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归卿-哥儿娶夫记 (莫子乔)


  也就是说,依然是第一场过不了的,后头两场考得再好也没用,并不存在拉分平衡的可能,却又要精力集中,于一日之内考完秀才试要分三日、绵延数月的内容。
  童子试比秀才试还更艰难些。
  是以虽每月都有考试的机会,参考的人却没多少,考上的就更少了。
  如今宫十二看中的,却也是这童子试:
  “一日考完,可不比来来回回折腾的强许多?刚好明天就是初三了。”
  一副正好经过看到路边有人卖点什么小玩意,不算十分稀罕,但反正放家里迟早用得着,就随意抛几枚铜子买点儿回去的口气。
  甚至连几枚铜子都不必,秀才于他,似乎唾手可得。
  事实上也还真是唾手可得。
  秀才往上,尤其进士科,还比较注重诗赋,然而秀才试中,考的却是贴经为主,兼顾策论,诗赋也有,要求却并不高,只需工整对仗则可。
  宫十二曾经是个学渣,他现在也依然期盼做个幸福的学渣,可到底是个系统君利诱着背了许多书的,其中还有许多,是此世尚未现世的名篇佳句。
  贴经也好,策论也罢,宫十二做得都颇轻松,就是诗赋上灵气不足,可《声律启蒙》等书也不是白背的,好歹无甚错漏。
  不过三五天功夫,宫十二就成了燕南路近十年来最年轻的秀才。
  嗯,也是赴考时候声势最大的秀才——
  除他之外,还会有谁,带着上千鸭子大军驻扎城外的?
  宫十二考试的那天,鸭子大军连水草里头的虫子,都给叼出来吃干净了!
  也就是系统君出品质量保证,鸭子们驯养便宜,宫十二又提前交卷、出来得最早,不然只怕连河里的鱼儿也要遭殃了。
  所以成绩虽不过中旬便出,宫十二却没有等着。
  他甚至连童生试过后,取得秀才资格之外的等级考试,都懒得参与。
  ——反正也不差廪生那点钱粮嘛。
  自从被系统君点醒任意门的奥妙,宫十二也真是财大气粗得很。
  所以这一场童生试,他盼的,不过是取得过几月的秋闱资格而已。
  宫阿爹接到消息的时候,欢喜得眼泪都下来了,一个人坐在宫待川牌位前,说了笑,笑了哭,哭完还是笑,足足坐了大半天,宫十二却很冷静:
  “区区秀才而已。阿爹你就等着我给你挣一份大大的凤冠霞披罢!”
  宫十二原本只想着赚够点数归家,最多在这期间顺便给宫阿爹和小栓子留下小康安定生活的财产则可。
  奈何一次旱灾,一次蝗灾,足够他了解到以当下生产力,哪怕没有人祸兵灾,只偶尔一旱一涝,就够富户破家灭门了。
  他既然不忍,又有系统君揭破的任意门奥妙做保证,可不就得努力再努力么?
  只要愿意努力,宫十二自忖二十少进士绝对不成问题,再加上到时候揭开的印刷、造纸,还有其他可能从系统君那儿兑换来的好东西……
  区区一个秀才,哪里值得大惊小怪?
  宫十二踌躇满志,智珠在握。
  宫阿爹越发欢喜得无可无不可。
  唯有皇城之中,也有人信心满满地期待:
  “不过秀才而已。十二既然说要科举晋身,就必有金榜题名的时候。”
  

