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为君 (三无斋主人)


  在那个时候,依旧与人生互相充满恶意地陈参微不可查地发出一声哂笑,心想大概又是把这当成游记来看的愚蠢皇族了。于是他无趣地低下头,甚至没有兴趣打听一下少年的名字。
  出乎陈参意料的是,那少年一看就是一个上午,直到身边高大的侍卫过来唤他吃朝食,少年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竹简,叹息道:“阿起,我真想见见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啊。一定是个不逊于定远侯班超的人物,只是不知他愿不愿意入临淄王府,做我的老师。”
  甚至没有用幕僚这个词,少年说:请做我的老师。
  就在那一刻,陈参感觉宿命在耳旁低声絮语,他知道,自己终于邂逅了此生命定的主公。
  楚昭的声音打断了谋士充满苦情色彩的回忆,将他拉回现实之中。
  “今冬苦寒,草原上的犬戎族必定受灾甚重,开春后犬戎会修生养息,而最多两年之内,缓过劲来的犬戎族就会南下牧马,那时候说不得大楚军队的精锐依然陷入内战之中,就算战争已经止息,可是国家也必然无力再支撑一场大战了。小子想要阻止皇伯父和父王无意义的内耗,可是却有心无力,求将军教我。”
  话音刚落,左边那位随从终于忍不住出言:“属下不明白了,自从我朝太祖打败犬戎奴儿不花部落之后,犬戎便奉大楚为正朔,奴儿不花之子贺延陀甚至要求本朝为他铸犬戎国印,把犬戎作为大楚的附属国。之后大楚和犬戎贸易来往,通过这种方式,犬戎也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如今为何要轻启战端?”
  楚昭解释道:“读过这本《西域列国志》之后,我又派人暗中调查过了,双方贸易中,犬戎卖过来马匹全部都是骟过的,而且还掐断了西域马匹流入中原的通道,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足以证明犬戎并非真心修好,而是包藏祸心。更加可怕的是,现在的犬戎王伯颜铁木尔在三年前已经一统大漠,之后便将都城南迁,不独书里这样写,我派人去打听过,的确如此。我认为迁都一事更加明显地看出,伯颜铁木尔的目的并不只是满足在大漠的胜利,而是欲寻找机会入关,入主中原。如果老将军还有什么疑虑的话,请试读此书。”说着,楚昭手捧书简,呈给了周禄。
  纵观历史,少数民族如果往南边迁都,对于中原王朝,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就代表了这群骑马的野蛮人中出现了一个足以驯服他们的英主,以及这个英主对南方文明很感兴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周禄不过翻看竹简片刻,便已是大汗淋头。
  沉默半晌,老将军苦笑道:“听了临淄王一席话,微臣仿佛醍醐灌顶。若是我大楚有这样的明君,何惧犬戎蛮夷之辈?可如今局势若此,老夫徒呼奈何,只能拼得性命不要,再次上书罢了。”
  楚昭便道:“老大人若能让我大楚免于内战之祸,便是大楚幸事。只是如今都中局势波澜变换,玄武营……”
  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内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见到阁中这么多人,不由愣了一下。
  见过礼之后,小内监将楚昭请到藏书阁旁边供人歇息落脚的内室之中,方跪在地上低声禀道:“殿下,宫外传来消息,谢老大人快不行了,您快回去看看吧!刘师傅都给打点好了。”
  前世带来的毛病,越到紧张危急之时,楚昭越是面无表情。也多亏了这种社交障碍,楚昭心内惊慌,面上依旧没有什么大的表情,只进门端肃地别过在场诸人,便带着韩起状似从容地离去。
  待楚昭走后,左边那位随从扯了扯周禄的袖子,低声劝谏:“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将军若是上书,只怕反而会招致圣上猜忌……我听说王若谷和临淄王素日亲近,只怕将军常在边关,不熟悉朝堂争斗,中了有心之人的圈套。”
  周禄甩开他的手,沉吟不语。
  自称叫做陈参的青衫文士往他们这边看了看,便消没声息地追随楚昭出门去了。
  ***
  下午的时候铺天盖地落了一场大雪,一直下到现在。
  从藏书阁走出去,寒风夹着雪花灌入楚昭的衣领之中,让他的头脑为之一清。
  刚过曲池,韩起忽然顿住朝后看去,楚昭不明所以,也跟着停了下来。果然,过不多时,就有一个人影出现在漫天的风雪之中。
  楚昭定睛一看,竟然是刚才一言不发的陈参。
  重点攻略对象出现!楚昭不敢怠慢,赶忙迎上前去,问道:“先生何事这般急迫?”
