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出现了对英武侯处事过于狠辣的责难声音,可这样的声音刚出现,就被佑德帝一封送来京城的折子扔到朝臣的面前,让他大声将折子上的内容念出来,让所有人都听听,这些远离京城的官员到底是如何治理地方为朝廷效忠的。
贪!贪!贪!佑德帝身上都带头杀气,顿时连京城的一些官员也自身难保战战惊惊,因为其中一些人与那些被斩的官员也有着很大的牵扯。
而佑德帝这时候用骆晋源,就是要让他狠狠震慑一下南方的官场,如此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安抚下情绪不稳的难民,收拾三皇子留下的烂摊子。而三皇子的请罪折子也送来了京城,看着上面华丽的词藻,佑德帝简直被气笑了。
第207章 城外
南涝北旱,佑德帝对皇庄里试种的新作物更加重视,听人汇报后还亲自微服去看了一次,生长情况的确比旁的作物要好得多,想到俞晨所说的这种作物生长周期短,佑德帝心里生出一种想法,派人抓紧安排,如果能够成功或许今年明春的压力会大大缓解。
韩海珠来侯府寻俞晨,邀他一起出城施粥,这次大长公主也掏了不少银子做善事。
韩海珠对俞晨佩服极了,他一人就捐了十万两银子:“晨哥儿,你可真厉害,你知道别人都说你什么了吗?”
俞晨倒是听程夫郎提过两次,无非是别人眼红并且还自动为他手里东西的来源脑补了一番,都给归结到了衍大和尚身上,他听了后无语又好笑,如此一来是不用他费心解释什么了,就让那些人家当真好了。
“是说我傻还是说我银子多得花不完?”俞晨一边笑着说一边替小白梳毛发,天气炎热,府中虽比外面要清凉一些,可小白机灵地选择黏在主人身边,尤其是现在骆晋源又不在,它可以光明正大地霸占主人,主人身边才是最凉快的,好舒服。
韩海珠偷偷地摸摸小白的毛发,乐说:“你倒是知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最有意思,他们说因为侯府里没有长辈教导,才会任由你将挣来的银子胡乱花出去,要是有长辈在,哪能这样任由你自作主张。”
俞晨黑线:“其实就说我是没教养,对吧,其实说到底还是觉得我人傻钱多,可是我这银子不捐出去,估计到时找事的人更多。”
韩海珠立即点头响应,最近祖嬷也对他讲了好一些以前从不涉及的事情,有官场上的,还有后宅阴私的,听得他乍舌,其中就有说到晨哥儿捐银一事,那些人背地里说的话连他听说都气愤,可看晨哥儿的模样却还笑得出来,奇道:“晨哥儿,你不生气他们那样说你?”
俞晨失笑道:“他们会这么还不是眼红么,他们说他们的,我继续挣我的银子,挣来的银子想怎么花就怎样花,就算撒到水里他们也干涉不了不是,你说我好好的日子放着不过为这些人动气做什么。”
“晨哥儿你的心真宽。”韩海珠被说服了,耸耸肩道,他一向觉得自己是个心宽的,没想到晨哥儿比他还想得开,不过想想晨哥儿描述的场景,忍不住噗呲笑出声,将银子撒到水里?估计晨哥儿还没心疼那些眼红的人家都要心疼得吐血了。
他可是知道的,有人故意拿晨哥儿捐了十万两银子的事到武安侯的人面前说事,虽说这些人也是没事找事,但那府上人肉疼到扭曲的脸色,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人跟他说,那府上的罗氏一天到晚在姚氏面前左一遍十万两银子,右再提一遍,上武安侯府上蹿下跳,将姚氏折腾得外人见到时神情才是恍惚的。
俞晨则想到上辈子听到的故事,江南的大盐商是如何炫富的,在钱塘江涨潮时将金叶子撒下去,就为了看金光闪闪的浪花,他要是真这么做了,怎么都觉得一股浓浓的暴发户气息扑面而来。
侍候好小白,让它留在府里,俞晨与韩海珠出去转了圈,不管是侯府还是韩府,都派了不少人跟随在一旁,以免他们被城外的难民给冲撞了。
温文虽然知道自家主君身手很厉害,府中少有对手,可依然安排了不少人。
来到城外看到聚在一起的蓬头垢面的难民时,韩海珠一惊一乍,显然这些人的境况还要超出他的预料。回头却看到俞晨的表情非常平静,不由推了推他问:“这些人都这样吗?”
