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完结+番外 (梦之草)


确定这点就好办了,现在甘肃完全在安王的掌控下,只要季宣和不犯安王的忌讳,估计任他怎么折腾都能安然无恙。季宣和这么笃定并不是凭空臆想,这是他三年来仔细观察思考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季宣和只是个小小的七品知县,他能管理的也就是西林县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既然地方有限,那么精益求精是必然的。不然,像西林县这样土地并不肥沃,物资也不算丰富的中县,季宣和不做根本性的变革,很难让西林县从一个穷县变成一个富县。
之前季宣和只是按部就班,做些力所能及惠民之事也就罢了。现在情况有变,这回他是真有可能在西林县长久待下去,将自己管辖的西林县打理妥当很是必要。这还算好的,若是安王被剿灭了,季宣和都不知道他要何去何从。
西林县城本就不如康平县城繁华,经历了被草原部族围城和新皇上位,甘肃与其他地区来往减少之后,大冬天的,看起来比之前更是要萧瑟几分。
季家工坊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工坊众人都在堂屋和几间专门开辟出来上工的房间里做活。除了太小没有动手能力的孩童之外,其他稍大些的孩子学艺之余,都要参与手工艺品的编织。
季宣和不可能养一群大少爷大小姐出来,必要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还是要做的。不过孩子越小,学习的时间越长。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没有哪个会没有眼色的耍闹脾气。
季宣和开季家工坊,最初的目的是让他们打探消息。现在工坊日益壮大,如今这个目的并不是唯一,却也没有被放弃,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听到任何消息还是会上报给齐山。
消息有多重要,在小秋被拐的时候就得到了工坊众人的认同,就算季宣和要放弃,估计工坊众人也都不会同意。
季家工坊众人都是自由身,不过都和季家签了契约。老人青壮年和孩子的契约区别很大,季宣和拟定了不同的契约,老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契约是由季家养老,那么每个月只根据他们编出的成品总价值给他们发放一定的月例银子,三餐和疾病诊治都由季家包了。第二种契约则是正常的雇佣,该给多少银钱就给多少,其他的季家一概不管。
青壮年则签的都是十年的活契,一种是只付银钱,其他季家什么都不管。一种是在季家上工期间,季家什么都包,只是这么一来,每个月能拿到的工钱就很少了。
孩子则与以上两类人完全不同。季家负责养他们到成年,到时候他们无偿为季家干十年活,当然每个月基本的月例银子会给他们,身无分文可不行,时间久了会闹大矛盾的。
待十年满后,何去何从,由孩子们自行选择。愿意留下最好,季家从不亏待人。不愿意留下也行,强扭的瓜不甜,不用担心季宣和会报复他们,他不是这么小心眼的人。
这些契约是后来才拟定的,最开始,季家工坊也等于无偿照顾他们,后来人多了,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何况季家并不是家大业大,负担不起庞大的开销,订立契约不过是顺势而为。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没得选择,要么不进季家工坊,只要进了就得签唯一的契约。
而老人和青壮年都是有选择的,多了没有,至少也是二选一。最早一批季家工坊人都是乞丐,他们遍尝生活的艰辛,毫不犹豫就选了依附季家,能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契约。后来人也是很明智的都如此选择,毕竟能进季家工坊的不是乞丐,就是流浪汉,无家无室的,一个人很难存活下来,和工坊众人生活在一起,不仅热闹,还很有安全感。
季家工坊青壮年不多,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编织手工艺品正合适他们。三年下来,工坊人员不少,第二进院落已住了大半,看起来倒是充满了人气。
白天众人都集中在几间有地暖的房屋内上工学习,晚上则各回各房,劳累一天,躺在暖暖的炕上,浑身舒泰,这日子跟以前简直不能比。
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谁都不想再回到从前,露宿街头,三餐不继。想想那时的生活,工坊众人不由打了个寒颤。
别看季家工坊不是老就是少,人多负担大,季家却没在这上面赔钱,反而是盈利的,并且盈余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收益已经快赶上季家两个铺子。
看过季家工坊,季宣和同邵云辰又查看了云记杂货铺和云记布庄。因货源都很普通,两家铺子收益自也不会有多好。季宣和对此并没什么不满,两家铺子定位就是如此,想赚出花来,本就不大可能。
不过,比起同档次的店铺来说,季家这两个铺子还是要高出一筹的。季宣和是西林县知县,带来的隐形好处并不是没有,店铺生意比别家红火一些很容易理解。
“宣和,铺子什么的都还好说,田庄我们再买一个吧。那两个小田庄已经不够季家众人吃喝,这两年要不是有西山庄子分到的粮食供应和杨家埠庄子运送过来的粮食,估计咱们家就得买粮食吃了。”邵云辰最关心的还是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只有粮食充足,做起事来才不用有所顾忌。如今杨家埠粮食可能断供,他不得不为以后考虑。
“嗯,买个大一些的。家里银子不少,之前只是没想过要在这里安家,置办的田铺也就只够一家人吃喝。现在情况变了,再买一个田庄就非常有必要。”季宣和也甚是赞同。古代吗,没有粮食在手,就没有多少底气,估计一遇上灾年,就得忍饥挨饿。当然,季家有钱,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但粮食还是越多越好。

