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珠玉空间 (二只包子)


  所以这会儿,在这里看到林嘉和,林影还真没有任何想法,就和看到这里的任何人一样的心情。平淡、真实。
  “林影,你先上去看看。”李老没有一开始就前去观看,而让林影先去试试。
  林影点了点头,要开手臂,往附近的这一件珐琅彩瓷瓶走去。站在这件瓷器边上的是一件袁氏集团下属拍卖行的鉴定师,看来这一件应该是属于袁氏的拍品了。
  林影拿出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这是一件珐琅彩双环瓶。看好了瓶体,再翻过来看了看瓶底之后,心下有些猜测但也并不能完全肯定,他还是伸手把瓶身到瓶底都摸了一遍。
  看完了一件再走到桌子的另一头看另一件,这件就从外观上来看确实是难以分辨。不过林影现在的视力也不是普通人能比之的,把这个瓶与之前看过的一一对比之后,倒也能看出一些细微的异处。伸手摸了摸,确定结果后,就面无表情的回到李老的身边。

☆、第四十五回

  众人看林影不过半小时就看完了二只瓶,心下有些不屑。这二只瓶今天已经不下十位专业的鉴定师看过,其中不乏一些经验老道的专家,位不管看了多久,他们都没有看出什么差别来,到最后连个真假都不敢判断了。
  而这看上去不足二十的少年,竟然只看了半小时就回去了,难道还真看出什么来了?还是说知道自己不行,趁早放弃了?
  倒是李老看着林影的样子,没有说话,只是自己也拿起放大镜上前观看去了。半小时后,李老也走了回来坐下。
  “林影,说说你的看法吧。”
  “是,师父。”
  随着这一声师父,全会议室的除了几个已经知道的人外,又一次全体瞪大了眼,这少年竟然是李老的弟子?没听说过啊?
  林嘉和更是张大了眼,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那个自卑,懦弱,胆怯、落寞、不喜与人交流的侄子,竟然会被李老收为弟子!这件事若是被家族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要知道李老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倔强,这些年虽然有听过说他要再收一名关门弟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争着上门,但却也从来没听说有人成功了。可现在,这个林影是怎么回事?
  “这二只看表面都是乾隆年制的珐琅彩双环瓶。此款双环瓶高,口径,足径。瓶仿汉代铜壶式样,敞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肩部饰金彩象首衔环铺首。瓶内壁及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金彩锦纹为地,上绘各色变形宝相花,从口沿至圈足以5道金彩弦纹相隔,愈显富贵华丽。外底属黑色珐琅彩“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乾隆晚期的珐琅彩多以百花图案为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装饰出各种图案,继而采用仿鎏金效果的装饰技法,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珐琅彩所表现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粉彩瓷器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
  “我们都知,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所以这种瓷器是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二件物品的,可以说,每一件珐琅彩都是孤品。”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你倒是说说这二件到底哪件是真的?还是说,二件都是假的?”林氏拍卖行那边有一位性急的鉴定师忍不住开口催问道。
  林影笑了笑,显得很是自信从容,让看到的人不自觉把提了一天的心脏放回了原位,也许这少年真看出了些什么也不一定。当然也有几位极其自负的鉴定师是绝对不相信,林影在半小时内能看出个什么花样来的。
  “其实要辨识乾隆珐琅彩瓷器也不外是从胎体、釉色、造型、彩绘、画风和款识这几点入手。我们现在一一来对比看看,很快你们就能发现问题所在了。”
  林影让人把两只瓶子放在一起,连花纹形状的方向都非常一致,说是这样看的更为清楚。
