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为鱼肉 (宁远)


  甄文君和卫庭煦都有各自的算盘,李延意却已经开始痛下杀手。
  随着万向之路初步贯通,商队往来更加频繁,李延意在早朝之上大大夸奖了功臣薄兰和卫庭煦,并重赏了二人。
  薄兰的名字排在卫庭煦之前本就有些不对劲,当李延意开始询问卫庭煦最近的身体状况时,早朝之上的群臣心中都不禁一叹——天子果然要向卫家开刀了。
  卫庭煦的身体不好众所周知,也没什么好撒谎,李延意便以此为借口让卫庭煦在秘书署安心修史调养身子,万向之路的后续事宜交给薄兰便可。
  升为将军的甄文君好不容易进入太极殿参与早朝,站在一群高品大臣之后听到了这样的话,心中难免有气。
  谁都知道修史何等辛苦,并不比在风雨之中盯着万向之路轻松多少,也需要四处走访收集史料。一旦修撰有任何的纰漏都可以直接问罪。李延意这是已经将刀架在了卫庭煦的脖子上。
  长孙曜暗暗回首,瞧了卫庭煦一眼,只见卫庭煦神色自若地向李延意谢了恩。
  李延意定定了看了卫庭煦片刻后,散了早朝。
  一整日甄文君的脑子都在飞速地转动着,待散班之后离开禁苑,远远地,她看见卫庭煦的马车停在了禁苑之外两条街的街角。
  卫庭煦从马车上走下来,站在一个女乞丐面前问了几句话后便走了。随后又有一辆马车到了那女乞丐面前,马夫让她上车。
  甄文君认得,那是卫家的马车。
  卫庭煦为什么要秘密接走一个乞丐?甄文君盯着那乞丐看,待她转身进入车厢之内时,甄文君看清了对方的脸。
  她认得此人,此人便是在孟梁一直跟随在阿歆左右的阿稳。


第182章 诏武四年
  李延意火速卸掉了卫庭煦在万向之路上权力的同时, 连带着从景帝开始便存在的廷尉署一块儿都给拆了, 创立大理寺,负责中枢百官和京城之中的罪案。林奇出任大理寺卿。
  这林奇是神初年间大司农林权宗族的弟弟, 林家和左家从李延意还是长公主时就一直辅佐她。当初左旭和林权都在争斗中丧命, 李延意登帝后追封二人, 且一直都在安插这两家的人到中枢重要的位置上。
  尚书令左赟雷厉风行, 大理寺组建得飞快, 而曾经的廷尉关训则被调任怀扬郡, 任怀扬太守。
  关训是武将出身,当初征战沙场屡立奇功, 因身负重伤才从前线调了回来。如今李延意要建立一套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典狱, 关训曾经对甄文君表现出的亲近更让李延意猜疑,不能再用。发配到怀扬没取他性命已算仁慈。
  怀扬地处聿南, 和南崖相邻, 是个四季炎热的山地, 进出交通十分不便,比南崖还要偏远。万向之路不经过那儿,山路又万分难走,所以即便此地和南崖相邻,发展依旧不好。
  那儿的太守换了好几任全都待不住,想尽了各种办法调任离开。如今关训受了皇命被安排到怀扬, 倒是让其他可能调任于此的人大大地安心。
  关训从中枢二品廷尉高位掉下, 变成了聿南边远山区的太守, 这落差犹如从云端坠入泥中。
  即将进入端午时节, 往年每到节庆送礼之人络绎不绝,虽然知道这位关廷尉乃是冰壶秋月,绝对不会收任何人的礼,可收不收在他,送还是要送的。即便最后礼被推拒在门外,能在关廷尉面前混个脸熟也是相当必要的。
  这调任文书还未发下来,端午之时关府内外已是冷冷清清。
  姜妄手里端了杯雄黄酒哈哈地笑:“你瞧瞧啊你瞧瞧,关奉典,你任廷尉这么多年,帮天子背了多少黑锅和骂名,如今用不上你了便将你往旁边一丢,连家奴都跑光了。这些年俸禄就那么点儿连喝口好酒都得思忖再三,马上就要远赴那东南僻壤,连个送行人都没有。你说你这廷尉当的,有什么意思。”
  关训道:“关某在这个位置上恪尽职守并不是为了多拿俸禄,也不是为了离开时有多大的排场。”
  “那是为了什么?关奉典,你且说那诏狱里关押的都是十恶不赦之人?还不是天子一句话想要办谁就办谁?当初景帝设下诏狱就是为了除掉他的皇室兄弟们,好让自己的帝位稳固。多可笑啊,廷尉署的存在就是为了严刑逼供,诏狱就是个草菅人命的地方!皇恩浩荡,天子永远都不会错!这么多年来诏狱便是天子铲除眼中钉的武器,你就是那沾血的刀!”
