利流言流传出来的时候,这许多的女子马上就相信了,并大肆传播。
既然是尼姑庵,为何慈航静斋的女子都不落发,任由三千烦恼丝留在头上?
为何慈航静斋的女子一出现,就将男子们迷得团团转,许多女子因此为夫君所抛弃,艰难度日?!
为何每一代的传人出现,都将许多优秀男子迷得五迷三道,使慈航静斋影响、控制了许多势力?!
慈航静斋的女子与人厮混是度化他人,前一代的传人与邪王私奔是“以身饲魔”,搅乱一池春水、影响无数人的道心然后离去是出淤泥而不染……呵,这不是当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嘛!
说是正道之首,可是她们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
所有门派,包括魔门,都对自己方圆千里的土地里的百姓有所保护,毕竟这也是门派生存的来源。
慈航静斋说是正道之首,可是她们,或者说所有的正道,对百姓难道就比魔门要好吗?!
江湖恩怨且不论,正魔实则两无分。
如今本事天下升平,她们却非说陛下残暴,应更替皇位。
残暴,哪里残暴了?!
因着杨广的许多措施都是缓慢施行的,又有观源为他处理了一些后续,所以损害的也只是官员、世族的利益,百姓对此只有一个想法:
喜闻乐见,陛下干得好!
所以对于想要再开乱世的慈航静斋,百姓们:小婊砸你们快滚!
而渐渐的,被慈航静斋迷惑的男人,也都开始怀疑起她们的目的了。
当然,这些天之骄子能被一直迷惑只是他们不愿意相信罢了,当事实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醒悟了。
慈航静斋,甚至是正道的神座开始坍塌,而江湖武林的恩怨,自然只能限于江湖武林。
无论是正道还是魔道,都不该影响朝政。
大业十五年,太后独孤氏薨。
三日后,太上皇杨坚崩御。
大业二十年,隋帝杨广远征高丽,首战落败。
帝猝死途中。
时杨广长子杨昭已亡,谥号元德,蜀王杨秀与汉王杨谅反。
楚王杨勇扶皇太孙杨侗继位,改元皇泰,遣世子长宁王杨俨携三十万大军再征高丽,次子平原王杨仲、三子高阳王杨陵抗蜀、汉二王。
皇泰元年三月,蜀、汉伏诛,废为庶人,除国。
皇泰元年六月,高丽亡国,并入隋土。
皇泰五年,楚王杨勇殁,皇泰帝亲谥曰宸。
作者有话要说: 嗯,见地伐这一部分完了……接下来我想弄个原著番外,仲少和陵少知道自己的【伪】身世的时候,一定会很带感的~
最后再加上几个正史番外,还有圆一下现代的,这本书就完了啊~嘤嘤嘤,我真是好舍不得,但是又好感动哟!
☆、番外:平行世界这种邪物
长安城现在聚集着全武林顶尖的一批战力。
不说在暗地里的邪王石之轩和阴后祝玉妍等人,便是新生代的婠婠、师妃暄还有寇仲、徐子陵等人,也不可小觑。
当然,许多人,他们是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的,所以,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杨公宝库开启的前半个月,整个长安城笼罩在动荡不安中。
午时,正是一日中日头最烈的时候。
许多人抬起头来注视着长安城上方的那一片天空。
它散发着诡谲的紫色,无数细小的漩涡在转动着,并拢、碰撞、扩大、破碎。
天上开始掉落成块的冰晶。
无论是平民还是达官贵族,都阖上房门,在异象消失前闭门不出。
本来,在这炎热的季节,有冰晶掉落的话,即使它象征着莫大的冤屈,还是会有备受酷暑侵扰的百姓暗自欣喜的——如果,这东西没有在半空之中就诡异地消散,半分痕迹都不见了的话。
只有艺高人胆大的代表们仍旧抬头望着天空的异象。
漩涡逐渐扩大了,当漩涡终于汇集成一个,布满天空的时候,有人在那里面,看见了长安城。
是的,和长安城一模一样的建筑,里面人声鼎沸。
与汉时的长安城不同,隋都长安,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大兴。
大兴城修建于开皇二年,距离原长安百里多的地方。
大兴城自兴建到如今,也不过只有三十几年而已。
天空之上的长安,和这方的长安,恍如对照的镜面。
漩涡继续扩大。
仿佛两个泡泡相触,却没有破碎,只是在缓慢地融合,最后,变成一个大泡泡。
异象整整持续了三日。
因着这个,寇仲和徐子陵只好按捺住想要开启杨公宝库的心思。
反正……入口也逃不了嘛,而且不急,不急……
异象终于消失了,但是被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却发现,以高丽那边为界,竟硬生生多出与此方相同的州郡来。
原本应是海域的地方,变成了辽阔的大陆。
被派去的人三日三夜不眠不休,连换数十匹快马,带回了这个消息。
然后,这个消息逐渐扩散。
虽然对杨公宝库的关注还是很高,但是许多人的目光,已经投向了那异象之后,出现的新陆。
那里也有长安城呢,不知道,那里到底是何景象。
等到杨公宝库的事件在一个月后就突兀地落下帷幕之后,高丽被灭国的消息就传回了长安。
李渊现在还是唐王,名义上的天下之主,是他所拥立的杨侑,杨广的元德太子杨昭的三子。
不过这是傀儡,大家都心知肚明,王世充还拥立了元德太子的次子杨侗为帝呢。
先帝杨广大张旗鼓,到第三次远征才扬眉吐气让他们拜服的高丽就这么被亡国了,许多人内心都不知什么滋味。
高丽亡国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灭亡高丽的,是隋军。
没错,是隋朝建制的军#队。
隋军不用多想,定是那方新土中人派出的。
而且,灭亡高丽显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大批成制的隋军开始在边境集结,目标直指整个华夏大陆。
不少人能在那里面找到自己熟识或者听闻已久的人。
甚至,有些人本早已魂归离恨天。
隋帝杨广死后,神州本就已经陷入了战火,割据一方的势力本是幸灾乐祸地看着其他临近高丽的势力被湮灭,可是,直到最后,他们才发现,原来,一个……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