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辛辛苦苦将周四姑娘养大成人,哪里允许她不为自家出力就与佛相伴?周夫人卯足劲,总算将这个庶女给塞进陆通判家,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为了掩人耳目,周家和程家都不急于一时,只在定下喜事之后,就不管了。又不是成亲,到时选定吉时,不过就是一抬小轿就能解决的事,哪里用得着他们操这份心。
本来定下喜事之后,赵姑娘该被家人接回去,谁想不管是赵姑娘自己,还是她的父母,都没这个意思,赵姑娘成了程家甩不了的负累。
程家老夫人不由痛心疾首,要不是她看着庶女还算乖巧,在嫁人之后日子越过越艰难,便起了恻隐之心,将这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外孙女给接到身边。谁想她是好心办坏事,给自家惹了一个甩不脱的负担,程家这回算是无辜中枪,程家名声都让赵姑娘给败了几分,程老夫人后悔晚矣。
想起上次自家二儿媳妇差点名声尽毁,她不由多想了几分,该不会也是这个庶外孙女一手造成的吧?那次受罚的除了二儿媳妇,就是自个的亲外孙女,其他人不过就是意思意思,如今出了这事,不由得她不深想。可惜,外孙女太不成事,连谁拽了她都抓不出来,事情只能不了了之,就算她现在有了猜测,没有证据,她也不能怎么样。
程老夫人让人多看着点赵姑娘,在出阁前,千万别再惹出事。她真想让这个庶外孙女立即入姚家门,想想程家的名声,又放弃了。算了,多催催姚家吧,最好是再捱几个月,等到明年开春,就让她进姚家的门。不过这有点难度,姚家大公子还没定亲,赵姑娘这个祸害,一时半会,程家还甩脱不了,程老夫人脑门直抽抽。
季宣和夫夫与甄老夫子前脚到家,还没歇多长时间,后脚,钱家夫人就亲自上门。赔礼道歉,给季家做足了面子,还保证一定给季家一个说法。季宣和用眼神询问邵云辰,事情出在季宣和身上,受罪的却是邵云辰,季宣和自然是希望邵云辰做主,他高兴就好。
邵云辰知晓事情始末之后,同钱夫人达成协议,那就是努力促成赵姑娘和姚家大公子的喜事,也算是给姚家一个警告。深层次的原因,钱家和季家都不清楚,但不妨碍两家自行推测,怎么看,其中都有姚家的影子。
后宅事务,显然钱夫人比邵云辰了解的更为清楚,赵姑娘一看就不是个省心的,她成了姚家大公子的贵妾之后,姚家后院想要安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也算是给姚家的一个教训。
程家一开始只以为赵姑娘的事只关系到姚家,谁想其中还牵扯到了季家,这可把程老夫人给气坏了。得知此事后,她只得打起精神,亲自带着大儿媳上季府拜访。真是作孽,一时怜惜了一把,竟然给程家惹了无数事,亏得季知府没中招,不然事情可就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处理。
季知府同姚家大公子不同,他身边干干净净,只有邵云辰一个主君。这样的人,岂是旁人能轻易攀扯的?搞不好,整个程家都可能因此而被拖下水,到时她可就成了程家的罪人,哪还有脸去见程家的列祖列宗。
幸好,幸好,事情没有到最坏的地步,程家也没有毁在她手上,程老夫人诚恳地给季宣和夫夫赔礼道歉。
季宣和夫夫不是那等不知事的,这事成不成与程家都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们参与其中的几率很低,既然程老夫人诚心诚意,此事就算就此揭过,下不为例。
“娘,邵正君真是好福气。”程家大夫人眼中流露出几分羡慕的神色,语气不由有些上扬,不过也就这么一瞬,很快就回过神来。这可是她的婆婆,在婆婆眼前赞叹,可不就显得自家夫君不够好?哪有为人媳妇能这么做的。
程老夫人斜了大儿媳妇一眼,当作没听见,轻轻将此事揭过。人吗,都是如此,她自己当初也这么幻想过,轮到她作为别人婆婆,可就容不得媳妇说自个儿子一点不好。
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她自己还给儿子添过房里人,多年媳妇熬成婆,不摆一摆婆婆的谱,似乎哪里都不对劲。明知如此,却还是如此做了,程老夫人不愿深想,到了她的地步,随心而为吧,只要自己高兴就成,旁的她却是顾不得了。
☆、第96章
季宣和一心两用,一边翻看着手中的书册,一边同邵云辰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锦朝之前,知府的职责很广,刑狱、钱粮之类都由他统管。到了锦朝之后,职能被削弱了一些,刑狱单独分出来,不由知府直接负责。审案顺利的情况下,知府只需要最终签字盖章即可,当然,案件很难审理的情况下,还是会劳驾知府亲自出面。
大部分时候,知府作为刑狱的监督者,专管刑狱的官员想要一手遮天,这难度有些大,除非两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不然,相互之间互相制约,刑狱上能少出不少冤案。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么做好处貌似不少,实际上,冤假错案确实比之前的朝代少,但效果也没想象中那么美好。