  姜妄将酒杯往桌上一扣,“啪”地一声碎了。
  关训见他如此也不恼火,反而对他笑了一笑。
  “你笑什么。”姜妄被他突然而来的笑容惹得心中一动,要知道姜妄认识他这么多年,似乎从未见他笑过。
  “怎么会没有送行人呢。”关训望着他,“不是还有你么?”
  调任文书下来了,由广少陵亲自送上关府。李延意催得紧,让他明日就启程。
  姜妄想要说什么,关训给他使了个眼神,他好不容易憋了回去。待追月军的人走后姜妄才问他:
  “家当都分给家奴了,你昨日还将最后一辆马车送给了回老家的张翁,现在天子烧着你的屁股让你快点儿滚,你用什么滚呢?就最后三十两,买了马车的话用这一路吃什么喝什么?别还没到怀扬就饿死在路上,那可是天大的笑话。”
  关训在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并不将这等小事放在眼里:“当初你我并肩作战时不也是吃野菜睡树上么?难道当过官便要落下一身的娇气病?走!”
  关训一巴掌拍在姜妄的后背上,差点儿将姜妄拍飞出去。
  “当初选择留在汝宁跟着你真是瞎眼,还不如回老家种地,不至于落到现在的地步,哎……”
  “怎么,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别了,我被你养懒了,种不了地,只能跟着你让你养一辈子了。”
  ……
  两人一人背着个空荡荡的包袱说说笑笑走出汝宁城,身后是巍峨阴沉的汝宁城,前方是广阔天地和灿烂夕阳。关训回头看了一眼生活了十多年的城池,只一眼,便没有半分留恋,和姜妄并肩,向着自由的天地而行。
  “奉典兄请留步!”
  有人在喊关训,关训回头一看,见甄文君赶着辆马车从城中奔了出来。
  “甄将军。”
  甄文君从马车上跳下,对他们二人抱拳道:“二位此次去怀扬路途遥远,没有马车如何是好?这匹马来自北疆,是匹难得的良驹。马车亦坚固耐用可以抗住这一路的颠簸。奉典兄这次调任怀扬正是被在下牵连……”甄文君又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口袋,里面装满了银子,“在下要事缠身无法远送,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请奉典兄收下。”
  关训就要推拒,姜妄太了解他的个性,马上挡到他身前将这一袋足够他们一整年花销的银子接到手中,美滋滋地向甄文君道谢。
  甄文君将马车让给他们,双方道别。她一直看着马车一路向前,直到它消失在无尽的远方……
  自甄文君和阿穹等人从积学府搬走后,阿歆便搬了进去。
  府中没有家奴,一切都由她身体力行。
  阿歆在外行军打仗多年,过惯了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有人在旁盯着反而觉得别扭。
  李延意给了她个符传,让没有官职的她可以自由进出禁苑。阿歆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非常特殊,李延意一直都想要封她为官,可是现在局势颇为紧张,李延意也怕走错一步就会遭到致命之击,毕竟敌人是狡猾的卫家,李延意需提起十二万分的警惕。
  阿歆可以理解李延意的难处,而她本就志不在当官。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她自小听得、见得太多,更何况谢家是如何灭门的她不可能忘记。即便从最开始她就做好了失去爱人或是失去亲人的准备,事到如今她依旧没法说服自己为李氏卖命。
  重建追月军、调查阮氏阿穹的下落并将她救出、安顿阮氏母女……这些事是为了她唯一的妹妹,也是为了李延意。少年时期李延意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中,用这些年的时间将这些恩义都还给李延意,确定李延意安全后,她便会离开汝宁,去一个李延意再也找不到的地方隐居。
  盛夏来临,积学府内绿荫成群。阿歆坐在树下的草席上,手中捧着沉甸甸的竹卷,皱着眉一笔一笔地在竹卷上勾画着。她年纪不大眉心却已经有了两道浅浅的印子。
  树影在眼前一晃一晃地斑驳着,她却浑然不觉。
  前段时间阿歆在暗中清点追月军和中枢军队人头,忽然发现军队总人数相较于诏武二年时减少了六万。这个减少的数量颇为奇怪,和平年代正是储备军队的时候,这些年来除了打了蓝腕贼人的那一仗算是中枢实打实地发兵之外,其他都是一些小起义,根本损失不了多少人,为何还会少了这么多兵?每年有多少人完成兵役便会有多少人补充进来,只会多不会少。
  其中必有问题。
  她派追月军的人秘密调查消失的军人都去了什么地方。
  一个月后有了回报。
  阿歆发现这些直属于天子的军队在两年之中被大司马卫纶派遣到了各地,用以镇压各地的起义。可是这些起义都是小到不能再小,无甚影响力的小事件,由地方诸侯镇压足够了,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调遣中枢的兵前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