  在工作人员帮忙摆瓶的时候,林影自顾自的又说了起来:“曾经我在一本书里见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民国时期,那时候有一个上海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外国人,而父亲却是当时民国政、府里的高官,在看到中国的珐琅彩格外的美丽的同时,也看到了他高昂的价格,于是他动了心思。他把之前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还没有解运回京彩绘、彩烧或是有微小瑕疵的素白瓷瓶高价回收了一部分,然后又花重金找到当时绘制的彩料,之后聘请了一个专门制作高仿的团体,专门仿照乾隆时期的真品,不管是在绘制还是烧制上都达到九成的相似。据说当时烧制成功后,几乎没有人能立刻分辨出真假来。”
  “难道说这二件中有一件就是其一?”之前那位性急的鉴定师听了林影的话,又看了看二件瓷器,不由泄气一叹,反正他看一天了,是真看不出来。
  “这些仿品虽然在各个地方都已经做到了尽好,但只要是仿品就不可能是真的。不管是在时间的积累上,还是在彩绘画风上,都肯定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差异。现在二只瓶子已经放好,我们一起来对比下吧。”
  林影让几位师都上前来到桌前,正面对着的二只瓷瓶位置一致,所以看到的花纹也是非常相似的。
  “一看胎体。作为清宫头等名品,康、雍、乾三朝无论哪一朝的珐琅彩瓷,胎体质量均极高,胎骨细密平整,露胎底足细洁,尤以雍正器最为细滑。康熙器胎体比后两朝器稍厚,总之,真品胎体厚薄适度,与其它品种(如彩瓷)无多大区别,重量也适中,不轻不重。后仿器胎体一般也力求平整均匀,但一些作品制胎不讲究,不是胎体过厚过重,就是过薄过轻,尤以后者为多。有的釉下胎面不够光滑均匀,从足底看,绝大多数胎质较疏松。不过这二只瓶子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是用的同一种素白瓶,这点应该没什么问题。”
  众鉴定师们也都齐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林影的话。他们看了一天,对于胎体的一致性还是很肯定的!
  “二看釉色。康熙器和雍、乾器的色地器,通常以红、蓝、绿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装饰,色釉的施绘通常十分均匀,一气呵成。后仿的色地器常色调浓淡不一,有的涂抹痕迹明显,有的色泽晦暗;真品白地器和色地器未施低温釉的部分,均为细润洁白的白釉,釉色十分滋润,光泽平和,不刺眼。仿品多釉层稀薄,色虽白但显苍白,光泽多有刺目感。再在你们仔细看这二只瓶,是不是感觉也差不多?但其实细看仔细对比,还是能看到左边的这只瓶,施的釉比较均匀,右边那只有点薄。”
  众一听林影的解说,立刻拿起高倍放大镜仔细对比了起来。那种架势恨不能敲开了点釉面来对比了,果然鉴定师们都很疯狂。特别是在面对一件自己拿不准的东西时,更是恨不得钻进去研究个几天几夜再说。
  林影没有打扰他们,而是退在一边看向李老,看到师父大人点头示意他继续说时,才笑了起来。
  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甚至有几人的表情明显写着“有所悟”的样子,林影便接着往下说。
  “三看造型。按目前所见,清三代珐琅彩多为盘、碗、盉、碟和瓶类造型,几无其它形制。这些造型作品均已见于各种图录,可按图索骥。不过这二件倒是不存在这个问题。”
  “四看彩绘。康雍乾珐琅彩料通常经皇家严格把关,康熙器全用进口彩料,加入所谓“多尔门油”作绘画润滑剂,雍正时,国产珐琅彩料试制成功,不少用国产料绘制的作品质量也很高。从传世康雍乾珐琅彩作品看,彩绘工细,色泽艳丽,光亮透明,晶莹润泽,有一种玻璃质感,富有层次。后仿者着彩通常稍晦暗,色彩层次感差,光泽度、透明度均不及真品,有的彩绘过于浅淡,有的过分浓厚,手摸有过分的凸起感,有的则厚薄不均。再在看看这二件,虽然用的彩料都是一样,仿品虽然极为相似,但在强光下应该能出一点差异。”
  众人一听林影的话,立刻拿来高强光手电同时照着二只瓷瓶,细细对比研究了起来。
  “啊,右边这只的色彩似乎比左边这只的要淡和暗一点啊。”
  “果然啊。”
  林影听着众人议论声,也不去看林氏拍卖行那边的人的脸色,因为右边只珐琅彩瓶就是归他们所有的。
  “五看画风。康熙珐琅彩多图案化,以花卉为主。雍正时开始走向绘画化,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同时,皇家延聘宫廷如意馆画师创作画稿,指定画珐琅高手绘彩。许多雍、乾彩器诗书画三绝并存,艺术格调极高,因而从画风上可见其精神,后仿者往往不能得其神髓,笔调生硬,线条松散,纹样呆板,毫无生气。”
  说到这,也不用林影再多说,众人也都已经看出来了,不管仿品制作的多么完美,这在画风上也绝对不可能和真品相媲美。宫廷画师在画一副画时大多都是一气呵成,行笔流畅如水。这仿制品,绘画师傅就是工夫再好,也得比对着慢慢绘制,这在根本上就差了很大的一截。之前所说的只有九成相似,另一成大多就是差在了这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