官员之间,利益交错,每个人都有私心,谁都不能避免,大义灭亲,看似很高大上,真能做到这一点的少之又少。就季宣和自己,他也不知道,真到了那种时候,他会怎么做。人都是护短的,通常这也意味着不讲道理,不辨是非。季宣和只能尽量让身边人不犯律法,用以避免作出这种两难的抉择。
“宣和,姚家大公子说亲不怎么顺利。”邵云辰将手中的册子递给季宣和,脸上带着些幸灾乐祸的笑意。
季家有几人专门负责应州府城周围各种消息,其中有关后宅的一些信息都优先传给邵云辰,邵云辰筛选后,觉得有用的,就让季宣和过目。姚家的事关系到他们夫夫,在各种驳杂的消息中优先级别很高,有必要让季宣和也清楚后续事宜。
季宣和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因此,季家的探子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到各家,他们只需要比普通人更敏锐,反应更快,能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各种不起眼消息串联起来,这就足以应对季宣和的需求。
季宣和同邵云辰作为季家的主子,两人虽然分工不同,却并非泾渭分明,很多时候都是互通有无。特别是邵云辰,他闲暇的时间多,趁空会帮季宣和处理报上来的各种消息。同样,季宣和有空也会当看小说一样看看各府精彩绝伦的后院消息。都说朝堂形势关乎到皇家后宫,这个说法放在官员身上也适用。
谁家后院起波澜,刨除官员本身的问题,这里面就有说道了。娘家的兴衰与否,通常昭示着夫人主君的地位是否牢固。多数人都是很现实的,锦朝讲究宗族孝道,就算夫妻恩爱,一旦双方间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丈夫还好,作为妻子这方若是势弱,那紧跟着的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父母长辈反对的情况下,作为丈夫的能顶住长辈压力的实在不多。
要么和离,要么休弃,再不然就好吃好喝供着,旁的权力却是没了,然后找个风波过后,一切又变得风平浪静的时候,静悄悄地离开人世。这么做的人家还算是有规矩的,要些脸面,那些不怎么讲究的阶层,可不会管这个,降妻为妾或者直接娶平妻也未尝不可能。
赵姑娘作为姚家大公子预定的贵妾,这事应州府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多少都知道一些。可惜了,姚家不是寒门出身,自有其底蕴存在,未有妻先有贵妾的事只能影响他们一时,待过了影响力最大的那个时间段,深爱子女的父母长辈也许会将姚家排除在结亲人选之外,剩下那些就不那么在乎赵姑娘这个可能的贵妾给自家儿女带来的威胁。
本土人有本土人的好处,这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少爷小姐,天生就点亮了如何在后宅生存的技能,谁的能力更强,后台更硬,谁就能笑到最后。明白其中内情的夫人小姐们,想着赵姑娘一来就不受姚夫人的喜爱,只要能力不太差,嫁过去也就那么回事,大多数本土姑娘都不抱奢望,夫妻间能相敬如宾就是不错的选择。
话虽如此,此事对姚家大公子的婚事到底是有些影响。一些姚夫人原本看好,对他家大儿子比较满意的人家,都开始各自找借口推脱,显见这门婚事成不了。姚夫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再不然,就只能往应州府外找门当户对的人家了。
每每想起这事,姚夫人心情就很郁卒,她这是自己挖了一个坑结果把自己给埋了,连诉苦的地方都没地方找去。不止如此,她还得承受来自姚同知的指责。赵姑娘和姚夫人有些亲戚关系,平时与姚家也常来往,姚同知不找姚夫人说道又找谁去?姚夫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说来姚家大公子也是受害人,照理应该令人同情才对。也是他倒霉,摊上了姚夫人这么个娘亲,眼看着原先即将谈成的亲事就这么吹了,若无意外,他的亲事档次会下降一个层次。光这点倒还无所谓,家世不可能一成不变,现在弱的以后说不准会变得很强,就看他父母有没有这份眼光。
只是就姚夫人的所作所为来看,让她拿主意的话,这亲事就有些悬乎。好在姚家大公子作为姚家的嫡长子嫡长孙,做主的是姚家老太爷和姚同知,姚家老夫人和姚夫人的意见只作为参考,这对姚家大公子来说算得上是件幸事,一码事归一码事,姚同知和季宣和政见不同,所求亦是不同,姚家大公子为人却还算不错,要是因这点小事就给毁了,倒有些可惜了。季宣和不是圣人,却也非那等睚眦必报之人,况且他和姚同知也非死敌,给姚家一个教训已足够,非毁了姚家大公子不可,却有些过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异界之家长里短 (细雨纷纷0425) 2015-07-26 完结只是抱怨了一下最近倒霉的人生,怎么一晃眼之间,已经身处他乡了。好不容易从农村进军到城市,这...
-
穿越之青青麦穗 (金垚) 2015-07-14完结现代青年穿越到古代的异世,一朝周围已是草屋茅舍,木门矮墙,怎一个穷字了得。不过,爷爷奶奶慈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