  陈参道:“殿下危在旦夕,却犹不自知,我为殿下急迫。”
  楚昭状甚不解:“先生何出此言?”
  “公子身为嫡长,自出生就不在喻王身边。实在已经身处危险的境地中了,就好像一个醒目的靶子,即将遭到四方的攻击,您的幸苦谋划,恐怕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楚昭心中暗暗吃惊,口中说道:“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犬戎实为心腹大患,所以不想兄弟阋墙。”
  “刚才殿下问犬戎之祸如何解,下官有上中下三策献上。”陈参肃容道。
  听见这传说里合格谋士必献的三策,楚昭有点激动,面上却还是没什么表情,淡淡问道:“敢问是哪三策?”
  陈参整理好自己方才跑乱的衣冠,方才说道:“这下策是仍然如旧,殿下在朝中联络大将,替喻王收买人心,若是喻王贤明,那么必然会善待殿下,倘若喻王偏心或者昏聩,那么公子日后处境可想而知。此一策,成败在喻王一念之间。倘若公子爱惜名声,想要做个孝子,那么便应当用下策。”
  楚昭心里一惊,他的确在暗中储备力量,没想到被此人一言道破:“我自然不愿意将自己的安危轻付于他人一念之间。再说,恐怕到时候也未必是由父王说了算。父王仰仗陇西士族招兵买马,日后陇西豪右和帝都士族必然还有一争,皇位也只看争斗结果罢了。可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么中策呢?”
  陈参定定地看了楚昭一眼,真心实意地赞叹了一句:“殿下英明。”仿佛确定了什么,陈参轻而坚决地说道:“中策便是殿下如今正在做的事情。”
  只听一声清越的龙吟,韩起袖中有寒光一闪而过。
  陈参并不畏惧,看了韩起一眼,淡定地续道:“殿下用此中策,只怕打的是功盖天下,中外归心,喻王不想传位也得传的主意,培养自身力量来震慑诸王子,这法子的确极好,殿下是嫡长,只要做好一个贤明太子该做的事情,君主便找不到理由来废黜您。只是这个中策劳心劳力,喻王诸子背后又各有势力支持,日后恐怕依旧逃不开手足相残的结局。”
  楚昭的确是打算效法李世民,而且他比李世民更占正统名分,但此时和初唐却有所不同——喻王的每个儿子后面都站着代表他们的势力。到最后,可能的确如同陈参所言,依然得兵戎相见。
  然而此时社会看重“孝悌忠信”,称为“四德”,而把孝悌放在忠信之前,正是因为此二者乃是维系家族伦理的基石。若是一旦开始夺嫡,便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就算楚昭心存不忍,到时候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性命,也不得不斩草除根。
  想到这里,楚昭皱皱眉头,即使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但史书如刀,依旧记载了玄武门之变前因后果,是非曲直后人评说了千百年,到底是唐太宗明君生涯的一个污点。系统也不知道是哪个神经病制造的,楚昭很担心因此给自己扣分,于是便和声问道:“中策的确也有不妥之处,那上策是什么?”
  陈参俯身长拜,直起身子的时候,眼中有精光闪过:“正如殿下所言,今冬苦寒,犬戎开春后会修生养息,等他们缓过劲来,就是其南下牧马之时。与其等着犬戎准备好之后南下,不如用欲擒故纵之计……诱使其在开春之时就南下。”
  韩起原本靠在朱红阑干上,警惕地转头四顾,此时忽然脸色变了一变,对着楚昭暗暗做了一个手指。
  楚昭看懂了韩起发出的警报,假作为难的样子,续道:“可是我方也完全没有准备。”
  伶仃的谋士穿着一身淡青色夹衣,皮肤被风雪冻得发青,好像献上这条计策已经燃烧了他所有的生命“殿下不是已经有了准备吗?玄武营必然留京,只要北疆大营开放防线,犬戎便可长驱直入。如今玄武营、中央军和北府军也有动摇之意,犬戎的南下便是最后一根稻草,迫得三军必须投靠殿下。”
  楚昭屏息凝神地听着,大气都不及喘一口。
  
  第62章
  
  既然要当皇帝,楚昭就对未来会有的血雨腥风有一个心理预期。但是听完陈参的计谋,楚昭还是觉得自己简直……要被吓尿了。
  “可……可是北疆大营不肯放开防线怎么办,皇帝北上逃跑也不一定就会被犬戎抓住,万一逃脱了……还有,还有沿途百姓怎么办?”
  陈参抬起头,简洁明了地说道:“王家离之而已,皇上那边,端看殿下够不够狠心了。”
  楚昭紧紧闭上了嘴。陈参根本不需要王家的配合,达到一个目的有很多种方法,史书记载也并不就是全部的真相。北狩之类的,不过是史书委婉的说法,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谁能知道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