  ☆、心软

  皇帝对吕家人的文采不敢恭维——
  纵然有《三字经》珠玉在前,说到底也不过是好点儿的启蒙书籍罢了,此前是没人想着,却算不上是什么惊世著作。
  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吕家年年有人参加科举,几十年下来,也不过出了一个连续五次十五年(三年一回)没考上进士的老举人,和几个秀才罢了。
  如今出来个九岁秀才的宫归卿,皇帝也是对他的武艺更感兴趣:
  “说起来,这吕家当年立下的誓言到底是怎样的?是只不以武艺兵法晋身呢,还是绝对不沾手兵权战阵?
  其实科举翰林也有带兵的——
  例如袁木头的兵法就意外的不错,虽然单挑是弱鸡一只。”
  楚铮努力回忆一下和吕家几位族老的对话,迟疑:
  “似乎并没说绝对不沾手兵权战阵?小王村的村学也是他家办的,但吕家的子弟却不在村学上,仿佛就是族学里头才有教导祖传的武艺兵法。”
  皇帝闻言兴趣盎然:
  “既如此,你说我让人传话下去,确保吕家科举的都能一路顺当考到殿试如何?”
  吕家一遁百余年,因着之前朝代更替那样大乱都没有现身,如今民间知道前朝边疆双壁还有一个吕氏的人已经不多。
  然而对于上层阶级的知情人们来说——
  对比一下当日并称双壁的两家境况,吕家远远遁隐,连本朝太.祖都寻不到,显然安乐无忧。
  楚家却是前朝时候就遭遇凄凉,死的伤的且不说,为了保全更多族人不得不放下世家族长尊严,受了许多屈辱更是难堪。
  如今倒是封侯安定了,嫡支主脉却只死剩下一个楚小侯爷。
  这位小侯爷还是两三岁时就给养在宫里的,但凡皇帝父子稍微心存点儿鬼蜮心思,养废他是再容易不过的。
  如此现实,再加上楚铮父祖在世时,对吕家兵法的赞不绝口:
  “若是吕家子弟在,绝不至于如我这般狼狈。”
  虽然楚铮父祖也算不得狼狈,楚家男儿也是战功赫赫。
  会人丁凋零至此,除了建朝、驱胡战争里头留下的伤病损伤了寿命之外,主要还是前朝末期,遭受的那一场暗算。
  但在楚家老人们口中,吕氏便总要强许多。
  或许是寻觅多年不得踪迹,再一代代人传下来的说法,不免越发美好几分,皇帝总还是期待:
  “阿铮眼看着也长成了,待得阿丹和你哥哥选得好淑女,与你娶个三夫四侍,我再赐你三五十个好生养的美貌伎人,为楚家开枝散叶,回头交给你哥哥帮忙教养,你正可和那吕氏子一道,和我一同出关征战……”
  当年太.祖之所以起事,除了前朝皇帝委实昏庸无用,自作聪明却自毁长城,自以为歌舞升平却逼得民不聊生之外,也有外族趁着边疆双壁给前朝傻子自行掘断的空挡,趁势入侵——
  倒不至于一路打到柴家族地燕南路去,奈何太.祖倒霉啊,两百多年都只是给征召去在周遭做些挖河修路劳役的普通平民,正赶上太.祖父兄都服役的时候,却被拉到北边运粮,然后一运就连尸骨都没能回乡了。
  结果都没能等到隔年,父兄死讯一道传来的,是太.祖这个柴家唯一仅剩苗儿都要给征做民夫。
  他家阿爹本就哭晕两回,再听到这个噩耗,直接晕死过去,再没能醒来;兄长未亡人,柴家大郎倒是咬牙撑住了,却不足月就生下个病歪歪的小哥儿……
  那光景,太.祖要真是去服役,便是侥幸不死,回来也不过家破人亡尽的结局。
  既然进退都是死,可不就反了么?
  反的是前朝,但柴家上下,对那步步紧逼,终累得太.祖父兄惨死边关的外族,也殊无好感。
  当今那是将驱逐胡人当作毕生目标在奋斗的。
  这不,前朝手里丧失的河套等地挣回来不够,还一心惦记着要将胡人赶得远点更远点,最后同一片蓝天下都听说不到胡人的消息才好。
  楚铮也是个听着楚家历代守护边疆战役长大的,对胡人有着天然的厌恶反感,听说皇帝肯带他上战场,倒也挺向往,只可惜:
  “我孝期可没过呢,再说我们楚家,千年来都是不纳侧的。”
  就是真不得以,四十岁都还没有嫡子嫡哥儿降生,也只是选取侍人生子,生完抱归正室抚养,侍人则是由他心意,或者以秘药迷了记忆远嫁,或者送到家庙一世不得出。
  纵然因着前朝正室嫡子都需要待在京中不得随军的规矩,驻守边关的楚氏子弟身边多有人服侍,也只是没名没分不得生子的侍人,且一年必得一换,取杜绝日久生情,也是不负正室在京孝顺长辈、抚养幼子、周旋权贵之间辛劳的意思。
  皇帝听着有些遗憾:
  “孝期,非得三年又三年的累加也随你,可这开枝散叶的大事……你不也羡慕吕家人丁兴旺么?”
  楚铮浅浅微笑:“吕家也没听说有侧室,只不过他家退得及时,未曾遭祸。”
  皇帝还待说什么,楚铮已经看向皇后。
  皇后的面上依然是笑着的,一缕缕剥去橘瓣上白丝的动作也依然温柔仔细,皇帝却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心里一突。
  为了子嗣纳侧生子或许也不是什么错事,当皇后因着常年军旅生涯伤了身子,他偏不舍得放手认定这一个,可又在将人取回来之后连生庶子……
  纵然是在成亲前就与皇后约定好的,皇子们对皇后也似乎都是孝顺恭敬有加,皇帝却似乎总是心虚。
  越是近年,越发心虚。
  一时间,竟是讷讷不得言。
  好在楚铮也不为己甚,先又转移了话题:
  “再说那小十二,身手虽好,却不是个能上战场的。”
  皇帝眼睛一亮,赶紧顺势搭话:“怎讲?”
  楚铮回想起宫十二埋葬死去兔子时的惆怅,还有总给村里狗儿预备饮水残羹时淡淡的温柔,叹了口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