俞晨扫了一眼说:“能跑到这里来的都是情况比较好一些的,你看那边不还有带了钱财的人家,正等着检查过关可以进入城里的么,而且这天子脚下做善事施粥的人家多了,真正困难的是遭灾的地方,连口粥都喝不上草根树皮都被扒得干干净净的。”
天子脚下,不管是出自本意还是做给上面人看的,除非真正的乱世,便不会缺少做善事的人,搏一个好听的名声。
不怪他心冷,实在是因为他见过的凄惨景色与眼下的相比何止超过十倍百倍,末世的灾难,造就的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韩海珠听得打了个激灵,俞晨看了看他的神色,没继续说下去,能生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便是为了维持这表面上的繁荣,他也愿意做一些事情,比如他愿意拿银子出来做善事,也是支持骆晋源去南边收拾烂摊子,因为他知道骆晋源有这个能力。
韩海珠过来也就为了见见世面,韩家的粥铺自有下人打理,俞晨看了看他们施的粥,比起旁人家的又是陈米又是稀得能照出人影的好上许多。
忽然前面人群一阵骚乱,韩家有一下人过去打探,没一会儿就急急地跑回来,面带慌色:“不好了,是一个难民高热昏倒了,少爷,我们快回去吧,不能再留在城外了,施粥的事会有人处理。”
队伍顿时慌乱起来,俞晨看到前面的人群也乱了起来,原本挤过去看热闹的人纷纷向外散去,恨不得离中间倒在地上的病人越来越好,还有人拼命拍打自己的衣裳,或许以为这样就不会被疾病传染。
“县主,我们也快回去吧。”杨柳也吓了一跳,赶紧抓住俞晨的手臂要往马车上走。
俞晨看到也有人在往那边走,还有人叫道:“有大夫来了,快让开让大夫看看。”那大夫恰巧是俞晨认识的,便转头对韩海珠说:“你先去车上,我过去看一眼,等不了的话你先回城。”
“县主!”
“主君!”
“晨哥儿,你不怕?”韩海珠这时候也知道自家下人怕什么了,这时候高热不退就怕染上了疫病。
俞晨笑了笑说:“忘了我懂得些医术,你不用担心,你跟着韩家的人先走。”又对韩家下人说,“带你们少爷先回去吧,我回城了再送个信去府上。杨柳跟我一起去,其他人在边上等着。”后面的话是对自己府里人说的。
韩海珠被身边的人抓着,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俞晨向出事的地方走去,他也知道这时候不是任性的时候:“二少爷,县主说得在理,不是人人都懂医术的,县主不是冒失的人,二少爷,我们先回城,别让老主君担心。”
“那我们退远点,先看看情况再说。”韩海珠想了想决定道。
韩家下人互相看了看,只得听从他们少爷的,找了个上风口退得远远的。
英武侯府的人就比较好处理了,俞晨说出的话还是比较有权威的,虽然担心前面情况,但在劝阻无果后又派了两个人跟上去保护县主,其他人留在了边上,没有退走开。
走得近些,杨柳才看清前面的大夫,一位年长的老者,身边还带着年轻人:“那不是王院正和他的孙儿小王御医么,县主是老远就看到了吧。”也因此才会过来看看的吧。
“嗯,没想到王院正会过来替难民看病。”之前王院正遗憾没能去南边时俞晨就看得出,他并非是嘴上说得好听,而是真那么想的,但除了佑德帝的原因,他的年纪与身体也经受不了长途奔波折腾。
俞晨过来时王院正正认真地给病人把脉,站在一旁的年青人认出来人,立即拱手见礼,正是以前与王院正一起去侯府见俞晨的人,低声说:“县主怎会来此?这里比较乱。”
“跟韩家的人一起来的,倒是小王御医与院正常来?”俞晨看二人的打扮似是待了不少时间了,衣裳都被汗水打湿了,下摆也沾上了不少尘土污垢。
他人有些腼腆,说:“祖父带我来增长见识,说来这里为难民看病最能锻炼人。”
这时王院正也把好了脉,除了病人的家属留在这儿,其他人都躲远了,不过与俞晨同时过来的还有管理这些难民的官员,跑过来时气喘吁吁,用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急忙问:“王院正,您老怎又来了?还有这人是得了什么病?”
王院正也看到俞晨了,眼睛一亮,没来得及跟他说上话,先让孙儿拿纸和笔开药方,边写边对那人说:“不是什么大病,是水土不服再加上一路劳累,这不一到达这儿身体就撑不住了,老夫给开个药方吃上几副药就没事了。”
四周竖着耳朵的人听清了都松了一大口气,有一些人知道王院正的身份,所以大着胆子又围了过来,不知身份的仍躲着,而病人的家属则跪下给王院正磕头,如果真是得了疫病他们一家子绝落不到好,那官员见状立即叫了一名差役下去抓药。
相似小说推荐
-
穿书之拐跑男主 (万俟姒) 2016-05-26完结琅珏一着不慎,穿越到了一本写了一半的武侠小说中。满心欢喜地赶着去做主角的小弟,没想到阴差阳...
-
穿越之逮个将军回家种田 (燕归愁) 2016-05-08完结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优质小受吴子语,体健貌端,偏偏就是找不到老攻!看着舍友带着他家那口子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