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没意思,又不是收了回礼就不再来往了。
给就拿着,还怕以后不能还回去吗?
封哲锦点了点头,“倒也是,小元跟小柳结契的时候,我多给些回去就好了。”
“对的。”易远拉着他往医馆去,得先把手里的草药给卖了。这些都是他去海林子捡柴挖野菜的时候顺便采的。
卖了草药,两人便准备去买油布,家里没盐了,还得买盐。
“小远?”一个憨厚的男人挑着一扁担的红薯在两人眼前看着两人。
“大舅?”这个男人易远在原身的记忆里见过,是原身亲娘家的大舅舅,宋文。
“还以为认错了。”宋文憨憨一笑,壮实的男人笑看着两人,“这是干啥去。”
“我俩刚准备去买点盐。”易远笑得很亲切,“大舅,你挑着红薯干嘛去?”
“去卖。”宋文挪了挪扁担,“你外婆病了,这不准备卖点红薯攒点银子给买药去。”
“外婆病了?啥时候的事?”易远觉得很愧疚,一直忙,都没时间去外婆家看看,他跟封大哥结契的时候有带过信去外婆家的,但是因为两家实在离得有些远,外婆家就没来人,只是托了人带了十文钱跟十个鸡蛋。
“就前个时候,去山上挖野菜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不止扭了脚,人还因为淋了雨得了风寒。”宋文皱着眉头叹气,家里实在没啥进项,家里孩子已经好些个日子没吃到一点荤腥了。他老娘就没事总是去村子里的大山里采点草药攒着卖几个钱,前些个时候下了场雨,进山的路滑,就不小心摔了一跤。
“那我跟你去买药吧。”易远说着拉过封哲锦就要去医馆。
宋文忙伸手拉住他,“你这孩子,可不用了,我得先去把红薯给卖了。你俩该干嘛干嘛去吧,啊。”
“卖什么红薯啊,先去买药。”易远顺着他大舅手的力道,直接把人拉着往前走,“卖了红薯你们吃什么?”原身的记忆里,他外婆家可是很穷的。
他外婆家住牛山村,而安平镇附近的十里八乡里,最穷的就是牛山村。牛山村因为离安平镇太远,交通不方便,因此那里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穷。
当年要不是他爹为了赚钱当了一段时间的卖货郎,也没机会认识他娘。
原身每年年节也是会去他外婆家的,那也是原身跟他哥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外婆家虽然穷,但一家人都特别好。
要不是实在太穷了,原身跟他哥也不至于从小吃了那么多苦。实在是那边想帮也帮不了。这大概就是有心无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本来他也是打算等过完年正月走亲戚的时候,去外婆家帮外婆家一把。
现在正好。
“家里还有吃的。”宋文在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神色有些不自然。不过也只是一瞬间,但也足够眼力好的易远看见了。
“那也不能卖红薯。”易远强硬的拉着他大舅往医馆走。
宋文一个壮实的大男人,因为不能跟易远硬着来,只能被动的被他拉着走。他一个干惯农活的庄稼汉,力气可是很大的,这要是挣扎,可别将他这个小身板的外甥给带摔跤了。
“唉,小远呐,你别拉舅舅啊,咋这么不听话呢。”宋文没办法,只能把头转向一边一直没说话的封哲锦,“你是封小子吧,快把小远给拉住,咋都结契了,这性子也没见改呢。”
易远才不管呢,“改不了了。”
封哲锦在一边道:“大舅,你就跟我们去买药吧。”关于小远外婆家的事情,昨晚两人在谈心的时候,小远就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跟他说过了。
“唉,你咋也跟着闹呢。”宋文一脸的无奈,一个中年汉子,硬是给急出了一脑门子汗。
最终宋文还是没犟过易远,被人拉着到了医馆,买了药。
给药钱的时候,舅甥两个又僵住了。
易远偷摸掐了自己一下,红着眼眶让他大舅住了嘴。
封哲锦在一边看得无奈又心疼,但当着大舅的面,又不好说,也不好有啥小动作。
临走了,易远又硬是给他大舅塞了五两银子,然后跟逃命似的拉着封哲锦跑了。
宋文拿着五两银子,这心里又是着急又是难受。
“秋收完了我们就去外婆家看看吧。”封哲锦拉着易远说道。
易远有点难受的点头。
穿过来就想着赚钱分家,分了家又得赚钱盖房子,之后又是跟他封大哥结契,给他哥家盖房子,紧接着又是秋收。