☆、第59章

有了决定之后,邵云辰就开始让邱伯四处物色田庄。现在已近年下,最好赶在明年春耕前把田庄搞定,不然就要耽误一年的种植,那还不如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买。
西山庄子的出产多数都在收获的时候分配完毕,剩下小部分放在年前分发,不过是图个吉利。县衙放假时官差能领回一大堆物品,可不就让人身心愉悦?
分配比例是一早就定好的,根据职位高低,官差分到的东西也有多有少。
季宣和作为西林县级别最高的官员,分到的物资必然是头一份的,其次是夏县丞和方主簿。看着这三人领了一堆东西回家,其他职位低的差役看了,要说没有羡慕嫉妒恨,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过抛开这些私下的情绪不谈,县衙每个官差拿到自己那一份额外的物品,一个个也都喜笑颜开。
官差分到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多,也意味着他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红火。这可是正当所得,比拿那些昧良心的钱物要愉快多了。
可惜,从明年开始,西山庄子就得交税了。避税的办法多的是,只是本来就挂靠在县衙底下,不交税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遗憾归遗憾,交税免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众官差赞同归赞同,对于到手的东西再从手里漏出去一部分,该有的叹息还是不能避免。
皂隶在锦朝虽然不属于贱籍,薪俸却不高,每年县衙下发的节礼是他们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以往苏知县在任时,虽说没怎么克扣,东西也就朝廷规定的那些,贴补家用有限。现在时不时有西山庄子补贴,过年过节又能分一份额外的节礼,皂隶的日子比以往可要好过多了。
年礼是最重要的节礼,季宣和让人去临州府采买了一些实用物品。县衙中官员不多,大多数都是皂隶,太过贵重的物品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不如粮食布匹来的有用。
“爹,娘,快看,今年儿子分到的东西比去年还多还好!”王威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像个移动的小山包,人都快看不清路了。
听到儿子透着喜意的声音,不只王老爹王老娘,但凡在家里的人都跑出房门一看究竟。今天可是县衙发放年礼的日子,众人可都盼着呢。
“威儿,都分了些什么?”王老娘上前翻看,不忘让其他小辈帮忙将东西卸下来。
“娘,喏,一小瓶芝麻油,一大瓶大豆油,还有猪肉一大块,鸡鸭各一只,牛肉五斤,肉肠一挂,精米白面各十斤,粗棉布一匹,细棉布一匹,粗粮几十斤,糖果糕点也有好几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老大一堆呢。”王威一边说着,一边将他说到的东西一一指给家人看。
王威在周捕头面前是挂了号的,比一般捕快地位稍高一点,分到的东西也好上一筹。纵使如此,他得到的薪俸也非常有限。养两三个家人还好,再多就得省吃俭用了。好在王家人大多数人都足够勤劳,日子过得还算凑合。
自从西山庄子开始有收获之后,王家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因着苏知县为官比较清正,底下官差行事颇有些章法,仗势欺人的事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干,这也导致了差役油水不多,日子不比普通百姓好上多少。
往日王家人想吃一顿肉,都得好好斟酌算计一番。现在可好,堂屋里那一大堆肉晃花了一众人的眼睛,孩子们更是馋的嘴角似乎都挂起了哈喇子。
“娘,咱们这边羊肉比较多,我就没选,要了比较便宜的猪肉,也让孩子们能多吃几顿。”王威解释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