一点时间都没有挪出来,连外婆病了都不知道。
难怪连他结契这么大事外婆家都没人来,他还以为是外婆家没钱,不好意思来。
买完该买的东西,两人便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了镇外寄放牛车的地方等村子里的人。
因为要秋收,大家都没怎么耽误时间,中午之前就都到齐了。
一路回了家,易远拿着给他哥买的东西去了他哥家,顺带跟他哥说了外婆家的事情。兄弟两人一合计,便都决定把家里的粮食尽快收拾了去外婆家看看,顺带帮着秋收,之后再回来秋耕就行。
反正家里有牛有马,也不赶时间,而且这样还能避免被人借牛。
倒不是小气,而是借的人多了,这先借给谁,后借给谁也是个麻烦事。
说实话,秋收真的是一件又累又苦的事情。
怕秋收的时候下雨,大家都是天没亮就起来下地干活。地少的还好说,没那么抢时间。地多的就麻烦了,不仅起得早,甚至就连中午都得在地里随便吃两口就完事了。
这谁也不知道老天爷啥时候就给你来一场秋雨。
易远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辛苦,本来他封大哥是不想让他下地的,可他不愿意,就想着一起忙。
哪知道他实在太高估了自己,这个身体的原身早前虽然干过农活,但因为有他哥在前,他干的真心不多。
现在换了他这个易远,哪怕身体硬件达标了,他这个芯子的软件也不达标,结果就是才干了一天,一觉起来浑身酸疼,比他跟封大哥的洞房花烛夜一晚还要难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换了一个芯子,他连带的将这身体也给同化了。
用热帕子敷着酸疼的手臂,易远不禁感概,没干过的农活的永远不知道农民们的辛苦。
现在好了,不能跟着下地抢收粮食,他只能在家晒收回来的粮食了。
☆、 第062章 温馨外婆家
“易小子,你家的牛能借吗?”张晴芳讨好的看向易远。
易远歉意的笑笑,“张婶子,不是我不借你,而是我家也没用完牛。”
“用完了能借吗?”张晴芳又道。
“张婶子,怕是不能。”易远不太好意思的道:“我外婆病了,这秋收完我们就得过去外婆家。”
“这,那你家的马呢?”张晴芳不死心,心里不禁嘀咕,牛不能借,马也不能借?
“马我哥家在用,而且已经借出去了,怕是你等不了。”易远笑得一脸的无辜。他也没说假话,牛要跟着去他外婆家,马也的确是被借出去了,庄叔家,小六家,木头家,林爷爷家,赵叔家,真要等,怕是秋收就来不及了。
一听牛跟马都不能借,张晴芳立马不乐意了,瞪了易远一眼,骂咧道:“真是有钱就忘本的玩意儿,怎么,有牛有马就不帮村子里人了?牛也不借,马也不借,呸。”骂完,临走还狠狠瞪了易远一眼。
易远无语,我去,小爷的东西爱借谁借谁。
看吧,这就是他为什么要秋收完就走的原因。你说实话吧,人家说你,你骗人吧,人家还是说你。
简直是猪八戒照镜子。
哼!
有一就有二,有的人听了张晴芳的话不信,还是来找易远借牛跟马,结果无一例外的是被得到了同张晴芳相同的话。
第二天村子里就传开了,说易家的小子有钱了就不认村子里人了,连借牛马都不借。
易远听完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别放心里。”赵柳安慰的拍拍他。
“放心吧,我才懒得理呢。”那些话,他听过就算了,“对了,你家粮食收得怎么样了?”
“收完了。”赵柳笑道:“还多亏你家的马,可比牛还好使。”
“是吧,封大哥喂得可好了。”易远得意的笑。
“什么我喂得可好了?”封哲锦才进屋就听到这么一句话,好奇的问道。
“咱家的马。”易远笑得眉眼弯弯,“封大哥,地里的粮食都收完了?”
“嗯,咱家都收完了,这两天晒干交完税就可以准备去外婆家了。”封哲锦接过他端来的水喝了一大口。
“嗯。”易远心里开始计算着给他外婆家带些什么东西过去。
“行了,我先走了。”赵柳跟他摆摆手。
“那我就不送你了啊。”易远说这话的时候,连头都没转。
赵柳也没回头,“不用送了。”
“粮食都收好了?”封哲锦心疼的摸摸他的脸,“不是说了等我回来再收?”
“又不多,而且小六来帮我了。”易远顺着力道蹭了蹭,“封大哥,咱家要交多少税?”
封哲锦看着眼前有些被晒黑的脸,一边道:“咱家今年稻子收了四百斤,麦子收了一百来斤,红薯收了两百来斤,加起来得交三百来斤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